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

第七百七十三章出發

蘇油笑得吭哧吭哧的:“你老兄可也是福建人,當年拿鄧文約這老鄉笑話我,現在可怎麼說?”

章惇手扶腦門:“報應啊……”

“哈哈哈哈……”蘇油終於痛快地笑了出來:“整人那是真厲害,但我就問政績出了啥?就一個手實法,還想在我東南試行,結果還不是給老哥你懟得灰頭土臉?”

章惇說道:“那也不可不防,這次郊祭大典後,推舉你爲殿學士,什麼意思你不知道?”

“哈?”蘇油樂了:“我有蘇湖開發大局在手裡,二十萬頃良田打底,整到我頭上,其實是不智之舉。吉甫公不是不聰明,這完全是被權力的慾望矇蔽了心智。”

章惇笑了:“我也是如此與韓相公說的,陛辭之時還提醒了陛下注意身邊人才凋零的情況,沒想到一轉身他就跳出來應景。哈哈哈哈,何其快哉!”

蘇油拱手:“是,子厚兄大才,所以接下來就有事拜託了。”

章惇嚇得跳了來:“少來!曾子宣和呂望之,被搞得跟你家佃戶似的,你少來編排我,我就是來湖州享福的。”

蘇油賊笑:“可龍裡的佃戶,日子怕是都比他們好過多了。別鬧說正事兒,一州之地,怎能顯得兄長的才能呢?所以嘛,我打算讓你將杭州事務也一肩膀挑了,接下來我另有大事,交給你們怕是做不好……”

章惇傲氣又起來了:“幫你挑起杭州事務沒問題,不過話先說清楚,什麼叫交給我們做不好,非得你蘇明潤才行?”

蘇油掰着手指頭:“鐘山天文臺,皇宋銀行兩浙路經濟規模前景預測,三酸兩鹼工業體系,棉花油菜種植,新法織造,絲織和棉紡產業提振,新法捕魚,海洋漁業產業升級,海圖繪製,洋流季風分析,軍工產業部署,槍支彈藥,軍品製造……那要不我們換?”

章惇聽得一個頭兩個大:“走開!不換!先說好,只幫你再管一個杭州!”

“行!”蘇油起身:“那一會你去找蔡京拿印信,然後他就要全心投入水利司事務了……對了提醒你一條,《潮報》是與民發聲的喉舌,你只能在《兩浙新報》上以理服人,不能以官府之勢壓人。”

章惇傻了:“喂等下,怎麼說走就走?你要去哪裡?”

蘇油說道:“我啊,剿匪!先還兩浙路百姓一個安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

長興鎮牛頭山麓,兩浙路轉運司神泉監鑄幣廠外,一支在如今宋人看來非常古怪的部隊正在集結。

黒呢褲,灰呢服,紅槓槓,黃銅肩章,帽徽,鋼盔上高高的紅纓。

皮靴,武裝帶,皮質銅按扣的彈藥匣,身後五枚手拋型震天雷。

背上硬皮包,裡邊是毛毯,單兵口糧,側面是多用工具夾層,背後還有一柄控鶴囤安兩軍傳統的工兵鏟。

身前有兩個炒麪袋,是長長的臘腸形。

隊伍站得筆直,身側是一支兩浙路自行生產的熙寧七年型神機銃,和之前的神機銃最大的區別就是槍管變成了圓管,重量減了不少,槍管下還多了摺疊式三棱刺刀。

真傢伙,六個月訓練七十步十發八中老規矩。

上四軍的操典結合新軍新法,被狄詠和王中正練到了極致,現在的兩浙路衣錦新軍,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煥然一新。

蘇油穿着沒有軍銜標誌的軍服,在王中正和狄詠的陪伴下,來到隊伍面前。

王中正揹着手,冷冷的目光掃視着每一個人,似乎在挑剔誰軍容不整,誰軍姿不肅。

狄詠抽出佩刀,正步走到隊列前,舞出一個標準動作:“全體都有,立正,敬禮!”

所有軍人昂首挺胸,左手控槍,右手平舉捶胸,發出一聲整齊的悶響。

狄詠原地轉身,將佩刀正立胸前,然後一個斜撇:“衣錦新軍,應到一千一百人,實到一千一百人,集合完畢,請少保訓話!”

“稍息!”蘇油同樣敬了一個標準的捶胸禮,然後將手放下。

隊伍又發出一聲整齊的悶響,集體換了一個姿勢。

蘇油對部隊非常滿意:“當兵吃糧,報效皇宋,保衛疆土和百姓,是每一個大宋軍人,天生的義務與責任!”

“各位都是層層選拔的軍中精英,粗識文字,應當知道《武德歌》中的內容,應當知道,一個軍人,應有的素質和品性!”

“精忠報國,至高榮譽!”

“忠烈祠裡的萬千英魂,沒有人問他們的出身來歷。全體大宋人,只知道他們曾經爲這個國家,爲華夏丕裔,爲綱紀倫常,流盡了自己最後一滴鮮血!”

“所以他們成了神,終年香火,綿延不斷。”

“只要大宋國紀長存,他們就永垂不朽!”

“但是我不希望你們像他們那樣,他們的犧牲,成就了今天的我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遺志,將皇宋的軍旗,插到大宋每一個敵人的墳墓之上!”

“所以你們要保護好自己,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因爲你們是重振大宋軍威的種子,之後還有無數強敵等待着你們去征服。我們的萬里征程,纔剛剛踏出了第一步!”

“兩浙路,隨着經濟形勢的好轉,隨着可耕種土地面積的增加,隨着商業流通的加速,已經初步形成民生安定,欣欣向榮的局面。”

“因此兩浙匪患,相較年前,已經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

“但是,還有那麼一小撮沾滿血腥的暴徒,冥頑不化,抗拒天威,霸佔着山頭水路,對兩浙路人民,犯下滔天的罪行,造成兩浙路安定繁榮的隱患。”

“今年三月,鄱陽湖水匪劉三苗,劫了永平監一船銅料,殘忍殺害了隨船的轉運司隨員,舟子,共計十二人。”

“七月,饒州玉山口,一支商隊被匪首劉橫虎截殺,三十七人無一倖免。”

“九月,歙州大障山匪首叫天齊,糾結幾路盜匪,進攻歙縣常平倉,企圖搶奪秋糧。”

“形勢依然嚴峻,各地州府在清理流民的過程中,遭遇極大阻力。各路豪強和匪首糾合,企圖阻擾窮苦百姓移民,不願意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是繼續做他們永遠壓榨的奴隸!”

“各路州府紛紛上報,請求兩浙路轉運司給予有力支援。我能依靠誰?只有你們!”

“善視黔黎,恢慕君上。殘驅梟猄,力捍家邦!”

“要永遠記住,你們是皇宋的軍人,是陛下的軍人,是天下百姓可以依賴的軍人!”

“凡是與皇宋爲敵,與陛下爲敵,與天下百姓爲敵的人,就是我們的敵人!”

“所以我要求你們,以泰山壓頂之勢,蕩滅強梁,震懾宵小,還我兩浙路百姓,一個朗朗的乾坤!”

“該怎麼做?!”

軍士們被蘇油鼓動得熱血沸騰:“殺!殺!殺!”

蘇油取過王中正遞來的轉輪銃和揹包背上:“登車,先去歙州!”

上百輛四輪輕便馬車,已經等待在谷口,除了空車,還有部分運送給養彈藥。

軍士們以極其迅速的動作登車,然後沿着杭州通往歙州的官道駛去。

王中正坐在蘇油的對面,一邊被顛簸得身子直搖,一邊嘖嘖連聲:“少保這行軍前的說道厲害,看看兵娃子們這勁頭……這是又學到一招。”

蘇油也被顛得搖頭晃腦:“你那大胖子寶貝呢?”

王中正說道:“後邊,和炮隊一處,這次不讓帶霹靂炮,怪沒意思的。”

蘇油笑道:“殺雞焉用牛刀,悍匪們一般盤踞山林,霹靂炮彈道太平直,又沉,對付土匪,還不如伏虜炮好用。再說那東西本來就是以備不時之需,用不用得上還兩說呢。”

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軍事之外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軍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金融業務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改線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遺囑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九十七章 劃時代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關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二百一十章 眼鏡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五十六章 十字歌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五百章 女騎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曆史文明展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西征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們該打什麼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敢成大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織錦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第一千五百章 問卷調查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八百零六章 火箭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