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

第七百六十四章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

呂惠卿說道:“可王家的聲譽也不錯啊,駙馬都尉王詵,丰神俊朗,滿腹詩書,不然當年也不會被選爲駙馬。”

“如今王駙馬的詩書繪畫,也是大宋一等一的名家手筆,交遊之輩,都是出名的文士,說他是無理取鬧之輩,同樣也不會有人信啊。”

楊繪拱手:“所以說此事當有蹊蹺,而且又事涉公主府和駙馬府,臣以爲,以天傢俬事處理比較好,不用大肆張揚。仁宗朝福康公主故事,陛下,不可不慎啊。”

呂惠卿說道:“所以夫妻家事,關起門來怎麼都好說。而石郡君當街刺殺駙馬車駕,這就是將小事鬧大。陛下,我就說一件事,要是石郡君身爲男子,此事又當如何說?”

楊繪悚然動容:“呂參政!你這是要構陷良善嗎?!須知聖天子在位,不會信你妄言!”

呂惠卿神色不動,幽幽地說道:“惠卿備位政府,所計者乃是國法。今日有女子在公主府刺殺駙馬車駕在前……”

“敢問楊公,如果不加懲處,焉知他日沒有男子行不忍言之事以繼後?!”

楊繪大怒:“呂惠卿!你……”

趙頊憤怒地一拍几案:“夠了!都是揣測之詞!皇城司呢?李憲幹什麼吃的?!怎麼還不見來報?!”

就見小黃門來報:“陛下,入內內侍省押班、幹當皇城司事李憲請見。”

趙頊吐了一口粗氣:“宣!”

李憲低眉順目地進來:“陛下,臣有事啓奏。”

趙頊冷笑看着他:“讓你幹當皇城司,你的消息比朕所知到得還晚。”

李憲低頭:“是,臣請罪。”

趙頊擺手:“先說說怎麼回事兒。”

李憲身子伏得更低:“是王駙馬家侍婢,趁公主抱恙去中牟療養之際,矯作駙馬之命,盜竊公主府財物。其中不少都是仁宗,英宗,兩宮太后和當今御賜。”

“所幸郡君今日上門看望王家小少爺,及時發現,危急之際爲了阻止罪行,刺死了車馬,才讓其人贓俱獲。”

“皇城司與開封府趕到後,已經控制了後續事態,如今郡君已經領着王家幼子和乳孃,前往中牟去了。”

“王駙馬也及時趕到,得知侍婢所爲勃然大怒,不過爲了勳貴體面,求請私下處置,臣見事情沒有鬧大,罪行也沒有爆發,便斗膽同意了。”

“事情大致就是如此,馬車上的物品,是臣與開封府沈推官,石郡君,王駙馬一起查驗的,有王家僕從,開封府衙役可以作證。”

“開封府推官沈忱,如今就在殿外候旨,他手裡還有王駙馬簽字蓋手印的證詞,陛下也可以宣他進來詢問。”

趙頊,呂惠卿,楊繪三人都傻了,這是什麼戲法?這麼輕輕鬆鬆就過去了?

呂惠卿張了張嘴,又閉上了,關鍵是王詵,王詵不願意鬧大,這事情就牽扯不到石薇身上,也就更加牽扯不到蘇油身上。

至於石薇一個孕婦爲什麼一大早從中牟逛到了汴京城,爲什麼去蜀國公主府接小孩還要帶着兵器,爲什麼就知道車內有御賜之物殺了四匹馬,還重要嗎?

不重要了,開封府,皇城司都已經給石薇背書,剩下的文字遊戲,人家早就做好了應對之道。

關鍵是皇帝的態度,現在的這種解讀,對皇家來說,無疑是最體面合適的。

呂惠卿立刻順水推舟,準備將石薇推到勳貴們的對立面去:“既然如此,石郡君就是無過有功了,陛下,是不是應當獎掖?”

趙頊直接制止:“別,蘇明潤因爲新軍刺擊之法,對我不斷牢騷,要讓他知道郡君出手阻止蜀國公主賜物被盜,動了兵刃,怕是更要鬧騰。”

說完想了一下:“這樣,蘇油不是請在開封府萬貨集售賣海產嗎?楊公你下去準備一下,這事情照準。”

說完又對呂惠卿道:“同樣,中書下文,鮮活海產入京一事,切責兩浙路轉運司,讓蘇明潤不可再行!”

“他倒是能耐大,但畢竟太過於驚世駭俗,要是其它邊緣州郡紛紛效仿怎麼辦?”

“我要的是他愛民之心,不稀罕吃他兩條新鮮海魚!那個什麼蒸汽機,司天監上奏說有用,那就拆下來給陳昭明。”

衆人拱手:“陛下仁德,臣等遵旨。”

趙頊見李憲使眼色,知道其實事情不會這麼簡單,說道:“那就這樣吧,李憲留下陪我逛逛。關於御龍直內衛換裝一事,還要商議。”

待到衆人施禮退下,趙頊纔看着李憲,冷冷地道:“現在沒有外人了,說吧。”

……

呂惠卿和楊繪出了偏殿,楊繪同樣冷冰冰地對呂惠卿施禮:“參政,開封府事務紛雜,還需料理,這就告辭。”

呂惠卿知道楊繪對自己有了意見,苦笑道:“楊公,等你到了我這位置,便知道什麼叫公私兩難。”

楊繪冷笑:“公私兩難之際,便當問問自己的本心,參政保重吧。”

看着楊繪揚長而去的背影,呂惠卿目光閃爍,然後嘆了一口氣,自己怎麼就這麼難……

接着就聽見身後傳來摔東西的聲音,以及趙頊隱隱的怒吼:“他怎麼敢!朕要窮治!窮治!”

……

蜀國公主中牟別業大堂,張敦禮坐在衛國公主旁邊,形同坐蠟。

天家的女婿不好當,這是所有士大夫的共識。

當年仁宗的長女福康公主,二十歲出降仁宗的表兄弟李瑋,本來想着是親上加親,結果夫妻感情冰冷,最後鬧出了巨大丑聞。

公主與內侍宦官樑懷吉互生情愫,被李瑋的母親楊氏窺見,衝突中公主毆傷楊氏,夜叩宮門,請求和離。

事後仁宗貶樑懷吉出京,公主又哭又鬧,以死相脅要求調樑懷吉回來。

這就引發了軒然大波,朝臣紛紛彈劾,最後仁宗令公主降了食邑,居於禁中;同時安撫李氏;之後李瑋之兄李璋自劾其弟奉主不周,請判和離。

事情鬧了兩年判決才定下來,公主算是完全過錯方,犯下無子,淫逸,不事舅姑三條罪行,不過好在當時還有升行制度,駙馬擡一等後,與父母算是平級,因此公主毆打楊氏不算忤逆。

仁宗最疼愛的女兒,就這樣鬱鬱寡歡而死。

之後仁宗決心要改升行制度爲出降制度,除了自己內心不安愧疚心痛外,也是迫於此事的壓力。

大宋如今的幾個駙馬,人品如何先不說,文才武略上,的確都是上上之選。

徐國公主駙馬王師約,除了文章厲害,還有一手好箭法,曾經力壓遼國使臣,“首中鵠。”

玩得還是硬弓,“每發,必破的。”

蜀國公主駙馬王詵,那是風流倜儻,文章詩詞之外,因爲娶了公主施展不了抱負,寄情書畫,成了一等一的藝術家。

張敦禮喜歡的是義理,這也是張蘇兩家關係好的原因,除了石薇和衛國公主的交情,張敦禮和蘇油,陳昭明的關係也不錯。

兩口子感情也挺好,張敦禮對衛國公主相當尊重,而衛國公主雖然驕縱,在這個夫子一樣的夫君面前卻異常柔順,也真是一物降一物了。

不過今日衛國公主滿臉寒霜,讓張敦禮也有些犯怵。

堂下跪着一地的人,都是衛國公主從蜀國公主府抓來的的。

衛國公主的話語誅心刻骨:“姐姐的性子就是太軟太弱,才讓你們辜恩忘典!”

“要不是郡君診脈看出端倪,我都不知道姐姐在王家,受到這樣的薄待!”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知道什麼意思嗎?她要你們隱瞞掩飾,你們就吃了熊心豹子膽?!連王家小妾都敢在主母府上如此張揚跋扈?!”

“連自家主子都看護不好,留你們還有何用?!”

“王家人的惡行,今日裡便給我一五一十的倒出來。說乾淨了,便饒你們一個萬幸;說不乾淨,呵呵……那就不要怨自己的不幸了。”

一羣人叩頭求饒:“公主,實在與我等無干啊……求公主饒命啊……”

衛國公主臉色鐵青:“在我面前都不敢說,還指望你們護得住姐姐?來人,統統給我打!”

第一千八百章 大賬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公然私會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馬鹿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亦作不得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戰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九百一十六章 守會安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交涉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學問還沒丟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朝儀第八百三十四章 公平的方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六百四十九章 冷處理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狙擊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說說外官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動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八十三章 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