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

第五百五十三章講解

呂惠卿又不同意了:“明潤此言大失仁道,百姓得解一分苦楚,那我們辛苦一分,也是應當。”

蘇油當然不會給他詆譭自己的機會:“寺判還是沒明白我的意思,四五等戶得解一分苦楚,那當然是好,可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國家經濟。”

“我的意思是,等欠收之年一到,等這些人遭遇災禍還不了欠逋的時候,欠三分與欠四分,追索都是一個時點,都是典房賣女,逃散上吊,這中間區別很大嗎?”

“還有,以前所欠的四分,乃是欠富人。無地客戶,身無長物,一切仰賴主戶。主戶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只能將借貸展期,平時不能讓他們過得好,這時卻也不能讓他們去死。否則來年誰幫他們種地?”

“那麼我請問相公和參政:常平,廣惠二倉,是國家糧庫。以此爲本的青苗貸,延長貸款期限一次,夠用嗎?如果不夠,那該是幾期?欠賬未清之前,可以繼續借貸嗎?如果不能,農戶是不是還是得與富戶加息借貸?是不是助長兼併?”

“如今的青苗法,其實是剝奪了一二等戶放貸的利益,保護了三四等戶在青黃不接時被兼併之險,對最底層的,基數最大的四五等戶和無地客戶,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就算對三四等戶來說,在豐年和平年裡,的確可以因新法得到抑制兼併的好處,可一旦到了災年,他們受四五等戶和客戶聯保的拖累,會是什麼後果?”

“諸位別忘了,土地兼併,在災年的烈度,與在平年的烈度,未可同日而語!”

“這等做法,只讓兼併在豐平年間,暫緩一時,災年中會大大降低三四等戶的抗風險能力,等於是將平年發生的兼併,轉移到了災年發生,而且爲禍更烈,與抑兼併的本意南轅北轍!” Www✿тт kдn✿¢O

蘇油對如今宋人的脾氣實在是有些無語,軍事是這樣,民政還是這樣,只看到我幾十萬大軍殺過去,平滅宵小之後如何如何,卻沒有考慮過,特麼萬一失敗了呢?

長出了一口氣,蘇油說道:“青苗法設立的本意是好的,想解決‘斂散之法,未得其宜,故愛人之利未溥,以致更出省倉賑貸。’‘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的問題。”

“但是真要如此施展,官府參與逼限,其禍必勝於富戶,小戶不免復哀求於富家大族,蘇油怕是名爲抑兼併,乃所以助兼併也。”

“所以不得虧蝕官本的條文,能不能不要出現在律令當中?還有聯保一事,法律依據何在?沒有法律依據,能不能也不要出現在條令裡?”

“至於朝野之議,皆未得其要,故諸公此際尚可駁辯之。但是蘇油能想到這麼深,別人就一定不會想到?”

“介甫公,你在寧國舉措青苗貸,我想問那幾年中,寧國是豐,平,抑或荒年?”

“除青苗貸外,是否還有諸如調劑耕牛,農具,組織協作生產等與之配套的措施?”

王安石和呂惠卿面面相覷,章惇一把抓住蘇油的手腕:“明潤,這些議論,你可還告知過別人?!”

蘇油說道:“這就是我請與介甫公相商的原因,今日言語,天下所知者,唯室間四人,即便親如子瞻子由,我也未曾告知。”

王安石點頭表示相信,若非如此,這倆娃怕早就在朝堂上鬧開了,不至於成天逮着邊角嚷嚷。

呂惠卿如今看不出有任何不滿,反而躬身施禮:“明潤之能,非惠卿所及,不知可有改良之法?”

知道了蘇油的態度,不願意公開反對,那就當然要繼續抓住主導權不放。

你娃,只有改良的資格。

蘇油卻也沒有什麼懊惱的神色:“介甫公,中允,子厚大哥,我看近日行文之中,都將貸賑連起來說,那我們今日便分開議議,什麼叫貸,什麼叫賑。”

“與收印子錢不一樣,四通錢莊和皇宋銀行的目的,是通過貸款這種方式,將所集中起來的資財投放出去,滿足汴京商賈工坊生產擴充,與補充資金之需。”

“在此過程中,促進百業興盛,同時藉由借貸之間的息差,增加銀行本身的積累。”

“知道目的,那四通商號在巴蜀杭揚,皇宋銀行在汴京,其舉措之義就一目瞭然。”

“首先,銀行的貸款,是發放出去用於生產的,而且生產所得的利潤,是要大於貸款的利息的,借貸雙方皆得利,如此纔是一筆好的貸款。”

“因此貸款發放的對象,必須經過貸前審覈,對於其生產能力,盈利能力,資產規模,所需金額,投資期限,回收風險,都要有詳盡的報表,覈計合格之後,才予以發放。”

“所以蜀中貸款,主要用於工坊,因爲蜀中如今技術先進,產品很受歡迎,銀行投資工坊,能保證資金回收。”

“而於杭揚,則主要投資與商賈,以及生產交通運輸工具的工坊,因爲這兩處商業發達,漕運繁忙,這些是最好的生意。”

“而於河北,陝西,則主要投放與土地開發,畜牧業,以及與軍工有關的弓弩,鍊鐵,兵器等作坊,還有就是承擔軍費發放,城池修理,也包括了河北的黃河河工和陝西的道路擴建等資金往來之需。”

“而在汴京,則負責官員俸祿發放,同時投資餐飲,圖書,香料,首飾,衣帽,車旅,宅邸裝潢等消費性行業。”

“這些都是根據各地的特色有所側重的,但是終歸都是一個目的——借貸雙方皆得利,繁榮地方的同時厚培資本。”

“反過來,銀行漸漸有了極高的信譽和影響力,開始建立起良性循環。”

“所以一句話,貸款是要掙錢的,而且要讓別人貸了款也掙錢。”

“只要是貸款,那就必然會有貸款無法收回的風險,而且不良貸款率,會直接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因此每一筆貸款的發放,都必須非常慎重。每一類產業的扶持,同樣需要非常慎重。沒有美好的前景預判,寧願不貸,也不能貸砸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矛盾,銀行希望貸款給盈利能力最強的產業和人羣,而這些產業和人羣,因爲本身能力足夠,因此往往具備充足的資本,並不需要貸款。”

“反過來說,最需要資金的那些人,往往又是盈利能力不行的,銀行貸款給他們,風險巨大,銀行當然不願意。”

“所以皇宋銀行貸款司的職責,就是找尋那些有能力有技術做大做強,能夠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但是目前又受到自身資本限制,無法實現擴大生產意圖的對象,這部分對象,就是銀行最優質的貸款人。”

“還有第二類,就是汴京城的小康之家或者官員,他們一時有急需,比如婚喪嫁娶,購置房屋,增添貴重傢俬,馬車……也可能產生舉貸需求,但是因爲其家中有資產足可以抵押,每月有俸祿可以分期扣除,因此變成不良貸款的風險極小,還貸也不會影響他們生活,也是非常受銀行歡迎的貸款人。”

“因爲皇宋銀行的目的,不是從社會掠奪財富,而是爲社會增加財富,所以除了謹慎,還要儘量扶持。”

“這就是四通錢莊前幾年被京中各錢莊質鋪嘲笑,說四通錢莊讓欠錢的成了大爺的原因。”

“這是經營理念上的區別。但是也是四通能很快樹立信譽,贏獲口碑,維繫良好上下關係,很快發展壯大起來的原因。”

“這樣的貸款,在蘇油心目中,才稱得上真正的貸款,張公的《金融論》中,闡述甚祥。”

第四百一十八章 義勇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風波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百八十一章 尊重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三百七十五章 董氈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召回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五百八十三章 士德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六百一十五章 提前佈局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韓縝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一夜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五百四十三章 古怪的正確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七百五十七章 筆名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治平騎刀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蘇軾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九百六十二章 反咬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樑乙埋的顧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地圖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新氣象第九百零六章 兩分五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四百四十七章 巡視第一百六十七章 縱橫家第八章 肚裡有貨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獻策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