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

第五百四十八章叔叔駁侄兒

這事情上,蘇油先背了蘇轍議《均輸法》不便的鍋,現在又背了蘇軾《議學校貢舉狀》的鍋。

平心而論,蘇軾那篇文章,將問題分析得非常透徹,不過沒有提出解決辦法,因爲指出的弊病,直到千年以後都沒有誰能解決得了。

蘇軾的文章,首先指出得人之道在於知人,而知人之道,在於責實。

如果君主宰相有了知人責實的辦法,就連胥吏中都能翻檢出人才來,如果沒有,只怕是公卿近侍裡也全是歪瓜裂棗。

所以不是科舉制度的問題,而是知人責實制度的問題。

建學校的事情,慶曆年就有過,當時天下以爲太平可期,可到如今就剩些空屋子。

如果沒有大的更革,繼續走慶曆年間的老路,那必然還是隻能得到慶曆年間的結果。

至於說貢舉之法,考詩賦還是考策論,沒啥區別,治亂盛衰,都不靠這些。

主考有政策,考生就有對策。

只要是設科立名以取士,就是教天下相率而爲僞。

上邊以孝取人,下邊膽子大的就割股侍親,膽子小的就苦守廬墓。

上邊以廉取人,那下邊大家就全都開破車,騎羸馬,穿惡衣,吃菲食。

上邊講綠水青山,下邊就能把整座山都給你刷上綠漆你信不信?!

反正只要是能夠中上意的,什麼花樣都能想盡千方百計給你搞出來。

就文章來說,策論有用,詩賦沒啥用;

可就治理天下來說,詩賦策論,其實都是沒用的東西。

自唐至今,以詩賦爲名臣的,那也是不可勝數,所以罷詩賦也沒啥道理。

而到如今,士人們整理出各種題庫,謂之策括,將可能的考試題搜抉得一乾二淨,到了考試的時候,臨時剽竊,東拼西湊,搞出一篇看得過去的文章,那是輕而易舉。

用這樣的策論去欺負考官,考官也只有捏着鼻子打高分。

與其如此,還不如考詩賦,畢竟詩賦要講究對仗駢偶,難度比人人都能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策論要高些。

說到這個蘇油就不禁竊笑,他其實就是刷題庫的發明者,蘇軾這是一點不給自家小幺叔面子啊……

這娃是嫉妒,肯定是嫉妒!

接下來蘇軾又分析了大家議論中的一些想法,認爲通通不行。

取消糊名制,名聲與試卷相結合,這就會恩去王室,權歸私門,產生朋黨。

取能文者爲進士,則進士日夜研究經傳子史,貫穿馳騖,知識倒是淵博得很,一旦臨政,那些知識卻一點都用不上!

宣揚要恢復慶曆舊學的,可舊學已經被大家玩成了空名目,最多能培養懂點粗淺道理的人,要培養出真正的人才,那是想多了。

唯一考覈人才的辦法——施之有政,能否自彰。

文章打動了趙頊:“吾固疑此,今得軾議,釋然矣。”

當天就將蘇軾找去:“方今政令得失安在?就算是我的過失,你大膽說沒關係。”

蘇軾也不客氣,啪啪啪三大炮:“陛下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

趙頊悚然。

然後蘇軾這大嘴巴下來就在同僚裡邊宣揚。

主張被小小一個蘇軾給擋了,王安石很氣惱,屢次阻止趙頊對蘇軾的任命。

趙頊想讓蘇軾修中書條例,王安石說道:“蘇軾與我所學及議論哪哪都不一樣,還是讓他幹別的吧。中書條令交給吉甫合適。”

於是交給蘇軾一個繁雜的差遣——“權開封府推官,將困之以事。”

而“軾決斷精敏,聲聞益遠。”

……

呂惠卿對王雱搖頭:“蘇軾沒有城府,不會是我們的對手,不過此子巧舌如簧,易動人心,不可久居聖主之側。”

王雱繼續落了一子鞏固中腹:“如此,你我自爲之。”

熙寧二年七月,呂惠卿被提拔爲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集賢校理、判司農寺。

章惇到京,王安石見之大喜,恨得之晚。立刻委任爲編修三司條例官,加集賢殿校理、中書檢正。參與制定新法,監修國史,編撰實錄。

一個叫曾布開封小官上書言政,說爲政的根本有二:曰厲風俗、擇人才;其要點有八:曰勸農桑、理財賦、興學校、審選舉、責吏課、敘宗室、修武備、制遠人。王安石立刻召來相談,接着推薦給趙頊。

趙頊召見,授予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的職位,不久又授予集賢校理、同判司農寺、檢正中書五房,三日之內就接連收到了趙頊的五份任職文書,躥升爲新黨第三號人物。

蘇油在鄭州忙碌之時,還要提起筆來駁斥自己侄兒的觀點。

學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古代學識都掌握在貴族諸侯手裡,沒有夫子的有教無類,沒有他的弟子三千,禮尚不下庶人。

可至大宋今日,鄉間歲末,亦有郊社,秀才行文,宿老領禮,這就是文字的教化之功。

識字率,是考量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同時還能夠轉換成國家消費水平層次的重要指標。

蘇軾說的那些問題都存在,介甫公說的建學校也當行,但是兩人其目的,太急於利!

世有功,亦有利,功可在千秋,利見於一時。

植樹千山,必出秀穎,蓄駒千騎,必有駿良。設臣不得學,如今不過眉山一狡徒耳,如何能得陛下之用?

蘇軾因慶曆中事否定各地建立學校的可能性,偏頗了。

介甫公將學校與科舉直接關係起來,這同樣也偏頗了。

學校的目的,不是要人人科舉,變成人才,而是要普及教育,提高識字率,使人具備自學的能力。

有了這個能力,好學者自然可以精進,成爲國家的棟樑。

駑鈍者也能讀懂國家條令,遵法守禮。

人非生而知之者。

夫子的偉大,是讓庶人得到了問禮的機會;學校的偉大,是讓天下人都得到了學習的機會!

這就是功利之別。

雖雜役工坊,其中也有大道理存在。然而數千年沒有從中提取出大道之理,致用之學,是什麼原因?而臣只是小小注力其間,便發掘出一堆學問,這又是什麼原因?

其實這就是臣兩者粗通,能夠找到合理的表述方式,將工匠們心領神會卻不能言說的道理,經過蒐集整理,提煉出來了而已。

設若大匠們也義理精通,文字紮實,這些事情,千年前的魯班墨翟就能夠做好,何必等到今天?

所以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不爲近利,只爲遠功。

世上多有聰明而不得學者,學校,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陛下和諸公認爲我說的不對,那明年朝廷明算科舉事,敢不敢讓眉山理工學校初三五班的孩子們,來汴京與各路士子們同場競技?!

趙頊拿到奏疏,對這件事情還相當有興趣,將蘇油的奏報特意挑出來給王安石和趙抃看:“王公,趙公,蘇油此議,可行不可行?”

王安石一腦門子黑線:“胡鬧!蘇明潤前頭句句在理,到最後簡直是胡鬧,還是得到一榜探花之後,再不讀書的緣故!”

趙老頭最聽不得別人說蘇油壞話:“介甫此言失矣,蘇明潤仁性天生,老夫未聞皋、夔、稷、契之時,有何書可讀!”

王安石頓時啞然。

趙頊問道:“那趙公認爲,蘇油此議可行?”

趙老頭卻立刻翻臉,罵道:“當然是胡鬧!”

趙頊傻了,那你剛剛還懟得王安石啞口無言?

趙抃這才反應過來:“哦……這個……陛下,畢竟國朝華選,總要給士子們留些體面……”

王安石問道:“什麼意思?你是說,明算科舉子,考不過眉山學校出來的孩子?”

趙抃呵呵笑道:“十多年之前,蘇油和石薇九歲,第一次見張安道時,小石薇就提到一道算術題,三個五一個一,每個數字加減乘除只能使用一次,最後要得到二十四這個數。以張安道的聰明,花了一個晚上,愣是沒算出來。”

王安石有些訝然:“這個很難嗎?”

趙頊心有餘悸:“想起來了,理工的確很可怕的,我第一次接觸理工,是用尺規將一個圓五等分……”

說完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王安石更加覺得匪夷所思:“這個也很難?”

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五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死牛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三章 彩票漏洞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七百六十四章 駙馬難當(加更,祝大家元旦快樂)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急驚風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絕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八百四十七章 請求移民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一千零八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 萬貨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終極解決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三百八十八章 對答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戰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論核心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靶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海軍戰術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第一百七十章 快遞小哥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省費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新年前的奏報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