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

第四百九十五章掛綾查賬

張麒待馬車啓動,這才說道:“少爺,和蚨祥的劉掌櫃和益濟昌餘大郎,昨日在一起密會,參與的還有南通巷幾家大戶。”

蘇油問道:“知道他們密會的內容嗎?”

張麒說道“不真切,據迎仙館的綠箬小娘子說,兩人說了四通商號很多壞話,說到激烈處,還有齊心協力,共御外辱之類的話。”

蘇油問道:“忘雨閣的情報呢?等等,綠箬又是你惹的什麼你給他喇叭兔兔惡徒B2B

張麒撞天叫屈:“沒有啊,是綠箬小娘子喜歡招惹我,昨日還拿情報要挾,要我陪她看了一天的花草……”

蘇油更生氣了:“我就沒有看出來,你這女孩緣怎麼跟我的老頭緣一樣好?”

張麒一腦門子黑線:“說情報說情報……”

蘇油這纔將思路轉回來:“汴京如今可有什麼傳言?鈔引價格波動如何?”

張麒說道:“南通巷幾家鈔行,是我們的老對手了,其日出入流水,資金規模,早都在掌握之中,有程史二公和小妹坐鎮,玩花樣我們是不怕的。”

蘇油摸着下巴:“人家可沒有把我們當作過對手……其實最怕的是不講道理,輸了有去找大人哭鬧,讓大人來打我們板子……所以這個輕重程度,不太好掌握啊……”

接下來蘇油只出門了一趟,那是與蘇頌送行。

蘇頌成了赴遼朝使節,要去給遼國太后賀壽。

蘇油包了城北李駙馬花園,請蘇頌臨行前再此留駐宴飲。

蘇頌使者隊伍裡邊,還有幾名道士和和尚,打的是文化交流的旗號,這是要去遼朝首都做大法事的。

他們攜帶的東西嘛,和尚是大藏經一套,道士們則是新整理的道藏一套,作爲進獻給遼朝君主太后的禮物。

既然要做大法事,當然稀奇古怪的零碎就很多,比如和尚們的法器,鉢盂,禪杖……比如道士們的羅盤,符籙,劍印……呃,還有經緯儀。

規矩也多,聽說還要一路測量氣運,周星,還要在遼朝中京附近與當地宗教人士一起測量探討,爲皇帝勘探好龍脈,選出山陵吉地。

蘇頌自己就是科學家,對龍脈一事半信半疑,不過被蘇油勸說了一番——難得人家遼國主動邀請我們去搞情報,何樂而不爲呢?族兄你一定將細作隊伍帶好,回來就是大功。

蘇頌對自己毫不擔心,如今兩國是兄弟之邦,雖然邊境上有些小摩擦,那都是地方官員武將不安分,大體上兩國高層還是願意和平的。

反倒是對汴京最近的風向有些擔憂:“明潤,鹽引銅引改銀鈔,還有計司清查積欠,都是大政,得提防小人上下其手,侵吞國帑啊……”

蘇油笑道:“兄長放心,敢在唐鐵頭眼下侵吞國帑的人,相信不會太多的,有四通財務精英們駐場,如今要瞞過唐公的眼皮子,可也有相當的難度。”

說完端起酒來:“這一來一回,就要四個多月,等兄長回來的時候,汴京城中,或許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蘇頌笑道:“草長鶯飛,生意盎然。希望待我回來,能見到碩果累累,別花團錦簇不結果纔好。”

……

三司檔庫,胥吏們將窗戶打開,一陣積年的灰塵,被氣流鼓動,從窗中飛舞出來,在陽光下狂舞。

唐介揮了揮手,似乎想揮走煙塵,同時也想揮走心頭的不快。

待到灰塵少了些,唐介這才轉身,對身前林立的隊伍說道:“計司之弊,無過於積欠!積欠之弊,無過於虛冊!”

“這是一塊又老又硬的牛皮,歷任計相,無人敢動分毫!”

“官家爲了大宋財政,憂心如沸,爲人臣者,還敢嬉笑悠遊?那是不當人子。”

“今日我唐子方,便要拼了老命,啃一啃這塊老牛皮!”

“老夫諫官出身,枉負橫名半世,天下以爲直臣。可說起治政,連蘇明潤這後起少年都不如。”

“有人說,計司老賬,是刀山火海,是陷阱泥坑,老夫相信是真話。”

“可是,刀山火海不動它,刀山火海,就永遠架在大宋的根基之上!陷阱泥坑不動它,現在只是陷人,他日便當覆國!”

“所以今天,我們來了!”

“老夫被臥已經規制到了門房,那裡就是老夫今後的辦公場所,這幾屋子老賬一天不清理出眉目,老夫一天不出這個院子!”

“列位或者出自國府明算科,來自各監各司;或者來自民間商號,長期幫東家料理賬務;都是一時俊傑快手。”

“老夫不懂財務,因此要你們兩人一組,相互監督,將賬務料理清楚明白。”

“老夫能做的,就是給你們足夠的空間,讓你們可以放手施爲!”

“還是那句話,不管多大的積欠虧空,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哪些宗室重臣,一查到底!不管往前追溯多少年,只要賬簿還在這檔房內,一查到底!”

“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絕不過夜!老夫每日會整理條陳綱要,直報中樞和官家。”

“誰要是想動你們,儘管告知老夫,老夫自有法子讓天下人知曉過節,讓他們千夫所指,不病而死!”

“看到院子大門橫樑上掛着的白綾沒有?那是老夫給自己自盡準備的!除非他們能從老夫屍體上踏過,否則就算是宰執,官家,太后,太皇太后,也進不了這門,到不了你們跟前!”

“老夫就是你們的看門老軍,就是你們的遮雨油傘,你們什麼多餘的想法都不要有,就一個字,查!給我放手放膽去查!”

“現在,封院,開檔!”

所有會計都熱淚盈眶,拱手躬身:“願效死力!”

司馬光爲了此事,專程去了一趟臺諫,發表了一通談話。

“朝廷設臺諫之位,位卑權重,是要方便大家指摘宰執的過失,匡正時弊,糾察士風,敢言,敢爲!”

“看看我輩前賢,他是怎麼做的?唐公骨力,堅勝精鋼!”

“什麼叫臺諫之橫?不是要你們發人陰私,也不是要你們究求細屑。臺諫,一樣要有高遠的氣象,凌厲的風骨,但是,要如唐公這般展現!”

“我也知道大家很難,百日無彈章,各位的考績就要被刷入下等。”

“可是除了陰私細屑,臺諫便無話可說,無事可做嗎?!”

“前輩給大家做了個榜樣!要敢糾核鉅奸,擔當重任,首先要持身清正,還要鐵打的肝膽!”

“只要不避勞,不怕怨,那可以糾察彈劾的事情,多了去了!”

“以後各位出外,也要將這份臺諫的風骨,帶去任上,還要麻煩大家升任回京時,再帶回來!”

“唐子方,真御史也!真直臣也!”

……

探春之後,轉眼就是清明。

汴京城的規矩,以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爲正日。

宋人假期,以正日前後各數三天,一共七天。

節前兩天稱爲“寒食”,所以就得提前做好飲食,謂之“炊熟”。

用麪點做成棗的形狀蒸熟,叫“棗旗”,裝飾以飛燕,用柳條串之,插於門楣,這個叫“子推燕”。

然後大家吃棗旗上的麪點,要吃到寒食後的第三節,麪點吃完,剛好是清明正日。

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頭,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因此這幾天都城人出郊的很多。

汴河上的船家,城郊的車馬,這幾天的交通費通通翻倍,就這樣還供不應求。

不少奸滑的,將船開到河心再加價,事先沒有談好價錢的,只能吃這個悶虧。

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二十九章 理科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辛娘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衆將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河西學派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連機銃第八百三十三章 矛盾(爲盟主mercury11加更!)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文討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鶴軍(爲本書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延州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八百一十章 聯軍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八十九章 茭白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定諡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守制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三百一十七章 狐大仙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際遇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五百零五章 擇術爲先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送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八百四十八章 廖恩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終極解決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決戰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下一代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