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

第四百九十一章皇宋銀行

小妹是此道高手,大家品嚐了一頓茶飲小吃後,已經是下半夜了,沒有馬匹車輛的人羣還要趕着回家,人流總算稀疏了一些,於是大家這才繼續出發,趕往宣德門看鰲山。

蘇油今日一定要小妹等人過來,是因爲胄案還給新皇登極準備了一件禮物。

一路遊玩着來到宣德門前,這裡早已水泄不通了。

蘇油將石薇和小妹接下車來,男士將女生保護在中間。

蘇油說道:“之夜時分快到了,到時候注意看天上。”

終於,宮中,各處寺觀,元夜的鐘聲響了起來。

接着,宣德樓前,“嘭!”“嘭!”“嘭!”似鼓似雷的聲音響起。

接着,汴京城宣德樓上數十米的夜空中,“啪!”“啪!”“啪!”綻放出一朵朵巨大的焰火。

“哇哦——”人羣中響起了驚呼,都說今年用舊時設施,還以爲沒有新奇可看了,沒想到官家竟然給大家準備了這樣一個驚喜!

火花如流星四處飛濺,開始時金色,接着出現了紅色,綠色,黃色,紫色……

今夜的汴京人,醉了。

這其實是玉局觀用於辨識金屬化合物的方法,小天師通過燃燒鹼土,發現了好幾種不同的碳酸鹽,在確定碳酸根後,不同的焰色反應,說明了它們是不同的金屬化合物。

然後,還可以通過電解反應,將他們從碳酸鹽中提取出來。

再用硝酸,鹽酸,硫酸處理,試驗後發現,硝酸鹽的火焰最鮮豔。

紅色的是硝酸鍶,綠色的是硝酸鋇,黃色的是硝酸鈉,藍色的硝酸銅……

加上迫擊炮的研製成功,於是禮花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不少人都爲這不似人間的盛景震撼住了,虔誠地跪了下來,山呼萬歲,爲宣德樓上的皇帝誠心祈福。

蘇油微笑着摟着石薇的肩膀:“薇兒,好看嗎?”

石薇迷醉地看着天空:“嗯,真美,是不是隻有我們大宋才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蘇油點頭:“真希望它能永遠這樣點綴大宋的夜空,烘托節日的歡樂,而不希望它替代狼煙,烽火啊……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陳昭明也看着天空:“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天的……”

焰火看完,大家開始返回,一路上還在意猶未盡地討論。

回程路上,還能見到不少窮人點着火把,沿路小心地尋找着什麼。

蘇油看得奇怪:“這都在幹嘛呢?這麼多人在找神馬呢?”

陳昭明是老汴京了,笑道:“這叫‘照夜’,今夜出遊的富家子弟女孩很多,隨身的錢財,飾物,常有被擠得掉落的,他們在撿這些呢。”

就聽一個婦人背對着馬車蹲在路中間喊道:“大郎,快過來看看,我看到一個耳璫,是不是金的?”

蘇油趕緊勒住馬繮,停下馬車,等待婦人開心勁兒過去。

然後一個漢子衝過來一把捂住她嘴:“好不曉事的婆娘!趕緊給官人讓道!撞死你都白撞!”

說完拉着婦人退到路邊,對蘇油連連作揖。

蘇油微微一笑,拱手還禮:“這位大哥,新年快樂。還是要注意安全。”

直到車馬走遠了,婦人才道:“家裡的,怎麼官人還駕車?還不嫌衝撞,給我們還禮?”

漢子說道:“你問我我問誰去?趕緊撿財是正經!耳璫在哪兒呢?”

……

元宵節過去,朝廷步上了正軌。

三司使唐介,上朝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條陳。

第一,清理三司舊案,檢點卷宗,勾銷汴京諸作坊,內庫,常平,鹽監,以及地方歷年積欠,造定新冊,給大宋經濟解綁。

第二,發行銅引,招誘商賈,使之將嶲州精銅發運京師,並以之爲儲備,發行銅鈔。

第三,四通錢莊,如今在諸路承擔商賈間撥款劃轉之責,甚有聲譽,三司與諸路轉運司間,鈔銀轉遞諸多不便,乞於錢莊開闢專戶,以利於借貸支抵劃撥。

第四,蜀鈔印製精良,圖案精美,防僞措施得當,乞請由其承印諸路鹽引,並代理髮行。

第五,朝廷官員俸祿,常以實物開銷,官員早已不勝其苦。請從今俸祿以銅鈔方式發給,庶幾官私兩便。

司馬光上奏,第一條,唐鐵頭敢幹,自然是好事,但是勾銷積欠,其中會生出無數貓膩,可能會出現侵吞國家資產的行爲,如何監督,需要認真考慮。

第二條,其實就是去年蘇油的故智,如今危機已經過去,似乎無需讓商賈來承辦,分朝廷之利。

第三條,三司與諸路轉運司間,開立戶頭進行借貸支抵劃轉,固然是方便,但是承辦主體由一傢俬人錢莊來承辦,是否妥當?

第四條,蜀鈔固然精美,但是諸路舊引行使已久,新鈔如何發行,舊鈔如何回收,中間折價如何,會否發生掠奪民利的行爲?

第五條,嗯,如今大宋官員俸祿,三分之一錢鈔,三分之二實物,家大業大的三品以上大員當然滋潤,什麼都國家包乾了。可三品以下,每月不勝其苦,家中僕役還要承擔販賣物資的工作,換回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這項改革,對汴京城廣大官員的好處太大了,沒意見,完全沒意見。

於是唐介又上了第二套方案,司馬大諫思慮周道,所以必須在第一套方案基礎上改良。

第一條,逐年卷宗,都在三司檔庫房存放着呢,只不過工作量浩大,讓人望之犯難而已,先從三司開始清理,然後提綱索引,第二步清理汴京,蜀地,杭揚等處經濟發達地區,這些地方財政不錯,有虧空填補起來也比較容易,第三步纔是各處上州,逐漸一步步推廣全國。

第二條,廂軍路驛,沿途剋扣,靡耗只怕比商人更多,歷年漕運的情況朝中諸公想必非常清楚,銅政乃國家命脈,交到商人手裡自然不妥,但是讓現有漕運體系來承辦,怕是更加不妥。

嶲銅轉京,事關國政,如果大諫有更好辦法,儘管提出來,否則的話,那就一邊讓商人轉運,一邊加快改造漕運體系,我們兩邊都抓。

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大諫如果覺得交給普通商人承辦不多當,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讓妥當人來?比如,陛下?

趙頊乾綱獨斷,搞!就以內藏庫所存部分金銀做本,宗室願圖報效者,許折本入股,先期籌資兩百萬貫,四通錢莊出資一百九十二萬貫,合計三百九十二萬貫,成立皇宋銀行!將大宋鹽引,銅引,四通商號蜀地鹽引合而爲一,發行統一貨幣——皇宋銀鈔!

銀行成立之初,其功用就是發放官員俸祿,促進財政流通,監督皇莊內坊經營情況,還有一條,投資和提供貸款。

但是有個前提,嚴格按照四通錢莊現有經營模式開展工作,防止奸弊。

說白了,就是皇室佔個名頭,還佔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但是隻派監理進行監督,具體運作,就是將四通錢莊換個名字,歸入皇室名下而已。

等到運作得當之後,銀行還可以協助清理諸處積欠,加強地方兩稅監查,減少物資堆積損耗。

但是這是純粹的商業行爲,一切經營,同樣要如現在的經營模式一樣,繳納稅收,讓政府得利。

這次運作,背後的作俑者當然是蘇油,這是其揣摩大宋十數年後,對自己施政手法的地一次嘗試。

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遼國變故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靈第八百六十一章 參觀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七十四章 混亂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船設計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五臺山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七百七十章 旗幟第二百八十二章 看榜第二十四章 史洞修第七百四十一章 礱磨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外交烏龍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青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大蘇釀酒第三百章 再見張方平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耶律延禧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捧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遼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八百九十一章 玩翡翠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遊說天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倫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一人一顆米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三百二十三章 勸解第七百二十四章 少年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