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

第四百三十五章兩宮之意

太后說道:“你不看看產出,一日夜紡出五百斤紗線,平日裡還能糶米,磨面,錘鍛,聽說蜀工機械都是統一的接口,一座磨坊能帶各種機器,可頂大用呢。”

“要說貴,管莊上溫房裡的茄子,絲瓜,比尋常早了一個月,賣到一貫錢一對,那纔是真貴!”

“滔滔,能不能跟官家說說?汴京城這種喜好新奇之物的風氣,該整整了吧?瓜茄尋常物事,它怎麼就能賣到一貫錢一對了?!老身寧願不要這錢。”

皇后搖頭:“小妹說這叫經濟規律,人爲過度干擾也不好,她說除非汴京城提前一個月滿地是茄子絲瓜,否則這風氣就剎不住。”

“說起糶米磨面,這發麪一出來,酒麴就控不住了,前日裡開封府裡抓了不少私販曲藥的小販,要真論起來,這可是重罪。”

“司馬大諫上書,說這曲藥與鹽,酒不同,如今百姓家中只要有面,日常裡就能養着自備自用。”

“所以這曲藥已是尋常日用之物,發過的面做成饅頭炊餅,容易消化,養人。要朝廷體恤民生疾苦,放開禁制,從專榷當中去除。朝廷正議論着這事兒呢。”

太后點頭:“要我說,總歸沒有因爲制度限制,讓百姓放着好東西不能吃,繼續啃死麪疙瘩,吃麥飯的道理。”

“聽小妹說曲藥也分好些種,還分不同的品質,反正蜀中這麼些年沒有專禁。結果呢?蜀中美酒天下第一,酒麴天下第一,朝廷收得的酒稅,還是天下第一。就連京中的官酒坊,如今都用着蜀中產的曲藥呢!”

皇后說道:“但是放開榷禁,官中那些曲藥坊怎麼辦?這事情啊,還是交給朝中諸公頭痛去吧……”

這時就見趙頊走了進來:“娘娘,母親,朝中出了個笑話。”

太后將趙頊拉過來:“我兒站班辛苦,趕緊坐下,把玉帶解了。”

說完又對下人吩咐:“去將備好的涼茶湯品端過來。”

等到東西上來,趙頊一看,玉瓷碗裡是透明的凍狀物質,澆着紅糖水,一口下去,渾身舒坦,初夏的熱氣頓時消散:“這是什麼東西?真好喝。”

太后說道:“這是小妹用薛荔子搓的,叫冰粉。對了,你說有什麼笑話?”

趙頊笑道:“有個路轉運副使,上了一封奏報,說是自己要娶親,請婚假!”

皇后立馬變色,叱道:“實在荒唐!亡妻續絃,想要兩份誥命?真當朝廷典章如同擺設了?這些官怎麼這麼不要臉?”

見到趙頊笑吟吟地用調羹撥弄着碗裡的冰粉不說話,太后笑道:“嗨!如今朝中,可不有一個連原配都還沒有的路轉運副使嗎?”

皇后也明白過來了,不由得忍俊不禁:“蘇明潤?這猴……他要結婚了?”

趙頊笑道:“是,可他如今在陝西,要回眉山,路上來回得三個月,兩月婚假不夠啊,說得可憐巴巴的,要求朝廷給他延長假期。”

“舅舅也來信說他先是跑去薛向那裡,將婚假,探親,病假一起請,這樣能湊成半年,被薛公罵得狗血噴頭地出來,只好老老實實向父皇上表。”

太后和皇后都樂得不行,太后笑罵道:“這猴子的脾性還是改不掉,虧了他想得出來!婚假病假一起請,他倒是沒一點忌諱!”

皇后首先想到和薛向一樣的問題,皺眉道:“這樣他休假完考績重算,渭州大捷的功勞不就白立了?不划算啊……”

趙頊又笑了:“舅爺說薛公也是如此說,可蘇明潤說……哈哈哈他說媳婦比仕途重要。”

“瞎說!”太后斥道:“這話傳到御史那裡,怕不得引來彈劾,說他輕忽職守,辜負朝命。”

皇后停下手裡的活計:“頊兒,朝中那些大臣,今後你是用不上的。”

這話一出,三個人都鄭重起來。

太后緩緩點頭:“當年蘇家叔侄三人試製科出來,仁宗皇帝回宮,對我喜言道:‘今日爲兒孫謀得三宰相。’蘇明潤入仕以來,屢立大功,以前只知道他文采斐然,如今看來,不是一州一府的格局。”

皇后說道:“朝中能臣的體面恩典,能給的還是要給。沒想到還罷了,要是想到了還不去做,天家就薄了恩情。樞密使張昪,乃慶曆老臣,屢屢上表告老,官家便許他五日一臨衙。頊兒,你也十八了,有些事情,日常裡要多思慮。”

趙頊放下碗,站起身來來回踱步,突然靈光一閃:“娘娘,母后,這次渭州大捷,夷人可是立了大功。”

“二林,江陽,瀘州,夔州諸路蠻人地區改土歸流,齊民編戶,已成定局。”

“大宋擴地千里,增戶十幾萬,相當於又多了兩個郡,是不是需要一任能臣鎮守?這個人,朝廷當派誰去?”

“我這就請告父皇,命蘇油爲蜀中一路安撫使,專任安撫夷人之事,如何?”

高滔滔和太后對視一眼,太后眼神中明顯是欣慰和喜悅:“頊兒操持了一年的慈善事務,眼界和思路,還真是開闊了不少。”

高滔滔笑道:“娘娘不要誇他,頊兒啊,你這想法好是好,可他蘇明潤是眉山人,籍貫地任職,在我大宋可是大忌,必定會遭來朝中阻力。不如任其爲新設江陽郡守,安撫諸部爲宜。”

“二林部改土歸流,大理那邊會是什麼反應?順便讓他做一任使節,去一趟大理,也好讓大理君臣安心不是?”

趙頊對皇后施禮:“還是母親考慮周道,我還有很多地方要學。”

太后點頭:“這些是朝政,我與你母親就是說說而已,如今不敢幹預。”

“不過石家是開國勳貴,與高曹兩家,也是好水川之後,才少了往來。”

“我將門的虎女,就算是嫁與探花郎,也不容輕視。皇后,不如我們兩家也給石小娘子添些嫁妝,可不能讓那眉山猴子小視了去!”

皇后笑道:“娘娘說得是,正當如此。”

《蜀中雜記》:“治平二年初,渭州大捷,朝廷以西南夷功著,許二林開郡,治所江陽。”

“時油請婚,朝廷因熟知西南夷事,故有移命。”

“傳言皆以爲兩宮之意。富貴還鄉,爲一時榮羨。”

……

渭州城,蘇油正在交接工作,接待新任陝西安撫使馮京馮當世。

這位就厲害了,三元及第的人物。

整個歷史上,三元及第也就十多位,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即便是這樣,獲此殊榮的也就五人,馮京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後一個。

民間傳說,當時他殿試上的競爭對手,是最得仁宗寵愛的張貴妃的表哥,張堯佐早就放出話來,還重金行賄,一定要將姓馮的人要剔除出去,這纔有了“錯把馮京做馬涼”的諺語。

當然這些只是傳說,真實歷史上記載的,是馮京三元及第是剛二十九歲,尚未婚娶,張堯佐負宮掖權勢,欲妻以女。

將馮京擁至家中,束之以金帶,對他說道:“此上意也。”

頃之,宮中也持酒餚來,直出奩具目示之。

馮京只是笑,堅決不看,也打死不鬆口,最後婚事沒成。

然而富弼看上他後,他卻不拒絕了。

當了一圈官,因韓琦看重,召回京做了翰林學士、知開封府。

結果這娃回京後,一直不去拜見韓琦。

韓琦一次在中樞說道:“富老弟,你家女婿很傲啊。”

富弼回家後,讓馮京趕快去拜會韓琦,馮京說道:“韓公爲宰相,手下官員沒有正事兒就不去造請,這正是我對韓公的推重,不是驕傲啊。”

富弼對自家這女婿也是歎服。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見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七章 水傀儡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逼宮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第二百八十五章 授官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蔡卞(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接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貪官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七百四十四章 曬鹽場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一百零八章 無聊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幫助遼國(爲白銀盟主老E先生加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報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書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圖經本草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舉措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樂之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