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蕩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坦蕩

“陛下,臣幾日之前從霸州起身,十五個時辰抵達御前。其間讓巢谷暫代四路轉運司職務;入京後又直入軍機處料理軍務,叮囑章楶接手指揮;再其後入宮陛見,中間竟無一人阻撓。”

“雖然臣得到了皇后的項鍊,算是奉了密旨,可一直沒有示人,旁人也無從知曉,而臣,竟然就這樣做到了。”

“或者陛下和羣臣都不以爲異,然臣心底,卻不禁大爲驚惕——臣之權勢,何時大到了如此程度?”

趙煦手指顫動一下,顯然他也纔想到這個問題。

蘇油繼續說道:“臣幼受昌期公之教,世人對他多有誤會,以爲詆譭周公,其實是未明昌期公深旨。”

“昌期公曾經屢次同臣說過,‘世無周公,則亦無莽’。”

“任何人,都要接受制度的約束,如果出現了不受約束的人,那這個人,就不應當擁有權力。”

“故而這兩日裡,臣反覆思量,越想越害怕。臣一生行端履正,怎麼到了今天,成了師尊最痛恨的那種人?”

“能從千里外直達御前而無人節制,這絕不是什麼正常的好現象。”

“司徒之大德精誠,純仁坦蕩,令人感佩。”趙煦心中感動至極:“換做旁人,卻只會悄然享有這份榮遇,甚至心中暗喜,又豈能又豈敢,以自身直諫於君上?”

“臣之待陛下,亦如陛下之待臣。陛下從未疑臣在前,臣亦不敢有隱陛下於後。”蘇油躬身道:“然制度就是制度,既然有此漏洞,未作彌補之前,臣絕不敢再承擔任何朝廷授職。”

“司徒不必如此。”

“必須如此。”蘇油正色道:“而且除了這些顧慮,還有一節。”

“是嗎?”

“臣脫離指揮之責,孤身返京,此舉大違制度,本該接受懲處。”

“若今日不處置爲臣,後日有臨陣脫逃者,舉臣爲例,陛下何由懲戒?”

“故臣將上表請罪,陛下亦當命兩府集議,免臣一切職務,以儆將來。”

“可這是皇后的意思。”

“可制度上沒有任何行文。”

蘇油這是主動替皇后背鍋。

先將隕鐵項鍊交還,蘇油手裡就再沒有“奉召”的證據,如果朝廷論罪,這就是擅離職守,是必須要處置的。

不過這處置註定不會過於嚴重,畢竟有收復幽雲的大功打底。

而且蘇油進京,目的也是爲了解決皇帝和朝臣之間的對峙,之後石薇還親自將皇帝救治了回來,解除了朝廷的絕大憂患。

蘇油不將隕鐵項鍊留在手上,也是表示對皇帝的絕對信任。

見趙煦一臉的不開心,蘇油笑道:“其實臣又如何捨得陛下?”

趙煦頓時露出一絲希冀:“司徒回心轉意了?”

“當然不是。”蘇油微笑道:“臣是想說,就算不在朝中擔任職務,臣可以爲陛下做的事情,一樣非常多啊。”

“比如去膠州搞搞鹽化工基地,去蘭州搞搞機械,去徐州搞搞煤鐵,留在河北接着搞鐵路……”

“太辛苦,不合適。”趙煦直接否決。

“那麼……去杭州搞搞海貿?在兩淮搞搞船務?”

“太遠,也不合適。”

“啊,那臣還有很多的計劃,比如提舉京師大學堂,推動我大宋文化和科技的發展;比如司農寺,研究高產作物和經濟作物;比如將作監,修橋造路,研發機械;比如鐘山觀象臺,研究天文數學。”

“也可以提舉皇宋銀行,替陛下看管投資;還可以著書立說,大宋還缺幾部經濟著作,戰略著作……”

“臣還可以寫小說、戲劇、豐富百姓生活;還可以提舉《汴京時報》,爲陛下把好輿論關口;還可以搞一個‘軍烹校’,傳授軍中退伍轉業的低階戰士廚藝,讓他們有一技之長……至不濟,我還可以給夫人打工,幫着管理寧善堂嘛!”

“這些在汴京,中牟,最遠不過鄭州,江寧就可以做,陛下,這樣可以了吧?”

趙煦不禁哭笑不得:“其它宰執榮退之後,可是玩不出司徒這麼多花樣來,準備這麼充分,司徒這是早就計劃好的夙願吧?”

“不敢隱瞞陛下,還真是。”蘇油赧然道:“陛下也該知道,臣最快樂的時候,卻是帶着你們,在中牟抓泥鰍,在東明挖山藥,在尉氏釣魚摸蝦的時候。”

“臣性本散淡,除了口味挑剔,喜歡讀書,其餘衣室車馬,一無所好。”

“儀狀粗野,不習典章,多次進對失儀,若非仁皇、英祖、先帝、陛下包佑,逐於蠻荒,不爲過也。”

“入仕三十五年,多蒙聖恩,不次提拔,年資淺薄,就位極人臣。故不敢不兢兢業業,理政安民。”

“經年宦遊,於家人虧欠良多。如今幽雲已復,天下鹹安,明君良臣,薈萃朝堂。臣也想着,可以好好陪陪家人了。”

“老妻豪爽任俠,爲了蘇油,拘了自己幾十年,我也想着是不是能抽些閒暇,陪她遊歷天下,尋訪名山大川,讓她舒展舒展平生意氣。”

“現在有了照相機,陛下將聖旨焚燬之後,還可以將密摺匣子還與臣,臣還可以繼續給陛下拍些各地風物景觀,寫寫遊記,爲陛下采察民情嘛……”

“無論在朝在野,臣能爲陛下效力的地方,也還多着呢。”

蘇油最後擡出石薇,趙煦就再不好拒絕,沉吟良久終於鬆口:“茂兒今年五歲,到十二歲入中學還有七年,司徒與仙卿有什麼想去的地方,想實現的願望,我們以七年爲期。”

“待到茂兒十二歲時,司徒與仙卿必須長守京師。茂兒的立身處世,眼界學識,交由他人教育,朕斷不放心。”

總算是鬆口了!蘇油心中不禁舒了一口氣,起身對病牀上的趙煦施禮:“臣蘇油,恭謝陛下聖恩。”

……

三月,甲午,提舉河北四路都轉運司,司徒蘇油以身體不適爲由,上章請求交卸職務,並舉薦巢谷權提舉四路都轉運司,種諤提舉四路都經略司,章楶於京中密切掌控,全佔燕雲。

丁酉,判御史臺張商英,右正言孔仲武,彈劾蘇油懈怠機務,疏忽大事,恃寵而驕,輕慢朝廷,乞下詔責罰。

蘇油乞退,其家已先出張知白故宅,帝乃令約攔行李,章惇、蘇元貞勿得受司徒乞罪章奏,且召蘇油回京,並遣太醫按視。

諸軍聞之,攻伐愈急,庚戌,種詁奏種誼克桃山、野狐;李純元克奉聖,曹南克歸化,擒仁聖僞朝太上皇和魯斡、太子耶律大石。

範龍山取儒州;折可大取懷來、昌平;田遇取檀州、姚古取古北館。

幽雲全境,盡入宋軍之手,燕山要地、長城五關,各遣大軍扼控。

僞朝太上皇、太子以下,妃嬪、宮人,俘獲一千四百餘員;各路官吏、頭下軍州大小使臣,計七百有奇;滅敵兩萬餘人,降俘六萬以上。

兩京府庫、圖書、地冊、民籍,並僞朝宮室、儀仗、符印、車輦、甲仗、金寶,盡數繳獲。

不日將使檻車叩闕,昭宣大捷!

消息一出,汴京城頓時陷入了瘋狂的歡慶當中,人們紛紛涌上街頭,朝着宣德門齊聚。

景陽宮與汴河碼頭大鐘樓上,大鐘開始鳴響,內皇城紫宸殿,也開始傳出《破陣樂》的管風琴奏章。

滿城飄灑起大勝的傳單,趙煦坐着輪椅登上宣德城樓,接受臣民們山呼海嘯一般的拜賀。

皇宋百年來的恥辱,一朝洗雪,中原門戶幽雲要地,從此迴歸!

在如此大的勝利之下,御史臺的彈章變得悄無聲息了。

癸亥,詔進章惇官三等,章楶二等,蘇元貞二等,天下官吏一等。

克復幽雲前方將領,諸路軍伍,進職有差。

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勝利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調防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政第七百四十章 安和圩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音樂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八百九十二章 把控大市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日心說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遼國農莊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御屁股長瘡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十九章 蘇家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抵進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洪井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學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累不累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七百六十一章 聊上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二百四十章 鱖魚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六十一章 牡丹詩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六百四十二章 見解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