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巧法

趙煦看着精神尚可,那是石薇將炎症控制了下來,於是不顧勸阻,依舊堅持上班,在武英殿接見大臣。

自從開始軍事,皇帝就改在武英殿處理朝政,已經成了大宋的規矩。

不過虛弱和消瘦是難免的,見到趙煦短短几日就變得有些脫形,以章惇的鐵石心腸都不免有些觸動:“老臣請陛下起居。”

趙煦擺擺手:“種諤那裡的消息傳來了嗎?”

大穿插大切割,這樣的戰法是大宋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趙煦心裡也不落底,首先就是問這個。

章惇躬身道:“尚無消息,然臣今日與蘇次相想說的,卻不是此事。”

趙煦說道:“章公還是不相信國夫人?”

蘇元貞趕緊說道:“不是不相信國夫人,而是我們應當做好預案。臣幼與司徒同受教與昌期公,其實開蒙受學,都是得教於司徒,對國夫人,臣自幼相識,對其醫術品行,素來敬仰的。”

“哦?”趙煦微微好奇:“這事兒司徒和學士倒是都沒有提過。”

蘇元貞躬身道:“臣等既已以身許國,自是不能多有私交,因臣之職任,一向多在言官;而司徒的職任,一向多在實務。故而入仕之後,更是不敢不謹,漸行漸遠,臣也很遺憾。”

“然今日臣要說的,是陛下身系天下安危,剖腹療疾,更加不是小事兒。設若司徒在此,也必定同意相公和我的建議;若下兩府羣議,只怕最後的結果,也更甚於今日臣與章相公所建言。”

章惇說道:“昨日臣與蘇次相再次商議,還是想請陛下下達詔旨,以皇子蜀郡公趙茂爲太子,昭告天下,安定人心。”

看起來章惇是在干涉皇位繼承人的任命,其實這已經是宰執的讓步了,畢竟趙茂是趙煦的長子,就算醫療出了問題,最終皇位會由趙煦的後嗣來繼承。

趙煦的腹部又開始疼痛,但是還是堅定地搖頭:“如此不妥,不管結果是善是惡,後日皆對茂兒不利。”

這話也是深思熟慮,趙煦還很年輕,要是今日立儲,搞不好就要出長年太子。

漢武帝三十六歲立太子,六十七歲興巫蠱之禍,所有兒子女兒除早夭者幾乎無一善終,自己活太長導致太子守位二十九年,父子猜忌讓權臣鑽了空子,也算重要原因之一。

“可陛下的病情,不能再拖了啊……”蘇元貞見趙煦又開始面有痛苦之色,頓時焦急起來。

趙煦用手壓着腹部:“還有一法,急召司徒入京……”

“如何使得?!”章惇急脾氣又上來了:“幽雲十六州指日克平,華夏百年前恥盡雪,皇宋千年之基可待,豈可在此時召回司徒,輕棄前功?!”

門外響起一個聲音:“可是我已經回來了。”

緊跟着一個氣喘吁吁的老黃門才惶恐地伏地奏報:“陛下,司徒請見,下官……下官通報不及,還請陛下恕罪。”

趙煦見到蘇油,神色頓時放鬆了下來:“樑內官不必驚惶,下去吧。”

老內官是樑惟簡,高滔滔時期的老人了。

後宮經過數次輪換,當年受高滔滔擡舉的老臣,如今還能夠留在宮裡的,已經不多。

張士良在高滔滔立趙煦那晚隨侍太后身側,算是一個。

而那一晚的龍袍,就是高滔滔秘囑樑惟簡讓渾家提前製作的,又算是一個。

不過樑惟簡如今是內官中的最高品,入內內侍省都監,今日變成西華門黃門宣喻,可見宮中已經非常緊張了。

見到趙煦的模樣,蘇油本來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臣蘇油,敢問陛下起居?”

趙煦微笑道:“司徒來了,大事可安。前線還好?”

蘇油再次施禮,輕聲道:“臣蘇油,敢問陛下起居。”

趙煦不由得露出一絲羞愧的神色:“累司徒奔波勞累,眼裡都是血絲。仙卿說需要立即手術,可是宰執相公們不讓。”

章惇頓時傻眼,病人就了不起嗎?可以瞎話張嘴就來?!

蘇油根本不給趙煦搪塞的機會:“敢問陛下,宰執們因何不讓?”

趙煦終於說道:“相公們要我……立儲。”

見到趙煦終於認了,蘇油這才說道:“前線無甚變化,軍事上陛下倒是不必擔心。”

“不過臣飛舟趕來,已經十五個時辰未得消息。如今的四路都轉運司,是巢谷巢節度適逢其事,臣已命他暫時接手。”

章惇頓時大急:“明潤你怎可如此,大軍在外,豈能如此撂下?”

蘇油說道:“霸州收到的情報,其實和軍機處相差不了些許時辰,陛見之前,我已去過軍機處處理了公務,並請小章學士暫代指揮,相公如不放心,可以尋他來詢問。”

章惇點頭,正要開口,蘇元貞卻道:“不用,相公與司徒繼續議事,我去看看小章學士那邊就好。”

章惇心底不由得對蘇元貞大爲感激,今日自己的作爲,難免沒有被陛下記到小本本上的嫌疑。

現在明潤來了,諸事有大個頂着,自己從旁協助,將分再撈回來就是。

心中卻暗歎一聲,自己終究不如蘇明潤忠君,要是他在霸州,只怕十二道金牌都召不回來,怎會可能在十五個時辰內就從千里之外的前線趕到御前?

蘇油說道:“其實章相公和蘇元貞的諫議,也是出自公心。事有經權,爲防萬一預爲設置,這本就是宰執當然的責任。”

章惇剛鬆了一口氣,卻又聽蘇油說道:“然陛下的思慮,更是高瞻遠矚。陛下英茂之年,早立儲君,給未來造出太多變數,也使羣臣得窺君意,多生事端。”

“漢唐垂鑑未遠,不可不察。”

趙煦鬆了口氣:“司徒所言,深得我心。國夫人的醫術我是完全信任的,因此覺得無此必要。”

“這倒也不然。”蘇油說道:“既然相公們有萬一之慮,我們就該爲這萬一之慮,想好應對之策。”

“臣這裡,倒是有個兩全的法子。”

章惇感覺自己智商被碾壓了,這事兒如何還能兩全?

不由得拱手道:“明潤,不知是何辦法?”

蘇油從袖中抽出個物事來:“陛下,這是臣的密摺匣子,鑰匙只有臣與陛下才有,臣的那把,如今就在匣內。”

“陛下不妨御駕紫宸殿,宣喻旨意,將立儲聖旨存於匣內,置於紫宸殿牌匾之後。”

“紫宸殿萬衆矚目,平日也有宮衛值守,沒有長梯,誰也上不去。”

“如此一來,陛下的旨意已然存在,而羣臣皆不得其詳,無所窺測,只能各盡職守,難起機心。”

“然此不過一時之計,待陛下身體康泰,再命人收回匣子,毀去所藏詔書即可。”

蘇油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趙煦沒事兒,那麼這道詔書就不存在,大宋就沒有立過太子,也就不會發生漢武帝那樣的禍患。

如果趙煦真的有事兒,這道詔書纔會生效,大宋也不怕沒有由趙煦親自指定的繼承人。

辦法簡單到令人髮指,甚至近同兒戲,但是效果絕佳。

然而蘇油沒有提出之前,偏偏誰都沒能想到,趕回來的蘇元貞正好也聽見這一出,不由得與章惇一起羞了個滿面通紅。

就爲了這點破事兒,勞累司徒放下軍國大事,千里奔波,真是不當人子!

趙頊對這個方案相當滿意:“準。”

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水培第五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盡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一百八十八章 捱揍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積極防禦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九百零四章 交趾急奏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九百五十一章 烏臺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通海之家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辦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運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九十章 孝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千零一章 有志者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純臣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文和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邊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零一章 鴨雛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良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李夔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蓮華炬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八百三十七章 理政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