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

第一百六十二章馬本綱銀

高智升嘿嘿賊笑:“看來你們兩位,都不是迂腐之人,要不就是你甚得龍老寵愛,一般弟子可不敢這樣說老師。”

蘇油笑道:“這叫實事求是,龍老才懶得與我計較呢。這冊子之所以要給你,是因爲剛剛見賢兄仰慕之情太過,其實對學習不利。”

“接觸一個人的論述之前,最好不要帶上對他的預判。平心靜氣不帶褒貶地研究,纔是正道。”

“等到學完了,再得出自己的結論,這也是剛剛說的實事求是的道理,也是佛家明心的功夫。龍老諄諄告誡過我們的。”

“現在將它給你,便是幫助你更全面地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然後再讀他的著作,很多地方就會想得通了,也更容易領悟。”

“我們好好地學習他,但是卻不用過度崇拜他或者貶低他,他就是一個悲憫人間世的善良老頭。”

“等到賢兄學完了,依舊覺得龍老是大賢,甚至比現在更加地仰慕。那時候我纔會爲山長在大理多得一個義理上的知己,一個學問上的同道而開心。”

高智升大爲歎服:“令身心息而不動亂,此爲‘止’;由止而後可得‘定’;於後照見身心內外一切法,了知內外一切實相,此爲‘觀’。不帶喜惡,持平如水,方能到達‘定慧平等’,進而研習得‘三摩地’的境界。”

“原來佛理和儒理的進修之道,居然真有相互通照啓發之門!”

說完對蘇油再鞠一躬:“今日得大學問!愚兄回去自會精習,如有疑惑,還望賢弟不吝賜教。”

蘇油也非常的開心:“賢兄穎達聰慧,非常人可比,足見大理也是禮教之邦。看來先生著作,算是所託得人。”

“能讓師長學問在大理傳流,讓大理士子在立德修身上有所進益,這也是當學生者應盡的本分,賢兄完全不用客氣。”

兩人又文縐縐地謙遜了半天,真的有點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意思。

待到送高智升出門,蘇油才發現這位仁兄可能有些來頭,居然有一支馬隊趕來護着。

高智升上馬拱手,道了一聲後敘就離開了,蘇油這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來,一拍腦門:“靠!忘了告訴他我在大理待不了幾天!”

轉身回到內堂,掌櫃的都傻了,這是交朋友的天才呀!主上是他朋友,大理貴公子,轉眼也成了他朋友!

這下放心了,不是來搶我飯碗的,因爲——完全沒必要!

休息了一陣,阿囤彌和範先生也回來了,阿囤彌拍手笑道:“可算是交割乾淨了,現在船上就剩下拉回去的鹽,弟弟猜我們這趟賺了多少?”

蘇油笑道:“看大理的物價,翻幾倍是起碼的了。”

阿囤彌說道:“接下來就在鄯闡府好好玩幾天,姐姐做東道!”

次日的早飯不錯,蘇油還是第一次在這個時代吃到奶製品。

乳線,本身帶點酸味,聽說是牛奶加木瓜酸水調出來,待奶絲凝固後再處理成片,之後裹上桃仁蜂蜜炸油而成。

再加上牛奶,蘇油覺得很好吃,不過除他以外的所有漢人都覺得難以接受。

吃過飯,阿囤彌便叫上騾車,準備去相熟的銀坊化銀子。

大理金屬礦藏豐富,冶金鍛造技術也不差,大理刀劍也是和大宋的重要交易物資之一。

因爲這個,加上經濟體量不大,所以大理沒錢荒,不搞紙鈔那一套。

銅錢,銀子,是商貿常用貨幣,阿囤彌帶着蘇油,說是給可憐的弟弟換點零花錢。

石通,李拴住也跟着一道,大理的銀鐵作坊,是非常值得考察的項目。

這家銀鐵坊和二林部相熟,因此見到阿囤彌一行過來,異常熱情。

到這裡就能夠看到阿囤彌的豪闊了,兩口箱子一打開,裡邊全是大大小小成色不一的白銀。

這是和大理各地交易得來的,積累了一個月,需要全部溶煉成統一規格成色的銀錠。

溶銀要用到吹灰法,因此其中一般含鉛,重煉提純會產生損耗,而且這批白銀價值很高,必須盯着。

蘇油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這還是第一次實際觀察白銀提純和熔鑄,機會難得,便與李拴住一邊看銀工操作,一邊津津有味地聽石通講解。

工人有好些之前便已經在開工的了,阿囤彌一行算是特事特辦,加塞。

工人們將銀料錘扁絞碎,重新投入坩堝中,再加入鉛料加速白銀熔化。

很快白銀溶解,爐上開始冒出白煙,這是鉛開始氧化。

銀重鉛輕,不一會坩堝上堆起了氧化鉛的灰垢,用鐵棒攪拌一陣,爐子上開始飄起雪花,這是氧化鉛的片狀粉末。

這時要用鐵棒不斷粘出雜質,同時雪花還要被熱空氣帶走部分,熔爐裡的溶液重新變得乾淨。

雪花銀雪花銀,無數人知道這說法,卻不知道這說法其實就來自吹灰煉銀之術。

接着溶液中重新開始出現渾濁,石通說道:“鉛氣已淨,開始翻窠了。”

窠就是坩堝,翻窠就是銀中殘鉛開始氧化。

銀工們開始撒灰,因爲鉛性畏灰,所以用灰來捕捉白銀中的殘留的鉛。

然後將鉛灰撈出來,這是一味中藥材。

剩下的就是質地乾淨的白銀,可以開始澆鑄成銀餅銀錠。

石通自己就是玩這個的行家,同蘇油李拴住講解了一次過程,便跑去和掌櫃一起鑑賞刀劍去了。

大理刀劍主要好在礦料上,含硫少不說,還含稀土元素和其他金屬元素,因此性能相當不錯。

以眉山一年前的技術,在爐溫和脫硫工藝沒有提高之前,還不如人家呢。

石通只用了一個空氣預加熱管道的法子,便把人家使用鬆炭熔鍊鐵礦的技術淘了出來。

幾個銀匠身邊放着些銀料,看來是之前的客商送來待熔的,其中有好幾塊不小的銀板子,像一個大繞線板的形狀,上邊似乎還有文字。

蘇油心中一喜,這要是什麼古董文物,豈不就是撿漏的好機會?

走到銀板前,卻發現字跡非常粗糙,是拿鐵刃敲上去的。

漢字,待到仔細認出內容,蘇油心裡不禁咯噔一跳。

“廣南西路馬本綱銀,皇祐己丑歲。軍事推官宋琦。四十九兩九錢拾琮。行人杜建甫、劉仲興秤。”

只看文字就知道,這不該是普通市面上能見到的東西。

綱,類似於財政專項科目,比如水滸傳中的生辰綱,就是指定給蔡太師賀壽的財物。花石綱,就是宋徽宗造園林的專用。

馬本綱,就是用作購買馬匹的專用款,時間是四年前,入庫人是當時廣南西路的軍事推官,驗貨人應該是當地銀器行會裡的專業人士。

大宋錢荒嚴重,銀子主要用於政府間財政調配和儲備,少部分用於流通。

實際上地方政府採購外邦軍馬,主要還是物物交換,如絲綢,瓷器。

綱銀主要作用,是當作保證金壓庫。它的存在,是讓地方政府以此爲本銀,招誘大宋各路客商徵集絲瓷,到廣南西路與夷人交換軍馬。

整個過程中,銀子絕大部分其實一直存放在庫房,它決定着榷場貿易規模和經濟體量,而並不加入到實際的交換行爲當中。

這也是宋代人處於萌芽階段的商品經濟概念,眉山四通鈔行招攬了不少人才,蘇油如今對這些門道非常清楚。

即使有緊急用途,這銀子從庫房裡邊出來,也必須經過一套繁雜嚴苛的手續,重新熔鑄,化成小錠。

所以正常情況下,絕不應該有大宋原版庫銀出現在大理市面上!

胸有驚雷面若平湖。蘇油對一邊和石通熱烈討論的銀鋪老闆問道:“這板子好特別啊,這是你們自己的存貨嗎?”

老闆笑道:“不是,這是羅雄部的一位豪商送來熔鍊的。”

ps:《系統幫我當警察》,別問我爲什麼他不去考公務員,因爲他剛開始不叫這名兒,哈哈哈,被勒令改名,成績還可以……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六百二十七章 逼婚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頂級武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不武之謀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零六章 刨筆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金明池聊天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六十七章 制曲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鍋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打探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胡辣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第六百九十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六十一章 蘇大嘴第七百六十八章 錯過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三百八十二章 司竹監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十七章 鬥茶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九十五章 蛋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四百零七章 三打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九百三十六章 遠慮纖圖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第六百五十章 調研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敲打清醒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蔡京來訪第九百三十一章 程嶽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愛讀書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善諫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張叔夜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九百三十八章 薏仁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價值窪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風氣和國格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八百二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開張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七百九十二章 槍榴彈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例題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三百九十章 被嚇和嚇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綱要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難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