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頭魚宴

二月,大魚泊。

《遼史·營衛志》:“皇帝從正月上旬起牙帳,約六十日方至。卓帳冰上,鑿冰取魚。冰洣,乃縱鷹鶻捕鴨雁。晨出暮歸,從事弋獵,春盡乃還。”

這是北方遊牧政權一項重要的活動,大會上,皇帝和臣僚會共議國事,校獵講武,屬國、部族的酋長、首領都來朝見,皇帝設宴款待,君臣共賀。

大魚泊就是後世的查幹湖,如今這一帶江流泡沼星羅棋佈,銀魚穿梭,水草肥美,雁鴨棲集。

沿岸林木蓊鬱,田野芳草葳蕤,風景如畫。是遼朝帝王每年必至的巡幸遊樂的漁獵之地。

這一次大遊行徹底宣揚了遼國的“國威”,一路旌旗漫天招展,鍍金的儀仗甲器金光耀日,新式的樂曲鼓吹震天動地,諸國趕來朝覲禮拜的部族,見到如此聲勢浩大的典禮,都伏地膜拜,頌歌幹遏天雲,讓耶律洪基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趙孝奕這段時間都累得有些瘦了,耶律洪基對這個南國宗室子弟的好感愈加深厚,平時和燕王耶律延禧一左一右隨同侍奉,也成了耶律洪基的排場之一。

長春洲是生女直傳統控制地區,沈括與耶律慎思的艱難談判已經有了第一階段成果,歲幣五十萬貫,從今年起不再直接發放,而是按照比例,“合理”地分配給了契丹、韃靼和女直。

分配的方式是共同開發,比如長春洲,就是將歲幣作爲開發農田水利的投入,然後女直人以賞賜和土地“折價入股”,遼國從田地的產出裡邊,給女直人“返黍返利”。

同樣,韃靼人的歲幣賞賜,也將用於魚兒濼周邊土地開發,韃靼人從裡得到收益。

此外,經趙孝奕建議,遼國還將從大宋引進幾個毛氈廠和奶酪廠,用於加工韃靼人和女直人的畜牧產品,大宋如今盛行麪包蛋糕,對乳酪的需求沒有上限,一經投入立馬就能換得錢財。

這些建議對遼國的發展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的,耶律洪基對趙孝奕已經沒有了什麼猜忌,也確定了宋國求合作的“真誠態度”。

大隊抵達大魚泊之後,隆重浩大的祭湖禮開始了。

除了馬鈴聲、鼓聲、號角,還有和尚們的誦經聲和薩滿們的盛大儺舞。

入夜之後,趙孝奕引燃了特意爲耶律洪基帶來的焰火禮花,無數焰火飛上大魚泊上的天空,爆出五彩璀璨的星光,讓與會的所有蕃夷驚爲神蹟,伏地膜拜。

另一邊,冰湖上的作業已經開始,讓他們吃驚的壯舉,還在後頭。

半夜,在女直部老魚頭的帶領下,大宋理工小組成員已經開始尋找魚羣,安排佈網。

這其實和海上的拖網捕魚類似,不過要在冰下安設拖網,需要一些理工的技巧。

女直老魚頭跪在冰上向湖神祈禱之後,用腳步畫出了一個巨大的圓圈,這就是“魚窩子”。

確定位置後,理工小組開始用螺旋鑽開鑿第一個冰眼,作爲“下網眼”。

下網眼向兩邊各數百步,插上噴燈旗號作爲標示。

向正前方走數百步,確定爲圓灘燈旗。

從兩個圓灘旗位置去前方數百步處匯合,確定好“出網池”,插上出網旗,這幾桿大旗所規劃的冰面,就是網窩。

網窩確定好,理工小組開始從下網眼向翅旗處每隔十步鑿出一冰眼,之後下長約二十米的“穿杆”入眼,用一種叫走鉤的工具,將冰下的穿杆推向下一個冰眼。

穿杆後端繫着一根“水繩”,水線繩後帶大絛,大絛後帶網,拉着水線繩帶動大絛向前走,將之掛到馬拉的絞盤之上。

趕着馬匹轉動絞盤,大絛帶着大網滑入冰洞,一片兩個冰洞之間的大網就布成了。

如此反覆,很快,整個魚窩子外就構成了一張由九十六張網片圍出的巨網。

再將網片用鉤勾連接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張整網。

接下來就該出網了,三匹馬拉動出網輪,由出網輪上的旱絛和卡鉤配合,將雙側網合併一起,九十六塊網組成的一張大網,分十六次從出網池中拉出。

這項作業在冰面上持續了整整一夜,次日清晨天剛矇矇亮,耶律洪基帶領着部衆來到出網池附近,宣佈頭魚宴開始。

趙孝奕揮動令旗,女直人開始驅趕馬匹推動絞盤,大網一張張的從出網池裡被拖了出來。

第一拉沒魚,就在周圍夷人失落的時候,第二網開始掛魚了!

如今能掛在網上的都是大魚,耶律洪基笑着將鍍金的鉤鐮頒發給耶律延禧,耶律延禧上前將一尾大魚給鉤了上來。

這就是“頭魚”,在人羣轟然的歡呼聲裡,耶律延禧將頭魚獻到了耶律洪基身前。

耶律洪基取出小刀,從頭魚腮後魚肚上取了一片魚肉放入口中吃了,然後用契丹話宣佈了一句什麼,人羣更加的熱烈。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網裡帶上來的魚越來越多,根本就來不及摘,理工小組及時取下網片讓人拖走,到一邊慢慢摘去。

更恐怖的是出魚池裡,密密麻麻的魚羣已經堵塞了整個水面。

阿骨打一聲令下,無數女直人拿着抄網、鉤鐮齊齊上前,開始從裡邊往外撈魚。

最後的網肚就好像一個巨大的網兜,網片收完之後,整個魚窩的魚都被集中到了底部的網兜裡邊。

直接拖上來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起網,不停地朝外撈。

整個冰面上的人羣都瘋狂了,遼國舉辦頭魚宴這麼多年,第一次獲得如此巨大的豐收!

最早的女直人已經不行了,不是身體本身的素質問題,而是這種收穫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接近神蹟,產生了一種心理上的障礙。

手腳開始顫抖,心跳劇烈加快,很快便透支了體力。

遼國君臣其實也被驚着了,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大魚泊下竟然藏着這麼多的魚。

耶律延禧強自鎮定,高聲宣佈了一聲,頓時周圍人羣軍士都歡呼起來,紛紛加入了進來,開始脫下衣袍,將大魚放進自己的袍子裡,拖着兩隻衣袖朝自己的帳篷里拉。

燕王給了巨大的恩典,今年頭魚宴打上來的鮮魚,許軍民自取!

大魚泊周邊聚集了八萬帳,哪怕一帳取十斤,都取不完這一網上百萬斤魚!

耶律洪基把着趙孝奕的手臂,看着一派歡聲雷動,頌歌齊天的場景,眼睛裡竟然有了一絲溼潤:“孝奕這份禮,實在是太厚重了。”

趙孝奕低聲道:“這是我朝陛下與太皇太后的一片赤誠之心。兩國兄弟之邦,九十年不興兵革,如今能攜手興盛,也是兩朝上下共同的期願。”

耶律洪基笑道:“我大遼人物,可盛壯否?”

趙孝奕恭維道:“遼朝有清平之君,戮力之臣,敦厚之民,只要抗擊過災傷,端如鮮花着錦,烈火烹油。”

“如今推廣水利,施行歲幣返黍之策,讓邊民有了久安之計,可還有得興旺熱鬧!”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頭魚宴後,再讓郎君看看頭鵝宴,郎君須知還有一點,我大遼,有百萬騎射雄兵!”

……

二月,甲辰,朝廷又遭遇一場重大損失。

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呂公著卒,年七十二。

太皇太后見到入朝稟告的文彥博和蘇油,不由得流下淚來:“邦國不幸,司馬相公既亡,呂司空復逝。”

趙煦對呂公著的印象也非常好,對老頭的死也感到非常悲傷,親詣其家臨奠,賜金帛萬計,贈太師,申國公,諡正獻,親書碑首“純誠厚德”。

宋朝立國以來,宰相以三公平章軍國重事者,不過區區四人,呂夷簡和呂公著父子倆就佔了一半的席位,堪稱榮顯。

蘇油一路陪同,見到趙煦拿出這四個大字,不由得就在惡意揣度,老頭年前扭着趙煦練習大字,是不是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刻……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學區房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八百二十七章 殺戮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司馬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說說外官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兄使遼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司天監第三百二十五章 夔州奏報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鐵殼船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處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零一百章 大孩子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种師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二百零六章 箭課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七十二章 軸承與來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妹的男朋友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五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大名府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西路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八百六十六章 商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六百八十三章 家書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七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設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樞密副使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