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挽救章惇

陝西理工搞了很多年,寧夏三路大興礦冶、鑄幣、紡織、軍工,因此一直呆在洛陽的司馬光如今對理工也不是完全陌生。

在他心裡,理工的確能幹出很多人力不能及的大事兒,但是那傢伙……真的可以用燒錢二字來形容。

京師大學堂裡邊的文學、史學、經哲、甚至農學、醫學、美術、音樂、數學,他都贊成,可是一看到物理、化學、天文、以及蘇油這道“奏書”裡面所提及的規模,司馬光嚇得都不敢再往下看了。

高滔滔說道:“經費來源,老身自是不敢隱瞞相公,是司徒決意拆分四通時,將自己和國夫人在其中留存的股份,盡數捐贈給皇家慈善基金,再由基金撥爲專款,建立這幾所學院。”

“具體的數字我就不告訴相公了,總之建造學院綽綽有餘,甚至還能夠爲供職的師長提供束脩津貼,以及爲學術人才提供進步獎勵。”

司馬光已經有些嚇着了:“老臣絕不敢過問內中私產的數額,也絕不是懷疑蘇油此舉的用心,但是老臣還是想問一句,蘇油……他還有沒有提出別的什麼要求?”

“有。”高滔滔說道:“他想要朝廷推行一部法令,保證這些人才機構的收益。還說遼人此番前來,必定要覬覦我大宋犀利的機械軍器,他要用這部法令,與遼人打擂臺……樑惟簡。”

樑惟簡又捧上來一本章奏,不過幸好這一回的薄了很多。

《乞行專利法令條陳》,司馬光簡單翻看了一遍,大體就是商標、發明、技術、以及文學作品的專利權。

還很粗糙,大體就是解釋何爲專利,何爲專利權,以及其取得與消滅,實施與保護,權力與義務的總體規範。

司馬光說道:“這個法令不涉根本,臣以爲行亦可,不行亦可。然臣編纂的《資治通鑑》,乃是食國家之俸祿,集衆人之才智而成。”

“如果有專利,那也應該屬於國家,屬於先帝,臣不敢求取分毫。”

“至於其餘小民的發明,臣以爲亦有保護之效,但是有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臣想問,設若天家要取小民之專利,卻又如何?”

高滔滔不悅道:“豈有是理?司徒制定此法,目的卻是保護我宗室勳貴,因爲很多有價值的專利,需要集中人力,耗費大量資金的,只有我宗親才能做到。”

“爲了保護前期投入,鼓勵他們研究技術,方纔設立的此法。”

司馬光不讓步:“但是以後呢?臣不說現在,以後要是有小民發明了有價值的專利,天家欲用之,那當如何處置?”

高滔滔沉聲道:“相公是不欲推行此法?”

司馬光說道:“世間才智卓識而淪於下僚者有之。如蘇明潤的制鏡之術,設若他是一介草民,皇室欲得其法,如何處置?”

高滔滔真有些生氣了:“當年蘇明潤展示寶鏡於大相國寺,本身就還是一介學子,可我皇室奪了嗎?”

司馬光就看着簾幕,不再言語。

高滔滔這才反應過來,惱道:“那是華容縣君獻於光獻太后,讓內工坊生產,用作皇家慈善基金用度的!”

不過到底拿人手軟,吃人嘴短,高滔滔終於有些心虛了:“依學士之見,此法終究會成爲苛剝百姓之法?”

司馬光抗聲道:“華容縣君兄妹高風亮節,不在此論。然如果以後有人可以以‘進獻’爲由,任意奪取小民專利,那此法的立法之基便不存在,此法就並無興舉之必要,否則必然會淪爲權貴巧取豪奪的惡法。”

——————

高滔滔是一定要保住權貴們的當前利益的,而且她也有信心,以後大多數專利,都會控制在權貴們手裡。

沉吟片刻,終於一咬牙:“那就在法令裡明確,不以天家四民爲別!任何人,不得在專利期內無故攫奪他人之利!”

司馬光臉上看不出悲喜,只躬身道:“如此,臣方敢奉行。然臣還想請太皇太后加一句:如果今後天家欲廢此一條,那就當全廢此法。”

高滔滔都要被司馬光氣壞了,這是對天家全無信任。

不過自己看重司馬光,不就是因爲他的堅持嗎?終於還是剋制住自己:“便依學士!”

如果蘇油在此,一定會爲司馬光的表現大爲喝彩——恭喜太皇太后和司馬學士,你們成爲華夏現代民法的奠基之人!

華夏數千年曆史上,終於出現了第一部即便皇帝都要受到約束,不得攫奪他人權利的法令!

偏偏這部法令是爲保護勳貴的利益而出臺的,前期有宗室勳貴們爲之保駕護航,哪怕是皇權都無法輕易改動。

等到這部法令的保護者越來越多,逐漸下降到老百姓的時候,再要糾轉,那就得具備挽天之力了。

而且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部法令的被保護者,就是第一生產力的代表。

等到這些代表強大到一定程度,能夠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後,哪怕是皇權膽敢伸手,都將是和宗室、臣子、天下相對抗的不智之舉。

不過在元豐八年的秋天,除了蘇油,所有的當事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部《專利法》的出臺,底下所蘊含的偉大意義。

……

八月,乙丑,詔:“案察官所至,有才能顯著者,以名聞。”

癸未,詔:“府界新置牧馬監並提舉經度制置牧馬司,並罷。”

己丑,司馬光上書,熙寧六年立法,勸民栽桑,有不趨令,則仿屋粟、里布爲之罰。楚丘民胡昌等言其不便。

詔罷之,且蠲所負罰金。

興平縣抑民田爲牧地,民亦自言,詔悉還之。

……

汴京城南,眉山會所,散花樓。

江南賀鬼頭和秦觀又排了一出新戲,叫《織錦記》,今日在散花樓演出,蘇油特意邀請章惇到散花樓觀賞。

這齣戲其實來自話本《董永遇仙》,初期內容裡邊董永是個秀才,包括了父病、借銀、賣身、中狀元、送子等惡俗情節,後邊還有調戲等粗鄙內容。

蘇油對戲劇發展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將後世《天仙配》的情節和二人做了交流,在他的故事當中,董永就是個放牛娃,超級**絲,然後有個金手指——老青牛,之後就逆襲了白富美七仙女,但是美好的愛情最終敵不過階級之差別,哪怕追到天上,也被黑心王母娘娘隔離在銀河兩端,最後喜鵲搭橋一年做一回夫妻。

這其實是好幾個故事的大融合,將《董永遇仙》改成了七夕民俗的《星際前傳》,讓賀鬼頭和秦觀感覺被徹底洗刷了三觀,原來故事還可以這樣編!

放牛娃逆襲天仙!還啥都不會,只靠金手指就一路躺贏!你敢信?!

應該說當時的作家們還是有點底線的,蘇油這樣的小白設定,讓賀鬼頭和秦觀都覺得有些消化不動。

最終礙不過良心的折磨,挖空心思,硬給董永加了個“至孝”的光環,因此感動了七仙女以身相許的情節,總算讓劇本回到了引導大宋價值觀的正確道路上來。

兩浙路如今是市井文化發源之地,老百姓物質生活已經非常不錯,杭州太守甚至放出血腥豪言,元豐八年,咱們要在杭州徹底消滅五等戶和佃戶!

物質小康之後,精神上的追求跟着就來了。

賀鬼頭跟秦觀先按照蘇油的設計思路,寫了個話本,讓說書的試探試探市場反應。

結果大獲好評,場場爆滿。

這下兩人有信心了,精心打造了當代小白劇《天仙配》,每晚在杭州市舶司對面的南海會館定時播放。

新劇按照後世戲劇的表演模式,引入了背景道具燈光等一系列的新元素,加上鋼琴、大鼓、觱篥等諸多新樂器和西域樂器,還有敦煌考古成果樂舞元素,在兩浙路造成巨大的轟動效應。

杭州如今流動人口極多,而流動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就在市舶司和南海會館一帶。

新劇無論在情節,音樂,歌詞,舞美,服化道上,都做到了當前最完美,竟然在杭州造成了“萬人空巷觀新劇”的恐怖情形。

但是這部戲的內容引來了宗教人士的不滿,王母娘娘在戲中雖然從頭到尾都沒有出場,只有背景聲音,但是無疑成了該劇最大的反派。

而裡邊插科打諢巧施諫言的太白金星,如同東方朔一樣詼諧幽默,成了劇中的丑角擔當,雖然如此巨大親民的反差獲得了廣大人民的喜愛,但是也同樣讓宗教界人士感到不適。

然並卵,華夏素來君權高過神權,老百姓對宗教的態度和西方大不一樣,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東西,神鬼都得讓步。

不過任何地方都有妥協,妥協的結果,就是賀秦二人,將戲劇名稱從《天仙配》,改成了《織錦記》,最後隨着漕船一路北行,登上了汴京城最高雅的娛樂場所——四通會館的舞臺。

在蘇油的眼裡,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部劇,這是爲神仙強行灌注人性,讓神權向世俗低下其高貴頭顱的一部宣言。

舞臺就搭建在巨大的室內金鯉池上,蘇油和章惇坐在二樓豪華包廂裡,身前擺滿了瓜果飲子,還有冰鎮的葡萄酒,邊上有小廝拉動繩索,帶動包廂上方的吊扇轉動,給大佬送去習習涼風。

配合上優美的戲劇,端是人間難得的享受。

不過章惇對此毫無興趣,兩人在一處,談論的依舊是朝政。

從朝廷排位上來講,如今的大佬依次是蔡確、韓縝、章惇、司馬光、呂公著,如今或者還應該加上提舉軍機處的王韶。

但是軍機處是軍事戰略參謀部門,超然於行政口,就跟後世軍區司令做省常委差不多的性質,一般跟着書記意見走,不會干預行政。

前三人都是新黨,但是高滔滔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所以兔子尾巴長不了。

太皇太后要用舊黨,以及改良派。

這無疑會引來新黨的不滿與反彈。

而蘇油的目的,是想讓高滔滔三派兼用,如此一來,大家就都必須做出妥協。

章惇是幹能之人,也非常自傲,放眼天下能被他看在眼裡的,一個巴掌都多餘,還要曲起兩根手指頭不算。

王安石一個,蘇油一個,還有一個不是別人,就是他自己。

王珪在趙頊面前議立皇太子,當時趙頊已經無法說話,是章惇起草文字,王珪展示,趙頊首肯。

之後請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也是章惇起草,王珪展示,趙頊再次首肯。

因此蘇油覺得,蔡確和邢恕倆貨就讓他們雨打風吹去,章惇章子厚與太皇太后、陛下有這麼點香火情在,或許還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捱揍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騙子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薦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稅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蒼狼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七百一十三章 重會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主意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蘇軾獲釋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書》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大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陽兵工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北苑監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南記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七百七十八章 見老鄉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八百七十六章 逃跑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舉改革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名臣之後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八十五章 返鄉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年報廣告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三十二章 石通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七百四十八章 招募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不難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樓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條陳第六百六十二章 職田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四百六十一章 換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畢仲遊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六百零六章 模範村第一百三十二章 苛政酷毒,猶勝猛虎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五百二十七章 趙郡李家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六百六十九章 推演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六百四十一章 陛見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四百八十四章 諒祚之死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