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談判

“哈哈哈……”王厚笑得都不行了:“侯爺,這話我聽着可就耳熟了,我問一句,夏國曆代君主,有誰沒有這樣說過?”

“說了一百年,結果呢?結果就是西夏從地斤澤逃難待死,變成了如今坐擁數十州縣,這言與行,可是背道而馳啊。”

“夏國子民的苦難,我們是看在眼裡的,但是侯爺你說的,卻並不是解決之道。”

“辦法我之前告訴你了,我還要提醒侯爺和駙馬的是,我朝自今上登基以來,務求名實相符,不玩虛的。”

“如今大宋正在改釐禮制,官制,接下來,我估計就是軍制。”

“你剛剛說這些,都是老黃曆裡邊那一套,要是在仁宗,真宗朝,沒說的,妥妥是我王厚的功勞。”

“可如今,恕我連奏報都不敢。再說什麼大夏改正,永不悖逆,軍機處那一關就過不去。”

“益西威舍必定會命我舉出事實,拿出證明,定出時間表,憑什麼我王厚就敢這麼判定貴國——是貴國大亂了?邊軍撤離邊境去興慶府清君側了?軍士轉業成爲牧民了?貴國財政不足以支持大軍了?”

“如果都不是,那就大家省省吧。”

“實不相瞞,三月裡種諤和徐禧倆貨就曾大言貴國可取,上奏朝廷。結果軍機處下令讓其上報具體作戰方案,資儲準備報表,將領軍士軍區分配計劃,後勤保障計劃,佔領之後的行政規劃,甚至戰勝獎掖方案,退軍計劃……啪啪啪一通耳光,抽得倆貨到現在都不敢冒泡。”

“益西威舍是什麼人?”

“他從來不自大,不會歧視你們,開榷市,通貿易,在商言商,一視同仁。”

“但是同樣的,他也不自得,不會輕視你們。關要,防隘,該修的修,該建的建。”

“更重要的,他與以前那些色厲而內荏的要員不一樣,他是真不怕你們。”

“要是你們興兵威脅,那他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總之就是你們想怎麼玩兒,他就陪你們怎麼玩兒。你們可能不瞭解他,但是他卻瞭解你們。”

“這叫什麼?這就叫務實。所以想用剛剛那套說辭打動他,你們覺得可能嗎?”

“這幾年,西夏的日子有些不好過吧?夏鹽的貿易,除了你們兩位老交情,其他人的路子,都給斷得乾乾淨淨了吧?”

“解鹽產量大增之後,陝西本地鹽,出池價格壓到了二十五文一斤,說句實話,給二位銷鹽,大宋是虧了運費的。”

“別的你們還有啥?牛羊馬匹。養少了不夠賺,養多了風險大。一場白災,那可就不光死牛死羊,開春還得死人了。”

“再好好想想,要真是忠心主上,就好好想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基礎,然後我們再接着談,兩位哥哥以爲如何?”

李文釗嘆了口氣:“兄弟說得如此實在,那哥哥也不瞞你。你的主意,我曾託駙馬轉告我主,我主也未嘗不動心。”

“不過實在是……拿不出什麼東西來啊。”

王厚微笑道:“真要拿,還是拿得出來的,侯爺也不用和我哭窮。”

李文釗和禹藏花麻對視了一眼,見王厚無法說動,只好亮出了最後的底牌:“想來想去,唯有一處地方,如果大宋有意,我主同意可以斟酌。”

戲肉來了,王厚這才重新打起精神:“哦?天都山?”

“郎君可真是囫圇獅子,開得好大金口!”李文釗氣了個倒仰,連連搖頭:“不開玩笑,我主說了,只有曲野河南之地。”

曲野河,是黃河一條著名的支流,流經麟州西北,水草豐美,適宜耕作。

這條河也是當年宋夏的天然邊境線,然而自李元昊時期,就被西夏後黨沒藏氏侵吞。

沒藏氏覆滅之後,這片土地就落到了梁氏手上,一直是梁氏重要的經濟來源。

大宋想不想取?當然想,但是以麟府折家的兵力,能做到自保,守住城池就不錯了。

而且這塊地上,大宋的控制力隔了一個折家,可以說相當的弱,真要索取到手,就要處理鞏固的問題,駐軍的問題,還有宋廷、官府、藩鎮之間的關係問題。

那時候牽扯到方方面面,是福是禍都還兩說。

也就是說,大宋其實並沒有做好收復這部分土地的準備。

王厚笑了,擺着手道:“真不是開玩笑。曲野河南,從來都是宋土好不好?我大宋要取自當取,還需要貴上同意?現在不取,那自有不取的原因。”

“這是誰的主意?李清?驅虎吞狼這一招,玩得可是溜熟啊……”

李文釗說道:“剛剛郎君才說了,務實。曲野河南,大宋取之,李清固然有驅虎吞狼之意,但是對於大宋來說,難道就不是好事兒?”

“其地三十年不歸宋,如果高國舅能拿到手,難道不是大功勞?有了這項功勞,我們之間的事情,那就好說了嘛……”

“因此這件事情,無論對大宋,對西夏,對主上,對高國舅,對你我而言,都是有利的。”

“戰國之世,秦國開鄭國渠,不就是因爲雖然是鄭國的緩兵之計,然對秦國來說,的確有大利嗎?郎君又何必在意是否李清的計謀呢?”

王厚皺眉:“曲野河南,那是宋夏東境,此事若然議定,我大宋兵力部署必將進行相應調整。”

“不但貴主有驅虎吞狼之意,就連二位,也有禍水東引之心啊……”

李文釗很坦然:“郎君說得都對,這就是一項多贏的計策,嘿嘿嘿,也是跟益西威舍學的……”

“無論如何,這也是主上的誠意,最起碼,這是西夏自立國以來,第一次主動讓出所佔之地,郎君總不能連這個都不承認吧?”

王厚看了李庸一眼,李庸微微點了一下頭。

王厚這才轉過頭來:“好吧,我承認,最後這一條的確打動我了,不過……”

李文釗大喜,拱手道:“郎君但有什麼疑慮,自管道來。”

王厚說道:“沒什麼疑慮,就是侯爺如今在夏國的身份並沒有得到貴朝的認可,身份上可還是夏國叛逆,你說這些,讓軍機處如何相信?”

李文釗痛苦地閉上眼睛:“疾風勁草,歲寒方驗。文釗終是夏人,所反者,乃篡國之賊,大逆之臣;所顧者,乃國朝綱紀,百姓黎民。”

“君上方在荊棘之中,文釗豈能顧名忘義?這逆賊之名都背了幾十年了,也不在乎多背這一刻。”

“不過駙馬也與今上,乃舅甥至親,他代爲轉達今上的意願,郎君總該要相信吧?”

王厚意味深長地說道:“這個……不是我不相信駙馬啊,而是在這一行幹得久了,誰我都不信。”

“貴上如今並不自由,他的意志,也代表不了夏國的意志,所以即便是他說的話,要是無憑無據的,那誰都可以任意推翻啊。”

“不是我說你們,至少,加印璽的國書,算了,印璽搞不好都不在掌握,但是最起碼,手詔得有一份吧?”

禹藏花麻大喜:“那大宋是答應了?”

“沒有!”王厚立即打斷:“先說說吧,你們這點東西,想換什麼好處?”

禹藏花麻也不客氣:“我們要求不高,就是繼續擴大貿易額,唐四郎那裡,能不能再多出一點貨?”

王厚說道:“那就是個商賈,只要你們能出錢,他自然就能出貨,這個可以答應,不過,你們有多餘的財路嗎?”

禹藏花麻從袖中取出一塊石頭:“這個,大宋急需吧?”

王厚接過那塊褐色的石頭,就見上邊用銼刀銼去一塊油皮,露出底下潔白細潤的肉質,伸手抹了一下:“和闐玉?”

禹藏花麻面露得色:“怎麼樣?我們用這個和大宋貿易。”

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本綱銀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曙生病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興洛倉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醬油的羊蠍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零一十章 蘇油的不靠譜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動員第八百一十四章 小勝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好運氣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完本感言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八十三章 開城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阿司匹林的藥性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九百七十八章 軍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兩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一百八十八章 捱揍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忠直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相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蘇的傳聞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擊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又見董非第四百八十五章 誅叛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隱君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天選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嘴炮狂轟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大河之威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八百四十四章 李舜舉第五十五章 老軍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光屁股重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六百六十七章 衛樸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低調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折柳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體罰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容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九百一十五章 曹南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探討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八百五十三章 吳哥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講解第八章 肚裡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