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

第九百九十八章魚驚石

摸一次螺螄,通過觀察和講解,孩子們上了一堂有趣的生物課,同時也獲得了很多的知識。

扁罐和王彥弼覺得跟着蘇油玩太有意思了,等到一大兩小從溝裡出來,已經滿頭滿臉都是綠藻泥漿了。

上來那可就冷了,蘇油一聲令下,大家頂着寒冷朝湯泉池子衝。

等到哆嗦着脫光衣服跳進池子裡,冰涼的皮膚又被熱水燙得呲牙咧嘴。

王彥弼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度過了離經叛道的一天,被帶着幹以前從來不敢幹的事情的感覺,真是又有趣又刺激。

等到從湯泉池子裡出來,三個人已經泡得渾身通紅冒汗了。

這麼鬧騰了一陣,肚子也有些餓了,蘇油讓廚房煮了紅糖雞蛋,吃過之後,讓倆孩子將收穫分類,田螺用清水養上,河蚌送去餵雞鴨,記得留幾個蚌殼下來下午做實驗,測試其成分是否和石灰具有相同的特性。

等到孩子們忙活去了,蘇油才挑了幾個最大的田螺:“呵呵呵……免費勞力,真好用。”

螺螄青螺螄青,釣大青魚,用大螺絲是最佳的餌料。

四十斤的大青魚,蘇油用了兩個李子大的螺螄。

先將小螺螄砸碎丟進塘裡做了一個窩,然後用海竿掛上大螺螄丟到窩子裡。

裝備又升級了,這次升級的主要是魚竿和魚線。

在真臘對付大魚的時候,蘇油感覺竿子不夠厲害,特意讓人給自己定做了一根竿子。

用的就是馬槊竿子的技術,不過內芯還是竹肉,是南方特產的一種己堅韌的竹子——長在崖邊石頭縫裡的釐竹。

內芯外層則粘合竹片,合起來拼成一根竹竿,外觀看上去和普通竹竿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是實心的,而且取的部位貼近外皮,堅韌程度不是竹子原竿可比。

近代的撐杆跳運動的竿子做法也類似,要是再遇到三百斤的大魚,蘇油現在手裡的竿子也夠使了。

線輪換成了新產品——鼓輪,裡邊的機件,比紡車輪更加的精密,這是得益於四通金工對自行鍾小型化的不懈追求。

線用的絲線,其實蠶絲的強度非常結實,它的問題在於紡紗線的時候,蠶絲與蠶絲間交纏的緊密程度不夠。

解決這個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用煤油作爲潤滑劑,就能讓蠶絲在編織的時候更加緊密的交纏在一起,可以得到同等強度下,線徑更細的絲線。

加上手工作坊精緻的漆水工藝,烤藍防鏽的魚鉤,編織後掛膠防水的魚護,很多人不知道,蘇油所用的漁具,其實是大宋最尖端科技和工藝的集大成。

釣大魚浮漂不用太講究,棉線結在魚線上做定位,能擋住一個鴿子蛋形狀的浮漂就行。

不過這枚鴿子蛋在水中能夠反射日光,非常醒目,原因是漂體的漆水裡邊混合了微笑的蚌殼珍珠層細片,反光的角度很寬,只要不是正對太陽垂釣,拋投很遠都能看清。

這口塘面積有七八畝,另一邊出水口那裡,八公在組織莊戶們準備下網了。

扁罐和王彥弼幹完手裡的活,也跑來看爹爹釣魚,不過娃子性子耐不住,那邊打魚當然更熱鬧,於是又跑那邊去了。

塘裡的魚很多,不過聽八公說出了草魚和一些用來淨水的鰱鱅,別的魚都是夏天引水調溫的時候自己帶進來繁殖的。

魚塘也不全是養魚,差不多有六分之一的面積還種植了蓮藕,分別來自眉山和兩浙路,一種脆甜,一種粉多,一種開花偏白,一種開花偏紅。

不過現在那一帶都是些枯葉杆子。

蘇油還在欣賞水面,視線的餘光裡光芒一閃,趕緊回神,發現鴿子蛋浮漂已然不見了,水面上冒出幾個打泡。

將線緊了幾圈,猛然一揚杆:“來了!”

線鼓開始叮叮叮地往外出線,那還鼓輪裡邊棘爪和齒輪作用的聲音。

蘇油旋緊了一些剎車,出線需要耗費的力氣更大,手裡的竿子被拉得幅度更彎了。

溜魚開始,大青魚鑽入藕叢的企圖失敗,在蓮藕區的邊上猛然一栽頭,打樁了!

一大片黑色的泥水從塘底翻上來,立即就吸引了岸邊人羣的目光:“學士釣到大魚了!”

八公清晨的時候只是隨口一說,現在既在意料之外,一想有又在意料之中,不由得覺得好笑:“扁罐你學到你家爹釣魚摸蝦的本事兒,這一輩子也餓不着!”

岸邊人聲鼎沸,將大青魚嚇得不敢在繼續打樁,重新一甩尾巴,朝魚塘中心遊去。

“哇……”當那個大尾巴翻出水面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發出了一聲驚呼。

這下就跑不掉了,加上畢竟是魚塘,能供它騰挪的地方也不大,沒有過多久,大青魚便翻出了白花花的肚子,被收近了塘邊。

抄網是薄竹管套金屬螺紋的並繼頭,可以三節拼接,同樣的升級了。

不過蘇油比劃了一下,發現魚太大套不進去。

“莊戶人家哪裡這麼多麻煩講究,活魚拿上來還不是死吃?張二!”

“來了!”張二取來一個刨糞土的尖齒釘耙,一釘耙下去,釘耙最邊上的那根細齒就扎穿了大青魚的腮殼,鮮血立刻就流了出來,然後將大青魚拖到了魚塘邊的石板路上。

“這個這個……”蘇油看着品相被破壞得面目全非的大青魚欲哭無淚:“魚拓做不成了呢……”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沒用了,好在除了一個魚尾巴可以剪下來貼到門上之外,青魚身上還有一樣好東西。

可不能再讓張二他們糟踐了,蘇油喊道:“給我擡料理臺上去,不準再瞎弄了,剩下的人趕緊打魚,趁這兩天天冷,我們弄薰魚準備年貨!”

大家嘻嘻哈哈地將大魚擡走,又圍觀了好一陣子,這纔回去打魚。

蘇油自己在這邊帶着倆廚娘忙活,今天是收穫的日子,主家要給大家備上一頓好酒菜。

程家,史家其實在幾處也有別業,這也是眉山江卿世家混入了大宋頂級勳貴圈子的標誌。

但是二十七娘領着孩子去史家冬莊上會賬去了,那裡恐怕比今天的蘇家莊子還要熱鬧,蘇轍實在是沒有地方可去,乾脆躲到張敦禮那裡讀書去了。

見兩個廚娘有些侷促地看着自己,蘇油說道:“我就做一件事情,做完就只動嘴不動手,還是你們來,成了吧?”

兩個廚娘這才一起鬆了一口氣,連連點頭。

蘇油用尖刀小心翼翼地剔開青魚大頭到胸鰭的關節處,用手掰開,裡邊就是牙齒和枕骨的位置,那裡有一個厚厚的軟角質的增生,是青魚吃螺螄的時候,用來壓碎螺螄殼的部位,叫做青魚石。

這東西很滑膩,新鮮的青魚石硬度又比較低,撬取不得當容易形成裂紋劃痕,相當不好取。

蘇油最後動用了漏勺吃飯用的光滑小銀勺,纔將一塊掌心大小,呈粉紅色的青魚石取到了手裡。

將青魚石洗淨擦乾,找來一張桑皮紙包上,蘇油得意洋洋的笑道:“沒見過這東西吧?可比這條魚值錢。”

兩個廚娘都不知道青魚體內還有這東西,以往的青魚十斤就算大的,都是一鍋燉,燉過的青魚石就徹底報廢了。

蘇油說道:“這個叫魚驚石,可串繩繫於小孩手腕之上,有驅兇避邪,防小孩驚嚇,納福納祿之用,給漏勺用再好不過了。”

不過這是南方的習俗,北方人壓根就不知道這個。

蘇油也不再廢話,說道:“魚頭紅燒豆腐,魚尾做酸菜魚湯,魚身子肉做魚丸子,四十斤的大青魚,其它做法都不是正路。”

倆廚娘你看我我看你:“官人,這頭尾我們都料理得來,中間的那段,怕是得你指點指點。”

第四百一十章 彈劾來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府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血戰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三十六章 仲先公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局勢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程頤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癡呆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論黨爭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三百七十八章 理學討論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小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四百零九章 尖厲獠牙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宮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目的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傳承第八百三十二章 送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賓圖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反撲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黑心章楶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六百三十七章 思想體系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產量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匪夷所思的劫糧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都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六百三十六章 課程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窮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師爺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