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逆鱗4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陳俊卿、韓彥直、劉珙、胡銓等人的激烈反對,胡銓甚至要求將王時雍和李耀兩人立即斬首,將史浩罷免,以永絕求和之議。不過史浩也早有準備,龍大淵、曾覿、張說等人也紛紛發言,表示贊同史浩的意見,與金國議和。而連一直保持中立態度的樑克家和洪适也認爲,即然金國首先提出來議和,無論成與不成,不訪先派出使臣,去試試金人的口氣態度,再作打算。陳俊卿等人自然也不會同意,雙方又各執一辭,又據理力爭起來。

衆大臣們整整在朝堂上又吵了一天,還是沒有結果,皇帝趙惇又一次在大臣們的爭吵聲中,拂袖入內。衆大臣見皇帝又一次一言無發的走了,也都紛紛散去。

不過這一次史浩多了個心眼,原來他十分了解趙惇的性格,知道他爲人耳軟心活,又無甚主見,極易受人擺佈,因此並沒有向其他大臣那樣離開,他拉住了龍大淵,等別的大臣全都散去了之後,這才又向內侍求見趙惇,希望能夠單獨說動趙惇。

過了一會兒,內侍回報,趙惇招兩人入內晉見。

兩人入內,見禮之後,趙惇才道:“兩卿求見於朕,還有何話要說嗎?”

龍大淵道:“回稟陛下,史相之言,纔是上策,如今唯有與金人議和,方能保住大宋江山社稷,沿續宗室。否則不但太祖太宗皇帚傳下來兩百餘年的基業不保,就連陛下也難以保全身家性命了。臣能不忍見陛下於此,這才冒死進見,請陛下不作遲疑,及早決斷。”

趙惇皺了皺眉,道:“龍卿家此言未免危言聳聽了吧,以朕看來,未必如此。何況楊炎以有定計,水陸並進,打退金人看來也並不難吧。”

史浩道:“此陛下爲楊炎所誤也,如楊炎所言,以水陸兩路進攻金軍,陸路自不必說,金人騎射之術,天下無雙,人如虎、馬如龍、民間亦云:女真不可滿萬,滿萬不可爲敵也。就是水路,如今我大宋也難敵金人的水師了。”

趙惇一怔,搖搖頭道:“金軍騎射利害,朕素知也,但自古道:北人騎馬,南人乘船,我大宋與金人水戰,尚未敗過一場,怎能說我大宋的水軍也不及金人了呢?”

史浩道:“臣請問陛下,這次金人南侵,最初是從何處而來?”

趙惇道:“是從海上。”

史浩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這次金人從海上進攻,沿海制置使李寶不是也率大宋水軍應戰了嗎?結果呢?被金國水師打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李寶也是逃到廣南才得以倖免。金人即然可以從海上進攻我大宋,而我大宋水師竟無力阻擋,可見金人的水師以經強於我大宋了。如今我大宋水陸兩路均不及金軍,豈能再戰乎?”

趙惇聽了,也沉默不語。原來趙惇現在心裡也充滿了矛盾,楊炎的事情好不容易放了一放,現在又爲與金國是戰是和,舉棋不定。趙惇知道,如何講和,自己勢必會遭到衆人直責,有些於心不甘。但如果開戰,趙惇又覺得沒有把握。本來楊炎提出的戰略計劃令趙惇有了幾分信心,但剛纔史浩這麼一說,趙惇覺得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無道理,看來開戰實在是太冒險了。

史浩見趙惇有些心動,立刻接着又道:“陛下可聞賭博乎?賭徒輸錢將盡,乃傾其所有爲注,謂之孤注一擲也。陳俊卿、韓彥直、楊炎等人爲求其名,不惜以陛下爲之孤注也,豈不危矣。”

趙惇身子一震,道:“除了議和之外,就別無他計了嗎?”

史浩聽他這麼一問,知道趙惇以經開始動心了,不由心中大喜,但臉上仍不露聲色,道:“回稟陛下,確實別無他計了。”

龍大淵趕忙在一邊幫腔道:“陛下,現在想保全宗廟,唯有議和方可。”

趙惇遲疑了一下,道:“這一次金人是真心要與我大宋議和嗎?會不會是另有企圖,紹興十年,紹興三十二年,金人曾兩次背盟,難保金人不在反覆。”

史浩道:“陛下請放心,臣可以保正,金人這一次是誠心與我大宋講和的。”

趙惇道:“何以見得呢?”

史浩道:“金人攻下臨安,己有一月有佘,然而金人卻並未乘勝進軍,繼續進攻天臨府,而是始終扼守臨安一線,可見金人跟本無意滅掉大宋,但趟若我們執意要與金人見戰,只怕會遭惹金人發怒,真要滅亡大宋了。”

趙惇又沉思了一會兒,才道:“卿言極是,待朕明天招集衆臣商議,再做決定。”

史浩忙道:“陛下不可,如今我們以經商議多時,仍然沒有結果,只怕明日亦難定奪,然而金人卻不耐等,說不定就會改變主意了。因此臣請陛下立刻決斷,不訪可以先任王之望、林慄爲使,出使金國,與金國商議和談之事,一來可以顯得我大宋亦有誠意。二來也可以試一試金國的態度。”說着,史浩一下跪在趙惇面前,道:“請陛下不可遲疑,早作定奪。”

龍大淵也跪下,道:“古人云:當斷不斷,其必自亂,請陛下不可遲疑,早作定奪。”

趙惇又沉默了好久,才道:“好吧,那就如卿所言,朕立刻下旨。”

於是趙惇立刻下旨,以王之望、林粟兩人爲使臣,立刻赴臨安,與金人接洽,商議和談。王之望和林粟早就準備好行裝,一見聖旨下達,立刻連夜出城,跟着王時雍和李耀一齊離開了天臨府,趕去臨安。

等到陳俊卿、韓彥直、劉珙等人知道以後,立刻要求見趙惇,卻得到皇上身體有恙,暫不見羣臣的回覆。這也是史浩的主意,讓趙惇裝病,不見其他大臣。而趙惇也正想落個耳根清靜,也依計而行。陳俊卿、韓彥直、劉珙等人見狀也只能徒叫奈何。而趙惇又下令各路宋軍暫時停止對金用兵,聽候和談的結果再說。

一零一傍湖酒樓(下)十一圍城打援2四十九雪夜奇襲(下)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三十八大金國師(上)九廣南練兵4六十三爾虞我詐(下)十七大理使臣5四 四川驚變6八各自準備三十一楊炎的奇謀十三宋軍出兵5四爲民除害5一百六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上)七十西湖夜舟七 黑陽山 上五十四初戰告捷(下)十六弒君1六出奇制勝2二十九平分秋色九十四收復洛陽十金國的陰謀(四)十濮議之爭(下)六十八孤注一擲(一)後記五 形勢突變 中四 全線崩潰3十烏合之衆4四 全線崩潰5七鬥智鬥力1四完顏長之的決定(下)一一一疑兵之計(下)七部署廣州3八十三會寧寺的決議三臨危受命5七十八中都叛亂(三)三十一新年有喜(上)九十三初戰告捷(下)一百十疑兵之計(上)六出奇制勝4一一二杭愛山大戰七宗教的力量3二夜探王府1九政局的變換3九十八捕魚兒海之盟(下)四十八收復建康(上)七十孤注一擲(三)八十七陳州之戰(一)九廣南練兵5十六 進攻貴州5六十一意外的援軍(下)八十一敗軍(上)二十八塔塔兒姊妺(下)二海上突襲4八出使蒙古2十六掃平海盜1八 杞縣解困 下十九進駐靈州三 叢林奇遇3十烏合之衆3一 返回臨安1一 返回臨安3一 鐵浮圖三十八大金國師(上)一一八吾圖撒合裡(上)十一交趾臣服2六十二爾虞我詐(上)十拒守不戰3六十九又一次遠征(上)一一二設立行臺尚書省七十一金國的隱患一一六最後一戰(上)八十七西夏的結局(一)九十八汴梁攻防戰(三)九兵敗如山4十棄守建康府1十七死守州衙3五逃亡3九廣南練兵4一南下3二 公主的心思3一 出兵徐州 上六摩尼教的滅亡3六十意外的援軍(上)一 回家1七年輕人的天下4二楊炎大婚2八出鎮北京4十四十三翼之戰2七部署廣州2九十一反間計(下)三新婚蜜月3十五徐海心服6八禮社江之戰3五十九皇城之戰(四)二攻克信州1十棄守建康府5一零八受降西夏(上)十八臨安的流言3十八臨安的流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