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沼守介紹完淞滬警備總團的基本情況之後,接着由長勇介紹戰場的基本情況。
“淞滬市區南北約七公里,東西約十五公里,市區面積大約爲四十五平分公里,其中租界面積爲三十二平方公里。”
“租界又分爲法租界、公共租界以及日租界。”
“淞滬會戰二番戰後,日租界華界全面失守,現在已經被淞滬警備總團所控制。”
“在淞滬會戰二番戰結束直到淞滬會戰三番戰爆發之前,在這十個月的時間內,淞滬警備總團在淞滬市區構築了海量的工事。”
“這些工事包括對各區所有里弄所有石庫門合院的改建,連通各個街區的地道,以及遍佈整個淞滬的地下掩蔽所。”
“可以說,淞滬警備總團已經把除了法租界、公共租界以外的整個淞滬市區都連成了一體,形成一個龐大的整體。”
“這個龐大的工事羣不僅可以給淞滬警備總團提供庇護,更可以幫助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足夠的兵力以及火力投放到淞滬市區的任何一個地點!包括南市!”
說到這裡,長勇拿木竿點了點沙盤上的南市,接着說道:“從表面看,南市與閘北、虹口、楊樹浦各區是隔開的。”
“中間隔着公共租界以及法租界,互不連通。”
“但其實,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對於淞滬警備總團根本就是不設防的,來去自由。”
“兩天前,淞滬警備總團就派兩個步兵營進入公共租界,襲擊了禮查飯店並且射殺了特高課反諜組的十餘名成員,組長高橋君從十幾米高的樓頂跳入蘇州河中,才得以僥倖逃脫。”
高橋俊介也在大廳內,當即起身向衆人致意。
“高橋君,坐。”示意高橋俊介坐回位子上,長勇又道,“總之整個淞滬已經被淞滬警備總團打造成了一個超大型防禦工事。”
“而這個超大型防禦工事的核心就是兩座大碉堡,分別是四行倉庫以及中國銀行的老大樓。”
“根據特高課的情報,四行倉庫的二層就是淞滬警備總團的司令部,一層則是機庫,其航空隊的兩架作戰飛機就隱蔽在一層。”
“中國銀行老大樓的二層則是淞滬警備總團的野戰醫院,一層則是其重炮團的武庫,白天的時候其炮團的數十門大炮就隱藏在中國銀行老大樓一層的武庫之內。”
“據說,在四行倉庫及中國銀行老大樓幾十米深的地下,還挖掘了大型地道,並且仍在夜以繼日的瘋狂的拓展。”
聽到這,大廳裡的軍官頓時竊竊私語起來,顯然這些情況他們都是初次聽說,有被震驚到。
中國人這是要把淞滬打造成東方凡爾登嗎?
飯沼守和長勇分別介紹完淞滬警備總團這個對手及淞滬這個戰場的基本情況,接下來就是參謀副長武藤章大概介紹戰術原則。
武藤章舉起一份報紙向衆人做了一下展示,再然後說道:“活閻王在記者招待會上將他的炮團稱之爲淞滬之錘,負責戰場偵察並向炮兵提供精確座標的偵察營則被他稱爲淞滬之眼,我認爲恰當!”
“第一一六師團之所以會在第二十二師團、第十七師團以及第十五師團三個師團近在咫尺的前提之下遭到全殲,就是因爲有淞滬之錘以及淞滬之眼的存在。”
“淞滬之眼的偵察兵是真的可以夜間將精確到米的座標參數提供給淞滬之錘,而淞滬之錘的炮兵也真的可以在夜間將炮彈準確的砸到淞滬之眼標定的目標!”
“這兩者的配合,使得淞滬警備總團的大炮可以像皇軍的擲彈筒般指哪打哪,但是其毀傷力卻遠遠超過擲彈筒。”
“總之,這兩支部隊的破壞力怎麼形容都不爲過。”
“所以,在還沒有摧毀掉這兩支部隊之前,尤其是還沒有摧毀淞滬之錘之前,就貿然向淞滬市區發起正面強攻,是極其不明智的,甚至是愚蠢的!”
前田利爲並沒有特別反應,因爲他知道武藤章並不是針對他,而只是陳述客觀事實。
頓了頓,武藤章又道:“好消息我們已經知道中國銀行老大樓一層就是武庫,淞滬之錘的數十門大炮就隱藏在這棟大樓之內,所以只要摧毀了中國銀行老大樓,淞滬之錘這把利器也就不復存在!”
“當然,如果有可能,最好是連四行倉庫也一併摧毀掉,因爲淞滬警備總團的司令部就在四行倉庫東樓的二層,活閻王也在!”
“只要摧毀四行倉庫,大概率也就可以幹掉包括活閻王,這樣的話淞滬警備總團立刻就成爲一盆散沙,甚至有可能陷入內鬥!”
到了這,前田利爲終於插話進來,沉聲說:“此次幕僚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摧毀四行倉庫及中國銀行老大樓——代號破錘!”
武藤章緊接着又說道:“四行倉庫及中國銀行老大樓的結構已經被大幅強化,五百公斤級的重膀航空炸彈並不足以將其摧毀。”
長勇道:“自殺撞擊,我們也已經試過了,我們使用的是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倘若能撞上,足以將四行倉庫或者中國銀行老大樓炸徹底的爲廢墟。”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只拿人在四行倉庫周圍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奉命撞擊四行倉庫以及中國銀行老大樓的那兩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沒等撞上就被打爆,炸了個空氣。”
當即有一個大尉說道:“九六式陸上攻擊機原本就不是爲了俯衝轟炸而設計,所以纔會在俯衝的時候遭到擊落,但是爆擊機、戰鬥機或者偵察機的機動性更好,可以讓這三種作戰飛機滿載炸藥,發起自殺式的撞擊!”
“一架九七式戰鬥機滿載汽油及炸藥的話,相當於就是一顆將近兩千公斤的重磅航空炸彈,就不信炸不掉區區一座鋼混碉堡。”
另一個少佐接着說道:“就算炸不開碉堡,爆炸產生的衝擊也足以將碉堡內的只拿人震死!沒有任何生物能扛住這樣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