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王靜輝最崇敬的大文豪,他對於蘇軾是格外敬重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費這麼大力氣去治療蘇洵了,因爲王靜輝相信只有避免由於蘇洵的故去而使蘇軾免去那關鍵的三年丁憂時間,會極大改變蘇軾坎坷的命運,當然在他心中,蘇軾不是一個適合當官的人,因爲他的那張嘴實在是沒有把門的。
王靜輝對着試卷楞了半天也沒有下筆,這時同考場的一名士子已經交卷了,他意識到自己沒有時間猶豫了,因爲交卷速度在考試中也佔了很大的優勢,他清楚的記得宋朝初期就有誰先交卷誰拿狀元的先例,雖然後來打擊過這些“快手”,但交卷速度仍然是狀元的重要考量之一。王靜輝用毛筆沾滿墨後就在試卷上寫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寫完後,他立刻交卷走出了考場。
在乘馬車回家的路上,王靜輝的精神不高,不知道的還以爲他考試發揮不佳而垂頭喪氣,實際上這場考試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但這首念奴嬌一出,哪裡還有通不過考試的道理。王靜輝還是在爲抄襲那首赤壁懷古而感到有些內疚,畢竟來到這個時空後自己抄襲的詩詞作品實在是太多了,本來那首“明月幾時有”已經讓蘇軾失去的夠多了,這下連他的赤壁懷古也給一窩端,蘇偶像還能不能成爲豪放派詞人的開山鼻祖,這就很難說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王靜輝一想到現在由於他的影響,宋朝的政治格局已經大爲改觀。已經不是歷史上同時期地政治格局了。雖然自己沒有直接進入朝堂介入這些是是非非,蘇軾地命運也肯定跟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蘇軾以後可能還會因爲地嘴巴不牢而招禍,但有自己在旁邊護佑,應該沒有機會發明“東坡肘子”了。想到這裡,王靜輝心頭輕鬆了許多。心中也不禁笑罵道:“抄了就是抄了,反正那些詩詞也沒有少抄,都抄到這個份上了,還有什麼可猶豫的。以後如果老天開眼,讓我能夠順利改變宋朝的歷史宿命的話,連蘇軾都做不成‘東坡肘子’,以後那些原本是中國地文學史璀璨的星座還不知道有多少沒有了呢,與其讓他們默默消失,還不如拿來給我爭名氣的好!”
秘閣考試閱卷速度很快,十天後便發榜公佈下一關殿前御試的名單。王靜輝毫無懸念的排在了榜首。同時那首“大江東去”的念奴嬌也傳遍了汴都文人的耳朵裡。所有的文人都被這首念奴嬌給驚呆了紛紛傳抄,一時間大有“汴都紙貴”的苗頭,連英宗趙曙的嘴邊上也不時念叨:“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英雄豪傑!”。最有意思地便是蘇軾知道赤壁懷古是王靜輝過閣試上所做後,跑到他的書房裡痛心疾首的對他說道:“改之,恐怕這‘赤壁懷古’一出,念奴嬌的詞牌也被廢了!”
這時關於王靜輝的各種傳聞也成爲汴都大街小巷、茶館酒肆當中人們的熱門話題,這時所有的人才得知王靜輝這次參加制舉科考試的推薦者竟然是宰輔韓琦和樞密使富弼。這多少讓所有地人都大大的羨慕了一把:只要王靜輝的成績不算差,能夠取個第四等的成績,一旦入朝爲官,有這兩個羣臣領袖護佑,那豈不是平步青雲?不過看這個才子在過閣試上的表現,就是拿個第三等狀元也亦非難事。
三月二十二。在過閣試半個月後,御試在皇宮垂拱殿門前廣場上舉行了。王靜輝雖然也先後進過兩次皇宮,但去的都是福寧殿,垂拱殿是大臣朔日上朝地地點,大氣磅礴的氣象可不是福寧殿所能比的了的。王靜輝坐在首座正對着垂拱殿的大門,深吸一口氣:“淺予,只要過了這一關,我們便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在準備考試的那些日子裡面,王靜輝就根據英宗趙曙父子的性格來預測試題,因爲最後御試的考題和“掄才大典”的狀元考詩詞墨義經帖有很大不同:一道策論,這也是宋朝自開國來到現在國家選拔人才貫徹太祖太宗皇帝以策論選士精神的唯一體現了。一篇三千字以上的策論,對於考試的士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對王靜輝也一樣,所以爲了以防萬一,王靜輝也借鑑了蘇軾傳授的經驗,根據統治高層的執政態度來扣題。
對於後來成爲神宗皇帝趙頊的性格,王靜輝通過歷史資料和他的接觸不難判斷,趙頊有着強烈的中興大宋的想法,而他老子英宗趙曙可就不好說了,但王靜輝還是壓在了中興的題目上,畢竟歷史上英宗趙曙被濮議給拖慘了,勝利後沒有幾天便一命嗚呼,就是有這種想法也沒有機會實現,現在歷史的格局已經改變,從與趙頊的接觸中,王靜輝感覺到英宗趙曙絕對不會再延續仁宗時代的芶且偷安的政策了,如果他的壽命夠長,難保不會在他這一任上會有大動作。
王靜輝翻開御試試卷:國無九處之蓄曰不足,無六斥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國也……他看過後一抹微笑浮現在他的嘴角:御試策論題出自《中庸》王制篇,這句話正是講國家經濟儲備的題目,雖然不是自己準備的變法題目,但他在這方面也是下了苦功的。
“看來自己給潁王趙頊上了一年的“經濟課”終歸還是有些成效的,至少在策論這道最後的關口助我爬過去。”王靜輝想過後便輕沾墨汁用小楷在試卷上奮筆疾書起來。
大宋治平三年三月二十八,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聲讓潁王府邸亂做一團,每個人都是既興奮又緊張,因爲懷胎十月的向王妃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這是潁王趙頊的長子,只要他能平安長大。很可能將會是大宋的儲君。未來地帝國地皇帝,所以每個僕從都不敢疏忽。謹慎的做着自己該做地事情。潁王府中到處都是報喜或者是端盆忙碌的人影,不過當中最鬱悶的還是太醫了,因爲他剛纔慌亂的表現讓潁王趙頊極爲不滿,要不是有兩個受過王靜輝精心訓練地產婆在鎮守在向王妃牀邊。這個小生命可能現在已經可以告別這個世界了。
“果然還是王靜輝想得周到,否則可就麻煩了……”潁王趙頊一邊用小拇指逗弄着躺在向王妃身旁的小傢伙,一邊心有餘悸的回想剛纔王妃分娩時的危急狀況。由於皇宮中派出的太醫和產婆糟糕的表現,讓當時的趙頊如熱鍋中的螞蟻,而那兩名產婆在向王妃剛開始感覺有些不適的時候,便非常有經驗的指揮府中僕役佈置好產房,在產婆和太醫還在爭論王妃是否要分娩地時候,她們早就做好接生的準備了。這多少讓有些慌亂的趙頊平靜些,毫不猶豫的換上這兩個產婆來接生。向王妃很順利的便誕下了一個嬰兒,這讓趙頊欣喜若狂的同時。也在心中非常感激王靜輝能訓練出這麼好的產婆。
當得知潁王妃平安生下一個男嬰的消息時,英宗趙曙地臉上也興奮的有些潮紅,立刻賜下一大堆的各種藥材補品和賞賜,要不是旁邊的老太監告訴他現在潁王府上下已經被鬧騰的不可開交,他恐怕就要擺駕潁王府了。朝中的各位大臣賀喜地奏章也不斷的傳送到英宗趙曙的案頭,讓他合不攏嘴。
此時王靜輝在平民醫館的書房中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走到窗邊推開窗戶,看着滿城春色。默默的說道:“這下子可真的要變了……”
雖然向王妃生下一個男嬰,在這個時代來說,一個孩子長大實在是太困難了,帝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但這在王靜輝還是非常高興,他會加強那兩個產婆關於嬰兒護理方面的知識。盡最大可能保障這個孩子成長。“也許是一代明君,也許是想哲宗那樣的昏君,更有可能是個像仁宗那樣平庸的皇帝,這又有誰能告訴我呢?”王靜輝苦笑的搖搖頭,把這些煩惱甩在一邊。
“歷史的發展是不可知的,尤其是國家的命運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封建時代,皇帝的言行更是會放大到影響一國興衰的地步。還是多準備點保險措施吧,免得這個讓自己費盡心力的小傢伙把這個時代攪得不可收拾!”王靜輝想到這裡,便又回到書案旁,繼續寫他給趙頊那篇建議成立總參謀部的策論。
王靜輝對這篇策論是相當重視的,按照以往的慣例,他的策論只要是行之有效的話,基本上都能夠被英宗父子採納,所以這次是格外的慎重。既然文官把持樞密院來分武官的權力出任國防部長,那就讓這個總參謀部來充當美軍聯席會議的角色,繼續把這份權利攤薄,來分樞密院的權利,免得碰上不會打仗的樞密使遇到戰爭的時候瞎出注意,讓富有前線指揮作戰才能的將領來給統治者當參謀,提供更爲專業化的建議。這便是王靜輝這份策論的立足點。
對宋朝歷史有一定了解的王靜輝知道,宋朝統治階層爲了防範邊疆重臣,幾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一旦前線將領立下重大軍功,按照宋朝的慣例肯定會有文官進言聖聽,召回將領離開軍隊許以高官,以後他基本上就是做個富家翁的前途了。
防範手握重兵的將領作亂固然是件好事,但宋朝人的做法就有些太過了。王靜輝的策論中就是把這些召回來的將領組成總參謀部,負責訓練新兵、培養軍事人才,在國家邊疆有警的時候,根據反饋上來的信息藉助沙盤來模擬推演,給皇帝和大臣以最專業化的建議。而且在對外用兵的時候,皇帝可以從總參謀部中挑選自己信任的人來擔任監軍,可以根據前線戰場的狀況來給領兵作戰的將領以決策上的參考,這總比皇帝派個外行的太監當監軍來指手畫腳要強得多。由此還可以衍生出前線作戰參謀部,這樣也可以降低由於將領個人考慮不周而引發的災難……
“這樣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多少也算是個進步,總比宋太祖趙匡胤搞的那套要強得多。至少那些立下戰功的將領還有個地方發揮自己地餘熱。給皇帝專業化地軍事建議,這也比只懂得之乎者也的儒生強得多。”王靜輝放下筆再次審覈策論時默默地想到。
寫好策論後。王靜輝並沒有急着把它交到趙頊的手裡,一方面因爲趙頊剛剛當上父親,朝中官員的拜訪足矣踏破潁王府邸的門檻,這個時候送去難免趙頊不會重視;另外一方面。樞密副使郭逵地命運已經定下來了,就算郭逵要辭去樞密副使的職位來當總參謀長,也要等今年他擺平西夏再說。王靜輝思來想去,還是扣下了策論,等過段日子在往上交差,也好在這幾天中對其再加工補充。
“史書上記載,正是今年西夏國主諒祚親率大軍騷擾大宋邊境,纔會被射中一箭,不知道有了新式裝備的郭逵,能不能在這場衝突中幹掉諒祚呢……”王靜輝不無惡意的在詛咒諒祚早死。只要諒祚一死,那西夏的統治高層就會分裂成後派和帝派來互相內鬥,這樣多少能夠讓大宋喘口氣。
潁王趙頊這一當上父親,雖然是件好事,但可把王靜輝和蜀國公主可拖慘了。本來王靜輝想趁着考完試這段輕鬆的日子來和蜀國公主多見見面的,但趙頊一有孩子連他自己忙得都找不到北了,哪還顧得上這對苦命鴛鴦,不要說是見面。連兩人互相傳遞情義的詩詞也無法傳遞。無奈下王靜輝和蜀國公主只能苦苦的等待了,他們在等待王靜輝發榜的那一天,希望能夠憑藉這狀元郎地名聲來徹底結束這種“地下黨”的生活。
雖然還不知道自己考試結果怎麼樣,但王靜輝心中對自己在這次考試中表現很滿意,同時他通過試題也確定了英宗趙曙不是甘於寂寞的人,趙曙雖然不像歷史上的神宗皇帝那樣扯起變法的大旗開始埋頭大幹。但顯然比他歷史上的繼位者神宗要聰明的多,開始零敲細打對某些方面進行先期改良。
想到這裡,王靜輝看看他寫的那本關於建立參謀制度地策論:“呵呵,沒想到英宗趙曙會藉着處理郭逵來對大宋現有的軍制進行變動,聰明!要是一上來便對經濟下手,牽扯的人實在是太多,絕對會遭遇狙擊。雖然加入參謀制度不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但至少會使大宋目前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現狀有所改善。”
歷史上記載英宗趙曙體弱多病,王靜輝現在雖然只見過他一兩面,雖然面色不是很好,但還不至於那麼弱不經風。“只要英宗趙曙能夠多活上幾年,那大宋地歷史將會有徹底的改變。英宗的政績就是再平庸,至少在執政上是非常穩當的,從歷史上濮議較量的過程上來看,趙曙是個謀定後動的人,只不過當時他沒有想到反對派的力量是如此堅決而已。守成固然是平庸的代名詞,但總比一味的銳意進取而導致好心辦錯事加速滅亡的好。”王靜輝想到。
既然能夠確定英宗趙曙本人是個不甘寂寞的主兒,王靜輝就趁着自己難得清閒的日子,開始依照歷史上王安石策動的熙寧變法的有關條目進行分析,試圖想分析出王安石的利弊得失,好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拉趙曙一把,讓他在國家改革中能夠少犯點錯誤,達到富強大宋的目的,讓底下這些貧苦百姓少受點罪。
王靜輝不是經濟學家和政治家,他在二十一的專業和這些完全搭不上邊,但他是未來人,見多識廣而且又清楚王安石變法這段歷史,這就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也知道自己一旦完成了迎娶蜀國公主的心願後,就是步入仕途也很難進入大宋的統治高層。宋朝統治者對防範外戚的警覺一點也不比防範邊疆重臣差,儘管按照宋朝的傳統慣例,第一人及第,不下十年便能升至參知政事這樣的輔相職位,駙馬的名頭非常榮耀,但自己當上駙馬的同時,也就是和參知政事和樞密使這樣的關鍵職位說再見的時候了。
王靜輝想到這裡心中便苦笑道:“這是否算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呢?自己是因爲蜀國公主而覺醒的,但也正是因爲蜀國公主自己無法在仕途上能夠發展到頂峰。看來我還真不是當官的命,好在我也不想成爲諸葛亮那樣的一代名臣賢相,在宋朝這個陌生的時代中,身邊能夠有個心愛的人廝守在一起,富貴滿堂也沒有什麼不好。再說自己和英宗父子的關係現在看上去還不錯,自己的建議也都能借別人的嘴巴來說出來並且施行,這難道不好嗎?不過就是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名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