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醉杏樓

醉杏樓便在內城御街東側鎮安坊的小甜水巷。天 籟小說聽名便知此處多有青樓館所。此時青樓大多兼營酒宴、歌舞、住宿等項目。據劉寶說這醉杏樓乃是童樞密的定點接待之處,這令楊帆很是不解:童貫一個閹人怎麼會喜歡把酒宴安排在這裡,難道他有愁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羣太監上青樓麼?

“童樞密乃是公公,怎會和青樓有所瓜葛?”楊帆忍不住好奇道。

“嘿嘿,這汴京之人都知道,童樞密早年在西北之時,與現在醉杏樓老闆李媽媽相好。”劉寶這斯也挺八卦的,小聲答道。“童樞密本想娶她爲妻,後來爲了更大的富貴,就進了宮。這李媽媽倒也癡情,竟尋到汴京,聽說童樞密入宮之事後,一時萬念俱灰,又爲生活所迫,就入了青樓,憑藉姿色做了行。後來年紀大了,便獨撐門面,經營起這醉杏樓。”

“呵呵,難怪,醉杏樓的生意童樞密自然得照顧。”楊帆瞭然道。

兩人邊聊邊走,不一會便到了醉杏樓前。與電視裡的青樓場景不同,門前沒有吆喝攬客的老鴇、娼妓,只有一個小斯見有客人到,趕緊迎楊帆進樓,並領劉寶將車趕到側院。

楊帆進門,見此樓爲兩層,大廳處兩層合二爲一,四條寬大的紅色綢帶從樓頂四角拉下,在大廳中央結成一簇絹花。廳內擺了幾十張桌子,已稀稀落落地坐了些人。廳的最北面是櫃檯,從櫃檯後面的樓梯登上二樓,先見到的是一個小舞臺,應是爲大廳客人表演所用,舞臺向北,是一道走廊,通向後院的各座樓閣,整個醉杏樓呈現出中國典型園林式建築的格局。

被掌櫃領到後院東側的一座樓閣內,樞密院的幾個正副都承、司房主管都已到了,楊帆卻沒見童貫的影子,也不知是耍大牌,還是去會老相好了。同衆人寒暄一番,楊帆被讓到東北側的一個桌几前坐下,楊帆這才細細打量一番樓內的佈置。此樓不像其他地方一樣安置一張飯桌,而是將一張張矮几圍成一個方形,楊帆所坐之處應該是主賓之位,自己的右上側應爲童貫,其餘各人則應該按官職大小進行排座。楊帆一看這復古的格局,腦子裡不禁出現鴻門宴的場面。奶奶的,今晚不會來個項莊舞劍吧,楊帆掃視一週:不會,不會,場子太小,舞不開,咦?桌几下珠簾之後還有地方,不過好象也是安置了一張桌几,自然不是用來舞劍的……

正胡思亂想之際,童貫的笑聲從門口傳來,衆人趕緊起身相迎。

“衆位久等,快快請坐。”童貫說着,徑直走向楊帆右上的桌几。

等童貫落座,衆人才都重新坐好,醉杏樓一衆小廝端上了酒菜,衆人跟着童貫將酒滿上。如後世一般模樣,先領導講話,童貫將楊帆鄭重介紹給大家,自是一番稱讚,一番勉勵;接着楊帆言,卻是一番謙虛,一番表態。再往下,便是觥籌交錯,把酒言歡。

今晚所到共有十幾人,一輪帶酒、敬酒下來,衆人有了酒意,開始進入狀態,個別武將出身的官員便將酒杯換成酒碗。喝酒之間,各種娛樂項目也開始起來。這讓楊帆吃盡苦頭,便如那投壺,從沒玩過的楊帆怎麼會是這些酒場老手的對手?罰酒!一杯,兩杯,三杯……雖然宋朝的酒度數低,可喝多了也會醉人,看有幾個文臣不勝酒力,便以吟詩作對來代替罰酒,楊帆不禁暗自着急,這樣下去第一個倒下的豈不是自己。念及於此,送往嘴邊的酒杯便停了下來。一邊的副都丞範訥見此,立即上來勸酒,此人姓範名訥,卻一點不訥,幾句勸酒詞,便叫楊帆又將酒杯放到嘴邊。

不過這喝酒便如同作戰,借用曹劌的話講便是“夫喝,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楊帆這一停,竟有些喝不下去,正在爲難之際,門口卻傳來一陣“咯咯”的笑聲。衆人看時,卻見一五十上下的婦人推門進來,圓髻金釵,紅衫藍裙,雖然容顏已老,卻也難掩風情。

“衆位大人,奴家這廂有禮了。”婦人施禮道,“奴家特帶醉杏樓盼兒姑娘前來琴曲助興。”

“可是最近名噪京師的唐盼兮,唐姑娘?卻不知比起師師姑娘來,技藝如何?”有人問道。

“自是不相上下,兩位女兒一見如故,形同姐妹,都是我醉杏樓的頭牌。”

“哈哈,那恭喜李媽媽了,又得一花魁,請李媽媽也坐吧,咱們便一塊欣賞盼兒姑娘的琴曲。”

這李媽媽四下一望,卻見只有童貫右下的桌几上無人,那裡原本坐着都丞曹朦,可此時這廝卻擠到了別的桌几上去敬酒,相當地機靈啊!李媽媽望了童貫一眼,見童貫微微點頭,便坐了過去——呵呵,果然有姦情。

這時,珠簾微動,簾後一扇門悄然打開。朦朧中,一女子抱琴而出,面朝大家,娉婷而立。此女子云髻高縱,卻是輕紗蒙面,只露一雙鳳眼;全身一襲米白色衫裙,只有淡黃色的抹胸挺聳露出,更顯身材嬌好。

女子福了福身子,向大家行禮之後,轉身來到桌几前,將瑤琴放在几上,然後曲膝而坐。衆人正在竊竊私語之際,只聽“咚”地一聲長音悠悠傳來,音調高亢,猶如長嘯;接着是聲短音,沉鬱悲愴,便如低訴。衆人彷彿被這兩聲琴音勾住魂魄一般,不自覺地安靜下來。

琴聲再起,卻是清脆悅耳,大家精神爲之一振,點頭讚許之際,琴聲又轉爲輕柔婉轉,直如泉流入溪,春雨潤物,場中幾人聽到這裡不禁閉目細品起來。

如此一會,琴聲又變,婉轉中漸帶幽怨,一縷圓潤的女聲不覺間嵌入琴曲。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歌聲止後,琴聲還在繚繞,彷彿在給衆人留出品味的時間,直到又一聲長音之後,琴聲漸住。

此時,幾個豪爽之人不禁擊掌叫好;其餘人等也交頭稱讚,李媽媽則樂得衝童貫格格直笑;可楊帆卻有些呆,倒不是他被高的琴技、美妙的歌聲給迷住——曾經滄海難爲水,大宋再美妙的聲音又怎比得了後世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樂壇衆曲?

只是蘇軾這《水龍吟》卻在他的心裡蕩起一層漣漪。

這詠柳詞,楊帆在高中時期也曾學過,說實話當時一點感覺沒有,還怪古人爲什麼非得把柳絮叫做楊花,可如今聽來,卻滿是離情別緒,早已“光榮”了的他,又怎會不擔心另一個時空裡的親人?愁緒漸起,楊帆不自覺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一聲輕嘆:

“唉!”

第一九九章 捉人、救人第二十五章 明月樓、胡蝶兒第二四三章 風月(上)第十九章 難題第一五二章 奪命釣叟第二五五章 暗渡陳倉(二)第三一八章 燕雲會(一)第六十八章 登徒子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三六一章 靖康(下)第一六九章 檄愈頭風,兵兇城危第二OO章 是非成敗轉成空第二九八章 秘道第三八五章 夜襲第一八七章 孤身的女子第二O八章 京東新貌第一八五章 折將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一七六章 虎穴第二O五章 宣撫江南(下)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五十一章 登山第二O五章 宣撫江南(下)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四十三章 東平府第二六八章 福瑞港第一四五章 往事二七一章 論自殺的方式第一九O章 V蝠王第二三八章 美人恩(上)第十八章 科學院第三一七章 真正的較量(六)第九十四章 千年的狐狸(上)第二八九章 燕北的亂局第一七六章 虎穴第二三六章 註定的死路第一三八章 明教堂會第十五章 醉杏樓第六十四章 歸去來兮第三OO章 高興得太早第二二六章 蘇家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一六二章 出谷第二五九章 楊帆的小煩惱(上)第一五五章 神龍突擊隊第八十五章 神工樓的年會楔子第一九七章 破城第三四四章 尾聲(四)第三一O章 意外的收穫(上)第三八O章 決戰的前奏第二一六章 大財力、大氣魄第三八八章 機會(上)第三三五章 燕雲會(十五)第五十四章 五劍第三二九章 燕雲會(九)第一四七章 傳功第三章:朝堂第二二八章 貓鼠(一)第二三四章 “唐僧嘮叨”審訊法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三章:朝堂第八十三章 執子之手第一三四章 突圍第一九九章 捉人、救人第三十八章 綠野魔蹤(上)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七章 師徒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八十六章 越獄第三三二章 燕雲會(十二)第三二二章 燕雲會(五)第一五二章 奪命釣叟第二二一章 初冬(中)第一二〇章 第一場雪第十章 比試第二八七章 無頭之案(上)第一四五章 往事第一九二章 決戰來臨第二O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一五章 真正的較量(四)第一三二章 出兵第一六四章 相見歡,時事艱第三O一章 孤軍救援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二十六章 高手第三一八章 燕雲會(一)第一七六章 虎穴第三八三章 火力第一一七章 天災?人禍?第八十二章 大宋的硅谷第一九一章 禍水北引第三七二章 去死吧(上)第二十章 蔡太師第八章 論兵第一八三章 鬥將第三O九章 佯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