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不對。”徐良一直捋着自己的鬍鬚,只差沒扯下一吧來。他顯得非常糾結,絞盡腦汁想着這沒來由的怪事。“不對,不對,這裡頭有名堂。”

“相公是的意思是……女真人有陰謀?”秦檜跟他坐對面,倒顯得很穩。

“肯定的!”徐良說道。“中原淮東,這不是一兩個州的事情,女真人爲什麼要還給我們?”

秦檜聞言,思索片刻,答道:“我們在東起兩浙,西至川陝這麼大片地區作戰前準備,女真人不可能毫不知情。或許,他們希望通過這一舉動,以土地罷兵戎。”

徐六連連擺手:“不不不,女真人沒有這麼笨。他們很清楚,就算還了中原淮東,我朝也不可能就此罷手。”

聽到這話,秦檜好似有些意外,質疑道:“徐相?”

“怎麼?你不明白?就算女真人是真心實意要還我中原淮東,這麼跟你說吧,我一收了地,北伐大軍馬上繼續向北挺進!不打到燕雲不算完!”徐衛態度非常堅決。

這句話可能震動了秦檜,他動了動身子,試探着說道:“相公,女真者,狄夷賤類,不可以常理待之。如今他們主動歸還中原淮東,已是前所未有。若迫其太甚,只恐獸窮則搏!”

“迫其太甚?”徐良覺得對方這句話有些沒道理。“河北、河東、中原、江淮、山東,甚至包括燕雲,女真人如今所據之地,皆先人苦心經營,遺留我輩之基業。我發堂堂之師,收復失土,名正言順,鬼服神欽”何謂“迫其太甚,?”

秦檜點點頭,更正道:“下官一時失言,相公勿怪。我的意思是說,女真人割還中原淮東,其意在示好於我朝”以期休兵罷戰。我朝要麼直接拒絕議和,如期北伐,要麼就“……”話沒說完,忽見徐六舉了起手,秦檜一時錯愕,沒再說下雲。

“你提醒了我!會之,你提醒了我!”徐六想到了什麼,從座位上霍然起身。

“什麼?”秦檜似乎不明白。

“女真人這是在拖延時間!這是緩兵之計!”徐良大聲道。

“緩兵之計?何以見得?”秦檜問道。

“你看”金使入江南,向我朝提出議和,按規矩,我方也得派出使臣與其商談,這一談短則一個月,長則三五月都有可能。在杭州談完,朝廷批准之後,我們還得遣使與金使一道北上入金”再由虜主批准,方纔生效,是麼?”徐良問道。

“正是如此。”秦檜承認。

“兩國批准之後,又得使看來回奔走,聯繫協商”然後纔到正題,雙方互派字員前往中原淮東,行使交割。這一連串弄下來”沒一兩年完得成麼?而我朝的北伐大軍,現在已經集結待命,如果同意議和,無疑就是中了女真人的緩兵之計!”徐良冷笑道。

秦檜垂着頭好一陣沒說話,不得不承認,徐相的猜測不無道理,但這僅僅是猜測。

“相公”有一句話我不得說。我相信相公的判斷,但是“……”,說到這裡,秦檜搖起了頭。

“什麼?”徐六皺眉問道。

“相公還記得張通古晉見聖上時的情景麼?”秦檜問道。

徐良皺起的眉頭並沒有舒展,反而越擰越緊:“你是說……”

“張通古向聖上行大禮時,所有在場的人,眼睛裡都在放光。實不相瞞,那一刻,下官也覺得感慨良多。甚至,下官相信,那一刻,有人會想哭。”秦檜沉聲說道。“金人主動求和,不,乞和,而且心甘情願將中原淮東拱手送還,從前宋金之間的種種不平等一概取消,而其索要的,不過是錢財。這個條件很誘人,而現在相公要告訴他們,這塊餅只是畫的,不但不能吃,就算吃了,還會中毒,相公猜猜,他們會信麼?”

徐良緩緩落座回去,他也得承認,秦檜的話不無道理。宋金開戰二十餘年,這期間,宋軍不是沒有打過勝仗,宋人不是沒有受到過鼓舞。但是女真人服軟,這還是頭一遭!要使皇帝和朝臣知道這件事情作不得,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堂裡陷入了沉默,良久,徐六正色道:“我絕不使議和達成!你應該最清楚!我父在世時發過誓,哪怕跟女真人戰到底,也決不與之議和!決不!”

徐六說到做到!次日,早朝!

靜鞭一響,文武百官分班站列,皇帝趙謹步入資政殿,高居御座,當殿頭押班一聲喝:“有事早奏………

他就站了出去,手持笏板,儘量讓自己的聲音傳遍全殿:“臣,徐良,有本要奏!”

皇帝精神不錯,因爲金使一來,提出議和,他就不必須再離開杭州,搞什麼御駕親征的形式了,微笑道:“徐卿有本,儘管奏來。”

“陛下,臣認爲,宋金議和,斷不可行!”徐良說這句話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後果,但殿中的反應仍舊讓他有些吃驚。

一言既出,滿殿皆心!短暫的沉默以後,資政殿一片譁然!什麼玩意?議和不可行?我沒聽錯吧?這話是宰相說的?爲什麼?女真人前來乞和,情願將中原淮東拱手送還,爲什麼不要?

趙謹也大吃一驚,失聲道:“徐卿?你,爲,爲何?”

徐良對身後那一片嘈雜的議論聲充耳不聞,洪聲道:“金人遣使議和,包藏禍心!”

“包藏禍心?這從何說起?”趙謹不解。

“此乃金人緩兵之計!”徐良大聲回答道。隨即,他將自己的擔憂合盤托出。

話音方落,在他身後,一人出班道:“陛下,臣認爲徐相之言,純屬猜測。金人主動乞和,要交還中原淮東,這正是我大宋日益強大的象徵!中原,是大宋隆興之地,故都所在!今金人主運交還”我朝若不允,反倒喪師費財去攻取,是何道理?”

徐良不用回頭也知道,說這話的是參知政事朱倬。正想反駁時,又聽大臣言道:“臣也認爲,徐相過於擔憂了,女真人並非爲了緩兵拖延。我朝聯結契丹,無是奪取河西,接着又攻佔橫山一線,扼西夏命脈,接着,遼軍攻燕雲,西軍復河東”使金人如婆針氈,寢食難安!今安真之威脅,重在西部,金軍必將防禦重心放在河東與西夏邊境。如此一來,則無力南顧。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女真人不得不交還中原淮東之地,以求減輕壓力。退守兩河,是其明智之舉,事情就是如此,不過想得過於複雜。”

此話一出,附和者甚多,資政殿中一片喧鬧”連皇帝也頻頻點頭。

然而就在此時,一人抗聲喊道:“臣附和徐相之言!諸位!諸位!”在他大聲疾呼之下,殿中趨於平靜。徐良回首視之”乃中書舍人李光是也。

“金人遣使議和,若我朝同意,還需時日談判。等待雙方議定,還需北上入金,取得金帝批准。而後,又要互相協商,遣官割地”如此下來,耗時費日”非是一年半載所能完成。北伐大軍已經箭在弦上,有這一段時間”金人大可從容調度!我認爲,這便是北夷拖延之計,斷斷不可上當!”

李光說罷,又有兵部侍郎胡鏗出來附和,而且此人頗有見地,一針見血地指出:“朝中大臣所歡欣鼓舞者,不過就是因爲前日張通古一拜而已!今五十萬大軍枕戈待旦,朝廷多年經營!不借滅夏之餘威,不趁虜酋身死之良機,一舉收復失地,而在朝堂之上心存僥倖,明知金人圈套,卻義無反顧往裡鑽,是何道理!陛下,臣請驅逐金使,直接宣戰!”

“對!驅逐金使,直接宣戰!”

當日朝議,因爲大臣們的激烈爭執,而沒有議出個結果來。但是,就在第二天,金使會見宋方官員時,突然拋出一個消息。此番,他是受金帝特命全權,只要南朝同意條件,談妥之後,他就可以代表金國朝廷,馬上着手進行交割事宜,不需要再北上。

這個消息一傳出,朝中輿論開始傾斜,就連原來支持徐良意見的大臣們,也有人開始倒戈。因爲女真人太有誠意了,只要你一點頭,很快就可以派遣官員去收地,這種好事,打着燈籠火把也難找!

徐良被動了,他雖然在朝中獨相,也有一大批支持者,但還沒有到支手遮天的地步。嗯“一意孤行”還有些難度。

興元府”,陝宣撫處置司。

在衙門口,十餘名官兵各牽着戰馬,正在等候。不一陣,只見三名身着戎裝的官員從宣撫司出來,正是徐衛、馬擴、張慶三人。各帥司的帥守已經在趕往鳳翔府參加軍事會議的餘中,他們三人也正準備啓程前往鳳翔。

張浚隨後跟出來,對徐衛道:“大王只管放心去,不必擔憂宣撫司。”

“那就拜託德遠了!”徐衛跨上馬,大聲說道。

剛要啓程,忽見一騎飛馳而來!敢在興元府大街上縱馬狂奔的,只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徐衛這類,另一種就是傳遞緊急情況的驛馬。來的,顯然是屬於後者。

那驛卒奔到宣撫司前跳下馬,看到這陣仗也吃一驚,隨後取下了背在背上的東西,因爲他並不認得這些官員,因此上前道:“行在急件,不知哪位長官……,…”

徐衛神色豐改,在馬背上伸手道:“交給我。”

驛卒如言交出,徐衛展開一看,所有人爲之側目。大紅朱漆的牌子,上面寫着金燦燦的字十分耀眼,“御前文字,不得入鋪”,這是皇帝的御令!

再看另一面的內容,徐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半晌之後,說了一句:“搞什麼搞!”語畢,翹腿下馬,滿面不快地往衙門裡走去。張浚、馬擴、張慶三人面面相覷,都不明原由,愣了片刻,趕緊跟了上去。

等他們衝進徐衛的辦公堂,正好看到徐郡王把頭盔摜在案桌上,又一股腦地將佩刀,草帶也解了,顯得不太高興。

張慶見狀,上前問道:“大王,出了什麼事?金牌上說什麼?”

“自己不會看?”徐衛沒好氣地回答道。

得了他這句話,三人一同擁上去,拿起案桌上那塊金牌一看,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氣。朝廷讓徐衛即刻啓程,快馬加鞭趕往行在,原因是因爲金國派出了使團,前來求和,並表示願意將中原淮東兩地交還。現在朝中正爲此事爭執不下,所以召徐衛前往江南,以備諮詢。

徐衛作爲一個武臣,皇帝就如此重大的問題尋求他的意見”這是好事。但問題在於,朝廷說八月開打,川陝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六大帥正飛馬趕往鳳翔府,準備參加徐郡王主持召開的軍事會議。多少事情等着他拍板定計,你在這個當口召他去江南,這一來一往,得多少時間?川陝要是離了徐郡王,怎麼整?

“女真人求和?孃的,還真叫我們猜中了……”馬擴喃喃說道。

“我情願沒猜中。”張浚搖頭嘆道。“不用說,既然朝中起了爭執,想必不少人被女真人畫的餅引誘住了。”

張慶將金牌一放,冷笑道:“怪只怪這塊餅畫得太大,也怪咱們餓得太久!”

“話說回來,朝廷怎麼想起召大王入京諮詢?這在從前也沒有過。”張浚疑惑道。其他兩人都不解,唯獨徐衛心知肚明。

前段時間,他給徐良寫了信,在信中,就隨口那麼一說。認爲兀朮一死,金國勢力出現一些亂象,一旦對方得知南方準備大舉北上,多半會有什麼緩兵拖延的計策。

徐衛也只是這麼隨口一說,純屬猜測,但沒想到,卻猜對了。更沒想到,徐六竟然因爲這麼幾句話,搞出這麼一個事,居然在大戰在即的關頭,召二十萬大軍的統帥離開防區去江南!

“大王,怎麼辦?去是不去?”張慶問道。

徐衛看了他一眼:“你這話怎麼說的?”

張慶自知失言,忙道:“是,但,鳳翔毒麼辦?”

徐衛沉默片刻,隨後道:“馬擴即刻北上,去找契丹人,問問他們出不出兵。張慶,你代表我去鳳翔。”

“那大王,“…”

“我回家收拾行裝。”徐衛道。孃的,都他媽什麼時候了,還要我去給朝廷那幫人上課!!~!

第548章 局勢逆轉第77章 韓世忠第14章 勇氣不是靠嘴說的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8章 土匪來了第78章 進軍第八百四十五章第四百零九章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499章 政變(中)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574章 回回炮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七百四十八章第121章 大捷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八百七十三章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619章 白瑪達娃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706章 城破在即第137章 轉機第八百五十章第98章 面君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363章 屹立不倒第428章 矢志復仇第109章 威望第255章 火熱河東第321章 便宜行事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八百三十五章第24章 梓州團練副使第804章 造反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八百四十二章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八百三十七章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252章 爭相請戰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138章 佈防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487章 權臣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616章 進攻第287章 刻不容緩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134章 徐家將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773章 兵臨東京第193章 談婚論嫁第610章 馬擴歸來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616章 進攻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8章 土匪來了第574章 回回炮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3章 千王之王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八百六十四章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386章 潼關送別第八百四十章第七百四十二章第94章 退兵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22章 驚動皇帝第393章 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