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到達熙州以後,姚平仲就以熙河經略安撫使的名義發佈了動員令。筆趣閣看必去徵熙河番兵弓箭手兩萬五千,勇壯三萬,合計七萬五千步卒,往湟州集結。這七萬五千步軍裡,正規軍只有熙河帥司先前集結的兩萬人。但是,一直以來,在陝西這個地方,番兵和弓箭手都被視爲“準正軍”。
番兵,主要是指由吐蕃和党項等少數民族百姓組織的武裝力量。這些都是土著,民風剽悍,服習水土,他們一般不受帥司直接節制,而是由諸羌部落的首領統率。但遇有戰事,朝廷明令一下,他們都有義務出兵助戰。當然,無論勝敗,官府也不會虧待他們。
弓箭手,在這裡不是指一個兵種,而是一種武裝力量,一種制度。它不是宋朝開創的,但卻是由宋朝發揚光大。嚴格說起來,弓箭手屬於鄉兵性質,在陝西諸路,無論番漢,十戶裡頭,抽一名才勇兼備者充弓箭手,其他九戶資助器械、鎧甲、戰馬、草料、口糧。
弓箭手沒有軍餉,但朝廷給予每名弓箭手兩頃田,免其賦稅。又設立“提舉弓箭手”一職,專門負責這種鄉兵的招募、組織、訓練、賞罰等事務。因爲弓箭手本人脫離生產,專事征戰,依靠戰場搏殺來養家,因此其戰鬥力十分強悍。陣亡,朝廷給撫卹,傷病不能自理者,朝廷也有補助。
諸路弓箭手,以涇原最多,熙河次之,從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說涇原路是陝西諸路中兵力最雄者。
除了番兵弓箭手,熙河帥司還徵召了四萬勇壯。勇壯就真的是純粹的鄉兵了,依保、村、鎮等單位,集合成年男子,自備器械,農時耕作,閒時操練。遇有戰事,從帥司徵召,一般不負擔作戰任務,搞些後勤保障之類。但因爲地處邊緣,時常有警的緣故,這些人也有一定戰鬥力,比如攻城,雖然不能衝鋒攀登,但運送矢石,牽引炮梢,絞拉弓弦,還是可以的。
總而言之,在陝西緣邊的鄜延、涇原、熙河這幾路,幾乎沒有人能置身戰爭之外。無論番漢,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西軍能戰的威名,當然是打出來的,但同時,也是制度來逼出來的。
五月初,徐衛和姚平仲等熙河將帥同至湟州,當時各州縣的番兵、弓箭手、勇壯正源源不斷地趕來集結。熙河路和涇原路是陝西諸路中,唯有的兩處沒有受到戰爭直接破壞的地方,儘管鄜州大敗使熙河軍損失慘重,但它畢竟處於抗金後方,生產生活沒有受到影響,因此恢復起來也極爲。
那湟州城外,連營不斷,軍帳漫野,各族士兵出沒其間。這些隊伍,都是從各地趕來,平日裡互不統屬,但一旦到達集結地,卻絲毫不顯混亂。各勇頭、番兵、指揮使、巡檢使,提舉弓箭手,都主動到城中找相關官員報到,並上報到達情況。熙河帥司的官員,則就地決定,哪些隊伍合作一處,歸某人統率。
因爲在此之前,這種制度已經施行了幾十上百年,所以上上下下都輕車熟路。
數十騎從湟州城內風馳而出,徐衛那匹烏雲踏雪寶馬分外引人注目。汗血馬與河曲馬相比,前者體態纖細輕盈,個頭高,後者則粗壯有力,個頭矮。但汗血馬勝就勝在,它的速度極快,衝鋒起來如閃電一般。筆趣閣看必去三國演義裡,關羽騎赤兔馬斬顏良,後者沒反應過來,關二爺已經衝到面前,這當然是戲說,但也說明了汗血馬速度之驚人。
徐衛一騎當先,將姚平仲等將遠遠甩在後頭。紫金虎出戰,從來都是全身披掛整齊,但這一回,他身着紫色常服,腰裡扎着金帶,頭上戴一頂結式襆頭,顯得很平常。只因此來只爲督戰,並不指揮。
到那營區,番漢壯士見一位官人,紫袍金帶,身跨神駒,都紛紛側目,猜測着他是什麼來頭。他們上次看到這身穿戴的人,還是童貫指揮西軍攻夏,距今已二十餘年了。
“太尉,這汗血馬果真名不虛傳吶!”姚平仲追上來,大聲讚道。徐衛許諾,只要他好生用兵,此番能立了大功,便不惜以一匹汗血馬相贈,這讓姚平仲十分激動。馬擴帶回來的幾匹汗血馬,徐衛自用一匹,送吳玠一匹,又向鎮江行在上貢兩匹,已經所剩無幾。
徐衛翻身下了馬來,親兵趕忙上前牽了繮繩。看那四周軍帳中,番漢壯士絡繹不絕,他問道:“各州縣人馬到了多少?”
姚平仲看向身後一名部將,那人稟報道:“回太尉,諸州軍縣,已到番兵弓箭手兩萬零七百,勇壯三萬二千,離最後期限,還有四日。”
徐衛點點頭,在軍營裡緩步而行,左右張望。到底是邊疆地區,在這艱苦的條件下,番漢士卒個個體魄雄健,面目兇狠,似乎還沒有脫離原始的野蠻。他走到一名士卒面前,上下打量,只見那人估計三四十歲,個頭比他還高,又長得極其壯實。穿一領皮袍,外頭只罩着件鐵身甲,頂上也是頂皮盔,插着兩支也不知是什麼鳥毛,挽起袖口,露出兩條肌肉鼓鼓的手臂來。手裡拄着把大刀,可能因爲多年使用的原因,這刀已經比原來窄了不少,但刃口仍舊磨得十分鋒利。
徐衛招招手,拿了他的刀在手裡掂掂,居然感覺十分順手。扔給給他時,突然發現,這廝手上刺着字,拉過來一瞧,竟是“番兵”兩個字。
“太尉,這是吐蕃番兵,不止手上。”姚平仲說着,拉了那士卒耳朵請徐衛看,只見他耳後仍舊刺着“番兵”兩字。從前西軍徵召番兵弓箭手出征,經常發生正規軍或者漢弓箭手把陣亡的番兵首級割下來,冒充敵人充數報功的情況。這一來破壞團結,二來違反軍規,後來便在番兵手上和耳後刺字,加以標明。
“嗯,打過幾場仗?”徐衛問道。
那番兵不通漢語,頓時緊張起來,姚平仲翻譯以後,他纔回答。
“昔年童貫統兵時,他就已經從軍征戰,父兄五人都是番兵,如今只剩下他兄弟兩個。他前後打了二十幾場,斬級三十七,還未負過傷。”
徐衛盯着那張粗獷兇悍的臉,點了點頭,窮山惡水出悍卒口阿。繼續巡視於營中,所過之處,各族將士紛紛俯首行禮,沒人敢直視。徐衛起初還以爲那是向他致敬,但轉念一想,自己這才第二次到熙河,這些番兵弓手,如何識得自己?側頭一看,姚平仲正不時揮手致意,這才明白,他們所敬畏着,姚氏也。筆趣閣看必去
問疾苦,詢飽暖,好大一陣後,他們這一行人到了一處所在。徐衛入熙河,除了自己的衛隊以外,還有不少民夫工匠。這裡,便是工匠們的營區。徐衛的衛兵親自把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我讓你集合軍中伎官,辦了沒有?”徐衛踏入這片營區就問道。
“卑職已經集合軍中工匠以及通木工的士卒,得千餘人。”姚平仲回答道,話說完,他的目光就被一件器械所吸引。它就佇立在左前方的角落裡,高近兩丈,從外形看,似乎是一座砲車?十幾名漢子正圍着它,好像在作拼裝還是怎地。
徐衛引他們到那器械前,朗聲道:“諸位,看看吧,此乃鞏州都作院所造‘威遠砲’,發兩百斤大石,拋四百步遠。”
衆將圍觀那巨砲,嘖嘖稱奇,不過這多半是爲了響應徐衛。兩百斤重的大石,拋出四百步遠,軍中現有的多梢砲只比這稍遜而已,有什麼值得稀奇麼?
徐衛的目光從一衆熙河戰將臉上掃過,笑道:“看出來了,都不以爲然?”
姚平仲是個直來直去的人,問道:“此砲比軍中多梢砲射程稍遠,若用於扣城,意義不甚大,莫非另有玄機?”
徐衛一點頭:“我問你,似軍中十三梢砲,要多少人牽扯?”
“四百人。”姚平仲答道。
“若攻仁多泉城,依你估計,需架砲多少?”徐衛又問。
“那城極堅固,非百座巨砲不可。”小太尉肯定道。
“好,一砲需四百人手,一百座,就佔用四萬兵力。此砲,每座只需數十人便可操作,其威力還大於舊式,豈是兩便?”徐衛道。
諸將都不太相信,其實攻延安西城時,西軍就大規模動用這種配重式拋石機。只是當時熙河軍在同州防守蒲津關,因此無緣得見。
徐衛知道他們懷疑,也不多說,喝道:“完成沒有?”
“回太尉,立馬就好。”一名匠人頭領回了一聲。不一陣,威遠砲拼裝完成,這座砲是徐衛帶來的工匠們就地取材作的,秦州到熙州,不止路途較遠,而且都是些山路,不可能帶着重型器械來。
“砲,讓姚帥和諸位熙河將佐開開眼界。”徐衛命令道。
衆將駭了一跳,姚必隆失聲道:“在,在營裡發砲?”
“四百步外,哪有人影?不必擔心。”徐衛隨口道。說話間,那十幾名匠人一同拉過繩索,只見那砲杆短的那一方用網吊着不少石頭,怕有數千斤重。但他十幾個漢子一使力,便拉了起來,固定住。又四人擡了一枚打磨成圓形的砲石裝入皮套,怕有一兩百斤。
看到這裡,將佐們似乎有些明白了這東西的原理了,就跟娃娃們架兩條板凳坐蹺蹺板一樣。只是,他們對這威遠砲的射程還是表示懷疑,因爲那可是兩百斤重的砲石口阿!
“太尉?”一名工匠回過身來請示道。
徐衛點點頭,那工匠隨即大喝一聲,只見有人提刀斬斷繩索,那巨砲上的配重物猛然下垂!使得砲杆彈起!皮套中的大石頓時騰空!
熙河將佐們發出一片驚歎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隨着那枚石彈,只見它越飛越遠,越變越小,眨眼之間,已經落到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其落地處,至少已在四百步外……“果真是利器!”有人驚喜地叫道。
姚平仲面露喜色,有如此器械,何愁攻不破城池?正歡喜時,徐衛招招手,那羣工匠紛紛聚攏過來,向衆官行禮。
“來,圖紙。”徐衛吩咐道。
一名工匠取出圖紙,平鋪於地,徐衛蹲下身去,指着圖道:“這便是威遠砲的器型圖,只要照着圖紙,軍中的工匠就一定能造出來。就算剛開始有些困難,這些都作院的工匠也可以指導。那些隨行的民夫,都是都作院的雜役,手裡都有些活兒。這巨砲,我就正式給你們熙河軍裝備了。”
姚平仲大喜過望,起身抱拳道:“多謝樞密相公!”
徐衛起身,似笑非笑道:“這就謝了?要不要看看用‘威遠砲’發‘震天雷’?”
姚平仲知道,徐太尉一手創立的原虎捷軍,現秦鳳軍,之所以能戰,除了擁有精兵強將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其武器裝備的精良。又尤其是火器,冠絕諸路!火器中,又尤是“震天雷”最爲駭人!據說是以鐵殼盛藥數十斤,藥線留於外,砲起火發,聲如驚雷,所中者無不崩摧!
只是熙河軍遠在後方,多年來作戰任務較其他各路少,一直沒有裝備這些新式火器。難道此番徐太尉就要……這一天,集結在湟州城外的番漢將士,被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所震懾!軍中紛紛傳言,有人震了,有人說天塌了……視察完軍營之後,在徐衛授意下,姚平仲出面,召集了吐蕃部落的幾名大首領,在湟州城內設宴款待。徐衛作爲陝西最高長官,自然要對這些少數民族領袖加以嘉獎和安撫。席散,徐衛自回館驛住。
湟州地處偏遠,條件艱苦,館驛的興建本就視當地的經濟情況而定,所以這處館,跟秦州小店有一拼。好在徐衛本就是行伍出身,倒不在意這些。
洗漱完畢,正待上那吱嘎作響的牀歇息,門就響了。
“太尉睡下了麼?”這是馬擴的聲音。此行,徐衛帶上馬擴,是因爲他是人,熟悉情況,可供參謀。
“是子充?進來。”徐衛道。
馬擴推門進來,笑道:“此地不比秦州,更不比關中,太尉還習慣麼?”
“你別說,上次來還有些不習慣,心慌氣短的,現在好多了,坐吧。”徐衛答道。
兩人坐下,徐衛給對方倒了碗水,問道:“有事?”
馬擴喝了一口,沉吟道:“太尉,據探子查,仁多泉城的西賊現在寇古骨龍城未回。所謂兵貴神速,現在部隊集結得差不多,爲何不兵往攻?”
“這營造器械需要時間,再者,有了器械,熙河軍不一定會使,還要加以訓練,所以急不得。”徐衛隨口道。
馬擴看他一眼,欲言又止。不過,他跟徐衛是相交多年,不比外人,思之再三,還是道:“恕卑職直言,太尉是不是有其他打算?”
徐衛一時不語,良久,嘆道:“仁多泉城我雖勢在必得,但它孤城一座,我奪之,如探囊取物,所以並不着急。此外,還有一些原因,不足爲外人道。你是我多年舊交,我不瞞你。”
馬擴點點頭,等着下文。
“此前,金人賜麟府豐三州,晉寧一軍予夏,制置司判定,此爲拉攏党項,以牽制西軍之舉。女真人爲什麼這般作,必是爲了發兵南侵之故。”徐衛道。
“確實,想必近期之內,女真必有動作。”馬擴附和道。
“從前,每次金軍南下,西軍都無法置身事外,這你是知道的。老實說,你我武人,哪個不追求軍功?但十幾年打下來,陝西滿目瘡痍,四川疲敝不堪,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徐宣撫卸任時,再三囑咐與民休養。但觀今年之境況,搞不好,西軍又得長途遠征。國家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讓我等披甲上馬,率軍衝鋒,這是理所應當,但百姓有何罪過?我們收復陝西,動用數十萬民夫日夜不休,其慘狀歷歷在目。如今若再起兵,於心何忍?”
“正好,西夏在邊境陳兵耀武。坦白跟你說,我料定党項人不過是虛張聲勢,必不敢來攻!”
馬擴聽到這裡,疑惑道:“那彝生者龍攻破貓牛城,殺死城主,俘虜百姓,太尉不是說,這是夏主所指使麼?”
“我公開當然要這麼說。其實,今年仁多泉城發生瘟疫,牛馬多病死。那彝生者龍多半是想着去年的好處,又來劫掠。不太可能是受夏主之命。我之所以命各路戒備,又大張旗鼓地親自到熙河督戰,不過是想讓人知道,我們西軍有事作,無暇他顧。否則,朝中肯定有人向官家獻策,讓西軍大舉出虎牢,復中原。”
馬擴聽罷,方知徐衛用心,道:“卑職明白了。”
徐衛直視着對方:“我相信你明白了,不管是我說出來的,還是沒說出來的。”
馬擴迎着他的目光,鄭重點了點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