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

編鐘,這種巨大莊嚴的樂器在流傳至大宋已然成爲了禮器,它興於西周,盛於春秋延續千百年之久,直至秦漢。而在那之後,這些青銅鑄就的音樂之魂便被雪藏了起來,非大典不得擅用。

能演奏這巨大編鐘的樂師已經不多,但皇家必然是有的,他們敲打編鐘發出一種古穆莊嚴的聲音迴響在天地之間,還真的頗有與遠古甚至天神對話的意味在其中。

編鐘架子上的精美的流蘇從角上垂下,在寒風的吹拂下仿若一雙小手不斷的撫摸這一旁的大鐘或是大鼓,一曰景鍾,一曰節鼓,這些都是趙禎知曉的,而當鐘鼓齊鳴之時,趙禎便徹底不知道那些樂器叫什麼了。

各種各樣,種類繁多,有琴而長者,如箏而大者;截竹如簫管兩頭存節而橫吹者;有土燒成如圓彈而開竅者;如笙而大者;如簫而増其管者……等等各式各樣琳琅滿目。

趙禎坐在天壇前的御座上等待,這時候還不是他一國之君出馬的時候。

凡祭祀之禮先要以鼓樂之聲響徹天地,向上天述說,向大地報奏,就如同到了主人家門前要敲門一樣,否則如何讓人家見你??

敲門之後便是自報名號,有歌者,其聲清亮,非鄭,衛之音相比,他們開口便是一陣怪異的聲音響起,給人以奇怪的音律,但趙禎不得不承認,這聲音很空靈悠揚。

隨着他們的歌聲,宮架前立起了兩個竿子,樂工皆是裹介幘如籠巾,穿着緋色長衫,並用一條棉帛作爲腰帶纏在腰間,二個舞者如仙人般上前,頂紫色冠,上有一橫板,皁服朱裙履。

突然樂聲大作.趙禎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轉頭望向禮部的禮官,懷疑這貨是故意不說話的,否則爲何僵硬在原地不成聲?

其實這怪不得那位,而是南郊祭天這種事已經很久沒有發生過了,上一次還是在趙禎御駕親征之前,祭祀之禮官已經換了不知多少人……

開始的時候文舞,但隨着音樂的不斷變化,越來越快,最後消失,完全變成了武舞。

說是武舞一點也沒錯,因爲真的在舞刀弄槍,趙禎身側的親衛已經把手搭在了兵刃之上。因爲舞者一手軌短矟,一手執小盾,比文舞的人數還多.撃銅鐃響環之間又撃如銅竈突,如此氣勢真有些沙場之風……

還有兩人同時擡着一個大銅甕,不斷的敲打着地面,趙禎明顯能感覺到腳底發麻,此時的舞者做出一連串的刺擊動作,如乘雲,如分手,氣勢駭人。

而趙禎身邊的親衛在面對這一情況的時候,下意識的拔刀出鞘,橫刀劃過機簧,帶出的清脆響聲成了最佳的伴奏,一時間鐘鼓齊鳴,進入了一個小高潮,而舞者迅速退卻,躬身施禮。

趙禎揮了揮手,親衛還刀入鞘,聲音如一。

這次的南郊祭天確實和以往的郊祭稍顯不同,大抵是因爲這次是有求於上天寬恕大宋的罪過,讓這場春災早日過去吧……趙禎並不會計較那些舞者,更不會計較這些親衛的緊張。

主持祭禮的官員顫顫巍巍的上前,剛剛那一幕把他嚇壞了,現在纔想起來,是自己沒有及時向親衛司說明,才鬧出了眼前的笑話,不過剛剛親衛的動作真的讓這祭禮以及武舞更有韻味……

“聖駕起,請陛下登壇!”

前導官皆躬身側引着趙禎行至天壇的階梯之下,這時候身爲大禮使的宰相龐籍上前,只有他一人能跟隨皇帝登上祭天的天壇,這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非宰執不得行。

趙禎向着正北方“昊天上帝”所在的靈位拜下,這是皇帝少有的恭敬之姿,而緊隨其後的殿中監面朝東方拜下,給趙禎地上酒水,趙禎再拜而起,這便算是“拜上帝”了……

自從趙禎登上祭臺的時候,祭臺下的音樂停止,而在趙禎拜完“昊天上帝”開始拜祖宗的時候,祭臺的聲音再次響起,可見,拜見“昊天上帝”是不需要音樂的,而拜見自家祖宗的時候卻是要用音樂。

禮儀都是相似的,只不過加上了音樂的祭拜要更顯莊重些,這還只不過是初獻,還有亞獻和終獻要進行,雖然過程都是一樣,但行事還必須要走。

趙禎甚至有些慶幸沒有答應女兒的要求帶她過來,否則靈兒一定會無聊的偷偷溜走,想混進來不容易,但偷偷跑掉若是被人發現便更是丟臉了。

但此時的趙禎並不知曉,侍者的隊伍中正有一個機靈的“內侍”不斷的向學子所在的地方張望,顯然某人成功的吸引了她,並讓她完全不顧及禮法的出現在了南郊祭天的隊伍中……

中書舍人已經跪倒在地,用悲慼中帶着堅定的聲音朗誦祭文,又有禮官進奉玉杯,趙禎飲下其中的福酒,並且把這些福酒賞賜給宗室以及官員,這時候祭天才算進行了大半。

既然是祭祀,必須要有祭品了,趙禎在祭臺上揮了揮手,禮官便開始準備焚燒祭品,冥幣,紙帛,玉冊像是不要錢似得往裡撒,同時朝中相公如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參知政事,甚至連計相三司使都要上前一同拋灑祭品,平日裡把朝廷錢袋子看的頗緊的包拯,居然揮灑着這些價值不菲的祭品沒有一絲心疼……

宮廷駕樂奏罷,裡裡外外數萬參與南郊祭天大禮的人肅然靜立,只能聽見清風吹動,環佩叮噹的聲音,可見這個是多麼的肅穆與隆重。

在一位掌禮官高喝:“贊一拜!”的時候,所有人一齊拜下,這意味着大典的結束,許多第一次參與南郊祭天的學子興奮的微微顫抖,如此隆重繁雜的祭禮並沒有讓他們覺得疲憊,反而有了一股衝勁。

許多人暗自發誓,以後自己也要成爲跟隨官家參與祭天的一員,而非跟在最後的旁觀者。

雖然南郊祭天的儀式結束了,但後續還要有很多,最少皇帝的大駕返回北京城便是複雜的很,趙禎轉身準備離開,可當他邁步沿着御階而下的時候,原本略微有些嘈雜的人羣突然安靜了下來。

原因無他,寒風突然停止,彷彿被人生生的擰斷了脖子,一直灰濛濛的天空也開始逐漸透亮,直至無數的金色陽光“擊穿”厚厚的雲層灑落在大地上,形成一道又一道金色的光柱。

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