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

隨着大宋的日益強大,對軍隊的需要越越來越多,大宋的核心戰力只有十萬中央禁軍以及十萬人的邊防禁軍,即便有了後組建的背嵬軍和踏白軍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六萬人而已。

總共二十六萬人的常備軍隊,這對一個封建王朝來說人數不算多,更何況大宋周圍虎狼環伺。

十萬人的軍隊可以詐稱二十萬大軍,畢竟農夫雜役之類的加上也差不多,可如今大宋的禁軍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雜役負責運送軍糧,武器盔甲也是由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戰車負責運送的,小到揹着大鍋的火頭軍和馬車車伕都能橫刀立馬的奔赴戰場,大宋的軍隊基本上沒有不參加戰鬥的勞力。

軍隊的數量一般是和全國的人口有關,人口越多軍隊的基數也就越大,擁有一百萬人口的國家,十萬戰兵就已經很多了,這意味着無論男女老幼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戰兵。

大宋有多少人口?

趙禎得到的由各州府送來的人口統計大的驚人,大宋全國共有兩千零八百八十八萬又兩千兩百五十八戶、一億兩千六百萬口!確確實實的突破了一億人的大關,最爲明顯的就是出生在天生年間的孩童明顯多上了許多。

天聖年正是趙禎開始親政那一年的年號。

如今已然是明道五年,過去了整整十三年的時間,天聖年出生的孩子怕是已經搖頭晃腦的讀書許久了。

自從檀淵之戰過後,大宋基本上就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即便是西征党項,南滅大理對大宋來說也不過是普通的小規模戰役而已,對人口的損耗在穩定的出生率相比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如今朝堂和民間都有一種極爲亢奮的情緒,這是一種強國,大國的自豪感在作祟,大宋對外用兵的連戰連捷讓人們看到了希望,更加讓人們驚訝的是趙禎提高了軍人的待遇,多少的役兵都是衝着四年之後被留下招募的募兵而去的。

募兵的待遇之高,俸祿之多,福利之好堪堪比得上官人,大宋本就是官本位的思想,世人都想當官,可科舉一次比一次難,能高中的都是個中翹楚,那唯一能向上的機會也只有從軍了。

原先在大宋要是說從軍,街坊鄉鄰多會瞧不起,只有那些過活不下去的人才會去當賊配軍,可現在誰敢說一句賊配軍?

文官對軍隊的態度也在逐漸轉變,即便還是有些瞧不起武人,可他們現在也離不開武人。

大宋十四府,二百四十州,三十七軍,四監。這裡的三十七軍乃是軍州,但軍隊人數寥寥無幾,主要的廂軍已經被趙禎派往各地開荒種田了,軍隊人數直線下滑。

朝堂的官員之所以上疏要求增加軍隊人數,就是因爲廂軍的減少,在文官眼中禁軍雖然比廂軍精銳,可湘軍依然是大宋的軍力,如此就被削減掉實在可惜,雖然省去了大筆財政開銷,可腹地的州府幾乎沒有什麼戰力,遇到流寇和山匪基本上要向朝廷求援。

趙禎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自己不斷削減軍隊,走精兵路線,可忘記了在這個時代盜匪橫生的問題,隨着商人的不斷增加,殺人越貨的歹人也增加了……

大慶殿中,地方州府官員的上疏由兩府官員呈上,越是繁榮的地方發生的劫掠就越多。

歐陽修出班上奏:“啓奏陛下,河南府發生流寇劫掠商賈二十餘起,單單是在今年三月便有八起之多!另穎昌府,唐州,均州也有數百起,川陝四路的巴州,利州,達州更多是數不勝數,怕是不下數百起。各地的軍備已經難以馳援,有些州府甚至出錢打發賊匪以期繞城而過。”

趙禎第一次遇到這種危機,沒想到大宋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治安問題卻凸顯出來,總有一些喜歡不勞而獲的人。

范仲淹出班道:“起奏陛下,我大宋之禁軍各個精銳,但卻只能固守東京城和邊境州府,腹內之卻無可戰之兵,還請陛下速速決斷!否則亂世之相以顯!”

范仲淹和歐陽修已經榮升副相的參知政事,他們說的話在朝中舉足輕重,身爲宰相的龐籍雖然一手提拔了他們但卻沒想到他們如此的敢說敢做。

滿朝文武對地方州府的事情多少知道些,但卻都沒有上奏,唯獨范仲淹和歐陽修二人打破了大宋原本和和氣氣的景象,爲了維護大宋的和泰,龐籍出班道:“啓奏陛下,范仲淹歐陽修二人之語過於嚴重,各州府知事皆能招募鄉勇抵擋匪患……”

趙禎擺了擺手,打斷龐籍的話道:“朕還沒有那麼好面子,兩位參政說過的是,地方匪患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地步,我大宋如今錢賦稅鉅萬,難道就養不起府兵了嗎?”

府兵一詞剛剛出現,就然所有朝臣驚訝,難道官家打算重開府兵制?

“陛下萬萬不可重開府兵舊例!此乃壓榨民力之暴政啊!”

已經垂垂老矣的魯宗道對着御座上的趙禎大禮拜下,他說出了許多文官想說而不敢說的心聲,府兵制要求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屬州縣。

而且府兵本身免除課役,但軍資、衣裝、輕武器弓箭、橫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糧食、均須自備。每一火十人還得共備供運輸的馬六匹,即所謂“六馱馬”。自備資裝對於農民是沉重的負擔,這種行爲基本上是竭澤而漁的壓榨民力,說是暴政一點也不爲過。

趙禎瞧見魯宗道滿頭華髮依然如此耿直微微感嘆:“果然不愧是先帝留給朕的輔弼之臣,殿磚陰溼寒冷三才快快替朕攙扶魯師。”

三才趕緊上前把拜倒在地的魯宗道扶起:“陛下體恤您年老體弱,魯參政快快起來。”

魯宗道死死的抓住地磚道:“陛下萬萬不可重開府兵舊制!”

趙禎笑道:“朕的話還沒說完呢,即便是重開府兵舊制,朕也不會壓榨民力,所有的軍資一律有朝廷發放和負擔,絕不會要百姓一個子,而且他們享受原有府兵的一切待遇,夏秋兩稅全免,還能獲得耕牛補貼。”

免去夏秋兩稅這對一般的農人來說是巴不得的好事,但府兵要接受訓練,自然會耽誤農忙,所以趙禎纔會給以耕牛補貼。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