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

知道皇帝的手段,蔡伯俙幾乎全程裝傻,他是知道趙禎準備給孔宗願一個怎樣的名頭,衍聖公,這名頭不光大,還有相當的正統性。

蔡伯俙現在是文資身份,所以他能很快就明白了衍聖公的價值,官家首創的“衍聖公”封號,官職品級雖不高,但在文道上的品質卻是甚足。

與以往的褒成、褒尊、宗聖、奉聖、崇聖、恭聖、褒聖等封號相比,“衍”寓意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聖的至高境界。

其實他哪裡知道這是趙禎的無奈,既然不能徹底剷除這個家族,那就只能保留下來,但既然要保留就要在強力管控的同時給足了好處。

如今即便是再恨漢武帝也是沒用,最多去內藏庫中對着漢武帝的木偶大罵一通。

現在趙禎已經非常喜歡沒事的時候去寶庫中和那些歷代君王的人偶對話,甚至還有一些曾經出現在後世的君王。

他甚至會不好意思的對朱元璋抱歉:“老朱啊!朕可能讓你和你的大明王朝消失了,草原上的韃靼人已經被朕教化成了良民,他們沒有了草原,沒有了遊牧,已經改爲種地或是行商這樣穩妥的營生,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指了指邊上的自己想象出來的成吉思汗道:“意味着你的大明不會再出現了,孛爾只斤鐵木真的族人已經被朕收服,再也沒有黃金家族了,你也再也沒有推翻這個外族的統治建立自己王朝的機會了。”

說到這裡趙禎稍稍愣了一下隨即認真的說道:“但華夏這片土地還會陷入戰爭,誰知道以後還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大宋的體積已經太大了,在安定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必會爆發衝突,即便朕設計的再好也沒用…………”

稍稍嘆息一聲,望着漢武帝的木偶趙禎笑道:“朕爲孔家取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名頭,衍聖公,怎麼樣?那些褒成、褒尊、宗聖、奉聖、崇聖、恭聖、褒聖之類的強了很多吧?其中有不少你是漢王朝的皇帝給起的,或是諸侯?反正都是你漢王朝出來的,即便是三國的皇帝也是你家的!”

趙禎在一張紫檀木的桌子後面坐下,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張書桌,沒有太過精細的雕刻,只是簡單的方方正正的桌子,但是帶有抽屜和踏腳板…………

以往都是皇帝寫下詞頭,然後交給翰林學士擬旨,接着要過門下省才能稱爲正式的聖旨,但到了趙禎這裡,中旨已經極有效力,但也是要經過中樞的宰執用印後才更爲有效。

這次趙禎要親自擬旨,不打算草草的寫個詞頭,這算是對於孔家最後的尊重。

瀟灑飄逸的飛白逐漸出現在綢緞上,這是錦帛之書,可以直接用來當做聖旨,禮部的官員只需要裝裱一下就成。

“孔子之後以爵號褒顯,世世不絕,其來遠矣。自漢元帝封爲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時封爲褒成侯,始追諡孔子爲褒成宣尼公。

褒成,其國也;宣尼,其諡也;公侯,其爵也。後之孫雖更改不一,而不失其義。

至唐開元中始追諡孔子爲文宣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聖侯爲文宣公。孔氏子孫去國號襲諡號,禮之失也蓋自此始。

朕稽考前訓,博採羣議,皆謂宜法漢之舊,革唐之失,稽古正名,於義爲當。

朕念先帝崇尚儒術,親祠闕里,而始加至聖之號,務極尊顯之意。肆朕纂臨,繼奉先志,尊儒重道,不敢失墜,而正其後裔嗣爵之號不其重歟!宜改至聖文宣王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爲衍聖公。”

放下手中的御筆,趙禎嘆了嘆氣,看着帶着高冠的漢武帝道:“終究是給了衍聖公這個封號,“衍”寓意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也代表了朕這個帝王尊孔崇聖的意思,你當年的不乾淨讓朕來擦屁股,不爽!”

不爽的事情還有很多,邊上染血的木盒便放着趙禎不爽的來源,果然不出他的所料,角廝羅反了………………

從一開始趙禎便覺得角廝羅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他忘記了,野心是慢慢培養出來的,角廝羅對大宋的恭順是在無力與之抗衡的時候的無奈。

趙禎相信角廝羅的時候,角廝羅也值得趙禎相信,雙方之間是一種非常親密的利益盟友關係,可隨着時間的推移,青塘的力量不斷的強大,最終使得角廝羅經不住誘惑,希望自己獲得更多的統治權。

木匣是大宋軍中常用的消息傳遞器物,裡面有裝滿醋的玻璃小瓶,一旦遭遇玻璃拆解,必會把裡面的草紙腐蝕掉。

帶血的木匣是西軍傳來了,而西軍中戰力最強的種家軍卻需要以傷亡突圍傳送消息,這說明前線戰事必然緊急。

趙禎發現自己低估了高原上的民族,自己在這邊整治了西北和南方的時候,角廝羅正在借用大宋的力量一統吐蕃。

送去脫敢部的農奴不是沒有,只不過別說是青壯,便是老弱都沒有,只不過是一些病殘的農奴,大宋的官員不光要收編他們,還要拿出錢糧養着這些人。

劉渙在開始的時候不以爲意,因爲角廝羅向他保證農奴作爲生力軍可以加快他平定吐蕃的速度,並且也上疏朝廷了,趙禎當然會同意。

畢竟大宋給予角廝羅的支援也只是在物質上的,對於兵員的補充肯定不可能,這時候若是再不讓角廝羅收編農奴,他上哪有源源不斷的軍隊出現?

可現在,這些農奴變成了角廝羅的士兵,源源不斷的士兵,農奴也得到了角廝羅的許諾,只要他們爲角廝羅的青塘軍作戰,那他們便可獲得自由,不光是自由,還有那些曾經壓迫他們那些農奴主的財富。

兩頭隱瞞的情況下,農奴稱爲了角廝羅的軍隊,大宋不光搭進去錢財,還落得人財兩空,脫敢部在什麼位置?

雖在成都府以西,但卻有十萬大山的阻隔,確切的說距離青塘更近一些。

劉渙已經上疏請罪了,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讓他發現不正常,西北禁軍的主力種家軍就是他上疏調用以防不測的。

趙禎嘆了口氣,對面一羣活靈活現的木偶彷彿在嘲笑自己。

“別笑,誰還沒有被雁啄了眼睛的時候?”

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