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

參謀兵事院的後衙寂靜無聲,數十個官員站在沙盤前不斷的佈置,一面面代表宋軍的旗幟被插在恆邏斯的城頭上,所有和恆邏斯有關的地區都被保留下來,而其他的地方被清空。

王韻站在沙盤的邊上不斷的調整沙盤上的部署,糧道,交通運輸,宋軍的武器裝備,甚至連塞爾柱人的裝備等等一切信息都被收集到了沙盤之上。

王鶴站在邊上進行縝密的計算,但很快看了看四周,小心的上前對趙禎道:“官家,若是要推演還需狄帥以及三司派遣幹員前來,否則……”

此時的趙禎正在仔細的觀看沙盤,聽了王鶴的話微微點頭道:“準了,傳旨三司使包拯挑選廣備司,錢糧司財計官前來,召兵部尚書狄青!”

“喏!”

王鶴走了一半便被趙禎叫住:“還有,傳令殿前司都指揮使李酒,親衛司都指揮使趙力前來聽用!”

雖然不明白官家的意思,但王鶴依然遵旨而去,殿前司和親衛司一個是直屬皇帝管理禁軍的一個是負責官家安全的,這時候召他們來聽用難道官家又打算御駕親征了?

參謀兵事院後衙的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官家此次非但不打算對天竺動手,反而是在推演關於塞爾柱的戰爭,這其中的寓意已經很明顯了。

王韻不管這些,他是官家的大參,參謀的便是戰爭相關的事宜,他不會去考慮這場戰爭的政治意義,他心中想的只是如何輔佐官家把仗打好,打勝,除此之外一概不管。

李酒,趙力兩人已在後衙的門外等候,他們雖然只是站在那裡,但卻使得整個後衙的氣氛更爲緊張,接着便是三司的官員以及身爲兵部尚書的狄青。

大宋有頭有臉的武將幾乎都到了,而趙禎坐在後衙之中的主位上指了指沙盤:“三司財計官協司馬參軍王鶴籌算財計所需,狄青與王韻一同商討戰事,順便把推演的各種結果上奏。”

說完趙禎便起身道:“三日之後朕要看到完整的奏疏,諸位幸苦了,託殿前司的人把話帶回家,三日之內不得離開,吃住用度皆在參謀兵事院後衙,李酒立刻命人封鎖參謀兵事院,非朕旨意任何人等不得出入!”

這下衆人算是明白了,官家定然是要對塞爾柱人動手了,只不過眼下天竺未定,吐蕃未平,現在對塞爾柱發兵是否太過倉促,但此時誰也不敢提出質疑,官家的聖旨高於一切。

至於那些文臣……顯然他們也不會知道,和以往不同,官家用兵之前都是會和朝中相公們商討的,而這次除了身爲兵部尚書的狄青就在沒一位相公了。

顯然官家是爲了瞞着相公們纔會如此做的,後衙之中的都是聰明人,這種事情他們不會攙和,再說官家這麼做必然有其用意,畢竟用兵之事想要完全滿足相公們是不可能的。

眼下三司使包拯應該已經知道,但他並不知道趙禎是對塞爾柱用兵,而非大宋上下義憤填膺的天竺。

當趙禎離開參謀兵事院的時候,捧日軍的大旗就已經插在了門口,待趙禎出來,捧日軍已經把整個後衙圍的水泄不通,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儼然成爲一處重地。

這一切看似突然,但對於趙禎來說卻是準備已久,大宋和天竺之間的戰爭並不在趙禎的時間表上,之前對天竺使者的態度也不過是爲了掩護這場戰爭而已。

《孫子兵法始計篇》有云: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之前對天竺的進攻就是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而現在封鎖消息也是爲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大宋現在正處於一個不斷擴展的階段,同樣的塞爾柱也是如此,兩國交界,利益相關,都在擴張必然會利益衝突,即便是現在相安無事,但未來卻不一定。

天竺雖然疆土也不小,但這個地方實在太弱了,稍稍強大的勢力都會插上一腳,大宋如此,塞爾柱也會如此!

別看現在的塞爾柱沒有動靜,但在其國內已經開始了秘密籌備對天竺的進攻,圖格魯克可不是個善與之輩,當初他能吞併整個阿巴斯王朝現在就能把主意打到天竺的身上。

趙禎甚至懷疑,現在的圖格魯克已經開始提防大宋,自己能看到未來的格局,他圖格魯克這樣的梟雄難道看不見?

塞爾柱王朝在他的執掌下疆域遼闊,已經是個橫跨亞非歐三大陸的龐然大物,便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征也逐漸暫緩,不願大規模的和塞爾柱爆發戰爭。

曾經和西方矛盾重重的阿巴斯王朝已經被塞爾柱吞併,神聖羅馬帝國已經沒有理由再向已經屬於塞爾柱的土地用兵,當然若是想什麼理由找不到?

不是不想,而是現在沒有辦法,塞爾柱的強大已經不容小覷。

敢在這個時候對塞爾柱動手的怕是隻有趙禎和他的東方帝國,雄獅從未睡下,巨龍一直盤旋,雙方之間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塞爾柱的軍力強大不是天竺能相比的。

大宋的精兵強將根本就不再雲南路,也不在鵬珈羅,而是在西北,在草原,這裡纔是大宋要加強控制的地方。

也是現在大宋的主要經濟命脈,絲綢之路是大宋的出口經濟,也是進口的主要渠道,而出了恆邏斯城之後,便一切都在塞爾柱人的掌握之中。

海上絲綢之路不是沒有,但相比路上風險大,時間長,資金回籠慢,這些因素使得薄利多銷的商品不適合,但絲綢瓷器之類走量又值錢的東西卻是往往以海上運輸爲主。

大宋每年從恆邏斯城收取的關稅就能抵得上天竺一年的賦稅,由此可見大宋在恆邏斯有多大的利益。

一旦那一天塞爾柱切斷了絲綢之路的中段,對大宋的打擊可謂是毀滅性的。

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