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

劉渙和角廝羅的私交是不錯,但他畢竟是大宋的官員,若是朝廷對角廝羅態度友好,官家願意招攬或是詳談那最好,若是不願,劉渙會果斷的站在角廝羅的對面。

現在官家既然願意給角廝羅這個機會,劉渙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把話和角廝羅說明白,臨走之前官家給了自己一些交代,直到現在他還不明白,大宋爲何需要那麼多的奴隸?

尤其是官家的那句:“解放農奴。”

更是讓劉渙百思不得其解,農奴本就是吐蕃人的財物,屬於人傢俬有的東西,吐蕃和大宋不一樣,沒辦法做到令行禁止,大宋的律法對吐蕃也沒有任何的效力啊!

相反,在劉渙看來,大宋應該保護吐蕃貴族的利益,只有如此才能利用他們達到統治吐蕃的目的,若是不能得到吐蕃貴族的支持,即便是讓吐蕃臣服也不會長久,更不會忠心擁護大宋。

官家明知如此,卻要反其道而行,堅持解放高原上的農奴,他對角廝羅沒有別的要求,只有一個,解放所有的農奴,並歸大宋官員管轄。

劉渙雖然不明白,但官家的旨意好好執行便是,他相信這些被吐蕃人看作連豬狗都不如的農奴應該能輕鬆捨棄。

劉渙出使青唐許多次,他見識過農奴在吐蕃的地位,真的是連豬狗都不如,豬狗還能有個窩帶着,有人餵食吃,可這些農奴居無片瓦遮身,食無顆粒果腹,簡直就是乾熬。

別說是飽讀詩書的劉渙自己,便是他帶去的僕從都看不下去。

僕從給了那農奴一些青稞餅子,但結果是那農奴接餅子的左手被砍去…………餅子自然也落到了主家的手中。

在吐蕃奴隸主的眼中,那農奴的手甚至比不上幾塊摻了細面的青稞餅子。

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就是這麼的喪盡天良,但在吐蕃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也就是因爲這件事,使得劉渙把吐蕃當作是荒蠻愚昧之地,王化所不能及之所,他一直以來在朝中的主張都是捨棄吐蕃不與之接觸。

這一點趙禎不是不瞭解,他甚至比劉渙瞭解的更多,更詳細,後世的資料記載了很多關於農奴制度帶來的危害和泯滅人性。

吐蕃的土地政策是從唐會昌二年開始轉變的,這從史書之中便能詳細查閱到,在那一年達瑪贊普被佛僧所弒後,吐蕃奴隸制開始瓦解,政權也隨之內部分裂起來。

王田的地權下移,財富分散,私有制不斷向前發展,一部分奴隸主貴族,開始進行更爲徹底的私有化,把那些自由農、私有農民變爲農奴。

人的慾望越來越強烈,貪婪的本性被暴露出來,於是乎從在中間段的平民越來越少,只有貴族莊園主和農奴倆個階級。

這極具導致了吐蕃的貧富分化日趨激烈,一些富人、私有者變成巨賈大富。他們聚斂財富、購置土地,成爲新興的大土地所有者,在奴役村民的基礎上建立起許多在莊園。

吐蕃的農奴主佔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絕大部分生產資源,並完全佔有農奴;農奴從農奴主手中分得一塊份地,作爲代價他們必須無償耕種領主土地,服各種勞役,並上繳大部分勞動產品。

農奴制的基礎就是把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於農奴主。離開之後他們沒有任何生存下去的可能,而農奴主則利用這種人身依附關係,對農奴實行強制剝削。

這樣財富便開始在富人的手中快速聚集,同時也使得吐蕃的力量大爲分散,可以說吐蕃的私有制比大宋還要強烈,並且沒有一個統一強大又完整的政權。

雖然吐蕃的莊園強大,奴隸貴族強大,但這也意味着吐蕃的實力分散,沒有提個統一政權的領導,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都希望保持眼下自己的生活。

吐蕃的狀況就是因爲如此才使得角廝羅一路高歌猛進,個體莊園再強大也無法與一個統一的政權相抗衡。

角廝羅卻沒有實行吐蕃普遍作法,他實行的是集權制度,所有的土地都屬於青唐政權,並且屬於他角廝羅這個邈川大首領的土地。

青唐百姓的土地和牧場都是角廝羅賜予的,並且是均田制的方式賜予,當然他也承認奴隸制的存在,保留了吐蕃的農奴但卻下令青唐的農奴要保有人身的基本權利,殺了農奴依舊算是方法,所以青唐的奴隸主比較收斂。

相比之下青唐的農奴就比別的地方的農奴好的太多。

趙禎希望推翻吐蕃的主要力量不是角廝羅,而是吐蕃的農奴,他們纔是一股隱藏在平靜之下的“洪荒之力”若是他們被釋放出去後會產生怎樣的力量?

所以他才命劉渙帶着大宋的官員前往吐蕃收編農奴,這樣做最大的好處便是減少大宋出兵的可能,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角廝羅。

大宋不一定要佔據高原上的土地,最少現在沒有必要,但高原上的土地一定要聽從大宋的調遣和安排,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扶持角廝羅的同時,再扶持一個勢力,一個得到大宋和角廝羅雙方承認的勢力。

這也是趙禎派遣劉渙前往吐蕃的原因,角廝羅若是想得到大宋的支持,就必須同意大宋的政策。

劉渙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眼下的一切都是趕時間進行的,角廝羅率領青唐大軍行進速度極快,他每進一步都是對趙禎計劃的破壞。

趙禎看着劉渙急急離開的背影,顯然劉渙已經瞭解自己的用意,知道現在是該爭分奪秒的時間。

身爲帝王的他永遠做好了兩手準備,若是能通過農奴推翻吐蕃,讓大宋輕鬆控制吐蕃這樣最好,若是不能…………大宋的軍隊也不是白養的。

十萬背嵬軍在吐蕃高原訓練那麼久帶回來的經驗和實力都是相當寶貴的,同時大宋這段時間也要開始不斷的輪換軍隊進入高集訓。

一來適應高原的氣候環境,二來收集高原上的情報,以此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趙禎相信即便是通過農奴顛覆高原,也需要大宋輔以軍事行動,否則單單靠幾個官員的收編,農奴依舊不能成軍,依舊不能爲大宋所用。

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