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

哲爾克父子兩人看見曾鞏的時候甚至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這個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居然是大宋一府之地的知府事,管理着和塔塔爾部差不多大的土地!

對他哲爾克顯然充滿了不信任,只不過他們還需要給大宋以及大宋皇帝留下好印象,便勉爲其難的接受了,對於這點小事不該有什麼怨言。

而接下來他們才見識到什麼叫年輕有爲,曾鞏對上京城甚至整個臨橫府的一切瞭若指掌,甚至連每一家商號的掌櫃名字,夥計人數,以及經營貨物都知之甚詳。

這些小事都清楚如斯,對於其他的事情更是手到擒來,上京城中有多少適合年輕人的活計,有多少適合中年人的,有多少適合老年人的,一切他都能說出來。

並且曾鞏不是對哲爾克父子簡單的解說,而是詳細的推薦,若是草原上的塔塔爾部歸附大宋之後,會得到怎樣的安排,會有怎樣的生活。

這是在一種暗示和描繪未來,哲爾克和捺哲爾這對父子便開始沉迷其中,對眼前的一切新鮮事物都開始了好奇,因爲和他們自己的未來有關,所以不自覺的就開始發問。

一番問東問西之下,曾鞏依舊耐心解答,並且事無鉅細,能說的一定說清楚,不能說的便閉口不談,算是拿捏的恰到好處。

這讓捺哲爾這對父子極爲敬佩,也信服他所說的話,並且心中有了底。

趙禎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既然已經來了,那就不用着急,在上京城中好好看看也沒有什麼壞處,反正遲早是要來的,這上京城可是趙禎有意打造的北方陪都。

它的重要性關係到大宋對整個草原的統治和影響,甚至可以規劃出草原的未來。

否則趙禎也不會如此重視,所以上京城展示的也是大宋最好的一面,這裡充滿了積極向上,每個人活的都有目標和希望。

這一點是哲爾克父子兩人最驚訝的事情,因爲大宋和契丹的征戰,草原上已經許久聽不見笑聲了,也不見漢子們的爽朗,而在大宋,在這上京城之中的漢家百姓卻沒人愁眉苦臉,擔憂戰爭會給他們造成什麼影響。

在這裡的宋人生活的很好,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一種期待和幸福,這種感覺不用說出來,單單是看到就知道。

在上京城中的三天時間,讓這對來自草原的父子見識到了什麼真正的生活,若是沒見到這些也就罷了,可真正的見識到了之後,心中對歸附大宋的牴觸和不安已經消失。

父子兩人在晚上吃過曾鞏特意命人送來的大宋美食後徹底被擊潰,捺哲爾望着父親道:“父親,在這上京城中只要努力便能賺到錢,便能有好生活,咱們草原上的漢子定然能在這裡過上好生活!”

哲爾克望向兒子笑了笑:“怎麼難道我們草原上的雄鷹一定要在這裡討生活?這上京城雖好,可畢竟不是捕魚兒-那兀兒!可以來這裡討生活,但不能把這當作家鄉,這只是我塔塔爾部落腳的地方,僅此而已。”

捺哲爾有些擔心的望向父親,小聲道:“大宋向來都是內遷外族,若是大宋皇帝讓我等內遷,又該如何?”

哲爾克笑着搖了搖頭,眼神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不會的,這一次大宋皇帝不會讓咱們內遷,咱們可都是草原上的遊牧漢子,若是內遷豈不是大材小用?反而是把我等放在草原,爲大宋牧馬守邊纔是最好的。”

捺哲爾點了點頭,按道理來說是這樣,可他大宋皇帝向來就是一個不按部就班的人,也許他並不會讓塔塔爾部留在草原之上。

看着兒子的擔心,哲爾克笑道:“別忘了,大宋皇帝在正旦之日曾經派遣使臣入巨母城賀旦,期間他蔡伯俙說了,給契丹人留下草原,連契丹人這大宋的勁敵都能回到故土留在草原上,我塔塔爾部忠心歸宋如何不能?!”

竟有此事?捺哲爾望向父親,心中也踏實許多,這次前來上京城面見大宋皇帝,爲的不光是歸附之事,還有便是關於塔塔爾部未來的歸宿。

畢竟他們身在草原,長在草原,即便是死都希望埋葬在草原之上,若是能留在捕魚兒-那兀兒,那便是最好的事情了。

父子兩人在第二天一早便迫不及待的前往皇宮,而趙禎卻不在大殿之中,詢問一下才知道,原來大宋皇帝出城迎接凱旋的大軍了。

捺哲爾清楚,是張舟率領的神衛軍回來了,此戰的戰果如何他並不知道,他在宋軍擊潰契丹的火炮之後便被護送到了上京城。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也就迅速前往城外,他們也想看看此戰大宋的戰績到底如何,之前的戰況已經被捺哲爾說的一清二楚。

僅僅從開始的戰況就能看出大宋的戰力之強,而眼下可見大宋出兵到底有什麼收穫和戰力如何?

內侍自然把這父子兩人的到來轉告給了三才,而三才在得到趙禎授意後傳旨召見,對於他們的到來趙禎一點也不意外。

甚至覺得這個時間點是一個好契機。

神衛軍的戰果甚是驚人,契丹人對大宋的反擊可謂是不遺餘力,什麼樣的手段都用上了,但即便如此,宋軍依舊是頂住了壓力。

戰果相當驚人,不光是抵擋住了契丹人的反攻,更是殺敵八千餘人,契丹人折損兵馬近三萬,這還是大宋沒有主動攻城的情況下。

這樣的戰績自然令哲爾克父子膽顫心驚,要知道宋軍不過區區四萬,而契丹人守城士兵便有二十萬之衆,更別說契丹人還有和宋人一樣的火炮了。

還是年輕氣盛的捺哲爾忍耐不住,最先開口問到:“官家,父汗親自而來,就是爲了向大宋表達誠意,如今官家也見了…………”

趙禎看向哲爾克笑道:“令郎還真是個急性子,如此朕便所說我大宋的規矩,也好讓你們父子安心。”

哲爾克父子兩人立刻豎起耳朵,望向趙禎的眼神也充滿了期待和嚴肅,畢竟是事關一族之未來,怎麼敢懈怠?

對於他們的態度趙禎非常滿意,這就是應該有的態度,胸有成竹的說道:“朕打算給你塔塔爾族設立自治區,以自治區爲範疇,你們依舊可以統轄治下的韃靼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視察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請假!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