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

趙禎從親政開始就在爲大宋尋找一個行之有效的監察制度,這麼多年下來他從未停止在這條道路上的探索,監察司,巡查司都是他對地方官員的監察,這些人都是由科舉選拔出來的年輕官員。

他們的一腔熱血還沒有經受朝堂的打磨,他們心中依然留存着讀書人的堅持,趙禎在國子監的石碑上寫下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早已成爲他們心中的格言。

但對朝臣,趙禎卻沒有用上這些年輕人,這是在爲他們着想,得罪了朝臣幾乎對他們上升的空間有着巨大的阻礙,並且他們的稚嫩手段有時不是朝臣的對手。

當然隨着巡查司和監察司的越來越完善,對付地方上的官員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也是趙禎爲何把黑手從遼朝全數撤出的原因,大宋的朝堂之中需要這些黑手收集情報,最少是帝王需要,爲了放止黑手權利的泛濫,更爲了放止錦衣衛舊事的出現,趙禎堅決的杜絕給予他們任何權利。

誠然,由黑手收集情報並由他們抓捕,押送京城是最好,最方便,最快速的選擇,但趙禎依舊不鬆口,並且他擔心後世之君會再次開這個口子,打算徹底取消黑手。

但趙禎逐漸發現他對黑手已經產生了一種依賴,朝中官員有沒有貪沒,貪沒多少,有沒有瀆職,有沒有行賄受賄,這些都能從黑手那裡得到詳細的信息。

錯誤非常大的,證據確鑿的,直接命大理寺抄家,聖旨之下,一抄一個準,以至於許多官員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是因爲擔心被抓到身敗名裂,而是覺得趙禎有“天眼”,只要越界,必被抓!

不過趙禎卻知道,這根本就不是長久之計,一來事情早晚有一天被人識破,甚至已經有人識破,只不過揣着明白裝糊塗而已,世界上可不止自己這一個聰明人。

其二便是這種陰私手段就不該是帝王所使用的,堂堂正正的威懾纔是帝王知道,這種劍走偏鋒可用一時,可除一時之弊,但卻不能長久爲之。

可如此一來,趙禎真的就沒有什麼好方法了,至於御史臺和大宋的臺諫系統,趙禎在之前根本就沒有多少考慮。

事實上大宋的臺諫系統很完善,宋之立國,元氣便在臺諫。

朝廷有大政事,臺諫可以否決;君主有過失,臺諫可加制止;百官犯錯誤,臺諫可以給予批評彈劾。

而臺諫在選任、迴避、言事、監控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在選任制度上,確立了侍從薦舉、宰相不預、君主親擢的遴選原則及相應程序。

風聞言事、公文關報、取索公事和出巡採訪的制度化,能確保臺諫監察的信息可信度,自趙禎親政一來,一直保持臺諫對君權與相權都享有獨立的監察特許權。

不過這套制度在理論上是合理、系統、嚴密的,並且每一方面都十分顯著,其在實際運轉上也確實發揮過作用,比如現在朝堂之上的規矩可不是一般的嚴厲,殿中御史如同探照燈般的眼睛盯着朝臣的一舉一動。

巡城御史更是成爲神都城中的一羣“惡犬”酒樓茶肆不放過,象棚瓦里不遺漏,青樓妓館遍地搜,只要發現官員不合規定的飲宴,立刻當場彈劾。

若是你不服,那正撞上槍口,簇擁着你去皇宮的宣德門外跪着示威,就問你怕不怕!

御史臺之所以強大不是因爲他本身,而是趙禎強行賦予了他們一定的權利,有三大法寶可以遵循,只要朝臣的行爲超越三種詔令的一種,便可彈劾。

其一,戒勵詔令。其二,指令詔令。其三,宣諭詔令。

皇帝對臺諫的監管主要通過三種考覈完成,直到現在趙禎依然保持着老爹宋真宗留下的這套系統。

其一,月課。真宗整頓臺諫的天禧詔書明令規定:臺諫每月須一員奏事。

其二,御寶印紙。大宋襲用唐代以特定用紙供臺諫官書寫彈章諫草的成法。這種特殊的紙張的多少是有數的,只能在臺諫與皇帝之間傳遞,少一張都是大罪,爲的就是確保皇帝對臺諫的掌控。

其三,臺諫章奏簿。御寶印紙能使君主掌握臺諫言事數量的多少,而臺諫章奏採用與否則是衡量其言事質量的重要參數。

至和二年,趙禎在禁中置臺諫章奏簿,同時命中書亦置臺諫言事簿,既作爲考績臺諫的方式,爲的是溝通臺諫與君主、宰執之間的言事渠道。

但臺諫的弊端極大,臺諫監控機制中君權的獨尊,與分權制衡的立法精神是根本衝突,本就是家天下的王朝,君權本就是至高無上,豈能讓臺諫獨立於外?

於是在實際運作中則難免造成獨尊的君權在最終監控方面的操縱失誤,而君權的失誤便爲相權染指並進而控制檯諫開啓了方便之門。

現在還沒有體現出來,但趙禎知道,相權對臺諫的尋隙伺機罷出補外、明爲遷宮陰奪言職、進擢朋附引誘後來等等手法,無一不是以君權對臺諫系統的監控失誤爲前提的。

至於權奸之相察京、韓侂冑以假借御筆移易臺諫作爲控制言官的虎皮。

秦檜以彈去執政補以言官作爲獨攬相權操縱檯諫的權術,秦檜、韓侂冑以每除言路必兼經筵作爲交好臺諫,窺伺君主的途徑。

還有那史彌遠、賈似道以“檢審副封付出言章”作爲專斷言路的手段,也無不以君權失控爲契機,從君主手中竊取了對臺諫系統的最後監控權,導致了臺諫系統的全面危機和分權制衡的最終傾覆。

趙禎可不會讓臺諫成爲奸臣手中的工具,更不會讓它反傷大宋,襯托出君王的愚蠢,但之前他一直沒有好的辦法。

大宋的臺諫系統就像是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趙禎總覺得要割掉,但又心疼的一個東西,但今天,馮京的一番話使得他豁然開朗。

大宋的臺諫之所以會不受控制的出現弊端,被人利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它看似存在獨立性而事實上完全是依附皇權而出現的產物,只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了,纔會誕生出一種自己的品行,就像是獨立的人格……

而想要完成這一切,必須有一個前提,但這前提卻是卻是君王完全不能接受的東西——分割皇權!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