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乃是遼朝最大的陪都,這裡的人口同樣也是遼朝最多的足有近五十萬!

中京道的規模已經可以與大宋的東京城相媲美,但距離北京城卻是相差甚遠。

中京大定府雖然不是遼國的國都,但由於其建於聖宗皇帝時期,又是遼朝強盛中期國力強盛,而恰恰在這個時候趕上了百餘年的遼宋結盟和好時期,借鑑大宋的東京城的規格,於是這大定府一個陪都堪比首都上京還要好,還要大。

不過此時的大定府卻陷入一種恐慌的情緒之中,這是從未出現過的恐慌,城中的百姓多是來自中京道的契丹人,也有不少漢民混雜其中,在這座陪都之中的所有人無論出生,只要在便是一份戰力,變能得到朝廷給予的平等權利。

陛下雖然“病重”但他的旨意已久從皇宮中傳出,傳到了中京大定府之中,聖旨雖然冗長,但內容很簡單,也決定了城中所有人的生死。

中京大定府之人,無論契丹與漢民,亦或是渤海人,女真人都要爲中京道爲大遼而戰,任何人不得退卻,無論是誰,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一旦進入大定府之中,便要爲大遼的這座陪都死戰到底!

這樣的聖旨一出直接打破了所有城中人的幻想,當耶律裴宣讀這旨意的時候,契丹大軍已經開始封閉四門,並且開始駐紮在城牆四周,隨時可以抵達城牆進行作戰!

耶律裴比誰都清楚這份來自上京城的聖旨,朝廷是不希望中京道全部落入宋人之手,而大定府則是最後的方向,其他的州府城池已經在宋人的猛烈攻擊下逐漸淪陷,但只要大定府不失,朝廷的援軍便永遠有一個內應可用。

一旦大軍來援,城中的十萬守軍可相互接應,在宋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並且反敗爲勝引得最終的勝利,意思是這個意思,但在耶律裴看來卻是極難實現的,他們要堅持到援軍的到來,可宋人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嗎?

火器給耶律裴和遼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這種無堅不摧的火炮已經在遼朝傳遍了,面對毀天滅地的力量普通人的恐懼往往要比士兵更加深刻,他們沒見過,只聽說過火炮的威名,這就讓他們談炮色變了。

城中的百姓被集中在了大遼塔之前的空地上,這是大定府中最大的空地,足足能容納數萬人,而這數萬人都是城中的宿老和街坊官,他們是維持大定府正常運轉的所在,雖然不必城中衙役,但已久是社會底層的執行者。

耶律裴在這裡向衆人述說了聖旨的大概內容,並且總結了最後一句話,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所有人都要參與到抵抗宋人進攻的戰鬥之中,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六七歲的孩子,無人可以例外,無人可以免除!

此話一出頓時讓在場的人炸了鍋,豈有此理,八十老翁和六七歲的孩子如何能上戰場?如何能防禦宋人的進攻?這簡直就是在讓百姓們送死嘛!

眼瞧着場面不受控制起來,耶律裴微微嘆息一聲,他也知道這是一份類似昏頭的旨意,還好他不準備這麼做,再次開口道:“陛下的旨意並非是要爾等都上戰場,八十老翁可在家中修繕器具,六七歲的孩子也可在城中送軍糧。”

這還差不多,衆人鬆了一口氣,若是讓自己去百姓家中傳達這樣的話來,不用宋人攻城,這大定府便已然從內破了,城中百姓守城爲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了自己家中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

全城的百姓都被髮動了起來,他們也不得不跟隨遼軍進行戰鬥,因爲除了這死守大定府之外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城門不可靠近,城牆更是不可隨意接近,城中到處都是聽甕,任何人妄圖挖掘地道出城的都將被就地格殺。

誰都能感受到一場大戰即將到來,戰爭的陰雲猶如宋人的軍隊浮現在大定府的頭上,雙方之間即將迎來一番苦戰。

……………………………………

大宋的北京城在規模上要比大定府的規模大上許多,也是天下商賈匯聚之地,前線的戰報不斷從中京道送回北京城中,無論是皇宮,朝堂,還是市井,人們談論最多的還是這場北伐,這場對中京道的用兵。

對於大宋的百姓和官員來說,這是大宋自燕雲之後的又一次北伐,而且目標是遼朝最大,最繁榮的中京道,並且拿下大定府的意義何人不知和人不曉?

當初北伐燕雲,在析津府一戰中大宋多少是佔了便宜的,而且析津府不似大定府那般難以攻克,宋軍的火器出其不意的造成了毀滅性的效果,給遼人以重大打擊,並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奪下析津府。

而大定府則是做好了完全準備,城中軍民足足六十萬人,即便是死守,也能堅持數月時間,而這段時間大軍在外的消耗是驚人的,大軍能不能耗得起?能不能克敵制勝?

這些都是懸在百姓心中的疑問,現在北京城中討論最多的便是中京大定府這個話題,誰都要發表一下意見,當然最多的還是在拿這個話題關撲。

隨着大宋國力的提升,隨着工業的發展,隨着人們收入的增加,人們自然而然的升起一種民族自豪感,一種民族驕傲,對於國事和戰爭也愈發的關注了。

百姓的討論和朝臣的討論當然不一樣,朝臣們看的比百姓更加長遠,他們的眼界更高,知曉拿下中京道對於大宋的好處是空前巨大的,可以解決大量的冗官問題,亦可成爲大宋北方的一塊糧食產地。

從南方調運糧食有多幸苦和漫長?每年夏秋兩季,大宋的漕運海運,陸運就像是打響了一場戰爭,所有涉及其中的官吏無論官職大小都要拼了命的爲這些糧食北上而想盡辦法。

若是拿下中京道,那裡的大片良田,大片牧場可以爲大宋的北方提供多少食物和畜力?這是一個不可想象的好處!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