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一章 【汴梁手札】

一月之間,种師中、折可適、李綱和宗澤先後奉召入朝。

不過四人中,也就只有种師中對這事有所準備,其餘三人自然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尤其是宗澤,當他抵達京師並偶然發現整個汴梁的小報圈子裡都流傳他的《古楠賦》,而酒店、學館等各處百姓聚集之處也都在討論着他這個人的時候,他自然是大吃一驚。

這《古楠賦》倒也的確是宗澤所著,但自他著出也不過半年,且由於這《古楠賦》乃是他借景抒情,又如泣如訴地表述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並借漢末巴郡太守嚴顏隱喻自已,所以著成至今並未對外廣傳,僅是私下投與了幾個至交老友相互鑑商斧正而已,怎麼可能一夜之間便能在東京的街頭巷尾流傳開來呢?

而且,在陛見之後,宗澤對趙官家沒頭沒腦的就委任自己爲東京守備也是大惑不解,忙也再三推辭,結果趙官家卻言道:“卿之《古楠賦》甚得朕心,汴梁託之與卿,朕心可安!”

得了趙官家此言,宗澤自然不能再卻,只能接任了東京守備的差事,與李綱一道謀劃起了如何加強東京城防的對策來。

而這時,种師中卻是拉着折可適聯袂而至,拿出了一份由种師道親手撰寫的“汴梁手札”。

但說宗澤與李綱二人在看罷“汴梁手札”之後,兩人都是震驚得無以復加,兩人對視良久之後,還是宗澤最先壓下了心中震驚,指着“手札”對种師中道:“端孺,此書當真乃是汝兄所擬?”

种師中苦笑一聲,默默點頭道:“當真!”

宗澤表情吃驚的咂了咂嘴,剛想要說些什麼,倒是李綱輕撫長鬚輕聲道:“宗公,老彝叔此書,雖有些大逆直言,不過以兵家而論,言未過之。”

老宗澤雖然是科舉出身,但他一生輾轉爲官,也不是不知兵事的腐儒。大觀三年(1109年)時,宗澤調任晉州趙城縣令。因趙城地處西北,是抗擊遼國、西夏入侵的戰略要地,宗澤不但要操持一縣的政務,還要兼顧邊防建設。

他在深入考察了趙城的山川地勢之後,認爲趙城“前有並河、汾陽之固,後當晉、繹、蒙坑之險,左依霍邑,右阻太行,沃野百里,可以種植,實河東用武之地。”於是上書朝廷,建議升縣爲軍,將趙城建成軍事要塞,“大養軍士。。,以備不虞”。

雖然最終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朝廷的支持,不過由此可見宗澤對兵事的理解程度比起同時期的大宋文臣而言如何了。

只是,在看罷了“汴梁手札”後,便是老宗澤也被手札裡的構想給震驚了。

想了想,宗澤看向三人,沉聲道:“伯紀、端孺、遵正,你三人如何看法,不妨道來!”

三人各自沉吟,最終年紀最輕的折可適被點了出來,只能硬着頭皮道:“種公當知劉元帥用兵如何,既料定北線之軍難御金人,當寧可信其有也!以種家軍和折家軍爲第二道防線,放金人入境而圍殲,未必不可試之!”

李綱也點頭道:“至於金軍極善破城,不守東京外城之策,雖看似大逆,但未必不可行之。”

只有种師中爲難的攤手道:“種家有軍也不過三萬,折家也不過萬餘,如今西北騷動,兵力調配捉襟見肘,若是當真如兄長之預測,金人真是小股來襲倒也好辦,若是萬一來的是大隊人馬,只怕……”

對於三人說法,宗澤自然好生聽取,便又拿了种師道的這冊“汴梁手札”好生研讀起來。這冊手札,乃是种師道對即將或可能發生的宋金之戰的一些防禦看法。手札起頭就先預測了一個就大宋君臣而言,十分不願見到的可能性:劉延慶無法抵擋金軍南侵!

這當然也是廢話,要是劉延慶能抵擋金軍南侵,當初可不就直接攻滅遼軍,自己收回了燕雲之地。

所以,就大宋君臣而言,這等未戰先言敗的說辭雖然是大逆不道,可在種師中、折可適還有老宗澤和李綱看來,這十有八九或許會一言中的。

那麼,一旦劉延慶抵擋不住金軍,放任金人南下之後,以宋軍的戰鬥力而言,想要用移動值極低的宋軍步卒去阻攔有着極高移動能力的金軍,無疑是癡人說夢。而且,就算你固守沿途的城池,可若是金軍一路然道南下,來個直搗東京,你又能奈他如何?

隨意,种師道提出的策略,就算以种師中率領的種家軍和折可適的折家軍在大名府建立第二道防線,若是金軍當真南下,則兩軍不與阻攔,放任其南下,並尾隨其後,或在金軍渡河時半渡而擊,或是一路尾隨其後到達預設戰場後採用圍殲的形式堵截金軍退路。

至於宗澤和李綱負責的東京城,种師道給出的建議竟是不守外城,而是把防禦中心完全放倒內城的城牆上。

而种師道有此設想,倒也是給出瞭解釋,這其一是,金軍行動從來不設輜重,整軍多是以全騎兵的方式移動,士兵所用的甲冑、兵器甚至帳篷、糧草差不多就是“人馬同負”,所以這以往兵書戰策中教導的“截其道路,斷其糧道”的策略是完全不管用的。

說起來,大宋與遼國和西夏等草原民族鬥爭了百年,也早就總結出了步兵對騎兵那是追也追不上,攆也攆不着的尷尬戰場環境。就拿前不久种師道在西北狠宰西夏人,打斷李乾順脊樑骨的哪一戰而言,若不是种師道成功的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引的李乾順發了失心瘋執意要用騎兵攻打秦州,种師道也不可能攆得上西夏騎兵,一戰殺敵數萬,打斷了西夏人的脊樑骨。

那麼,對付行動如風,侵略如火的金軍,圍追堵截自然還是不管用的,因此也就只有依樣畫葫蘆還是用誘敵深入了。

對此,种師中和折可適自然沒有太大的意見,雖然種折兩家的西軍,各自都有這一支數千人馬的騎兵,但真要與全騎兵的金軍對抗起來,他們這點人馬別說能夠阻擋金軍南下的腳步,只怕硬碰硬的一戰打下來就得被人打殘了!

只是,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种師道建議這東京城的防守策略,居然是不守外牆,只守內牆,這個問題就可大可小了。

第九十三章 【好漢子】第一百六八章 【新時代】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四章 【彩虹】第四十一章 【切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七章 【疏籬曲徑】第五十六章 【拜師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五章 【監國長帝姬】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第九百六一章 【熱戰】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五章 【緣由】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十九章 【縋城】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五章 【三禁】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第一百六八章 【新時代】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六章 【筵無好筵】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一章 【節外之枝】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四章 【智取】第九百九三章 【狷生】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十章 【情種】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六章 【何以滅】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四十章 【帝姬】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八章 【綢繆有算】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六章 【機會】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二章 【傳訊】第三十一章 重賞第七十四章 【新同學】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十章 【猜着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七章 【撲跤】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三章 【又論臘日】第一百三一章 【太湖石】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八章 【張網以待】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四章 【故智】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第一千零四十章 【鬥將】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九章 【惶急】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七章 【反目】第一百十四章 【死不休】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一章 【反正】第一百三四章 【變數】第三十二章 喜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二章 【師師令】第一百六九章 【討賬】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二章 【擒李逵】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十章 【洗塵】第一千零六二章 【收兵】第一百五八章 【炮製】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六章 【劫數】第九百四三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第九百四二章 【天衣無縫】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八章 【世兄】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章 【天意不可違】第四章 【萬春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幫助】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四章 【祥瑞】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十章 【氣數未盡】第一百九九章 煎茶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好官】第一百九五章 隱秘【楔子】第一千零五七章 【入陣】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九章 【構想】第二百三八章 【良配】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一章 【聘禮】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一章 【毒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十章 【金蟬脫殼】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五章 【返鄉】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四章 【受旗】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三章 【何足道哉】第五十九章 【爆威】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護僑】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二章 【轉折】第二百二一章 正題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兩難】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章 【童貫來了】第一百三六章 【起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四章 【精英小隊】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十章 【北來】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二章 【處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七章 【倒戈】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三章 【借道】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三章 【說服】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六章 【恩寵】第三十章 報應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七章 【打帶跑】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四章 【受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九章 【不換】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八章 【揭破】第一千零四二章 【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