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折家軍長期鎮守府州,自然將對面遼國武、朔二州的情況掌握得門清兒,這次金遼決戰臨潢府,遼國因爲當初吃了下了宋遼和親的這顆“毒丸”,加上大宋東京又還無巧不成書的遭了黃河決堤的巨大水災,因此心中篤定的將宋遼邊界的守軍抽掉一空。
想想看,僅是遼國燕京析津府這麼重要的地方,也才留下了兩萬多守軍,這武、朔二州還有大同府留守的部隊又能多到哪裡去。根據折家探馬的消息,如今在武州的留守遼軍不超過六千,朔州因爲直面雁門關,倒也是宋遼西部地區的防守熱點,所以守軍倒也多些,約在萬人上下。
至於大同府,則據說只有三千人馬左右,不過若是算上府中富戶豪門蓄養的家丁、私奴和武備力量,湊個萬人也不算多。畢竟大同府也是遼國大城,城中百姓據說能有二十萬之衆。
不過,按照折克忠的說法,他有把握揮軍攻克的大同府的信心,是因爲這大同府的城守既不姓耶律也不姓蕭,而是姓韓,名伯實,乃是遼初有名漢臣韓德讓的後嗣。且韓氏一族鎮守大同府算下來也有四代人了,與鎮守了府州差不多六代人的折家可謂是硬槓了上百年的死對頭,因此互相太過熟悉,所以折克忠認爲他有把握勸降韓伯實,讓他乖乖獻出大同府這座遼國西京。
說起韓伯實,就不得不說乃祖韓德讓,這韓德讓的祖祖父韓知古,乃是唐末被掠至遼地爲奴,後官至中書令。父韓匡嗣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後因與宋軍作戰失敗,遙授晉昌節度使,降爲秦王。韓德讓自幼受家庭影響和父輩薰陶,智略過人,深明治國道理。初侍遼景宗以謹飭聞,加東頭承奉官,補樞密院通事,轉上京皇城使,遙授彰德軍節度使。
當然,他這官場經歷這還不算什麼,更爲傳奇的是,當初大名鼎鼎的承天皇后蕭綽(也即遼國蕭太后)本是要嫁給他的,只是被遼景宗橫刀奪愛,但據說後來遼景宗死後,二人如夫妻般生活。
再後來,蕭太后爲籠絡韓德讓,使其成爲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
這話的意思非常直白:我曾經許嫁於你,願諧舊好。當國幼主,也就是你的兒子了!
從此,韓德讓處於監國地位,到了統和元年(983年),蕭太后在韓德讓支持下實行漢法,加封韓德讓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987年),宋大舉攻遼,韓德讓從蕭太后拒宋,敗宋,封楚國公。師還,韓德讓在蕭太后支持下,團結契丹貴族和漢族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實施選官任賢,不分番漢,考覈官吏;確立科舉制度;清理遼世宗以來的滯獄;減免遭受戰爭、自然災害災民的賦役等改革措施,使遼代中期出現了興旺繁榮局面。
而蕭綽對韓德讓的恩寵猶不滿足,更是想要在小皇帝面前將“君臣”這一名份也欲去掉。於是賜韓德讓皇族姓氏耶律,賜名隆運,封晉王,隸屬季父房,遼聖宗從此得稱韓德讓爲親叔叔了。
韓德讓像遼國曆代皇帝和攝政太后一樣,擁有自己私人的斡魯朵(宮帳)、屬城,萬人衛隊,直如遼國的太上皇。史載:“德讓無子,初以聖宗子耶律宗業爲嗣;又無子,以魏王貼不(宗熙)子耶魯爲嗣;天祚立,以皇子敖魯斡爲嗣。”
因爲韓德讓無嫡子,於是規定皇室每一代都貢獻一個親王作爲韓德讓的後嗣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蕭綽親率大軍二十萬南下攻宋,軍隊一路推進,到達澶州城,直逼百里外的東京汴梁城。北宋朝廷一片混亂,甚至有大臣們建議棄城逃跑,遷都江南或者蜀中,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鼓勵下御駕親征,在澶州城下,與蕭太后簽訂了“澶淵之盟”。
蕭綽和韓德讓聯手完成了這最後一戰,又過了五年,蕭綽自感身體每況愈下,於是在聖宗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的十一月爲兒子耶律隆緒舉行了傳統的“柴冊禮”,還政給兒子。這時候,她已經在南京城(韓德讓的封屬)開始修建新宮了,於是打算到南方去療養,不料走到半途,一病不起,逝於行宮,享年五十六歲,死後葬在遼乾陵之中。
蕭綽去世對於已經年老的韓德讓來說,也是一重極大的打擊,他的身體也自此垮了下來,儘管聖宗耶律隆緒率諸親王像兒子一樣親侍牀前,皇后蕭菩薩哥也親奉湯藥——耶律隆緒一直和韓德讓親如父子,感情始終不受皇權和時間的影響,
儘管帝后殷勤服侍,韓德讓的生命仍在急速消逝中,就在蕭綽去世後的第十五個月,韓德讓也隨之去世。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爲韓德讓舉行了國葬,並將其安葬在蕭綽的陵墓邊,使韓德讓成爲葬在大遼皇陵中的唯一一個漢人和臣下。
至於鎮守大同府的韓伯實這一支,自然不是韓德讓的嫡出,但在遼國也算恩寵有佳,受封鎮守大同府,至今已經是第四代了。
因此,折克忠認爲,只要許諾韓氏繼續鎮守大同府,賺韓伯實來獻城應該不難,但空口白話勸降顯然是難以打動對方的,只有派出大軍急進,也來一個兵臨城下方纔有勝算的可能。
對此,黃傑怎麼想的也就不去說了,趙官家卻是深以爲然,當即便也研究起了如何招降韓伯實的可能性來!
只是宋廷君臣的這般構想,對黃傑而言無疑是紙上談兵,因爲東路巡邊的大軍最終處置權,顯然還是在種師道和童貫手裡,要他們把整個東路軍裡僅有的五萬騎兵都抽調過來行此“險招”,先不說成了是算誰的功勞大,若是敗了……誰來背鍋?
折家軍就不說了,人家也就一萬兩千人的部隊,只要真能牽制住武、朔二州的遼軍,不論勝敗都是大功一件,可要說五萬騎兵出了雁門關後有什麼不測,或是跑去大同府兵臨城下卻不能成功勸降韓氏一族,這後果可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