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着趙官家居然這般嫺熟的着地還錢,黃傑也是愕然,不過一想這趙官家自打登基繼位以來,乾的事情八成都是花錢,這錢花得多了自然也就被坑得多,學會這見價殺一半的技巧也是該當啊!
當即黃傑腦袋便要得好似個撥浪鼓般,忙道:“做不來,這又不是山野鄉道,俺也不是朝廷命官。在商言商,多少也得給些利頭好賺纔是……最少也得是整數兒,一百萬貫!卻要銀錢,不要錢引!”
趙官家聽來,便也想了想,沉聲道:“不然……朕讓一步,六十萬貫,如何?”
黃傑當即瞪大眼睛來瞧,便也道:“方纔官家可是金口玉言的準了,如今又來討價還價?如此可是有失君儀啊!臣也讓一步,九十五萬貫一口價!”
一句有失君儀,就把趙官家抵在了牆角,身爲皇帝,這已經許諾的事情如今又來討價還價確實失儀,當即便見他將袖一揮,便道:“罷了!守道,擬旨!”
畢竟是皇帝,趙官家君威還是要的,當下便讓樑師成擬了中旨,要戶部籌備九十五萬貫,準備修葺東京城道路和天渠。
實際上算起來,如今修路造渠的這點錢,還不夠他造艮嶽的零頭。從政和二年經蔡京建議開始備材到政和七年正式開工爲止,每年的物料耗費便不下百萬貫,甚至今年艮嶽的建造費用就已經超了百萬貫,算下來這座傾盡了趙官家心血的園林至今已經耗費了不下千萬貫錢財,可眼下看起來卻不如黃傑的修路計劃更是引人。
趙官家當然知道這道路翻新不過是面子工程,不管花多少錢,不管修成什麼樣,這事只要做下自然會引來朝中大臣和民間百姓的如潮好評。只不過在趙官家看來,天渠比起道路來更是有意思,從古自今他還真沒見過世間有這等奇思妙想,若這天渠當真建成了,日後百姓用水再也不用肩挑手提,只要在家中打開水閥便有汩汩清流自來,誰人不會在用水的時候念他一句好話?
而且,這等前無古人的功績,只怕也是該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想到這些,趙官家突然覺得一百萬貫也是不多啊!
想了想,乾脆大氣一點,便又讓樑師成擬了中旨,不過卻是發往內府,賞賜黃傑九色婚慶之禮一套,外加五萬貫的金銀,以此來顯示恩寵。
見趙官家這番賞賜的名目居然是婚慶之禮,黃傑自然有些驚訝,趙官家卻是笑着小聲道:“你與那封宜奴的情緣,師孃子自然與朕說了,當真是天定姻緣不可忤,這些便算是朕與師孃子與你的賀禮就是!”
聽着趙官家又用“朕”的自稱,黃傑便也懂事再次行禮謝恩,之後便也與趙官家等人商討起了細節來。首先就是,這次的工程並非是官府的路政,黃傑也不要什麼官方的身份,只是要求東京城所屬的開封府尹代表官府與他家的黃州建設簽下約書,將整個工程全權委託與黃州建設負責。
至於資金的調配也分前中後三期撥付,前期首付五十五萬貫作爲啓動資金,中期和後期各二十萬貫,視工程進度撥付調配。而後整個建設的過程,官府可派人監督,但不可以越權干預,如需要工部和其他部門協作配合時,不可推脫懈怠。黃傑乾脆推薦就讓樑師成做了總督察,反正他可是正牌的檢校太傅,就是個什麼都管的總管閒官,用他來做總督察,正好也是物盡其用。
這樑師成如今聖眷正隆,趙官家當然沒有什麼異議,當下便也準了。
而後,黃傑便又提出,這天渠建成之後還需要運營和維護,若是以官府出面來做的話,怕是有頗多不便,且還容易造成冗官冗員,不如另成立一個天渠會社(宋時民間參股的商號別稱爲會社),這其中官府以都水監的名義持股三成,其餘七成股本民間自籌,由持股商人推舉掌櫃代爲運營,分三六九等收取每戶每月水賞(也既水費),用以運營維護。
一旦東京天渠建成,這等方式就可以在大宋境內迅速推廣開來,到時天下各州縣只需要官府只需拿出三成的建設費用,便可帶動民間的七成投資迅。
這般說法趙官家聽了之後,便也拍着自家龍首驚訝道:“你這辦法,當初似乎也在那什麼規劃疏裡提過,當初好像叫什麼集資修路?如今便是集資修渠?”
這集資修路的想法,當初他的確是在踏勘蜀道的時候寫在了《江陵府至黃州道路拓寬修葺規劃疏》裡,想不到如今過了四年之久,趙官家竟然也還記得,黃傑便也哈哈一笑,道:“修橋補路在民間乃是善舉,以集資之法籌集資金興建或是可行,只是天渠前所未有,只能是先建成與百姓民間都親眼見了,纔好推廣。且叫臣瞧來,這等利民、便民之事,萬萬不可用來牟利,否恐折損了官家的仁德之名,不償失也!”
趙官家其實也沒把那水賞的蠅頭小利放在眼裡,不過黃傑這話的確是捅着了他心窩子,這天下各地要都是建成了天渠,百姓人人都能用上自來之水,豈不是到時家家戶戶都要稱頌他的仁德,當下便也得意道:“卿家竟有這般思慮,當真不錯!朕自有計較就是!”
也在這時,就聽樓下又是一聲鑼響,隨後便是一陣歡呼之聲,卻是中場結束了。
只是如今這閣中衆人的注意力全都不在蹴鞠上了,全都圍在桌案旁聽着黃傑講解規劃,不已會便瞧見滿頭熱汗的高進跑了上來,先搶過高俅的茶盞灌了一口殘茶,便來瞪眼瞧看衆人,時分納悶的喝道:“俺不踢了!”
他這話出口,卻是沒人理他,卻都埋頭瞧着黃傑正在紙上畫着的東西,高進便也窩着火湊過去瞧看,便也聽到黃傑解說道:“這噴泉乃是極西大秦之國的精巧機關,可將水流噴出數丈之高,蔚爲奇觀!俺之前收留了幾個從大秦流落來宋的碧眼西人,恰好懂得這噴泉的製造之法,所以俺就謀劃着待天渠建成後,便也沿着御街一路向南,建它個一百零八座噴泉,以彰顯我泱泱中華上國的水徳天威!”
衆人聽了,都是抽着鼻頭不語,便是高進也聽得愣了,不由仔細去看畫在紙上的圖形,可惜他站的位置不對,所以也是看不明白那紙上的奇怪東西究竟是個什麼玩意。
更聽黃傑道:“俺在成都試過,若是噴泉之池以方,各長三丈,深一丈,以大秦之法造泉,可使泉柱最高噴出二丈有餘。若以天渠之水來注入泉眼,或可達到五丈之高!”
大夥一聽,都是驚訝,趙官家卻是想到了什麼,突然問道:“這等噴泉機關,造價幾何?若是要造在那艮嶽之上,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