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五章 【使賴】

對於希尹的疑問,黃傑笑而不語,他當然不肯說就是準備要用這“保護戰俘及平民公約”來拖時間,要麼是拖到大本營把菱堡直接修到遼陽腳下,要麼就是拖到夏天!

這拖到菱堡修到遼陽或許還好解釋,至於說拖到夏天恐怕便是與希尹說了他也無法理解,經過最近一段時間黃傑親自對俘虜的金女真和金漢軍診脈取樣,發現在二十至三十歲這個區間的人裡,高血壓的患病率居然達到了五成,也就證明了他從奇夢中得到的信息,也即是爲什麼金軍或者說是身處寒帶的遊牧民族多喜歡在冬季發動南侵戰爭,卻不耐熱天作戰的原因就是原發性高血壓。

根據奇夢中的所見,後世的東北地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災區,歸根結底總結出的三大治病原因是維度高、氣候極端(寒熱交替明顯)、食鹽量偏大。

雖然根據後世的總結,在這三個因素當中,食鹽量偏大被認爲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不否認前兩個因素也是重要誘因,更何況心腦血管疾病雖然不是顯性遺傳類疾病,但也的確具備隱性遺傳的特徵。

所以,根據多方面收集的信息,黃傑便也大膽敲定了針對金國的夏季作戰計劃。

因此,雖然這次登陸作戰屬於應激而動、不得不發,可何時決戰卻是可以人爲控制,黃傑當然要選擇對自己有理的時間和地點與環境來取得更爲有利的勝利。

卻也說,黃傑接着又與希尹手談幾局,互有勝負也不贅言,便也散了。

待得回到了府中後堂,用過晚膳之後,便也召得各部前來彙報當日軍事消息。這軍中議事,除了大事要升帳軍議之外,每日早晚亦要點卯,當日事當夜辦結,自然不能拖欠。

黃傑首先便也將今日一早到的高麗消息告知衆人,又來問了遷徙城中百姓的諸多事項,最後便聽各部彙報今晝的諸軍事項。

首先聽的種萱來報,城中所計八千二百一十五戶,共計四萬三千五百五十人已經全數簽了遷徙協議,如今都已按區塊劃好了先後順序,只等明日正式啓動徙民。按照軍中運力計算,此次徙民將要動用各類車輛一千五百餘量,以四十里爲一站進行往復式的移送。

如今菱堡已經修出了整整七座,從連雲島出發,經過青石堡、湯池堡、大石橋堡抵耀州,從耀州出發又途經葫蘆堡(今海城市葫蘆峪)、南臺堡(海城市南臺鎮)、東鞍堡(今鞍山市鐵東區東鞍山)、首山堡(今遼陽市遼陽縣),便也抵達遼陽。

不過,如今從耀州往北,算是完全建成的菱堡僅有葫蘆堡一座,南臺堡僅完成了七成左右,東鞍堡和首山堡只不過纔打下了基礎。

不過瞧着宗望瘋狂構築營寨的架勢,黃傑也不敢真等到所有的菱堡都建成之後再開始徙民,因爲別的不怕,就怕宗望一旦得到援軍人手充足之後,跑來圍困遼陽。

這軍略有云,五則攻之、十則圍之,宗望這人用兵也是不錯,不然不可能活生生弄翻的號稱雄師百萬的遼國,看他湯池堡下吃了一擊悶虧之後,便也悟出了守城的壞處,不按黃傑的預想跑去守瀋州,反倒在遼陽城北駐營相峙,也就知道這人的謀略一點都不差了。

要知道,守瀋州就等於是守死地,是打定了主意要跟黃傑拉鋸巷戰。在宋軍有如此多攻城利器的情況下,這無疑是最爲穩妥的戰法了,可他偏偏看出了黃傑用心,於是跑到遼陽城外構築營地,最終還是佔了個退可守進可攻的地利。

便也說聽得種萱說完城內情況後,又聽折月美彙報城外情況,這幾日折可適領着七千折家軍遊弋在耀州附近,雖然幾次與金軍前來襲擾的部隊遭遇,但基本上都是一觸即走,並未與之交戰,因此部隊倒也沒有什麼損失。

而從初五東鞍堡和首山堡打下基礎至今,這兩處在建菱堡也幾次遭遇了金軍襲擾,但因爲折可存按照規制在每處菱堡工地都駐紮了一萬精兵,標配的是三千刀盾、兩千長矛和五千弓弩,直接組成戰陣守衛工地,擺出的前拒馬、中矛陣、後刀盾、最後是神臂弓箭雨洗地,因此金軍的數千襲擾部隊完全無法尋得機會。

就拿初五那日來說,金軍一支約有三千人左右的輕騎部隊來襲東鞍堡工地,只是一陣衝鋒就丟下了差不多三百多具屍首在陣前八十步到三十步的區間,卻拼死也未能衝進三十步之內,連肉搏的機會都沒給。

說來金軍也是納悶,以往打遼軍的時候,要麼雙方是鐵騎對衝,要麼遼軍在排布步卒的時候,也還講究什麼步弓在前三發後撤,再以刀盾長矛拒之,而不是如宋軍這麼賴皮,一點突破機會都不會。

所謂的步弓在前,也就是步卒擺好戰陣後,弓箭手站在最前面,待敵人接近時迅速射出三發箭矢再跑回後陣去。這麼設置的原因,大多是因爲步弓手的弓箭若以軍制的弓弩標準射程來計算,有效射程多在八十至百步之內,爲了獲得更好的殺傷效果,所以要搶佔前陣也就一、二十步距離對敵人造成更多的有效殺傷。

而這樣的射擊,對攻擊一方既是不利,也是機遇,若是進攻一方夠狠夠兇殘能夠抗住傷亡不被箭雨擊潰的話,那麼以接近極限的速度發起衝鋒後,或許能夠趁着弓箭手後撤的機會迅速接近衝進守軍的戰陣,直接用身體作爲攻城槌撞破盾陣擊潰守軍。

只是,這次的宋軍太賴皮了,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用超長的鐵槍結成拒馬不說,陣型牢牢扣死,弓箭手就特麼躲在最後不惜犧牲幾十步的射距死活不矛頭,前排的長矛陣和刀盾陣更是擺得如磐石一般不動搖,金軍發動幾次吃了大虧後,也是沒了辦法。

而且,最最賴皮的是,如果在行進道中遭遇,宋軍這邊除了擺出戰陣佈設拒馬,倒也沒了別的動作,可當金軍來襲擾菱堡工地時,往往策馬馳近百步距離之內就會莫名其妙的人仰馬翻,最後幾經查看也才發現宋軍居然在地上挖出了一個僅有馬掌大小,卻深達二尺的陷馬坑,只要戰馬不小踩着了就必然是一個陷蹄折腿馬翻的下場,這也太過使賴了。

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九章 【盡釋前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十章 【夢警】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七章 【反目】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七章 【繼續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二章 【猜着了】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三章 【說法】第二十二章 【蹊蹺】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一章 【汝敵有子】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一章 【節外之枝】第十七章 【表妹】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五章 【黑船】第九百二十章 【天鷓】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四十章 【帝姬】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二章 【生路】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二章 【迎親】第一百十八章 【喜郎】第二百一九章 稀奇道理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二章 【議計】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八章 【賞格】第一百一十章 【天道盟】第九百八八章 【協防】第九百四七章 【亡國滅種】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二章 【种師中】第一百四七章 【戰長街】第三十九章 【晨起】第一百三六章 【起事】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六章 【都該死】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四章 【如臨大敵】第二十七章 【功德】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第三十四章 【打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九章 【將功折罪】第一百二一章 【噩耗】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一章 【震動】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三章 【料算如神】第八十一章 【懈怠】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七章 【倒戈】第二十三章 【一清】第四十一章 【切磋】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七章 【逆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一章 【迎還】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三章 【新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二章 【鹿死犬亡】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七章 【伏擊】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四章 【精英小隊】第九百十九章 【謀略義州】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六章 【回馬槍】第二章 【黃牛兒】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第一百九七章 秦馳道第二百零七章 三司第一百二四章 【憂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七章 【疏籬曲徑】第一千零九章 【倒戈】第一百七四章 【成害】第二百二八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零四三章 【射馬】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一十章 【挽天之傾】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九十九章 【升雞】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三章 【禍從天降】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十章 【女將】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第二百二二章 罐肉會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十章 【僥倖】第一百七二章 中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送菜】第九百三五章 【將計就計】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七章 【豬羊】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九章 【小王太尉】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一章 【毒計】第九百三六章 【元帥烏朱】第三十六章 【謊言】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七章 【秦晉之好】第九百二六章 【開了眼界】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六章 【進軍】第一千零七五章 【示警】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七章 【仁義之師】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四章 【上路】第一百七二章 中計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八章 【問計】第七十三章 【入學】第三十一章 重賞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平壤城下】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九章 【難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九章 【難題】第二百三二章 【黑白奴】第九百八四章 【大捷】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三章 【回大宋】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三章 【何足道哉】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七章 【請罪】第一百六四章 【故人來】第二百三七章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