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碟相思豆 冬至送輕舟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長的一天。夜長,夢多。詩人爲夢,給歌者寫一首叫冬至的歌。
高曉鬆很多年前寫過一首叫《冬至》的歌。我喜歡那一句:“你要等雪花把頭髮淋溼,你要做一件晴朗的事。”
冬至過去,慢慢,夜如蛻,會短。夢在醒處亮了,從此光明一日長過一日。
從此,數九入寒。然而,我們換一個思量,春也正因掂指可數而在望——你在這一刻可以相信的是,九九過後,徙鳥必回、宿獸必醒、凍水必開。
冬至,陰極之至,陽氣自來。你因相信四季次第有規,韶華循序蹈矩。
所以,我們不妨在冬至日賀歲,在這廂禮問春安。
上溯三千年,蘇州所在的吳地,在冬至這一天就進入了新年。
這是古吳國第一任國君泰伯沿襲故鄉紀年的歷法,在此確立下來的規矩。
泰伯和弟弟仲雍,是第一對因爲絕決地去國離鄉而名垂青史的兄弟。他們分別是商末西岐屬地的君主古公亶父的長子和次子,因爲發現三弟季歷及其子姬昌有大格局和大氣象,兩人約定共同放棄繼承父親創下基業的全部可能,客走他鄉。後因爲父親和三弟相繼去世,二人兩去兩歸,回家料理喪事,但是每回只理家事,對於繼位的各方懇請,堅決地一辭、再辭、三辭,最終順利地將西岐基業交接給了侄兒姬昌,也就是後來真的成就了大氣象的一代英主——周文王。
在第三次離開後,泰伯和弟弟就此再沒回還故土。那一年他四十二歲。一路直向東南,停在長江邊、太湖旁——當時尚且蠻荒的吳地。在這裡,泰伯一直活到九十一歲高齡。他治下的古吳國,從斷髮文身的野蠻部落逐漸成爲文明地、溫柔鄉。
泰伯去世後,直接讓位給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兩家天下,一是三弟和侄兒的周天下,二是二弟的吳天下。
泰伯讓王,成爲孔子的經典一課。在儒家樹立的先賢道德楷模中,泰伯被奉爲“最高尚的人”。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把泰伯、仲雍兄弟列爲第一“世家”。
“世家”長子泰伯,因爲放棄而遠行,自然也沒有從故國老家帶走什麼,甚至最後連父親的姓氏也放棄了,而啓用了他所創造的“吳”冠以爲姓。
但是他帶走的,是故國對於時光的紀曆。陶淵明有詩句說“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只有不遵循時間刻度,我們才能在大自然裡有唯我獨有的自由。
而泰伯,他在新土地裡開荒,用舊的時光。深耕進去的,全部是長相思的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其實也是一種團圓。
而在西岐,祖父打下來的江山、伯父讓出來的天下,在姬昌的治下成爲中華物質、精神和政治文明的新啓元。在周王朝創立的四時曆法裡,“冬至”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要舉行“迎歲”的盛大儀式。“冬至大如年”的傳統至此確立,代代承延。到了漢代,冬至被列爲“冬節”,官府要放假,並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魏晉時代,冬至日更是各國來賀的重要節慶。到了唐宋時,冬至更爲熱鬧,在南宋時代,冬至日被稱爲“一陽賀冬”日,當天男女婦孺,甚至連外出的車馬都要華整鮮好,服飾炫美,遊子歸家,朋友到訪,會客過年;至明清時,皇帝都要在冬至這一天去天壇內的圜丘壇隆重祭天。
天子威儀四海,百姓要的只是團圓。
泰伯、仲雍在吳地,將“冬至”定爲一年之初。團圓飯的習俗,也因此在民間養成。自泰伯始,延續着悠遠吳地風情的冬至團圓,成爲時歲裡一桌美味的記憶,一傳就是三千年。而在不斷節略的菜譜中,冬釀酒和冬至湯圓至今仍保鮮在蘇州古城百姓的習俗中,在每個冬至前夜,氤氳的香氣撲面,三千年的時光可盛。
冬釀酒原來叫“冬陽酒”,是因爲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萬物開始慢慢復甦。酒是米酒,與桂花一同釀製而成,口味甘甜,色澤金黃,隱隱地有桂花的幽香,爽口怡人。而冬至湯圓更以寓意團團圓圓而成爲冬至美食的必備。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相思五彩小湯圓
曾聽過一首寫盡江南雋永詩意的粵語歌《慕容雪》。歌從冬至的蘇州河起筆:“臨行辭別你,欣賞未夠,分一碟相思豆,冬至送輕舟。”
相思與團圓,也正是這個節日的主旨。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爲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爲正月,以冬至爲歲首,過新年。在江南,無須氣勢宏大鑼鼓喧天的儀式,一碟如同相思豆般渾圓的小湯糰,就能承載一份歷盡滄桑的傳統文化中最悠遠的意境。
冬至團圓,與不常見、不得見、不常聚、不得聚者團圓。
即使相思,亦成團圓。
【食材】
水磨糯米粉:700克 溫水:適量 黑芝麻粉:20克
紫薯:200克 胡蘿蔔:200克 西紅柿:200克 菠菜:200克酒釀、桂花糖:適量
【做法】
1.榨各種汁:胡蘿蔔先隔水蒸20分鐘,蒸熟後再榨汁備用;菠菜先在開水中燙一下,再撈出榨汁備用;西紅柿、紫薯分別榨汁備用。
2.製作各種麪糰:
①白麪團:取水磨糯米粉80克,加入50克溫水,用筷子攪散成小塊後,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麪糰。
②黑芝麻麪糰:取水磨糯米粉60克,加入黑芝麻粉20克,加入50克溫水,用筷子攪散成小塊後,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麪糰。
③蔬果汁麪糰:取水磨糯米粉80克,慢慢添加50~70克蔬果汁,胡蘿蔔、菠菜汁含水量大,約用50克就可以,紫薯汁澱粉含量高,約用到60~70克。3.把揉好的麪糰用保鮮膜包好,上面蓋上溫毛巾保溫。用時取一塊麪團,用手揉成長條,再揪成重量約爲5克的小劑子,放在手心裡搓成小圓子。4.鍋裡煮水,水燒開後放入搓好的小圓子,待水再次沸騰,小圓子浮上水面,盛出。
5.碗里加入一勺酒釀、一勺桂花糖,與小圓子一同裝盤。
6.沒有用完的小圓子滾上一層水磨糯米粉(防止粘連),放入冷凍室保存。
冬至過去,除夕就真的近了。一年終要過去,所有奔波在外的遊子總要回家。
在這個奔徙的時代,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兩座城——
以日出與月升裁晨與昏,以白樺林與楊柳岸裁冬與春,以一扇留着的門、一盞點亮的燈、一縷爐竈上煨熟的香氣,以等與相送——以故鄉與異鄉……裁雙城。
相思迢遞隔重城。其實所有節日,都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所有不同時間軸的親人,在此把時光組合如一。如一陽生,數九始,天地陰陽都在此日相逢。
不如我們同飲同歡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