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郎很快理解了魏公公的意思,公公所言的皇軍需要朋友,自是指戰術方面,意大明皇帝親軍的此次徵日作戰需要日本的有識之士和地方勢力的幫助,絕不可孤軍作戰。
帝國不需要合作伙伴則是戰略層面,很顯然,魏公公並不會真正的要扶持什麼日本的新豪傑取代德川幕府,但是在戰術層面上,皇帝親軍又必須得到日本各方勢力的協助,使現在的幕府重新面臨戰國時羣雄紛爭的局面,從而有利於皇軍對幕府的討伐。
看起來二者之間是矛盾衝突的,但實質卻並沒有衝突。
因爲時間會解決這個問題。
“何爲真豪傑,唯魏公也!”
葛三郎當天在自己的日記上只寫了這一句話。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不太喜歡寫日記的魏公公當天也難得的翻開小本本,寫了這麼一句話。合上日記本的魏公公帶着十二分的嚮往悠哉哉的來到了臥室。
隨後,土原城中傳出了不知名的、憤怒的咆哮聲:“西巴,怎麼會是男人!”
天亮之後,感情受到嚴重欺騙導致黑眼圈的魏公公下令蒐羅城中所有的藝伎,將他們統統裝船運往京師,謂之“以供內廷諸公消遣。”
好在,葛三郎呈上的一篇名爲《開誠忠告東瀛之豪傑》的告示讓魏公公鬱悶的心情稍稍好轉。
這篇告示是昨天晚上葛三郎熬了一夜寫出來的,爲此,他喝了好幾壺水,中華也抽了三包,早上那夜壺都是滿的,鼻孔裡也是黃的。
魏公公十分重視這份告示,在全文閱讀之後他忍不住打賞了葛三郎紋銀一千兩,謂“天花亂墜,感動涕零,先生之才當受此賞!”
告示全文只兩千餘字,雖然篇幅不長,但相當的抓要點。
告示一開始就從德川幕府竊奪日本政權開始說起,稱德川家康本是卑鄙小人,既非受命之德,又無功於日本,純屬機變僞定一時,巧操幕府。當時豪傑武力不敵,吞恨抱憤以至今日,蓋所謂人衆勝天者矣,今也天定勝人之時且至焉。
隨後,告示又對幕府的內政外交,尤其是對天主教徒的殘酷迫害問題上進行了全面攻擊,宣稱“上天厭其德,下民倦其治”,所以日軍一敗再敗,是蓋“德川氣數已盡,而天下與棄之因也”。
告示同時說,皇軍“之所伐在幕府,不在日本人民也”,“日本民族與我皇明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諧榮之誼,不有與仇之情也”,號召日本人“絕猜疑之念,察天人之向背,而循天下之大勢,唱義九州四國,糾合壯徒,以逐德川之幕府,起真豪傑於草莽而以託大業,然後革政,除民害,去虛文而從聖賢儒教之旨。”
最後,號召被德川幕府迫害的各地百姓以及從前的各方勢力幫助皇軍,以使日本能夠成爲真正的皇道樂土。
“卿等速起,勿爲關白所笑。”
結尾這句是魏公公給加的,短短十個字卻是精華滿滿。
“速印速發,此文告須使日本鄉野皆知,使豪傑皆知。”
當天下午,魏公公又接見了一百多名剛剛奉召加入皇軍的日本武士,這些武士都是受皇明徵召令而來,而在此之前,他們其實已經算不得武士了。
結束了混亂的戰國時代的德川幕府,出於政權統一和恢復秩序的目的,推行了幕藩體制,並大規模削弱藩國大名特權,這就使得原先依附於大名們的武士不再成爲各藩國的特權階層,各藩國也無力再豢養如此衆多的武士,如此,大批的武士便“下崗”,要麼成浪人,要麼回家種地。
可以說是職業軍人的這些武士又哪裡能安份呢,因此各地的倒幕軍中就有大量武士混跡其中,意圖推翻德川幕府,以使他們能夠重新恢復過往的身份和特權。
大明皇軍的到來,給了這些下崗武士一個新的希望,遠比倒幕軍更強大的希望。
武士們沒有家國之義,甚至現在的日本也沒有家國概念,誰給錢替誰賣命纔是這個時代日本武士們最真實的寫照。
大明皇軍開出了價碼,給出了體制,成爲“皇軍”要比成爲浪人,被幕府壓迫的賤農更誘惑。
自發出佈告後,土原城便陸續有下崗武士來投,甚至還有薩摩藩的正式武士,前後已有數百人。
近衛師團和正在組建的皇協軍第二混成旅團正在奉命接收這些武士,魏公公今天接見的實際是第四批。
按計劃,這批武士將被移交給正在執行攻擊京都作戰計劃的步兵第三聯隊,因爲武士們的訓練和軍事素養無法同近衛師團很好的融合,所以近衛師團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各聯隊單獨編建一支由武士組成的特攻隊。從而既可以不影響師團戰鬥力和編制,也能很好發揮武士們的戰鬥力。
“京都之戰,是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戰,望諸君奮勇殺敵!”
“帝國的功臣閣中將有諸君的一席之地!”
“拜託了!”
號角聲中,剛剛從臺灣過來的警備師團第一聯隊、皮島特別支隊兩個大隊的官兵同武士特攻隊一同踏上聯合艦隊的戰船,他們將在大阪登陸攻擊京都,呼應配合從津市登陸已經佔領奈良的近衛師團主力。
距離魏公公發出“三個月消滅秀忠”的承諾已經過去兩個月,皇軍卻依舊沒能向京都(洛陽)發起總攻擊。
幕府常備軍已經在德川秀忠的帶領下趕赴京都,並在京都周圍形成了防禦圈,據菊機關的可靠情報,德川秀忠很有可能會率領主力出京都攻擊奈良,以主動進攻姿態穩定京都、江戶乃至幕府所屬各藩的人心。
如果德川秀忠取得會戰勝利,幕府將得到更多的軍隊,這對於皇軍是極爲不利的。
“戰事一開,便沒有後退!”
土原城中,魏公公將防守土原的重任交給了顏思齊,他本人將在三天之後前往奈良親自指揮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