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DRAM模塊和CPU櫃

第40章 DRAM模塊和CPU櫃

這是兩片芯片!

兩片芯片都是灰中帶紫色的陶瓷封裝,兩邊都各有9個金色的金屬腳,頂部鑲嵌着一塊金色的金屬片。

高振東在意識裡仔細分辨了一下金屬片上的字,一片的第一行前5個字符是C8008,另一片第一行前5個字符是C1103。

這個精品店的店主真是個人才,估計這東西在店裡,也是鎮店之寶或者特殊商品這樣的地位。

要知道8008和1103這兩種芯片以C打頭的,可是前期生產的高端貨,那金黃色不是塗上去的,是鍍上去的真金。

這和後期D打頭的塑料封裝不可同日而語,到了高振東讀大學的那個時候,品相好到可以做禮品的C8008和C1103,價格可不算便宜。

大貨啊,高振東這時候的心情比調到大魚的釣魚佬還爽,只恨不能像釣魚佬一樣拿着在城裡逛兩圈。

C8008,Intel公司於1972年開始銷售,世界上比較公認的第一款成熟可商用的8位CPU,18腳雙列直插(DIP18)封裝,頻率最高0.8MHz,每秒執行指令數最高大約8萬條,可尋址空間16KByte,晶體管數量3500個。

C1103,Intel公司於1970年開始銷售,世界上第一款成熟可商用的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芯片,也就是今天大家說的內存。同樣是18腳雙列直插(DIP18)封裝,與C8008一樣,這也能爲Intel節約製造成本。容量1kbit(位),也就是128Byte(字節),每1位都由1個三管存儲單元構成,總晶體管數量也在3000多個。

這兩個東西在日後的人看來,那性能和容量都是弱到爆炸,可是在1959年,這就是非常強勁。

舉個例子,1958年8月1日,以老大哥M-3型電子管計算機爲原型仿製的103機首次連續運算,速度是30次/秒,後經改進,達到了3千次/秒。1959年仿製成功的104電子管計算機,運算速度1萬次/秒。

不過,上面的例子裡的計算機,運算速度都是指的浮點運算速度,換算成指令數的話,會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而且,上述計算機都是30位以上的字長,這一點上比8008強不少。

雖然在速度、字長上這個時候的國產計算機與8008各有千秋,可是這些計算機都是一臺就要裝滿一個房間的大傢伙,耗電就更不用說了,幾千個電子管的東西,就問你怕不怕。

造價更是離譜,據說104機的造價,爲每臺200萬人民幣,這可是1959年的200萬。

這些計算機有多難造?來看看產量吧,103機總產量38臺,這可是總產量。

說完8008,回頭看1103,這東西比起已經59年已經國產仿製成功的磁芯存儲器,就三個好處:快、小、便宜。

看看103的磁芯存儲器就知道了,1024字節的容量,要用幾個機櫃來裝,大概就是現代42U機櫃那麼大的那種機櫃。

高振東在意識中感受着這兩個東西,心中一片火熱,雖然不知道這東西提取出來,經過本地化和年代符合性改造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是哪怕不能用,光憑一個8008的通用CPU架構,就已經賺翻了。

按捺不住的高振東馬上衝向陳總工的辦公室,向老陳請了個假,看着那副臉紅筋漲的樣子,老陳還以爲他生病了,關心了好幾句。

請好了假,高振東騎着車,運腿如飛,恨不得把車踏板踩到地裡去。 飛快的回了家,鎖好所有門窗,把所有的窗簾拉嚴實,高振東來到了暫時沒放啥東西的南屋,準備提取這兩個寶貝。

畢竟經過系統改造之後,天知道會變出個什麼鬼東西,沒準和103一樣能裝滿整個房間也說不定。

高振東站在南屋門外,啓動了提取,站在屋裡他怕自己被擠死。

出現在南屋裡的,是兩樣東西,旁邊還有兩本紙質材料。

一樣東西是由4塊50釐米見方的電路板上下堆迭而成,電路板中間以銅柱相隔,4塊電路板上有大量一摸一樣的單元,每個單元由三個晶體三極管和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組成。兩塊板之間,由一些信號線鏈接,在上面那塊電路板邊緣,有一些由晶體管和阻容元件等組成的電路,以及一排接口。

另外一樣,是一個同樣50釐米見方,1米來高的櫃子,裡面也堆迭了多塊電路板,每塊電路板上,都由晶體三極管、晶體二極管以及一些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組成不同的電路,其中幾塊板上的電路基本一致,櫃子的最底部,是一個看起來像電源的東西。

高振東拿起兩本紙質資料,匆匆掃了一遍,大笑起來,系統可真太貼心了。

毫無疑問,那個4層板堆迭的東西,就是C1103存儲芯片,不,應該說是128字節DRAM模塊了。而那個櫃子,那塊C8008改造的成果,可以叫它CPU模塊櫃。

至於爲什麼那麼小的兩片芯片會變成這個樣子,那就是系統改造的原因了。

作爲70年代的產物,C8008和C1103無疑不可能在這個年代原樣提取。好在兩者技術雖然高,原理卻是簡單的,其實哪怕是現代CPU和內存,也是一樣的原理。

簡單說就是利用集成電路技術在硅片中製造大量的晶體管和阻容等輔助元件,組成各種各樣的邏輯門,更進一步形成各種功能模塊,最終得到的就是CPU、內存。

這也是以前CPU廠商在發佈新產品時,經常會說晶體管數量的原因,因爲晶體管數量代表着製造工藝、功能、性能的進一步提升。

而系統提取過程則反其道而行之,把整個芯片反向分解,拆解爲一個個的晶體管和外圍元件,用59年國內已經實際存在的晶體管和電子元件完整的實現了CPU和DRAM功能。

前世高振東在網上也常常看到有大神玩兒CPU的DIY項目,用74系列邏輯芯片甚至三極管硬搭CPU,沒想到現在自己就見到真貨了。

甚至,系統還令人暖心的準備了說明材料,它真的,高振東哭死。

看來這個系統的提取規則似乎是按照“定義”來提取的。提取手機,物品的定義是“通信工具”,那經系統改造就只能得到同爲通信工具的對講機,手機裡的芯片是出不來的。

實話說,幸虧是C8008和C1103這種初代產品,晶體管才3000多,要是裡面封裝的是手機那種幾萬到上億晶體管的芯片,就真沒法實現了。

文中關於國產計算機的一些說法,由於史料原因,其實是有很多種的,我使用了個人覺得看起來更合適的一種

第470章 又回到老問題了第730章 高振東的喜,婁守行的憂第799章 扔個大的第104章 高振東的新技能(4k)第543章 修改生產工藝要慎之又慎第748章 你有我有全都有第834章 他們到底遇見了什麼?第469章 傳奇機型!第59章 誰啊?老跟着我第377章 以戰代試?第390章 首開紀錄!第194章 光顯示器上能看到,不算(3k)第496章 還是大的好第405章 這玩意得搞!第52章 一起爲戰鷹插上翅膀第451章 貼錢當官第176章 李副廠長的心思(3k)第3章 熱情肯幹三大爺第572章 我是來打醬油的第236章 當一回游擊隊第702章 我作證!第490章 CQB和瞎胡鬧第188章 高振東同志,你算半票(3k)第348章 無意之中卡了一手bug第652章 技術的傳承第145章 當專家的高主任(3k)第243章 “JiGuang”第102章 ESR的一隻腳(3k)第247章 這個彈,就這麼定了第161章 來自地面的壓力(3k)第314章 振東同志這個申請,不能批!第238章 聯誼會第782章 老毛子的想法第293章 1218的遺憾,高振東的五一第9章 進院第一瓜第729章 聲振四野,八方餘波第599章 你啥都不幹也行第321章 部委領導們第479章 元旦前的全院大會第227章 豁出去的許大茂第809章 對岸的機會第493章 三幀電競第714章 啊!肺結核!第750章 會戰總結,人員變動第235章 有個單位想轉正第352章 嘎嘣,碎了!第372章 燒穿它!第426章 碲汞鎘能用了第415章 新人的安排第12章 重熔未動,電偶先行第82章 團結羣衆的高振東第109章 腦洞大開,胸懷寬廣(3k)第560章 紅五星!第463章 他們是在搶劫!第144章 我絕不是爲了打遊戲!(4k)第374章 打中了!第718章第522章 只有攻5的圖紙還不夠第643章 婁曉娥的大獎狀第172章 技術“倒退”的建議(3k)第672章 他們永遠搞不出來第750章 會戰總結,人員變動第123章 它叫“C”(4k)第296章 你換血我換腦,師弟掏出好法寶第282章 孩子們,不用謝第637章 升級一下存儲第710章 婁曉娥的喜事第717章 運算所頂不住了第391章 大勝!第75章 你怎麼又來了?第531章 飛天01的新任務第626章 疼!第695章 賈張氏的氣憤(先發兩章,剩下一章晚上七點)第812章 投降也講究先來後到第288章 勞動節禮物?第474章 最後一塊板和工具人第645章 高總工的叛逆期?第25章 文武都抓,文武都硬第221章 讓她去讀個單科吧第466章 三種芯片第779章 喜憂參半的導研院第98章 你是我們運算所的人了吧?(上架第五第83章 小夥子,你罵誰呢第658章 WTF?!第133章 技術科集體飛昇,高振東無事可做(第709章 還是爲了登陸第20章 恍如隔世第17章 掛牆上和站地上第587章 手冊的分第643章 婁曉娥的大獎狀第160章 針對的就是BMP1(3k)第672章 他們永遠搞不出來第118章 這寡婦門,我還真就不讓你踹(3k)第99章 這個東西,不能耽誤第573章 課題有兩個,你們可以選選第172章 技術“倒退”的建議(3k)第104章 高振東的新技能(4k)第12章 重熔未動,電偶先行第506章 反坦克導彈的小尾巴第340章 美滋滋的配套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