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拿到縣裡的資助,吳楓這段時間非常認真,每日起得很早,幾乎都是卯時正就起牀,背書溫書看書,向劉夫子王夫子請教問題,練字制文作詩,每日安排的滿滿的。
而他的倆個哥哥嫂嫂對家裡的態度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從以前的不屑一顧到現在的頻頻回老宅幫忙,變化之大,讓一家人很不適應。
但也從側面反應出,四人之前並不是不看好吳楓的學業,並不認爲他考不上,他們害怕的,是他繼續使用家裡的銀子。
現在,有了官府的資助,加上他的學識,中秀才簡直是指日可待。
雖然秀才不能做官,但也有許多隱形的福利,例如可以免一定數量的田地不交稅,等等。單單是這一項就讓家裡十分期待。
可若是分了家,到時候吳楓不認,他們也沒辦法。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隨之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更不敢怠慢,恨不得立刻搬回家住,甚至連分家這回事都沒發生過最好。
蔣州牧要同吳楓結成幫扶對子,實行一對一幫扶!
媽呀,這簡直是天下掉餡餅的好事!
第二日早飯後,吳楓剛進村學,就被劉夫子叫到一旁,說蔣州牧和吳學政要見他,搞得吳楓一臉驚嚇。
一個巡撫,一個學政,對於他來說都是傳說中的重量級人物。要知道,他們平時可是連知縣等流都難得一見的。
而現在,這樣兩個大官居然就在他們村裡,還要見他。
“夫……夫子,兩位大人爲何要見學生……”
見他眼裡有不解和恐懼,劉夫子只好先安撫了一下他的情緒,生怕他被嚇跑了,到時候交不了差。
見他平靜下來,這纔開始解釋。
“我也是剛剛纔知道……”
媽蛋,還搞微服私訪這種事,幸好他們一直都做得夠好,不怕檢查。天知道早飯的時候聽了孫教諭的話,他和王夫子的表情有多精彩。
“這位是蔣州牧,這位是吳學政,是來村裡體察民情的。”
“兩位大人來曲水村,一是爲了體察民情,二是順道看看村學的設立情況。前段時間你不是得了朝廷的資助麼,那只是縣裡幫助寒門學子的第一步。”
“第二步便是一對一結對幫扶。意即在縣裡選出一批有愛心有經濟能力的善長人翁,與各個村裡的寒門學子結成對子,負責對方唸書期間的部分甚至全部開銷。”
至於是部分還是全部,要看幫扶者的經濟狀況以及意願。
劉夫子的話很好理解,但吳楓覺得自己還是聽不懂。結對子什麼的,跟蔣巡撫吳學政叫自己有什麼關係啊,難道,難道……
這個念頭只是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便不敢再想。
他們這個縣的寒門學子人數可不少!
“也合該你運道好,可見勤奮一些是沒有壞處的。昨日我和王夫子在兩位大人跟前彙報事情,總是提到你,想來那時兩位大人就上心了……好了,不用擔心,總之是好事。走吧,跟我一起進去……”
聞言,吳楓讓劉夫子略微等了自己一下,趕緊正了正衣冠,這才緊張地跟在劉夫子後面朝學舍裡走去。
以前,他總是進這間屋子,向劉、王二位夫子請教問題,但今天,這間屋子卻讓他覺得有些不敢進。
忽然就覺得這間屋子好神聖啊。
屋子還是那間屋子,沒有任何變化,變的,是人的心態。
進屋後,見了禮,劉夫子肅立一旁,吳楓像一棵小白楊那樣筆直站立中間,等着蔣巡撫和吳學政問話。
吳楓不知道,但劉夫子王夫子卻是清楚的。二人這是想試探一下他的才能。
考較毫無徵兆地就開始了,從大學中庸到論語孟子,從詩經尚書到禮記周易春秋,倆人輪番提問,當然,大多數是背誦的東西。
除了因爲剛開始的緊張而答錯一兩道題外,進入狀態的吳楓很快就鎮定下來,把這裡當作了考場,認真答題,基本上都答對了。
一番問答下來,蔣巡撫覺得還行,也就朝劉夫子點了點頭。見狀,劉夫子便把人帶了出去。
“此事十有八九是成了,恭喜你啊,吳楓。”
“什麼成了?夫子,你是說……”
“是的,巡撫大人多半是想和你結成幫扶對子。”
吳楓聽了,腦袋裡嗡嗡嗡作響,快步回了家裡,拿起掃把就開始打掃衛生。吳母見了,十分納罕。
倒不是說吳楓平時不做家務,而是這個點很怪。
不是應該在看書練字什麼的麼。
“是不是你嫂子又說了什麼!”
“不是的,娘,是……是大人可能到咱們家來,所以我想着把家裡打掃一下……”
“大人,什麼大人,你在說什麼?”
“巡撫大人。”
“啊……他來我們家做什麼呀?”
吳母不知道巡撫是個什麼官,但聽吳楓說是省裡來的,也就不說話了,默默地跟着吳楓一起打掃衛生。
下午,吳楓去村學的時候就接到了正式通知,明日,巡撫大人將在村學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當着所有人的面與吳楓結成幫扶對子。
還好,不用去自己家裡了,實在是破舊得很。
得到資助前,要說曲水村村裡哪家最窮,隨便一個人都知道,是吳楓家。
這樣的地方,是不好讓巡撫大人去的。
第二日一早,儀式便正式開始了,吳學政和孫教諭簡單說明了來意,蔣巡撫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圍觀的羣衆聽得倒懂不懂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鼓掌。
聽說省裡最大的官來了,連知縣大人看了都得下跪,他們一大早便來存學附近佔了位置,想看看大官長什麼樣。
只可惜,人家沒穿官袍,穿的衣裳不過是料子好了些。饒是如此,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總覺得比鎮上那些有錢人看着更有氣勢。
等到蔣巡撫當衆宣佈從此刻前便與吳楓結成幫扶對子,圍觀的羣衆都十分羨慕甚至眼紅,人家吳母生了個好兒子啊,居然一下子便攀上了巡撫大人!
據說知縣大人連給他提鞋都不配的。
不得不說,這個儀式舉行的很有意義,不出兩天便傳遍了整個紅山鎮,一下子,前來村學報名的適齡的、不適齡的兒童多了許多。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吳楓這種際遇呢。
事情辦完了,留下了些銀子供村學解決困難,蔣巡撫和吳學政便準備起身回縣裡去,準備召開一個儀式,宣佈結對幫扶活動正式開始。
據孫教諭說,通過前期的摸排和自願報名,現在,有善心的、願意與貧困學子結成對子的人數已經稍稍超過了寒門學子的數量。
“好,好,皇上要是知道了,肯定高興。”
可幾人還未走,張師爺便躬身進來了。
見他這樣,沒有使眼色,蔣巡撫便知有事,但是也無需吳學政避諱。可吳學政當了這麼多年的官,也不是白混了,立即就要出門而去。
“無妨,你也一起聽聽吧。”
倒顯得自己很信任吳學政一般。
“大人,這幾日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爲何這裡的山甚至這裡的地都是紅色的。昨日,我又去了趟地裡,蹲在地裡細細看了……”
“怎麼,這地可是有什麼古怪?”
聞言,不僅是蔣巡撫,連吳學政都有些吃驚,因爲張師爺的話確實是讓人沉思。一直一來,大家都默認了這裡的地這裡的山是紅色的,卻沒有人去問爲什麼。
“我連夜翻了《周禮•考工記》、《管子》、《山海經》等書,發現這裡的土地情況與書中描述的情況十分相似。所以,下官懷疑,整個紅山鎮蘊含着十分豐富的鐵礦……”
“什麼,你說這裡有鐵礦?”
“是啊,張師爺,你可看清楚了?”
雖然倆人誰都知道這個張師爺是個博聞強記的,平時最喜歡看輿圖,研究各地的礦藏,但咋一聽到這樣的消息,還是興奮地難以自持,都站了起來,興奮地看着他。
“兩位大人,下人以爲是的。”
聞言,蔣巡撫簡直在心裡嘆了一句天助我也,吏部尚書什麼的,他是暫時不怕了。
若這事是真的,加上青山縣助學這件事,到時候他的升遷會有一個人直接拍板,那就是皇上。
當然,若是吏部尚書早就想好了對策,他也認了。
“要確定這事原也不難,洪博士便是研究礦藏的專家。只要他也說是,那就一定是……快,快修書一封讓洪博士趕緊到這裡來一趟。”
孫教諭聽了,立即就開始修書,準備往縣裡遞。
博士在前朝時爲官名,到了大楚,漸漸成爲了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他們口中的這個洪博士,家學淵源,歷代都是畫輿圖的,到了他這一代,更是對礦藏十分感興趣,後來便進了縣學教書,專教輿圖和礦藏學。
叫他來,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走,去地裡看看,本官真是等不急了。”
不管是哪個朝代,都十分重視鐵礦的開採,畢竟涉及到諸如兵器之類的製造。若是紅山鎮這一帶全是鐵礦,那朝廷該歡喜瘋了。
這一片地可不小。
到了就近的地裡,果見連土壤都是紅色的,莊稼卻是倒死不活的,種的還是紅薯這種最易成活的作物。
幾人捏了捏手上的紅土,歡喜異常,搞得在竹林裡看幾人的農人們一臉迷茫,不過是被老天下了詛咒的土,都變成紅色的了,幾位大人爲何這樣歡喜?
該不會是瘋了吧。
因爲要等洪博士到來,所以蔣巡撫幾人都需要再住兩天。聽說了此事後,吳村長立刻派人將村裡的祠堂打掃了出來,又簡單安置了幾張新牀。
周知縣早就知道了此事,其實,從他們一出發便一直關注着。雖然蔣巡撫不讓他跟着,但他卻一直暗中準備了人力財力物力,等有需要就立即投入。
就好比現在,村長一說,立即就有人把祠堂布置的好好的,就差派丫鬟下來伺候了。
而村民們也歡喜得很,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他們吳家祠堂裡住進了巡撫和學政這樣的大官,是不是意味着他們要轉運了?
事情就是這麼巧,兩日後,等骨頭都要被抖散架的洪博士被一路飛奔的馬車載着終於趕到曲水村裡時,看到那些異常醒目的紅土,不過是略微看了一下,便得出了結論。
“此處確實含有豐富的鐵礦。”
村民們一直關注着大人們的一舉一動,這日,見他們簇擁着一位白鬍子老者也來到了地裡查看,頓時便有了興趣,他們就說嘛,這地肯定有古怪。
爲何就與其他村子的都不同。
等到聽他說地裡有鐵礦,卻是一臉迷茫,難道,難道他們的地裡埋着鐵?
不對啊,他們也挖過井,挖的那樣深,並未看見什麼鐵。
不過,那幾位大人倒是歡喜異常,又看了半日,立即就回縣裡去了,搞得大夥一頭霧水。
地裡有鐵,不是應該派人來挖麼?
如此這般等了大約大半個月,就再村民們不抱希望的時候,忽一日,村長召集大家說這幾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若是有人問話也不要害怕之類的。
原來朝廷派人下來了。
兩個目的,一是查看青山縣村學的建設情況,二是來此地查看鐵礦的情況。
朝廷下來的鐵官自然是去看鐵礦的情況,而那些官員們則問了問村裡的生活情況。大家早就有準備,自然是將日子說的很苦。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朝廷的旨意便下來了。
首先是關於鐵礦的,紅山鎮特別是曲水村這裡的鐵礦礦藏十分豐富,爲了儘快開採,也不影響村民的生活,朝廷決定將整個曲水村搬遷至離此五十里地的秀水灣。
作爲補償,朝廷會爲每戶人家建一座新房,同時,開採鐵礦需要人手,吳家村的勞動力都可以來這裡上工。
村民們聽了這個決定,簡直激動的熱淚盈眶。
天啊,他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地裡的出產卻越來越少。都說這片土地是被上天詛咒了的,現在看來卻不是詛咒,而是恩賜。
至於立下大功的蔣巡撫和吳學政,自然也是受到了朝廷的極大表揚,說二人心繫百姓,體察民間疾苦,大力教化百姓,實爲百官表率。
皇帝都這麼說了,二人升官是一定的了。只等着兩年後的大考一到,便會如願以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