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

李孟自從入官場以來,對這禮節的學習就是馬馬虎虎,開始的時候,有劉福來那個大靠山在,他只需出銀子,自顧自的發展,各方面的關係自然有他的伯父幫忙打點。後來位高權重,又是自成一派的軍頭,也不用跟別人客氣,對這官場上最重要的禮節一事,也就很粗疏了。

那河南巡撫李仙風一進屋子,恭恭敬敬的三叩九拜,對比見皇帝的禮節,也就差山呼萬歲了。

不過這一番做作,卻是媚眼做給了瞎子看,全然無用,李孟還真是不太理解這個的含義,他對李仙風的欣賞是基於其能力和決斷的欣賞,而不是禮節上恭謹與否。

邊上侍立的膠州營主簿袁文宏卻是看出來不同,心裡先是一驚,心想對我家大帥行這等逾越的禮節,這不是害我家大帥嗎,轉瞬一想,卻也是心中坦然,這是理所應當之事,不過是早行晚行罷了。

“何必這麼多禮,坐下說話!”

李孟笑着招呼了一聲,上前把河南巡撫李仙風攙扶了起來,對這個級別的人,就要客氣幾分了,李仙風對李孟的這種和顏悅色真是惶恐萬分,連稱不敢,這纔是讓了半邊屁股扭扭捏捏的坐在了一邊的座位上。

“河南全境解……那個光復在即,百廢待興,李巡撫你肩膀上的責任很重啊!”

李仙風和袁文宏甚至是帥帳中的親兵都聽到了李孟話中的這個磕絆,大家可都不明白爲何,也就那麼過去了,河南巡撫李仙風的心思在這時候終於是大定,因爲李孟和他說話的語氣,已經是完全上下的對談,這等於是正式接受他進入膠州營的體系之中了。

這個磕絆或許是從現代而來的李孟,所顯露不多的現代痕跡,當然不會有什麼人發現破綻,出身解放軍的李孟,對“光復”這個詞頗爲反感,解放纔是最合適的用詞,可解放這個詞用在此處不合適。

當地的貧民百姓或許在順軍治下還能活的鬆快點,等到膠州營的體系確定,特別是河南準備賣田給各地富豪大族之後,他們的生活比起順軍治下,恐怕要痛苦許多了,他們沒有自由,成爲依附於地主的佃戶,艱苦的勞動甚至不能取得溫飽,只能說是活着。

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了造反的權利,局面穩定後,膠州營保留在河南的野戰軍不會超過三萬,可這三萬配合起來屯田田莊的制度,足以撲滅任何的反抗。

純粹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李孟的擔心實在是多餘了,在太平時節,地主爲了保證生產,特別是很多人已經是見識到了膠州營屯田田莊的那種生產方式之後,他們並不會對自己的佃農盤剝太狠,一個健壯健康並且願意積極勞動的勞力,纔是會讓他得利最多的。

在天災頻繁,朝廷一項項莫名其妙的苛捐雜稅攤下來,地方上的官吏又要藉機發財,普通的百姓農民甚至連活着,像狗一樣活着的權利都沒有,自然要揭竿而起,造反作亂,現在太平時節,一切穩定下來,就算是成爲長工佃戶,可比起紛亂的時節,那不知道要強了多少倍出去。

華夏幾千年,中國的農民是破壞力最強的一羣人,每次的王朝更迭,幾乎都和農民的大起義相關,可中國的農民也是最溫順的一幫人,只要能讓他們活着,讓他們平穩的活着,他們就會忍受壓迫,吃苦耐勞。

李孟不會了解他們的心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倒也不爲過。

“肩膀上的責任很重”這話儘管平白,可李仙風還是準確無誤的聽出其中的含義,即便他進士出身,各個職位上歷練,也算是身在高位的養氣功夫,還是激動的輕微顫抖,本來想要低頭掩飾一下,細想想卻不對。

這時候也顧不得什麼文士風骨,清高氣概,又是急忙的離開座位,連連的磕頭致謝,口中都有些變了聲調,開口謝道:

“國公大恩,卑職即便粉身碎骨不能報答萬一,定當鞠躬盡瘁,爲國公盡忠!”

這次的磕頭,李孟也沒有上前扶他,只是跟邊上的袁文宏示意,讓自己的主簿上前攙扶,自己坐在座位上笑着說道:

“粉身碎骨幹什麼,好好給我做事,那就成了,起來吧!”

李仙風滿臉激動的坐在那裡,卻看到李孟的表情有些沉吟,這時候河南巡撫李仙風可就是患得患失了,卻聽到李孟開口說道:

“到明年正月之前,河南全境差不多就可以肅清殘敵,各處的州縣府城都會光復,李闖所在的時候,官吏士紳什麼的自然是跑的跑,死的死,現在光復沒個人管也是不行,你這邊要拿出個辦法來。”

聽到李孟的話,河南巡撫李仙風稍微停頓了下,明顯是把李孟的問題考慮了下,這是回答道:

“國公大人,開封城差不多有河南省三分之一的官吏甚至是更多,他們都是在流賊肆虐的時候逃進來的,他們本鄉本土,熟悉本地的局面,讓他們回去,倒是可以很快的把局面收拾起來!”

李孟臉色沒什麼變化,可李仙風久歷官場,察言觀色可是高手,能看出來齊國公對他的這個建議並不高興,李仙風當然也明白對方爲什麼臉沉下來,在開封城的這些官員可都是大明的臣子,在這開封城中自然要對膠州營百般的忠心,可要是放到地方上去,那就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了。

而其大家在這開封城內苦熬了這幾年,手頭都緊,只要是回到地方上,還不得大撈特撈,再把民間激起亂子。

不過李仙風倒也不慌張,他還有後話沒有說出來,他沉着的繼續說道:

“大帥,開封城和周圍三縣,屯田田莊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山東河南各處的人物都在其中學習,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各地官員回原地上任,也應該多些輔佐之人。”

說到這裡,李孟點點頭,開封和山東境內的屯田田莊現在屯田頭、收支帳房和書辦都是嚴重的超編,實際上就是爲了將來接管各地培養人才,李仙風所說的這個,卻是和李孟的想法暗合了。

這可不是什麼巧合,李仙風這等人物,想要投靠過來,並要在這新勢力中打開一番天地,肯定要詳細琢磨這膠州營和李孟的政策,當然,越琢磨就越震撼,屯田田莊之政非同凡響。

不光是穩定了局面,收攏流民,而且依靠集體化的生產加大產量提供兵糧,這田莊不光是產糧,而且還產人,膠州營的百戰雄獅就是在這些田莊中培養起來的兵源,並且還能維護地方上的治安。

去年屯田田莊突然超編招收地方上的士人和識字的平民,很多人以爲這不過是膠州營的李大帥爲了安撫境內士林的心思,也算是給一直支持他的兗黨和萊黨酬答,可李仙風卻決出了幾點味道。

這是齊國公爲今後佔領更大的地盤時候在培養官吏,大明的一套準備棄之不用,而是用山東的法子來改造,想要改造就肯定需要大批的熟悉業務的人員,提前在田莊中進行培訓,這就是未雨綢繆。

開封城外和三縣的屯田田莊在設立之初,開封城內的“高人”們頗爲譏刺,因爲機構實在是太過臃腫,往往一個人能做的事情,還要填上七八個副手,而且還沒什麼分工,每次做都要一起動手。

這山東收買人心也是收買的太過拙劣,反倒是讓人看得出他膠州營的笨拙之處,李仙風卻是看明白的。

這也是李仙風對山東糊塗的地方,明明有掌控全豫的心思,爲什麼大軍遲遲不行動,當然,現在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各地的守官大多戰死,逃到城內的這些官吏大多是閒職此等,這次讓他們回去,不若就以國公的名義下文告,封各地的這些在開封城內的人士爲正職,然後國公大人再把田莊的那些候補派出去。”

李孟的臉上已經是露出了笑容,可見這李仙風的應對十分合意,當然,這也的確是中肯完全的政策,李仙風看見李孟的表情,更是從容,繼續說道:

“國公大人,屯田系統的人儘管是能員,可熟悉地方交接士紳,也還需要時間,這期間若是有些不對的地方,那都是正職的過錯,他們擔的干係也少些,等適應這過程一過,那些閒職的任期也差不多到了,到時候把國公的自己人換上來就好。”

“你倒是考慮的周全,仙風,要有準備,今後身上的擔子更重。”

這次不叫他官名,而是親切的省去了前面的姓,少不得李仙風又要離開座位磕頭謝過,李孟現在對這個李仙風的確是欣賞了,方纔這一番提議,解決了很多問題,包括那些派下去人員的身份。

那些人都是閒散次等的官吏,想要就任正職顯然要有人任命,這個命令自然要李孟來頒佈下達,這樣一來,這些明廷的官可就變成了他齊國公的官,沒李孟的命令,這些人做不到正職的位置上,沒有李孟,他們的官職都成了非法的東西,這一下,雙方頓時變成了榮辱與共的一體。

這真是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在軍帳中談了這麼久,李孟興致越來越高,既然這李仙風有這樣的高見,那還有些事情要問問他。

“仙風,前段時間在襄城那邊發來的賣地文冊,你可看了,說說你的想法?”

那“襄城策”在定下草案之後,直接是派人送到膠州營系統中夠資格的各位大人,李仙風也算是夠其中一員,既然是看過,那想必就是有自己的思路,聽到李孟問起,連忙開口說道:

“國公大人所籌劃賣地之策,實在是高妙,這一來等於是安定了天下士紳的心思,奉大帥爲明主,竭力效忠。”

“莫要誇,說說你自己的看法。“

李孟倒是乾脆利索,李仙風陪笑了一聲,跟着開口說道:

“國公莫怪,卑職家中薄有田產,對田地之事也有些心得,賣地之事乃是妙招,可賣地的銀子是一份收益,賣完之後,田地的出產賦稅,這份收益,咱們也要收上來纔是,從天啓年開始,地方上對百畝以上的人家,已經是收不上來銀子了,因爲他們都有功名在身,按例不需繳納。”

這是大明著名的積弊之一,每次苛捐雜稅,富人往往被波及的少,到最後全是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正常的稅賦,又是因爲功名免稅的政策收不上來,如果不是崇禎前面的幾個皇帝忍着罵名向下派太監收錢,中央幾乎無銀可用。李仙風又是繼續說道:

“大帥在山東革除積弊,士紳一體納錢糧,這樣的善政理應用到山東來,凡是外地士紳在河南買地,應一體遵循我屯田田莊制度,並由專人操持管理,大帥在田莊中培養出來的人才,派到各縣就應負責此職。”

膠州營主簿袁文宏坐在一旁記錄,心中卻是在讚歎,原來自己在濟寧州不屑官場,每日間名士做派,對官場中人很是瞧不起,以爲對方除了貪墨之外不過如此,可自從進了李孟的幕府,和這些人打交道,才知道身居這位置,的確是有他的道理。

李仙風的所說,幾乎是把他提出來的襄城策補充完備,並且讓他發揮的作用更加巨大和深入,這的確是大材,李仙風陳述還在繼續:

“各處私人田莊一體納銀錢糧秣這是應當,他們莊園之中的青壯勞力也應該由官府組織訓練,此等鄉團民壯不能操持在私人之手,而應當在官府的控制之中,這也是地方上長治久安的需要,另外,土地售賣不能過小,一縣之地有三四人足矣,若是太過零碎,反倒是管理不便。”

這邊又是說到了一個敏感的問題,李仙風看看李孟的臉色,繼續說道:

“明受害於土地兼併,可河南之地,地方上殘破不堪,百姓稀少,卑職看山東屯田之政,乃是合衆人之力協作,河南如此情況,要是分散,反倒是集中不起力量,何況田莊中培養的人才不多,一時間也是跟不上。”

聽着李仙風的滔滔不絕,這襄城策的全盤計劃更加的完備,李孟沉聲的說道:

“記錄本公的命令,河南願爲膠州營做事的年輕人,有無功名均可,讀書識字,四十歲以下,在開封報名,先去山東、兩淮和北直隸的各處田莊歷練,然後各有任用。”

說完之後,李孟笑着說道:

“明廷的弊政甚多,不過這異地做官,卻是實在的辦法,本公還是要用的,李巡撫,河南英才衆多,可要讓其盡入吾彀中啊!”

這是用唐太宗李世民“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的段子,也算是李孟看書讀史所得,衆人都是跟着哈哈笑了起來,李仙風能在帥帳中談了這麼多的機要之事,可以說是遠遠超出了他來這裡之前的預計。

接下來李孟勉勵了幾句,讓他爲新成立的中原軍做好後備,加快地方上屯田田莊的建設,讓更多的人爲山東效力之類的話,李仙風自然是恭謹答應。

等到河南布政使進來,那就沒有這麼多話了,河南布政使倒是個勤勉用事的人,再就是知道觀望風色,這次判斷準而已,左參政則是和李仙風站在一派的,這次能這麼做,完全是靠着李仙風的提點。

這樣的人物,也不需要李孟花費什麼太多的功夫,只是溫言鼓勵幾句,也就沒有太多話可說了,儘管莫不是什麼特殊的人才,可用來做李仙風的副手也還合格。

上午見完這些人,下午開封兩個最大家族的族長,一名豪商也光榮的也接到了入帥帳晉見的命令。

不是打仗的時候,可這勞累比起作戰來絲毫不差,李孟到了晚上也有些頭昏腦脹的感覺,主簿袁文宏請求自己呆在一個屋子裡,今天沒什麼軍令政令的文書,而且河南巡撫李仙風所說的,都是很有道理,儘快的形成文字在襄城策之中,把最新版本的文捲髮到各處的高官之中。

屋中早早的放進了炭火,李孟在那裡看着清查司河南這邊各處的文告消息,現在各處那些山寨的豪強們紛亂無比,有的人去投明,有的人則是向膠州營輸誠,不是聰明的人,那下場肯定也不是太好,這個毋庸置疑。

正看着的時候,門外有人低聲的通傳,親兵統領黃平急忙走了進來,一進屋低聲的說道:

“大帥,今日間一名戰俘被送到了新城這邊,說是自從被俘後就一直是嚷着見您,層層審覈之後,今天送了過來。”

李孟放下文卷,擡頭問道:

“是賀人龍還是白廣恩,或是許定國?”

在他的印象裡面,目前有價值的俘虜而以就是這幾個人了,明軍的將官都是油滑之輩,被抓到之後肯定要來求見的,田見秀、李來亨都是死在戰場上,這都被確定了,其餘幾名大將都是跟着跑了回去。

袁時中這次卻撿了個便宜,制將軍袁宗第在那幾千騎兵之中,卻恰好被炮打中,當場身亡,消息還是稍後傳過來的,幾名逃散的順軍騎兵過來投降的時候,衆人才知道居然有了這樣的戰果。

除卻這些人之外,李孟實在是想不到還有誰有價值被提起,黃平搖搖頭,開口稟報說道:

“大帥,小人請郝千總去看過,說是軍中的一名書辦,流賊第一號文臣牛金星的兒子牛佺。”

李孟“哦”了一聲,卻沒想到居然在這裡會遇見故人,略沉吟之後就開口說道:

“的確是故人,這事你悄悄的去辦,要保密,現在就請過來。”

沒想到李孟說的這麼慎重,黃平連忙答應了下來,轉身出門去了,那牛佺自稱是大帥的舊相識,下面的人自然不會怠慢,就是在親兵居住營地之中,現在正在等待黃平這邊的消息。

不多時,換了套棉袍的牛佺在幾名親兵的簇擁下,來到了李孟居住的地方,到了門口,黃平讓那幾名親兵在門外守着,領着牛佺向屋內走去,那牛佺一進門,看見等下的李孟,這面孔很熟悉。

不過當日間自己父子在絕境之中,今日間自己身爲階下囚,對面卻都是同一個人,當日間對方出了幾百兩銀子,今日間還是要對方相助,牛佺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物了,可此時還是忍不住心情激盪。

牛佺帶着哭腔就是跪了下去,開口說道:

“罪人牛佺,惶恐無地,參見恩公!”

“除卻黃平,屋裡其他的人都下去吧!”

李孟淡淡的說了一句,屋內的親兵躬身都是退下去,李孟點點頭,也沒讓牛佺起來,只是開口問道:

“真是好久不見,你父親可安好?”

說起來牛佺也是幸運,順軍戰敗之後,已經無暇顧及他們這些隨軍的從員,宋獻策那是闖蕩江湖的角色,不知道從哪裡搞了匹馬,先跑的遠遠的,牛佺也怕在兵荒馬亂之中被亂兵波及,也是沒頭沒腦的跟着跑。

結果也同樣沒頭沒腦的被膠州營追兵抓到,關進了戰俘營中,進了戰俘營,腦筋一清楚過來,就想到自己和這齊國公是舊識,這故人之情或許是能夠救自己一命,就這樣才找上門來。

好在這牛佺尚有急智,只是說自己是齊國公的故人,卻不說自己是誰,牛佺被李孟收留在身邊的消息也就是很少的幾個人知道。

李孟和膠州營大軍在黃河渡口上船的時候,李自成帶着殘兵敗將回到了襄陽城,城內自然是愁雲慘淡,士氣消沉,闖王的第一文臣牛金星聽到自己兒子牛佺沒於亂軍之中,閉門不出三日。

三日後再見,牛金星已經是老了十歲的模樣,白髮人送黑髮人,人間慘事莫過於此。

在靠近遼西的草原上,大雪紛飛,利州的金帳之中,察哈爾汗額哲,臺吉阿爾斯楞,大同總兵陳永福,張坤等人,把酒言歡。

遼東和朝鮮接壤的安州城池,王海領着軍將小心翼翼的在城頭向下張望……

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150章 入寇第72章 急躁急切第211章 考試第357章 再戰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530章 殖民先行者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352章 抓舌頭 意外消息第455章 塞下曲第294章 翁婿之誼 一視同仁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354章 南直隸 潁上 開戰第245章 奪門第219章 模仿第452章 開封 楊承祖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186章 朝野之間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43章 狹路相逢第220章 屯田第109章 捆起來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66章 惻隱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94章 莫名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356章 血戰 僅僅是開始第129章 可惜啊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30章 有事相求第67章 相助第196章 孫和鬥第229章 屯田和垂簾第419章 齊王第159章 眉樓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319章 皇太極 即將到來的大戰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312章 王府密宴 禽獸之兵第16章 十七人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184章 一比一第166章 孟浪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113章 盧氏縣城第23章 我的責任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185章 平第108章 奇遇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208章 砍了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400章 長矛 火銃 殺不停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157章 蹊蹺第66章 惻隱第118章 三清觀第182章 再提親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188章 輕重第35章 楞馬罡第406章 英靈祭第95章 假戲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