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李孟對外一概是說自己無父無母的,儘管每次說起這個,心中總是有頗多的辛酸。

但所謂天家事無私事,李孟有沒有後代子女,血裔的傳承是不是人丁興旺,可是被等同於這膠州營的前途。

顏若然有了兒子之後,膠州營的向心力馬上是增強了許多,大家看到了十年和幾十年之後,自己和自己的兒孫應該去效忠誰,但也有人隱約的擔心,如果就這麼一根獨苗,那未免還有風險。

木雲瑤有喜了,不管是男是女,總算是把擔心給打散。結果山東一地,李孟自然是喜不自勝,其餘的人也是歡欣鼓舞。

在周揚建議把屯田軍戶的身份從原來的半農奴改爲自由民的第二天,濟南城就都知道了總兵府的這件事情。

那郎中可是極爲有名的名醫,他的判斷衆人都是相信的,一時間從上到下,人人道賀,搞得氣氛熱鬧無比,如果不是李孟下了死命令,說是軍民兩處的政務都是繁忙,恐怕各處的人還要親自趕過來。

即便是這樣,道賀的,送禮的,藉機討好靠近的,那是大有人在,結果八月間,整個山東最大的最多人知道的事情就是這個,周揚那個所謂的“屯田軍戶改籍策”。這個影響深遠,近乎革命性意義的改革被人忽視了。這也算是山東境內的趣聞,日後也是被寫進了筆記之中……

馬士英就任漕運總督,兼着鳳陽巡撫的職司,就地整合兵馬,這馬士英當真是有能力的,本來壽州和潁上那邊已經被稱作是南朱仙鎮了,儘管這名字很是不吉利,整個南直隸特別是鳳陽府、廬州府、安慶府這幾個地方,流民和一些看不明白局勢的綠林人物,地方豪強紛紛作亂。

官府彈壓一是沒有力量。二是很多官府人物本就是首鼠兩端,準備觀望,結果馬士英上任才十天左右,鳳陽周圍就是肅靜了許多,但這馬士英卻知道漕運總督和鳳陽巡撫,最關鍵的是保住南直隸的陸上門戶。還有守住鳳陽皇陵。

他手上整合之後,纔不過是七千多的兵馬,只是駐守在鳳陽一帶,絕不輕出。而南京守備魏國公,則是差不多的態度,也是收攏兵馬在南京周圍,同時不斷的派出使者去督促鎮江地募兵。

現在的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率領的兵馬和革左五營在壽州一帶形成了均勢,彼此大戰小戰不斷,不過誰也佔不到太大的便宜。

而其他地大明兵馬。則是各有守禦地範圍。不能動彈了。

在微山湖一帶。闖營和曹操營中地探子們。看到了大量新造地船隻下水。並且岸邊有大批地兵馬調動。、

以目前山東兵馬地調動。如果說在濟寧一帶地漕運水系有大批地兵馬調動。船隻下水。所指向地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河南。

按照以往地判斷。肯定是坐船下徐州。然後入黃河。逆流而上。得到了這個判斷地探子們都知道事關重大。沒有人敢於耽擱。即便是跑死了馬也在所不惜。直接是朝着河南開封地方向送信。

中秋節前後。開封城內地官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就在開封城西三十里地流民大營。開始朝着南面前進。

自從牛金星做出山東想着龜縮。只想着保全一方地安寧實力。並且在朱仙鎮這一戰前後看見了山東兵馬地舉動作風。闖王李自成就不想着去和山東作戰了。與其是去自找麻煩硬碰硬損耗實力。還不如先默默地發展。

等到自己的實力增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多事情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解決了,至於羅汝才他本就是打着到處劫掠,舒舒服服的過日子的念頭,這就是所謂的橫行天下,不要拘泥一方之地,更不願意去招惹。

而且自從開封城內地那個探子送出那封信之後,雙方的裂痕就越來越大,現在李、羅雙方都不想去打什麼硬仗。生怕在戰鬥的時候。招惹不必要的麻煩。

南下徹底掃平汝寧府、南陽府,雙方在這上面還是有共識的。

儘管那名被抓到的送信人在闖營的嚴刑拷打之下。承認自己是河南巡按高名衡派出的死士,就是爲了離間闖營和曹操營,所以才寫了這封信,給出這個解釋之後,羅汝才和下面的十三太保都是笑呵呵地接受了。

並且很是痛悔的說,差點就被官兵派出的奸人矇蔽,傷了兄弟的和氣,但闖營這邊卻觀察到了些情況。

曹操營自從那晚之後,每日裡都是有曹操的內營警戒,而且雙方大營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彼此提防的心思是越來越重。

崇禎皇帝猶猶豫豫的給山東下旨,本來沒有報什麼希望,沒想到山東還真是做出了反應,兗州軍集合與漕運水路的邊上,大發船隻,一副就要逆流而上,即將和闖營大戰地摸樣,卻真正地嚇退了闖王大軍。

去和在河南的百萬流民大軍交戰,李孟暫時之間抽調不出來這麼多力量。所以只是採取了一個姿態。

幾個月前,靈山商行和膠州營地兵器製造局在濟寧州下了大訂單,買船造船,膠州營可是有漕運厘金作爲擔保,從前的生意往來都是實打實的現銀支付,結果這訂單一下,不光是山東做這個買賣的商人們欣喜若狂。

就連南直隸,甚至是浙江一帶的船商們都是趕過來,就連八閩商行的鄭家都是要插上一腳,賺些利潤。

這麼多的船隻,自然要清點一下,而且濟寧州在各處隨着豪門大戶的逐漸歸順,兗州軍漸漸的可以空出手來,地方上用武裝鹽丁和屯田田莊的護莊隊就足夠能維持住局面,他們作爲機動部隊,也應該是靠近水路要津,便於隨時的動作。

清點船隻,集中部隊,這是膠州營內部的命令,在外人看來,這可是膠州營大部隊即將調動的前兆。、

而且膠州營的軍隊,封鎖消息和屏蔽情報一向是做的很出色,非內部人員很難湊近了看個究竟,各處的探子,看見這麼多的船隻,看見這麼多的兵馬調動,結合各處的動向,自然而然的就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這也是膠州營的疑兵之計,在做這些動作的同時,李孟還大模大樣的派出了使者,通過自己的渠道給闖營送過去了口信,半是商議,半是警告的說,希望闖營遵守第二次雙方的約定,膠州營的大軍可是整裝待發。

又有言語的威脅,又有實際的行動,足夠讓給闖營威懾,何況農民軍又是在那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自然是從命退兵。

開封城內的官民的心情足可以用喜極而泣來形容了,開封城安全了,這實在是有老天在哪裡護佑,不過對於北岸的督師侯恂來說,這並不值得高興,開封的解圍僅僅是讓他暫時輕鬆幾天。

河南的黃河南岸區域,已經全部是闖營的實力範圍,汝寧府府城和部分州縣都在官兵手中,南陽府新近光復了些地盤,不過這些地方並不是什麼星星之火,而是馬上就要被流民大軍撲滅的殘燼。

督師侯恂幾次上奏朝廷,直言不諱的說道,如此的局面不若放棄黃河南岸,動用力量佈置好其他地方的防務。

但這種消極投降的言論,卻被朝廷駁回,崇禎皇帝還大發雷霆,說是你帶朝廷兵馬出關,任務就是去剿賊平亂,怎麼能這樣的消極,侯恂被罵的灰頭土臉,只得是按部就班的收攏陝西邊兵。

在沒有李孟的歷史上,對於侯恂的這個建議,朝廷討論良久,最後實際上是默認了侯恂的這個建議,但如今,山東肯出兵救援,給了朝廷上下很多人的信心,讓他們感覺到局面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

濟南大營的兵馬,駐紮在城南的部隊已經是開始向着濟寧調動,大軍行動的大路上佈防準備。

李孟的應對就是等着南直隸的局面和河南的形勢確定下來,目前還不能離開濟南,免得又當日所謂天下一盤棋,最後一場空的笑話,能夠沉下心等待,這也是一種成長的體現。

說是給屯田軍屬們平民身份的政策,這個說法已經是在部隊和屯田田莊中傳達了下去,結果是士氣民心近乎沸騰,向心力實實在在的大漲。

而李孟目前所做的,則是在木雲瑤的跟前,在出戰之前,儘可能的找時間陪她……

“大哥,你說孩子會是男孩還是女孩……叫什麼名字好呢……”

閨房私語,李孟和木雲瑤的臉上全是幸福。希望儘快回上海,儘快回覆正常,謝謝

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40章 貨棧掌櫃第219章 模仿第82章 忐忑 誤判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41章 人棄我取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8章 賺錢了第358章 大意 近身肉搏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108章 奇遇第138章 不值得一提第503章 天搖地動 大炮火海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86章 擊潰戰第533章 天下人心所向第198章 大宅門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475章 峰迴路轉 絕境已成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125章 縮手縮腳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232章 後宅第474章 盧龍 觀望 草原 屠殺第245章 奪門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38章 城門所見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216章 晉商第51章 定價標準第370章 北邊第113章 盧氏縣城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233章 許多事第492章 無路可退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358章 大意 近身肉搏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13章 盧氏縣城第155章 猥瑣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219章 模仿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233章 許多事第236章 探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356章 血戰 僅僅是開始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51章 定價標準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109章 捆起來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248章 穩第60章 瓷罐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525章 南北朝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59章 青鹽第382章 求戰 使命感 戰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52章 分片第233章 許多事第22章 殺後第273章 草莽羣像第418章 漫天要價第91章 腦熱大言第185章 平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46章 開新田第183章 比試第294章 翁婿之誼 一視同仁第180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118章 三清觀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6章 吃幹抹淨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86章 擊潰戰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432章 順立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357章 再戰第34章 漲價及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