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亡失馬駝
任教授說,萬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 年),由於建州軍侵犯明朝邊境,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楊鎬爲遼東經略, 調集軍隊,籌措兵餉,準備進軍赫圖阿拉,消滅努爾哈赤。
經過數月的籌劃,萬曆四十七年二月,經略楊鎬坐鎮瀋陽,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會師赫圖阿拉。北路由總兵馬林率領,從開原出,經三岔口,過尚間崖,進攻蘇子河;西路由總兵杜鬆統領,出撫順關向西,直驅赫圖阿拉;南路由總兵李如柏統帥。出清河,過雅鶻關,直攻赫圖阿拉;東路由總兵劉鋌指揮,出寬甸,從東面搗後。
明兵四路實則10餘萬。面對明軍四路圍攻,努爾哈赤採取了李永芳的“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作戰方針,集中八旗兵力,打殲滅戰。
首先,以八旗精銳迎擊欲立首功的明軍主力杜鬆部。三月初一日,雙方對峙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山。努爾哈利用杜鬆派兵襲擊界凡之時,猛攻薩爾滸明軍,明兵潰敗,勇而無謀、剛愎自用的杜鬆戰死。
接着,努爾哈赤將兵北至尚間崖,擊敗馬林部,馬林逃往開原,葉赫兵倉惶撤退。這時,努爾哈赤回師南下,誘敵深入,在阿布達裡,圍殲劉鋌東路軍,劉鋌陣亡,姜弘立所部朝鮮兵投降。楊鎬聞知三路軍慘敗,急令南路軍李如柏撤回。
努爾哈赤用了5 天時間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明軍武將吏死者310 多人,士兵身亡者45800 餘人,亡失馬駝甲仗無數。這就是歷史上着名的“薩爾滸之戰”。此役是關係到後金與明興亡的關鍵一仗。當年六月,後金打下開原。七月,攻佔鐵嶺。
從此,努爾哈赤由防禦轉入進攻,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開始全面崩潰。
一六一八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率步騎二萬徵明,以“七大恨”作爲伐明的檄,分兵兩路嚮明軍發動進攻。
努爾哈赤親率右翼四旗(正黃、正紅、鑲紅、鑲藍)攻打撫順,明軍守將李永芳舉城投降,同時還命左翼四旗(鑲黃、正白、鑲白、正藍)攻佔東州、馬根單等地。明朝遼東巡撫李維翰急遣總兵張承蔭率明兵一萬去鎮壓,遭後金兵伏擊,全軍敗沒。
七月,努爾哈赤又率八旗兵進入雅鶻關,圍攻清河城,明將鄒儲賢固守抵抗,結果城破被殺,接着後金又戰領一堵牆、鹼場二城。努爾哈赤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不但使“全遼震動”,而且北京也“舉朝震駭”,就連飽食終日、萬事不理的神宗皇帝也深感“遼左覆軍隕將,虜勢益張,邊事十分危急”。
明朝爲了安定遼東,早日把後金勢力鎮壓下去,決定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後金的戰爭。然而,由於明末政治**,駐守遼東的明軍業已腐朽不堪,名義上雖有八萬多人,實則能作戰的不過一萬多人,而且兵備鬆弛,士氣頹靡,“累年以來,不修兵具,朽戟鈍戈,緩急不足爲用,金鼓幾於絕響,偶令之截殺,股慄腕戰,面孔殊無生色”,這樣的軍隊實在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