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滿人家祭
劉浪說,我記得的是家祭。
滿族的家祭主要包括祭祖、祭杆子、換索和背燈祭四個祭項。
祭祖是祭祀以西炕上的神龕爲代表的祖先神的活動。民間也有稱作祭餑餑神的,因爲祭祖要供打糕,打糕俗稱餑餑。
滿族人家在西牆上端置放用木板製作的祖宗匣子,祖匣內有偶像或梭利條和黃縵布等代表祖先的神。祭時要把偶像、梭利條(綢布條)懸掛在西牆、北牆上,有的還在梭利條前懸黃幔帳,也有的將梭利條擺在神匣下面的西炕或北炕上。有的族戶還設立家神案,與祖先神龕並列於西牆。
滿族一般在西炕前祭祖,將供糕和祭牲(主要是祭豬)在祖先神位前擺設後,薩滿便開始請神享祭。薩滿舉行儀式後,闔族分享祭品,吃光爲吉。
祭天,也稱“院祭”、“祭神杆”。祭天,滿族薩滿文本寫爲“安吉胡拉拉吉孫”(anjuhularagisun,意爲“念宴請話”),或“按朱阿巴卡阿立莫”(anju abukaalime,即請天受宴)。在滿族百姓看來,“祭天”一詞屬於官話,人們稱此祭爲“念杆子”、“祭神”、“還願”,因祭禮在庭院舉行,也稱“院祭”。祭天,除了一般的祈佑外,還帶有還願『性』質。某人爲某事向天神乞求庇護,併發誓如達到目的便向天神設祭,以報天恩。因此祭天的薩滿詞中常摻有一些個人或族姓得天佑助的敘事。
人們將杆子立在祭天儀式中代表神位,人稱神杆。在某些地區還保留着以樹祭天的記憶。據富育光教授調查,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吉林烏拉街富察氏的祭天活動仍是在村外一棵老榆樹下進行的,富氏家族世代視此樹爲神樹。祭天之前,在神樹下堆起石頭,將豬的四蹄綁好穿在一根鐵槓子上,用堆好的石頭架着吊起來,下面放樹枝和乾柴,向天神焚香磕頭畢,便點起火來烤生豬。其時,人們還把早已準備好的白高麗紙剪成三角形,掛在神樹上,用豬血往上潑,使得白紙染上了斑駁的紅『色』。祭畢,人們坐在神樹下,用刀叉片着烤得滋滋作響的豬肉。這種略帶有原始野趣的祭天活動,影『射』了滿族漁獵時代的民情風俗。直至今日還有百姓稱祭天爲“給外頭”,暗示該項祭祀的原始郊祀意義。
杆子立在院內大門的東側,下面要有石座,用以支撐杆子。對此石座,滿族的不同姓氏中有許多神秘的解釋,比如把它看成長白山的化身等等。杆頂端削尖,塗犧牲鮮血,以祭天神。接近頂端處,扎草把,上置五穀雜糧、供神的純烏『毛』豬的雜碎與完整的*。薩滿或栽立跪在杆子前面高聲誦讀祭天禱詞,內容多爲祈福、祛祟。[58813724水下契棺水下契棺] 588 首發 水下契棺589
念杆子畢,將豬煮熟,然後切成大肉片供參祭者分享。滿族習俗,在太陽落山前要吃完祭肉,並將剩骨埋到野外或燒掉,燒後的骨灰順於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