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聽罷眉頭緊蹙,隨即向吳用問道:“軍師,如今招安大事怠慢不得,倘若不盡快舉寨攜錢糧、軍械等一應物資朝京覲見聖上,唯恐朝廷見疑,還道我等別有用心。”
可越是進京招安在即,我等卻越須把細。如今朝廷派來的欽差及隨從裡面,張宗善不過是個傳話的使臣,而侯蒙與張叔夜雖然極力要促成我梁山泊歸順朝廷一事,但眼見李虞候、張幹辦這等辱我梁山忒甚的撮鳥,明明我山寨接受招安,於國家有利無害,可那廝們卻又爲何屢番羞辱我等,也不顧隨從使命?也必是這兩個走狗背後的蔡京、高俅這幹權奸不願見我水泊梁山受朝廷招安而從中作梗。
在如汴京覲見官將之前,也須把麾下兵馬屯駐城門外下寨柵聽候聖旨,也是稍有驚變就一觸即發的要緊時候,未等到官家金口玉言,親自寬赦之前又怎知蔡京、高俅等人不會暗中另做手腳?如今只是成事在望,只怕另有變數,是以決計不能就此切斷了我等後路,而只得教朝中權奸藉着我梁山迫切希望招安而只得任他魚肉......
吳用心中嘆罷,他擡起頭來,倒與對面與自己在寨中向來不對付的劉敏目光對到一處。雖說同行是冤家,可是吳用大致也能覺察出劉敏起碼在仍進京覲見官家前後,水泊梁山仍須留有餘地這件事上與自己也是一般想法。期間萬一生出些事端來,自己這邊卻先自行拆毀了賴以盤踞的梁山城垣大寨,屆時又如何是好?
是以吳用臉上掛着幾分無奈之色,仍是向宋江諫道:“依我之見,且留衆寶眷在此山寨,其餘錢糧、軍械等物仍聚於城垣之中。待我等朝覲面君之後,承恩已定之後,那時在還山了此數事,整頓器具、槍刀、甲馬、戰船,拆毀所有城垣,再發遣各家老小還鄉未遲。”
這時劉敏等人竟也在旁附議,宋江聽罷自己又思付一番,終於還是嘆聲說道:“軍師之言極當。”旋即再改將令,只教頭領即便收拾,整頓軍士,帶領衆多軍馬即日啓程,逕投東京汴梁而去。
然而宋江這邊剛準備啓程動身前往東京汴梁,青州兩山那邊蕭唐立刻調撥兵馬,也已開始有所動彈......
因爲蕭唐仍然十分清楚的記得原著之中那個細節,大概也能推敲出水泊梁山在何時的守備力量會最爲虛弱,在甚麼時候又最容易被佔取奪下。
按水滸原著的軌跡,宋江便是號令大小所有頭領,集結絕大部分兵力收拾共赴京朝覲的同時便要送寨內各家老小還鄉,再毀了梁山的老底好教朝廷不會猜忌見疑。而當時便又是時常好猜忌算計的吳用諫言待我等兄弟朝覲見了趙佶之後,等官家御口親旨,確定朝廷那邊起碼在明面上不會再接以招安的名義而計較剿除我等梁山兵馬時,再請奏回山,焚燒拆毀梁山城垣大寨,發還所有寨中家眷返鄉,攜所有軍資爲朝廷效力不遲。
而實際上宋江也接受了吳用的提議,在書中的時間順序也是先接受朝廷招安,覲見趙佶確定歸降了朝廷之後,宋江才命盧俊義率其餘兵馬於東京汴梁附近屯住,又親自率領十一個頭領,萬餘馬步水軍重返梁山,祭獻晁蓋然後焚化靈牌,隨即將各家頭領老小送回原本出身所在州縣,又有水軍頭領揀選合用船隻,將不堪用的小船盡行給散與附近居民。而梁山內所有的屋宇房舍、三關城垣,不是任從周圍村坊居民搬拆,便是自行焚燒拆毀,一應事務整理已了,再整頓器具槍刀甲馬等軍資火速還京......
蕭唐計劃輕取梁山,要利用的就是這個時間差。
按說吳用向宋江的提議也算是在理,原來的軌跡裡面宋江率領梁山一夥至東京汴梁之後終於覲見趙佶,雙方彼此雖然面上其樂融融。朝中樞密院就曾具本上奏勸趙佶小心時,便曾明言表過:“現今數萬之衆,逼城下寨,甚爲不宜”,而梁山那邊在得知朝廷有意打散分調己方兵馬時,有許多頭領也曾表態:“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見些官爵,便要將俺弟兄等分遣調開。俺等衆頭領,生死相隨,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們只得再回梁山泊去”......
至於朝中童貫等權奸,卻是在梁山一夥已經接受招安的前提下向趙佶諫言以這廝們雖降,其心不改,終貽大患爲由,不若傳旨賺入京城,將此一百八人,盡數剿除,然後分散軍馬以絕國家之患......
如此看來,吳用擔憂在招安事成前後仍有事端也不無道理,而當時的梁山一夥,在綠林中也的確有後路可以尋覓。不過就算如今仍有有些波折,按宋江的想法,無論如何他還是一門心思要歸順朝廷的,是以蕭唐就是打算取下吳用所計劃留取的這一條後路,而便轉變做目前這個階段最適合自己嘯聚集結羣豪,與官軍對抗,甚至對於水滸原著而言有着特殊意義的這一處綠林山寨,從而也意味着自己召集的江湖諸路羣豪兵馬聲勢,就將會在梁山泊達到頂峰。
蕭唐當然也曾考慮過由於北面有兩處綠林大寨嘯聚於青州,以及晁蓋等一衆頭領的出走,這或許也會使得宋江、吳用等人的計劃出現些變數,可是如今對於梁山而言時間不等人,宋江等人仍是要邊是戒備官軍暗做手腳,邊是要促成接受朝廷招安一事。何況只是從汴京一來一回的功夫,任憑宋江與吳用等人千算萬算,也絕對無法預料到蕭唐早就有所預判,要趁着他們一夥暫時離開山寨之際展開行動,而梁山寨內還有個向來不起眼的小頭目李宗正做內應,雖然參與不得寨內甚麼機密大事,可是梁山要自毀城垣寨壘這等大事,又怎能瞞過他的眼睛?是以現在宋江、吳用等人在應對朝廷招安時在寨內進行的部署,一舉一動,仍然盡在蕭唐的掌握之中。
至於公孫勝、李俊、劉唐、穆弘等諸多原本梁山入夥的頭領,在聽聞蕭唐是打算以這種方式輕取梁山之後更是又驚又喜。朝廷召集梁山宋江等所有統領並着絕大部分兵馬前往東京汴梁,屆時守衛梁山泊大寨的多半也只是寨中些強寇頭目,如此也不必與剛分道揚鑣不久,彼此之間遮莫仍有些情分在的頭領反目動刀子,等到宋江一夥再回來時,也只會覷見原本自己藉以發跡的綠林山寨,將會被另外一股聲勢更爲好大的綠林兵馬所佔據。
是你宋江甘願捨棄這梁山寶地的,我們兄弟本來就強烈反對招安,那麼如今此處水泊梁山,憑甚麼就不能由我等引蕭唐哥哥前去在奪還回來!?
出走山寨不久,對於梁山泊餘威尚在的晁蓋聽蕭唐將自己的計劃說個分明之後,只略作思付,當即也很痛快的答應願做爲前部與蕭唐率部快馬疾行,再朝濟州梁山泊處趕去。屆時留守山寨的強寇頭目與其餘兵馬,在見到晁蓋竟然去而復返,重新要取回梁山大寨時又會作何反應?蕭唐心說主事的寨內所有頭領都隨着宋江趕往東京汴梁要屈從於朝廷了,現在於山寨之內的若干頭目,無論是面對他蕭唐,還是說又見得曾統管梁山的托塔天王,哪個又敢出來討死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