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電氣化

一根黃色繩索從牆壁上垂下來,剛好到人肩膀高度,唐楠兒伸出手攥出繩子末端,像是鼓足勇氣似的閉上眼,往下輕輕一拉。

啪嗒一聲輕響。

房屋生輝,一盞玻璃燈發出白色耀眼的光芒,將偌大的房間照的雪亮如同白晝。

“呵呵,真好玩兒。”唐楠兒再拉一下,隨着輕聲響動,房屋陷入只有燭火搖曳的昏暗中,然後再次被照亮。

“好了好了,別給拉壞了。”張林忙笑着止住她玩心,道:“這便是我以前跟你說的電燈,不用燒油也不沒有火芯。”

“真不敢想象。”唐楠兒意猶未盡地道:“這玩意兒真的會電死人?”

“爲了研發出它,已有十多個人被它電死電傷,不過科研工作就是這樣,方便是建立在無數科研人員人命的基礎上。當初研究火藥死了多少人,你可想知道?”

唐楠兒沉默少許,搖了搖頭。

建國四十五年,中華國終於是要開啓第二次工業革命了,電氣化就是象徵,第一座煤力發電廠已是開機運行,第三處水電發電廠已經建造完工。

從蒸汽機到電氣化的時間過渡爲四十年左右,這已是張林盡最大的努力在指導科研工作了,他這一生最大的貢獻,大概就是作爲各項科研工作的指導者和帶頭人存在,相比史書上也會重重地給他寫上一大篇。

至於後世會不會有人懷疑他是穿越者,那就無所謂了。正如另一個時空,有人懷疑特拉斯一樣。

電氣化,首先就是普及家用照明,完善電力驅動裝置,因爲這可以直接帶來顯見的經濟效益。沒有利益的事情,也維持不了多久。

就如蒸汽機的普及一般,把這些機械設備放在研究所實驗室裡是不能發揮效用的,當初爲了鑄造大量的貨幣,朝廷不得已而用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結果蒸汽機技術日漸完善,刺激了國民經濟的暴漲。

現在輪到電力作爲新能源使用造福社會增漲經濟,自然也是要用起來的。內燃機雖然製造出了原型機,但弊端多多,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把汽車這種玩意搞出來,還需要研究所投入大量精力去試製。

說實話,能把有線電報機給搞出來已是大出張林的預料,無線電報機也在他的指導下進入研發階段,不知道他閉眼前能不能做出來。

按照馬達公約的規定,中華國給與信息研究所關於電報機的專利權予以高價採購,並且在全資國營廠裡給與部分股權,保正這些研究人員一輩子--不,十輩子也吃喝不愁,富足安康。

這件事,張林親自督促辦理,在知識產權上特別關照,絕不能研究員們寒心。並且要求律法總署制定相關的國內版權法案,保護後續的研究發明。

知識產權法案其實早已有之,只是還不完善,以前針對的都是民間的發明創造,像高端技術都是屬於朝廷投資立項的項目。現在國家開始實行國營私有化,那就要把一些研究所給獨立出去,這樣才能百花齊綻,在競爭中不斷創新。

但同時,這對於技術保護的保密署來說,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所以,所有獨立出去的研究所都必須簽署保密協議,責任追究到個人,是不準隨便出行省,想要出國那更是得全程處於監視之下。

有線電報網絡的鋪設首先是沿着已建或在建、預建的全國鐵路交通網,這種能將訊息迅速傳達給千里之外的機械設備顛覆了內閣的想象,也讓更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首先,便是行政效率的大大提升。靠馬跑或者靠鐵路運送的年代,訊息不可能做到如此快捷,朝廷要發文書去往某個遠點的行省,沒有數天功夫根本辦不到。

而現在,只要線路鋪設到那裡,朝廷行政命令瞬間就傳達到位,這對於內閣掌控全國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用在軍事上那更是不得了,內閣中樞可以控制前線軍事行動的具體計劃,而前線將來也能及時反饋戰場情勢,得到批准後改變作戰計劃。

換句話說,有這樣的設備出現,暴亂或者野心家造反都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除非是國民對這個國家產生極度的怨恨不滿情緒纔有可能被集體煽動。

而有線電報機在商業上的作用更大,老闆可以及時地瞭解到貨物售賣地的價格波動,即便人遠在外地也能通知工廠改變生產計劃。往來訂單下達和貨物運輸,只是一個電報的功夫。

所以,這項技術無論從任何方面考慮,都得必須立刻普及出去。幾位內閣大臣即便擔心技術泄露,也只能多加派人手予以保護,並且設備按照規定全部編碼,頻繁檢查,對操作人員要進行保密教育。

在電報信息迅速發展的同時,飛行機研究所卻是愁眉不展。

所長田靈頗爲氣餒,因爲飛行機的研製實驗,已有十多名技術員在實驗中摔傷摔死,但飛行器始終爬不出大地的束縛,只能以一個高速度向前疾馳。

對此,張林只能建議加強動力學設計,與軍部打了聲招呼,派遣一些士兵前來參與實驗。比起技術員的犧牲,士兵顯得要“廉價”一點,雖然都是人命。

軍部欣然答應,若能提早製造出飛機這種劃時代的武器,沒有軍官會不喜歡的。

老實說,飛行器研究了多年但始終受困於地面,一個是因爲內燃機的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二個就是動力學的理論並不完善,尤其是涉及到風力運用的計算理論。

張林於理論科學的發展方面能起到的作用早已經很小很小,他現在也指導不上,因爲涉及到高深的流體動力學,他本就不感興趣。

他不感興趣,但有的人對於數學、物理、化學的理論研究卻是孜孜不倦,他能做的就是把這些人集合到一起,予以資金設備上的支持,讓一衆研究所配合研究,完善理論基礎。

而支持這羣理論家的研究場所,最好的便是大學裡的研究員或者太學院了,一個教授的稱號讓他們可以自行申請立項和資金,由皇室基金會和內閣財政資金扶持。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研究所進行了分割,把研究組單獨獨立出去展開殘酷的科研競爭,哪個研究組的成果喜人,便可以繼續得到資金資助。而研究停滯不前的研究組,則在一段時間後解散,研究員併入其他研究所。

用市場機制運行科技研究。

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171章 抓賊當人樁用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546章 晉升之路第71章 鑽營取巧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631章 三權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308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195章 拉攏欒廷玉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559章 中投行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107章 便宜堂姐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78章 商業帶動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346章 戰略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662章 夏國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165章 該砸多少錢?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第22章 玩火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368 校閱調防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232 軍人和政治家的區別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606章 整風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31章 武松被激怒第337章 娘子有孕了第301章 兵壓婺州第724章 時空機第49章 招納石秀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654章 北美是我的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346章 戰略第499章 賜婚第511章 政績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565章 好東西得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