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元武盛世

爲什麼另一個時空的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家沒有最終成爲世界的霸主,只有那短暫的輝煌。

歸根結底,其人口和國土面積決定了發展前途。殖民地終究只是殖民地,不實行種族同化,到頭來免不了分割裂變。

再一個假設,若果英國當初下決心將人口大規模遷移到北美,宣佈北美爲正式的大不列顛土地之一,或許歷史就改寫了。

戰爭打的是資源,未來是資源的爭奪時代。

就如二戰時期的美國,即便在一場戰役中大敗虧輸,但其雄厚的國土和人力資源讓國家民衆對戰爭無所畏懼。

海外的土地,要麼佔領後徹底移民而不是殖民,要麼就別搞。

就像中華國圖謀的天竺半島一樣,某人是根本沒打算在上面容納別國之人居住,只能是中華國民和少數東亞人。例如土著,榨取勞動力後自生自滅,要麼就當奴隸賣給臨近的泰米爾王朝。

總面積五萬多平方公里,足夠上百萬人居住,先期移民二三十萬,幾代人就能把半島給填滿了。

但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很少願意去海外移民,除非是豐厚的利益刺激。

印度半島已知的資源有媒鐵,氣候適合種植水稻、棉花、甘蔗,再加上靠近天竺國作爲東亞與中亞、西亞、歐洲的貿易中轉站,這個半島未來的發展不會弱於國內東南沿海。

想要入侵這個半島,需要海軍陸戰隊和海軍齊心協力,只要泰米爾王國不在旁邊礙事,以一場突襲戰站穩腳跟後,源源不斷的物資就能運輸上去建造船務和商貿港口。

港口根據地的地址選擇,自然是半島北角了。

事實上,這項工作的推進遠沒有張林想象的那麼快,一旦涉及到遠洋作戰,對運輸和後勤的考驗巨大,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眼下,依舊處於孟加行省(蒲甘國和占城國的爭議地區,被中華國買了下來,約莫十二萬平方公里,把大理、西藏鏈接在一起)的物資囤積階段。

現在的世界各國對領土還沒形成認知,土地搶佔很頻繁,像中華國這般願意平息戰戈,用錢和軍火買的大國鳳毛麟角。

張林儘早地以各國史料形式把買到手的土地給確定下來,爲的就是避免後世這些國家來扯皮,但凡土地割讓或者購買,一定簽署書面協議,雙方各持一份。

不但如此,每個朝代的君主輪換後,都要互相遞交內含地圖的邦交國書。一代代承辦下去,就不信後世還能把事實推翻掉。

高麗國就是第一個處置對象,張林讓外交總署代表中華國明確把雙方的領土給弄清楚,省得後世出現全宇宙都是他們大韓民族的論調。

眼下中華國有的是人力物力財力,可以放開手同時進行多線戰略,充分發揮閒置勞動力的效用。民間還組織宣傳隊,但有偷閒打耍的人都上門進行勸說和教育。

這是個財富爆發的時代,只要你腦袋正常,缺胳膊少腿兒都能讓你發家致富。啥,沒胳膊也沒腿兒?那特麼嘴巴管人會不會?

只要你有中華國國民身份,各地總署都會對你做出妥當安置,沒媳婦也給你配媳婦。當然,醜美就別挑了。

民間已是有人稱這個時代爲元武盛世了!

即便是從前貧瘠的西北百姓,現在也能每天弄二兩小酒喝喝,時不時搞點羊肉牛肉下下菜。牛羊肉不捨得吃,那就吃便宜的豬肉!

哪個地方若還是出現餓死人的現象,那簡直是在元武大帝臉上啪,當地主政官員也別幹了,統統撤職查辦,一擼到底。

中華國並非人間天堂,有些地方窮不可怕,但官員必須要如實上報,朝廷纔會按照情況給與財政支持。

地方窮,官員若是還隱瞞虛實誇大政績,那就真是該死了。

中華國目前窮鄉鎮還不少,主要是靠財政扶助,但有奏章上提及的,均都委派官員去走馬上任治理。

哪個官員乾的漂亮,那就破格提拔,欽點官升三級的官員都有。元武陛下常關注這些能在窮鄉僻壤間治政出色的基層官員,金口一開,鯉魚躍龍門。

盛世之下,百家復興,也容納得下各種不同的聲音。

原本想把孔門連根拔起遷往日本國的想法,因爲各種各樣的因素最終沒能實現,經過這一番“恐嚇”,孔門舊儒們稍稍安分了下來。

享受了這麼些年的豐富的物質生活,誰又願意漂流海外呢?隨着科技的進步,隨着許多新鮮事物能提高生產力,社會在向着大家以前不敢想象的層次進化。

舊儒們再是能掰扯,也難以抗拒這時代的潮流。

中華國新朝廷滅金國、西夏,收復蒙古、大理、吐蕃,整治高麗、日本、天竺等過,把宋朝土地擴增了三倍有餘,這已經充分說明了新制度的優越性。

官報上一再宣傳講道理看事實,舊儒們再是巧舌如簧,也難以抨擊這新制度對國家和民族的好處,難道百姓們還想過以前面對異族提心吊膽的生活嗎?

前朝皇宮數千人奢靡生活,而今朝皇宮只有區區兩百餘人,元武陛下勤儉執政,天下人有目共睹。

天下適齡孩童都可以得到妥當的安置和教育,寒門也可出貴子,國內擁有這麼多明辨是非讀書人,早已對舊儒那一套深感厭惡了。

舊儒們都難以想象,元武陛下爲了打擊他們,居然會讓官報刊登“儒家愚民忠君的思想”,直接闡述了舊儒思想迫害百姓,讓百姓們麻木不仁安於君主統治的事實。

他就不怕百姓們開啓民智後,推翻他這皇位嗎?

一想到元武陛下居然連皇位都不在乎地跟他們死磕,舊儒們就有些惶恐不安。儒家靠皇權而崛起,現今卻被皇權打壓的體無完膚。

在這種情況下,相當一部分的舊儒們選擇依附於新儒學--也就是新漢學,改弦易張,宣揚新漢學中的德善美儒家思想。

看到舊儒們服軟,張林也就放他們一馬,安安心心搞新漢學纔是他的目的,這些“思想家”也是中華民族見證歷史的一部分,能不殺還是沒必要殺的。

他張林,非是獨裁君主,可以聽得下任何不反國反民族的政見聲音。

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80章 直搗賊窩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339章 邦交第718章 二戰第102章 侍寢第58章 喜當爹第677章 新貨幣返稅政策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499章 賜婚第375章 穩金打遼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672章 電氣化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146章 偶遇蔡媛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457章 哥是大天尊第288章 坩堝鍊鋼法第210章 禍水東引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22章 玩火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680章 普爾森老爺第470章 成就感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482章 金夏滅遼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402章 燕雲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76章 其中糾結第196章 交換人質第577章 勞務輸入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594章 鎮你族永世不得翻身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214章 內訌離間第197章 數落扈三娘一頓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48章 拼命三郎第582章 憲法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302章 階層矛盾第48章 拼命三郎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566章 兩期五年計劃第18章 賓主盡歡第283章 從梁山身上割肉第32章 武大昇天第585章 遷族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710章 軍改第668章 混血規則第528章 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1章 孟州來信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60章 準備跑路第404章 大軍壓境第668章 混血規則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247章 再會吳用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354章 牽牽小手逛逛街第453章 鐵軌建設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39章 瑣碎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418章 一戰成名第312章 捷報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