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章 整軍
規格隨意,想做多大都行,能用就行,都可以按需調整。只是精細程度加強不少,尺寸要求更加嚴格。
李坤還做了個方形長木筒,兩邊開口,用於連接風箱和火爐子。也是按需調整。
本質上就是先做個樣子,其他讓木匠自己琢磨。
四天後,李坤已經帶着王訓去訓練了,陳大海告訴他,樣品做出來了,李坤趕回來,試了試,對一些漏洞做了調整,主要是漏氣的地方,實施密封,儘可能嚴實一些,精細一些。
然後就可以工作了。李坤讓陳大海把伙房的竈臺側面鑿了一個差不多大的孔,用風筒連上,再接上風箱。試了試,有些漏風,還容易燒着木頭。於是讓陳大海用泥巴抹了一個長點的泥巴風道,再安上木頭風筒,試了試。哦,終於可以一用了。
當天,李峰讓陳大海通知王平,過來看看演示。怎麼說呢,效果不錯,李坤自己覺得。
訓練的地方,王平替兒子選的就是在太守府內,在自己的身邊。李坤沒有同意,讓選擇一個城外靠着山的地方。隨後王平選擇了南鄭城東約二十里的一個軍營,一個叫南水的鄉村裡邊,是一個可以駐守三千的大營,看來對李坤的支持很是敞亮。
李坤跟隨着王訓,帶着那些士卒搬到了南水大營。南水大營在南鄭東邊,距離南鄭約二十里,背後是大山,前面是平原,不遠處是漢水,是個訓練的好地方。而且,順着大營前的官道,一直往東,過了西鄉縣,就是魏蜀邊境。
真是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很合適的地方。
王平提出派幾個營中書吏到大營來,記錄一些東西,李坤覺得沒有什麼必要,但還是同意了。
隨後的幾天,李坤做了幾件事情,對這個“屯”的百人隊進行了重新編組和改進。重新編組就是按照李坤的要求重新組織7。改進就是在漢軍已經有的東西進行一個加強細化。自然,絕大部分的東西都沒有動。
訓練分爲重新編組,加強指揮,強化紀律,更新思想,組織訓練幾個部分:
最重要的是重新編組。就是把王訓的手下進行了重新編制,重建隊伍的編成,這是改造的第一步。說白了,就是按照李坤自己的要求,對下邊的人進行重新組合,以便符合自己的戰術思想。但是在表面上看來,就是進行了一些修修補補。
最底層的什和伍這兩個層級沒動。即:伍:5人。什:5+5+1=11人。
隨之的隊一級變化較大,由原來的五個什爲一隊,改爲了三個什爲一隊。隊的頭目稱爲“督伯”,李坤改爲了“隊長”,這樣士卒好記。自然,這些人習慣了叫原來的稱呼也行。在隊一級,李坤增設了副職一人,輔助隊長工作。即:
隊:
11+11+11+1+1=35人
三隊爲一屯,設屯長一人,副職二人,其中一個輔助屯長工作,另一個負責緇重方面的保障。另外增加親衛兼傳令兵二人。即,屯:35+35+35+2+2+1=110,這樣把王訓手下的人全都用完了。
以後具體實施起來可以臨時做些調整,比如湊個整數什麼的。只要把手中的力量都組織使用起來,不用那麼死板。
基本的架構就是這樣,好處是加強了指揮,還保持了基本結構,這些人也容易接受,不算是傷筋動骨。
加強指揮的辦法,除了編制的頭目外,就是成立了一個指揮部。
指揮部的人員構成,定爲:
屯長:1,
副職:2;
隊長:1*3=3,
副職:1*3=3;
什長:3*3=9。
計算下來的總人數就是:1+2+6+9=17,約佔總人數的六分之一。
工作職責設定爲:指揮部是屯的最高軍務指揮機構,由屯長主持,上述十七人蔘加,參詳軍事及相關工作,包括糧草,士氣等。
屯長爲指揮,其他人戰時依次替補。
每旬由隊長輪流擔任副指揮,負責組織訓練,日常生活等事宜。
另外規定,在隊伍打散或者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或者在指揮部不能正常履職的情況下,凡是以上十七人中,有三人(含三人)以上的,都組成臨時指揮部,職務高着,服衆者,資歷深者擔任指揮。指揮手下的人員,決定各種事項。
這樣佈置可以提高隊伍在損失較大,或者被打散之後的重組機會,保持基本的戰鬥力。只是後來因爲李坤的謹慎,這樣的時候並不多。
另外,把自己的地位加了進去,設“先生”一職。先生可以指揮任何人,伍,什,隊,屯,但一般不參與指揮。但在涉及造反,投敵,抗命,譁變等重大事項時,先生有最後決定權,最高指揮權。
隊伍中任何人在涉及造反,投敵,譁變事項時,皆可舉報,斬殺之,記軍功。
三是紀律。
漢軍的紀律本來就嚴格,主要是進行了簡化,分爲了三項:服從指令,保護民衆,對待俘虜,另外附加一些日常要求,就是把漢軍的一些紀律具體化,不能騷擾民衆什麼的。概括起來就是做“仁義之師”。
總起來,李坤的通俗解釋簡單明瞭,就是:
讓你打誰就打誰,不要你打誰就別打誰。
你們也是從普通民衆中來的,以後大多數還是要回到民衆中去生活,所以你們自己非常清楚軍隊來了,害怕發生什麼,所以,不讓你做的就不要做,要去討民衆的喜歡,不要討民衆的嫌。
對於敵軍的俘虜,也是大多從對方民衆過來的,既然不打了,又不是罪大惡極,苦大仇深的,放下武器不逃跑,那就算了,好好對待。
四是更新徵戰思路,核心就是學學彭越。楚漢相爭的時候,讓楚霸王無可奈何的名將彭越。
首先是魏軍後方征戰戰。這是李坤給王訓立些功勞想出來的,就是把征戰引向曹魏地區的基本思路。要求這些人學學楚漢相爭的時候,活動在項羽後方的名將彭越,要敢於勇敢地插入到魏軍後方去作戰,基本方法是學彭越的辦法,遊擊做戰。不停地移動,進退,出擊,並且注意這些之間的迅速轉換。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還要可以集中起來,將在野外的小部分魏軍兵力消滅於運動中。概括起來就是:基本的是遊擊,適時轉化成有條件下的野戰。
對於指揮部的組成人員來說,伏擊,夜襲,奇襲,夜間作戰的注意事項,聯絡方法,這些是基本要求。
對一個普通士卒,進攻,撤退,聯絡是必須掌握的基礎。
其次就是外出作戰的基本要求:先保存自己,然後再去打擊魏軍。
只有先保存好自己,纔能有效地打擊魏軍;逞匹夫之勇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結論就是: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這個方面,李坤費了好大的勁做這個事情,讓這些人轉過彎來。可以說是:唾沫星子亂飛,一點一點地和這些人打拉鋸戰,果然是改變人的想法是最難的。到最後,李坤決定訓練工作改爲一半一半。上午做體能和戰術,下午進行戰法,把所以的人集中起來,在大營裡,改變這一百來人的想法。
比如,爲什麼打進魏軍後方的區域。這些人都是底層的士卒,根本不管這些,上面讓打就打唄,想那麼多幹什麼。現在不行了,李坤要求他們必須想,必須想明白。爲了刺激這些人想,李坤畫了一個大餅,現在你們是一名伍長,什長,隊長,但是以後呢,魏軍強大,蜀漢弱小,有大量立功的機會,以後你們就可能是屯長,軍侯,都尉,是百人將,牙門將,是將軍。誰也不是天生就是打仗的料,現在就開始想這些問題,以後纔可能更有機會。一介武夫是不行的,是走不遠的。
打到魏軍後方,具有極大的好處,自己可以休養生息,魏軍不斷的被消耗,讓對方不停的變弱等等。自然,也有好多的問題,糧草,紮營,消息等等都需要自己做,任何一點都要親力親爲,不能等待。
比如,爲什麼要學彭越,而不是別人。因爲這樣做,成本最小,收益最高,適合現在漢魏雙方正面相持的實際。
比如,能不能打進去。這個李坤沒有說準,他對這些人沒有把握,但是他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案,就是依託漢魏邊境線,前出不超過一百里。這樣背後有漢軍大軍爲依託,隨時可以撤回來,沒有了後顧之憂。
說實話,這已經不是打到後方,而是交界處了。但是這麼做,現實性很高。
五是強化訓練。重點是:奔襲,夜襲,分散和聚合,分分合合,及其分合時的聯絡。
訓練的基礎是體能,這個方面李坤下了苦功夫。
每天早晨起來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爬山,爬大營後面的山,爬上去之後再回來吃飯。
令王訓和衆軍驚訝的是,這個瘦高個的先生,別看不會騎馬,走路不快,可是爬山卻也是不慢,和平地上竟然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