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一次那場慘烈的戰敗之後,漢軍雖僥倖未被魏軍追亡逐北,一路潰逃,但傷亡之慘重,卻如寒冰刺骨,令人心寒。
殘陽如血,映照着敗退的漢軍,他們拖着疲憊的身軀,只得是緩緩退回北岸,與隔岸相望的魏軍形成了對峙之勢。
那冰封的大河,如同一條銀色的巨龍,橫亙在兩岸之間,將兩軍冷冷地隔開。
河面之上,寒風凜冽,吹得旌旗獵獵作響,彷彿也在訴說着這場戰爭的殘酷。
漢軍軍營,座落在北岸的一片曠野之上,營帳密佈,宛如一座小型的城池。
然而,此時的軍營中,卻瀰漫着一股壓抑的氣氛,將士們個個面容凝重,心中充滿了戰敗的屈辱和不甘。
在這衆多營帳之中,有一座尤爲顯眼的龍帳,它高聳入雲,金碧輝煌,乃是漢軍主帥劉禪的居所。
此刻,龍帳之內,燭火搖曳,映照着帳中衆人的臉龐。
漢將楊奔、鄂煥,這兩位平日裡英勇善戰的將領,此刻卻赤膊上身,揹負着荊條,跪在龍帳的正中央,神情肅穆,滿臉愧疚。
Wшw★ ttКan★ ¢Ο
楊奔身材魁梧,肌肉賁張,然而此時的他,卻像是被抽去了脊樑骨一般,低垂着頭顱,不敢直視上方的劉禪。
他的背上,荊條深深地嵌入皮肉之中,鮮血順着脊背流淌下來,染紅了身下的土地。
鄂煥亦是如此,他身材瘦削,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不屈的傲氣。
此刻,他也同樣跪伏在地上,揹負荊條,請罪之聲低沉而堅定。
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身着華服,頭戴冠冕,威嚴之氣撲面而來。
然而,他的臉上卻看不出什麼情緒出來,只是靜靜地凝視着下方的兩位將領,眼神深邃而複雜。
他的心中,既有對戰敗的憤怒和失望,又有對將士們的憐惜和無奈。
作爲軍司馬的費禕,站在劉禪的下首,冷着臉,聲音冰冷地說道:“你們驕縱用兵,致使大敗,損失慘重。按軍規,當斬!”
他的語氣堅定而決絕,沒有絲毫的商量餘地。
帳中的其餘將領聞言,皆是一驚,紛紛上前來爲他們兩人求情。
“陛下,楊奔、鄂煥兩位將軍雖然戰敗,但他們平日裡英勇善戰,功不可沒。此次戰敗,實乃天時不利,地利不和,非戰之罪也。望主公寬恕他們一次,讓他們戴罪立功!”一位年邁的老將跪伏在地上,聲音顫抖地說道。
其餘將領也紛紛附和,一時之間,跪伏在地的將領竟有大半之多。
他們深知,楊奔、鄂煥乃是漢軍中的佼佼者,若因一次戰敗便被斬首,無疑是對漢軍士氣的一大打擊。
劉禪看着下方的衆將,心中暗自嘆息。
他深知,此次戰敗雖然事出有因,但楊奔、鄂煥作爲將領,確實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而,他也明白,若此時嚴懲他們,恐怕會引起軍中的不滿和動盪。
思索片刻後,劉禪終於開了口。
他擺了擺手,示意衆將起身,然後緩緩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此番戰敗,雖非戰之罪,但你們作爲將領,確有過失。不過,念在你們平日裡功勳卓著,此次便做個教訓。你二人卸去軍職,做一個普通軍士,以作懲罰。望你們能夠痛定思痛,汲取教訓,日後戴罪立功!”
劉禪的話語剛落,帳中的氣氛頓時爲之一鬆。
楊奔、鄂煥兩人聞言,心中雖有不甘,但也知道這是劉禪對他們的寬恕。
他們磕了個頭,感激地說道:“多謝陛下寬恕!我等定當痛改前非,戴罪立功!”
費禕看着這一幕,心中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劉禪的這個決定,既維護了軍中的穩定,又給了楊奔、鄂煥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此時,帳外的寒風依舊凜冽,但帳內的氣氛卻已經暖和了許多。
將士們紛紛起身,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知道,雖然此次戰敗讓他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只要團結一心,共克時艱,他們一定能夠東山再起,重振漢軍的雄風。
楊奔、鄂煥兩人被卸去軍職後,便成爲了普通軍士。
他們之後要每日與士兵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以贏得士兵們的尊敬和信任。
楊奔與鄂煥離去之後,軍營之中頓時顯得空曠了許多,但那份戰前的緊張氣氛卻並未有絲毫減退。
寒風凜冽,吹得營帳的帆布獵獵作響,彷彿也在爲即將到來的決戰鼓勁助威。
帳內,燭火搖曳,將衆將的身影映照在帳壁上,顯得格外威嚴而莊重。
此時,帳中諸將上前一步,他們的步伐堅定有力,眼神中閃爍着對勝利的渴望。
爲首的一員大將,身披鐵甲,手持長槍,那槍尖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着寒光,正是廖化。
他拱手向劉禪請命道:“陛下,末將願率部再渡過那冰封的大河,直搗魏軍心臟,一舉攻入洛陽,滅了魏國,以振我大漢之威!”
他的聲音洪亮,充滿了對戰鬥的熱血與激情。
其餘諸將也紛紛附和,他們或手持刀劍,或腰懸弓箭,個個英姿颯爽,氣勢逼人。
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堅定信念,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踏破洛陽城門的那一刻。
然而,劉禪卻只是靜靜地坐在帥位上,看着他們,並不多言語。
他的面容沉穩而冷靜,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一切。
他的雙手輕輕交疊放在膝上,指尖輕輕敲打着,顯示出他內心的思索與權衡。
帳內的氣氛一時變得有些凝重,衆將的喧囂聲逐漸平息,只留下燭火燃燒的噼啪聲和外面寒風的呼嘯聲。
衆人都在等待着劉禪的決斷,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陛下雖然年少,但卻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膽略。
終於,待他們完全安靜之後,劉禪緩緩開口說道:“魏國雖然勢弱,但是在洛陽之中,還有十萬魏軍。這十萬魏軍,皆是精銳之師,強行與之爲戰,不過是徒增損失罷了。我軍遠道而來,糧草有限,若是一味強攻,只怕未等攻破洛陽,我軍便已糧盡援絕。”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卻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擡起頭,目光掃過衆將,那眼神中既有堅定,也有對將士們的關懷與體恤。
他繼續說道:“我等圍困洛陽,待其糧斷,洛陽可不戰而下。此乃上策,既可減少我軍傷亡,又可確保勝利在握。”
衆將聞言,皆是心中一凜,隨即紛紛點頭稱善。
他們深知,劉禪此言非虛,強行攻城,確實風險極大,而圍困洛陽,待其糧盡,則是穩操勝券之策。
其中一員老將,鬚髮皆白,但眼神卻異常銳利,正是陳到。
他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英明,末將願領命把守洛陽關口,確保不讓一粒糧食流入洛陽之中!”
他的聲音雖然略顯蒼老,但卻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劉禪微笑着點了點頭,他看着這位老將,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知道,這位老將經驗豐富,智勇雙全,把守洛陽關口,定能萬無一失。
於是,劉禪命令道:“各部大軍,聽令!爾等即刻分兵把守洛陽各關口,務必要嚴密防守,不得有絲毫懈怠。同時,要派遣斥候四處偵察,確保及時掌握魏軍動態。另外,對於洛陽城中的糧食運輸,更是要嚴密監控,不得讓一粒糧食流入城中!”
衆將齊聲應諾,他們的聲音響徹帳內,充滿了對命令的堅決執行和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他們轉身走出帳外,各自率領部隊,奔赴自己的崗位。
此時,帳內只剩下劉禪和幾位親信將領。
劉禪看着他們,眼神中閃過一絲疲憊,但隨即又被堅定所取代。
這場戰爭對於大漢來說,意義非凡,既是對魏國的一次重大打擊,也是興復漢室的一次重要機遇。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諸位愛卿,此戰關乎我大漢之興衰,務必全力以赴。朕將與爾等並肩作戰!”
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卻充滿了力量和決心,讓在場的每一位將領都感受到了他的堅定和勇氣。
衆將聞言,皆是心中一熱,他們看着劉禪,眼中閃爍着敬仰和忠誠之色。
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陛下,不僅有着超凡的智慧和膽略,更有着一顆爲國爲民的赤子之心。
於是,他們齊聲應諾,誓言要與劉禪並肩作戰,共赴國難。
他們的聲音響徹帳內,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大漢的忠誠。
夜色漸深,寒風更加凜冽。
但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大漢的將士們卻心懷熱血,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生命和熱血守護着這片土地和他們的信仰。
他們相信,在劉禪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戰勝魏軍,攻破洛陽,讓大漢的旗幟飄揚在這片土地上。
此刻,洛陽城中,天色已近黃昏,夕陽的餘暉斜灑在皇宮太極殿的磚瓦上,閃耀着金黃色的光芒。
太極殿內,燭火初燃,與殿外的昏黃天色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既莊嚴又略帶幾分神秘的氛圍。
殿門緊閉,卻難掩那份緊張而凝重的氣息,彷彿整個大殿都屏息以待,等待着某個決定性的消息。
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而有力的呼喊聲,打破了殿內的寧靜:“好消息,漢軍後撤了!”
這聲音帶着幾分急切與喜悅,如同春風拂過冬日裡的寒冰,讓人的心頭不禁爲之一振。
話音未落,一名身着鎧甲、腰懸長劍的宮中禁衛快步走進大殿,他的臉上洋溢着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雙眼閃爍着勝利的光芒。
他當即將手中的軍報遞給身側的尚書令陳羣,動作中帶着幾分敬意和期待。
陳羣,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鬚髮皆白,面容清癯,眼神卻異常銳利。
他並未急於查看軍報的內容,而是雙手捧着軍報,緩步走向坐在龍椅之上的魏帝曹叡。
曹叡,年紀不大,卻已顯現出非凡的帝王之氣,他身着龍袍,頭戴珠冠,面容俊朗,眼神深邃而堅定。
曹叡接過軍報,雙手微微顫抖,他深知這份軍報的分量,它可能決定着洛陽的存亡,乃至魏國的命運。
他緩緩展開軍報,目光快速掃過上面的文字,臉上先是露出一絲鬆懈的神情,彷彿一塊巨石從他的心頭落下。
然而,這份輕鬆並未持續太久,他的眉頭很快又皺了起來,臉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種狂喜之色。
陳羣、鄭稱等大臣見狀,紛紛上前圍攏在曹叡身旁,他們或低頭細看軍報,或相視交換眼色,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疑惑和不安。
鄭稱完軍報後,率先上前一步,拱手恭賀道:“陛下,仰賴陛下天威,漢軍後撤了!此乃我大魏之福啊!”
曹叡聞言,只是輕輕點了點頭,並未言語。
漢軍的後撤雖然暫時緩解了洛陽的危機,但背後的隱憂卻遠未解除。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問道:“洛陽中的糧草,夠用多久?”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陳羣的身上。
陳羣聞言,臉色微變,他沉吟片刻,才緩緩說道:“恐怕,只夠數個月用度了。”
他的聲音雖然低沉,卻如同重錘一般敲打在衆人的心上,讓每個人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鄭稱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
糧草是戰爭的命脈,若是缺糧,洛陽城中的軍民將何以爲生?
更何況,漢軍雖然後撤,但隨時都有可能捲土重來,屆時洛陽城若因缺糧而自亂,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想到這裡,鄭稱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漢軍不來攻我,我等亦不能坐以待斃。臣以爲,我等必要突圍而出,攻漢軍,打通糧道!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洛陽之安危,亦能振奮我軍之士氣。”
曹叡聽完鄭稱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
他深知,鄭稱所言非虛,突圍而出,攻漢軍,打通糧道,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然而,這其中的風險卻也不小,一旦失利,洛陽城將陷入更加危急的境地。
曹叡沉吟片刻,緩緩站起身來,他的目光掃過殿內的衆臣,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
他開口說道:“鄭稱將軍所言極是,我等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然此戰關乎洛陽之存亡,亦關乎我大魏之命運,故需謹慎行事。朕意已決,明日便召集諸將,商議打通糧道之策。”
衆臣聞言,紛紛拱手應諾,他們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與信念。
這場戰爭對於魏國來說,意義非凡,既是對漢軍的一次重大反擊,也是魏國存亡的關鍵一戰。
此時,殿外的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太極殿內卻燈火通明,燭光搖曳。
曹叡站在龍椅前,凝視着殿內的衆臣,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決心與期待。
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對他帝王之路的一次重大考驗,但他也相信,只要魏國的軍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戰,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魏不願亡!
他曹叡更不想做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