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黜昏啓聖,腹心之臣!

“速速召集兵馬,我意已決,必須馳援曹休將軍!”

司馬懿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彷彿每一個字都蘊含着不可動搖的決心。

然而,現實卻比想象中更爲殘酷。

魏國正值兵力空虛之際,精銳之師多已派往前線,剩下的,多是未經訓練、裝備簡陋的百姓。

壽春城要守、淮水堡寨要守,精銳之師不能如此消耗。

於是乎,司馬懿強徵壽春城中青壯,讓他們前去救援(送死)曹休。

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計劃。

一方面強徵的這些青壯,多是城中刺頭,這些人少了,壽春的穩定性就會好上許多。

另一方面,曹休要救,但不能讓魏軍損失慘重。

他救了嗎?

派兵救了。

只是沒救下來而已。

便是洛陽方面責問,他司馬懿也是有話說的。

於是乎。

司馬懿的表演開始了。

第一次,司馬懿派出了三千人,他們穿着匆忙湊齊的府庫擠壓的破舊甲冑,手持各式兵器,眼中滿是迷茫與不安。

司馬懿站在城牆上,目送他們遠去。

他瞥了一眼崔林,沉重的說道:“但願你們能平安歸來。”

司馬懿低聲自語,眉宇間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

崔林則是翻了一個白眼。

這些人能去援救?

你司馬懿的之心,路人皆知。

但司馬懿確實是派兵去救了,便是崔林,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很快

前方便傳來壞消息。

派出去的三千人,近乎全軍覆沒。

“一定要將曹將軍救回來,不惜一切代價!”

司馬懿斬釘截鐵的說道。

而崔林已經不說話了。

或許他心中也明白了。

曹休

已經是死人了。

這種司馬仲達,當真是好狠的心。

曹休在軍中跟他對着幹,他便要殺之而後快。

若是自己招惹了這司馬仲達,便是他有欽差的身份,恐怕也是難逃一死的。

不自覺之間,崔林變得老實了不少。

不久,第二批四千人的隊伍再次整裝待發。

司馬懿親自爲他們送行,他緊握雙拳。道:“此行雖艱險,但關乎國家安危,望諸位奮勇向前,不負使命!”

言罷,他深深一躬,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似乎也隨着這一躬,壓在了每一個被徵用的民夫的心頭。

然而這些人心中只想罵娘。

魏國的安危與他們何干?

但督察隊在後面跟着,他們可是會將後退的人當場格殺的。

不情不願。

這四千人還是出發了。

僅在半日後。

壞消息又傳回來了。

此番出援的四千人,又全軍覆沒了。

“不救回曹將軍,我誓不罷休!”

司馬懿在大將軍府惡狠狠的拍打着身前案牘。

“這一次,我要派出五千人前去援救!”

這第三次,司馬懿決定派出五千人。

“師兒,此番你來領兵!”

看着司馬師堅毅的面龐,司馬懿心中既有不捨也有期待。

“此行務必小心,你的安危,比什麼都重要。”

他的話語中帶着幾分顫抖,眼神中既有父親的慈愛,也有對大局的考量。

崔林都看不下去了。

司馬仲達,你這戲還真演全套的。

還讓自己的兒子前去救援。

這下子,便是他上書洛陽,要參司馬懿都做不到了。

這事情,給司馬懿做得實在是漂亮,實在是天衣無縫了。

“大將軍,此番救援,恐怕無果,白白耗費性命,不若就此作罷吧?”

崔林的心還是不夠硬。

前面已經是死了七千無辜的百姓了。

此番這五千人,莫要再犧牲了罷?

爲了給你司馬懿演戲,居然要萬人陪葬?

哪知司馬懿卻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

“不成,曹將軍一定要救,不求軍心盡散!洛陽方面也會怪罪,我心裡也過意不去!”

崔林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只是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司馬懿,此人的心,實在是夠黑,夠狠!

要爭得過他,勝得過他,恐怕被比他心更黑,心更狠才能辦得到。

崔林已經自嘆不如了。

很快,司馬師便帶着五千人出發了。

然而,這些由百姓倉促組成的軍隊,在面對訓練有素的漢軍時,顯得如此不堪一擊。他們還未接近曹休被困之地,就已潰散大半,如同秋風掃落葉般,消失在茫茫戰場之上。

好在司馬師‘拼死’逃出,單騎走免。

司馬懿得知消息後,沉默良久,他的眼神空洞地望着遠方,心中充滿了自責與無奈。

“是我,未能保護好他們,也未能救下曹休。”

他在心中默默嘆息,那份沉重,彷彿要將他壓垮。

甚至臉上直接淌出兩行熱淚。

這演技,崔林差點都看溼了。

若非他知曉事情的前因後果,恐怕還真給這司馬懿給騙過去了。

但是到後面,他又不得不虛僞的對着司馬懿說道:“大將軍盡力了,是漢軍太狡滑了,我這便上書陛下,言明大將軍的苦衷。”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以這司馬懿心黑心狠的程度,崔林覺得,自己若是不表態的話,說不定可能被潛藏在城中的間軍司密探刺殺了。

這種事情,也不是發生不了的。

聞言,司馬懿當即拉住崔林的手,說道:“知心莫過崔君,仲達謝過了。”

崔林還能說什麼?

只得是笑着應對了。

曹休被圍之地。

土丘之下,漢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與之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數百名魏軍士兵的疲憊與絕望。

他們圍坐在乾涸的土地上,眼神空洞,面容憔悴,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生存的渴望和對命運的無奈。

曹休此刻也顯得狼狽不堪。

他的鎧甲上沾滿了塵土,原本光鮮的戰袍如今皺巴巴地貼在身上,汗水與泥土混雜,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味。

他的臉龐,被烈日曬得黝黑,嘴角乾裂,皮膚緊繃,彷彿每一寸都在訴說着缺水的痛苦。

眼神中,昔日的光芒已盡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憊與無奈。

他知道,再這樣下去,不僅士兵們撐不住,他自己也將命喪於此。

“大將軍,壽春的援軍又被擊潰了。”

副將的聲音低沉而沙啞,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

他的眼神中既有憤怒,也有絕望,那是一種對現狀無力改變的深深悲哀。

“我看那些援軍,分明就是百姓充當的,那司馬懿要害大將軍的性命啊!”

曹休聞言,只是苦笑。

他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司馬懿的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利用他,鞏固自己的權柄。

他緩緩地搖了搖頭,嘴角扯出一抹苦澀的笑容:“我爲魚肉,他爲刀俎,爲之奈何?”

他長嘆一聲,目光掃過那些跟隨他多年的士兵們,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生的渴望,也有對死的恐懼。

他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感,既有對士兵們的憐憫,也有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讓弟兄們下山投降罷,你也可以去投降。”

副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被堅決所取代。

“那大將軍呢?”

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顫抖,顯然,他並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

曹休苦笑,他的目光穿過層層包圍的漢軍,似乎穿透了時空,看到了遠方的家鄉,看到了那些等待他歸來的親人。

“我不能投降,唯有死在此處了。”

他的語氣平靜而堅定,彷彿在說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作爲曹家將領,他必須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即便是以生命爲代價。

說着,他緩緩地站起身,儘管身體因缺水而搖搖欲墜,但他的背影卻顯得格外高大。

他環視四周,用盡全身的力氣,高聲喊道:“兄弟們,是我曹休對不起你們,讓你們跟着我受此苦難。投降吧,活下去,爲了你們的家人,爲了你們自己!”

士兵們聞言,紛紛淚目。

有的人哭喊着大將軍的名字,有的人默默地低下了頭,但更多的人,是在這一刻,堅定了活下去的決心。

曹休看着士兵們一個個走下土丘,向漢軍投降,他的心中既有釋然,也有不捨。

自己的決定意味着什麼,他心中自然清楚,但他無怨無悔。

他緩緩地閉上了眼睛,任由烈日炙烤着他的身體,他的心中卻異常平靜。

在這一刻,他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策馬揚鞭、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那時的他,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和夢想。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因爲個人的意志而停留。

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漸漸模糊,只見鏘的一聲,長劍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但很快,這光芒便被鮮血遮蔽。

曹休自刎當場,壽春雖然未被漢軍攻下,但曹休的死,無疑是在戰場上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振奮漢軍士氣,削弱魏軍士氣!

劉禪坐在龍帳之中,窗外的陽光斜斜地灑在他的案頭,卻似乎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

他剛剛得知,司馬懿竟然三次派遣援軍,且每次都以無辜的壽春百姓作爲炮灰,這一消息讓他怒不可遏。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斥道:“司馬懿,此人狡詐心黑,竟以上萬壽春百姓的性命來換取他的仕途和地位穩固!真是喪心病狂!”

他的臉上滿是憤怒與痛心,雙手緊握成拳,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這樣的行爲不僅是對生命的漠視,更是對戰爭倫理的踐踏。

шшш▪ Tтkā n▪ C O

他劉禪雖非英勇善戰之君,但卻始終秉持着人道與仁政的理念,司馬懿的做法無疑觸動了他心中的底線。

正當此時,一名揹着令旗的傳令兵匆匆而至,他跪倒在劉禪面前,聲音中帶着幾分急切:“陛下,曹休在土丘上自刎了,其餘魏軍盡皆投降。”

劉禪聞言,神色一凝,隨即長嘆一口氣。

他他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遠方,心中五味雜陳。

他輕聲說道:“曹家人中,倒是血氣方剛。曹休,乃忠義之士也。”

他轉過身,對着身旁的費禕說道:“費禕,你即刻去安排,將曹休厚葬。我們要讓漢軍的將軍們都知道,即使是敵人,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忠義精神。”

費禕聞言,神色肅然,他深深地看了劉禪一眼,隨即領命而去。

通過厚葬曹休,能夠讓漢軍的將軍們明白,忠義之士,無論敵我,都值得尊重和敬仰。

十日的時光,如同流水般悄然逝去,而洛陽城中,卻因曹休身死、八公山營寨危在旦夕的消息而風起雲涌。

監國太子曹叡,正坐在書房內,手執一卷兵法,正欲深研,卻忽聽侍從匆匆來報,聞知曹休身死,他手中的兵法瞬間滑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的眼神中滿是難以置信,接着,悲傷如潮水般涌來,臉上甚至流出了兩行淚水。

他低聲喃喃:“四伯居然如此憋屈而死,可悲可嘆。”

曹叡與曹休雖然關係並不密切,但血脈相連,此刻聽聞噩耗,心中悲痛難抑。

然而,悲傷過後,他的臉上迅速換上了憤怒之色。

他猛地站起身,直視尚書令陳羣,質問道:“可是司馬懿故意害死徵東大將軍的?”

陳羣見狀,連忙解釋道:“絕對不是,崔林已經上書,將其中細節講明白了。漢軍是以徵東大將軍爲誘餌,要讓我軍前去送死。仲達不是沒救,他派兵去救了,但是傷亡太大,不得不停止。”

然而,吳質卻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道:“我看司馬懿是用徵東大將軍的性命,來鞏固自己在軍中的權威。”

顯然,吳質對於司馬懿的動機充滿了懷疑。

陳羣與司馬懿關係莫逆,聞言當即駁斥道:“司馬懿已上書告罪,準備辭去大將軍之職。若是他走了,壽春恐怕無人能守,必被漢軍所克。”

陳羣的聲音中帶着幾分焦急。

曹叡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情緒。

他早已不是之前的他了,治國之後,他的城府也變深了不少。

此時此刻,他不能被情緒所左右,必須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事情的真相,總是會水落石出的。

他當即說道:“司馬懿禦敵有功,賜千金,其子司馬師封爲長平侯。曹休是被漢軍殺的,此事到此爲止!”

陳羣聞言,面露大喜之色,連忙躬身謝恩。

而吳質則是面色陰翳,但到後面,他臉上反而露出笑容。

世間萬物,有得便有失。

司馬懿,你能得到陛下的寵信,那麼

陛下龍馭上賓之後,太子的寵信,你能得到嗎?

腹心之臣

或許過不久,你便不再是了。

第10章 劉禪的野望第420章 龍山春色深,魏國來使!第840章 洛陽之戰:少年鍾會!第167章 刮骨療毒,劉禪二氣曹孟德!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514.第509章 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80章 暗謀藏殺機(月票100加更!)(求追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20章 御下之道第367章 夷王之爭,請君入甕!第357章 賨人殺賨人,流盡巴人血!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21章 步入正軌535.第530章 天下局勢之變!580.第575章 關廟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328章 劉禪手腕,馬超震怖!(月票150加更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第253章 身不由己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588.第583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838章 漢帝親臨,兩皇相見!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417章 你欲學班超,我有張良計!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29章 鹽鐵校尉第274章 曹丕麻了,這仗還怎麼打?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701章 青州戰場,守城神將!第13章 莊園集會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151章 江陵,江陵!第20章 御下之道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652章 壽春諜戰,假傳聖旨!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566.第561章 公若不棄第359章 三國,就是三方互相拖後腿!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318章 落子長安,曹彰降漢!第464章 不擇手段!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256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5章 釣魚執法第635章 抄家滅族,搜尋美人!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340章 曹丕:我殺了山陽公?曹丕麻了!第377章第272章 無雙猛將趙子龍!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379章 陰謀的味道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4章第216章 梅開二度,兵聚壽春!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555.第550章 大勢人心,窮途末路!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第349章 孫吳‘刺奸屯’,取劉禪項上人頭!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678章 新朝班底,君威滔滔!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51章 七姓夷王,訓巴之術!第657章 敢不從者,刺聖黨羽!第104章 曹家兄弟,洛神甄宓!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450章 趙雲先鋒,勢如破竹!第759章 圍點打援,軍心崩潰!第822章 牧馬北岸,戰略後撤!第19章 公子有請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146章 玄德盡起西川兵,宛城無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