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

“爲何是平輿?”

呂常眉頭緊皺,對於陳泰的猜測,第一時間他沒有想明白。

“只能是平輿!”

陳泰的眼神堅定,語氣更是斬釘截鐵。

“漢軍爲何要攻伐安城?”陳泰反問呂常一句。

爲何要攻伐安城?

這根本不用過多的思考,呂常當即說道:“安城在南汝水畔,又是在驛道上,佔住了安城,等於將南汝水以南的水路兩條糧道都堵住了,只要安城不下,那麼褒信便無糧草支援,只會成爲一座孤城。”

要想富,先修路。

行軍打仗亦是如此,最好是要倚靠驛道來作戰。

否則的話,物資不好轉運。

驛道的作用便是信息傳遞、物資運輸、軍隊調動、軍隊後勤補給和官員出差、調任與巡視等等等等。

類比到現在,便就是如國道一般的。

道路不好,車馬走不了,憑藉人扛馬背,效率太低了。

“糧道,糧道。”

說完這番話之後,呂常也愣住了,他似乎明白陳泰話中的意思了。

“平輿靠近北汝水,而且還是上蔡到南頓、鮦陽的驛道的必經之路,若是繞道,要遠上百里以上,漢軍若是將平輿佔下了,就不僅僅是褒信一城的糧草支援不到,自平輿安城東面,汝水南面十數座城池,屆時都會陷入糧荒的處境。”

呂常呆住了。

原來,不是漢軍中了他們的計,而是他們中了那劉禪的計!

“平輿被攻下,影響到的,可不僅僅是汝南一地,大王在壽春,恐怕糧草也要受到影響了。”

三條糧道,兩條被漢軍斷了。

這個影響,可就大了。

呂常也是知兵事之人,這個場面他只是一想,便渾身一顫。

“興許,這只是你的猜測。”

陳泰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倒是願意當做是猜測。”

呂常眼神閃爍,當即對着側畔的親衛說道:“你等率百餘騎,渡過南汝水,前去平輿瞭解情況,急行軍,今日之內,必要回來!”

“諾!”

當即,呂常軍中便衝出百餘騎,朝着平輿方向奔馳而去。

希望,真是陳泰想多了罷!

然而。

不到一個時辰之後,從慎陽出去的百餘騎,又很快回來了。

此刻的呂常已經將戰甲卸下了,洗漱一番之後換了一身錦服,正在慎陽府衙中,跟陳泰一番宴飲。

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還是要分清楚的。

“報~”

前番被派遣出去的親衛在這個時候在堂外半跪行禮。

“將軍,有消息了。”

消息?

呂常筷子夾着的一塊羊肉還未來得及放在嘴裡,這手便頓住了。

“這麼快?”

這才一個時辰,跑都還沒有跑到平輿罷?

甚至連南汝水都沒有渡過。

“我等在南汝水見到逃難而來的平輿百姓,從他們口中已經知曉平輿爲漢軍所佔。”

逃難的百姓?

呂常眉頭緊皺,那陳泰在一邊忍不住開口說道:“可有帶那平輿百姓過來?”

那親衛點了點頭。

“便在堂外。”

呂常當即說道:“快讓他們進來。”

很快,面有風塵,模樣憔悴身穿布衣的幾個平輿百姓便被呂常親衛帶到堂中來。

陳泰、呂常二人仔細詢問一番,大致上,便已經知曉平輿的情況了。

“你們下去吧。”

將手下人打發走了之後,呂常面色陰沉。

“平輿居然真的被漢軍所佔,那孟建居然鐵了心的跟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真不怕身死族滅?當真是奇了怪了。”

陳泰的面色不比呂常好看多少。

“那趙子龍在平輿驅趕百姓,收集糧草,還豎壁清野,想必,是做好了久守平輿的打算,若真長時間無法將平輿拿下,那事情當真就麻煩了。”

呂常亦是點頭。

“因將此消息,迅速告知司馬,接下來我等該如何應對,便要儘快拿出主意來了。”

當即,呂常命傳令兵將慎陽、平輿的消息送到司馬懿那邊去。

兩人心中此刻都非常沉重。

平輿被佔,汝南郡的士族,便逐漸朝着那劉禪靠攏過去了。

民心一失,這汝南局勢,對魏國來說,越來越不利了!

而另外一邊。

褒信城外的漢軍營寨.哦不,現在或許應該稱其爲魏軍營寨了。

司馬懿站在營寨寨牆上,朝着四面遠眺。

他的心情,卻是越發沉重了。

昨夜,他佈下埋伏,本來是打算埋伏從褒信城中前去新息馳援的漢軍。

結果

毛都沒有撈到一根。

新息城中根本沒有派遣信使到褒信求援,而褒信城中的諸葛亮,也絲毫沒有打算去新息的想法。

昨夜很是安靜。

但這種安靜,卻讓司馬懿感到不安。

此刻他的額頭佈滿了細汗,深思熟慮的表情凸顯出他內心的紛擾。他的眉頭微蹙,眼神投向遠方,彷彿試圖穿透時間和空間,尋找着答案。

到底哪個環節沒想好,哪個方面他沒想到呢?

司馬懿的臉色蒼白,失去了平日的沉穩,顯得有些苦惱。雙脣緊抿,透露出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他的眼睛深邃而幽暗,彷彿是一汪深不見底的湖水,其中蘊藏着無數的思考和掙扎。

“司馬,這營寨之中一顆糧草都沒有,之前從褒信城中出擊,只帶了三天的口糧,恐怕這營寨,也非久守之地。”

沒有糧草,在司馬懿的預料之中。

畢竟這所謂的營寨之中,除了穿着粗布衣的草人之外,便沒有其他東西了。

甚至連守城器具都沒有。

空蕩蕩的營寨,彷彿在建他的時候,便做好了捨棄的準備。

呆了才一夜而已,不少營帳都出現問題了,倒的倒,塌的塌,材料都是用最次的,可謂是豆腐渣中的豆腐渣。

“糧草倒不是最緊要的,現今,這營寨中的水井中被諸葛亮放了許多鳥獸屍體,水井中的水已經無法飲用了。而周圍的水潭,亦是有漢軍故意丟下的屍體,用來污染水源,離得最近的一條河,都在營寨數裡之外。”

聽完,司馬懿的拳頭驟然緊握。

“諸!葛!亮!”

他額頭上青筋暴漲,咬牙切齒的喊着諸葛亮的名字。

如果眼神可以殺人的話,那他現在的眼神,可以殺諸葛亮一百次。

水源、還有這座空蕩蕩的營寨,是你來羞辱我的?

“司馬,或許我等應該撤離此地了,呂將軍攻拔新息未成,等漢軍回過神來,我等要走都來不及了。”

走?

“如今敵暗我明,盲目撤退,反而會被漢軍埋伏,派出遊騎,四處查探情況,今夜再做打算。”

撤退,也得等天黑了之後才能撤。

白天光明正大的撤退,這漢軍不來堵你?

很快。 天色逐漸陰沉下去,夜幕漸漸落下。

今夜的黑雲格外的厚重,將月亮的光芒都遮住了。

“夜黑風高,看來這天時,還是站在我這邊的。”

司馬懿感嘆一聲,在這個時候,卻有傳令兵前來通報。

“報~”

“啓稟司馬,慎陽急報!”

慎陽急報?

司馬懿愣了一下,當即從傳令兵手上將呂常、陳泰傳遞他的軍報拿在手上仔細端詳起來了。

夜晚燈火昏黃,字跡看起來都有些漫漶不清了,但司馬懿的眉頭還是驟然的緊皺起來了。

呵呵。

他的目光從手上的軍報轉移上去,眼神那是殺氣四溢。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他嘆了一口氣,臉上的挫敗沮喪有之,但很快,便被他從臉上掃除出去了。

一時勝敗,算不得什麼。

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贏了多少次,高祖皇帝輸了多少次?

最後誰是贏家?

當然是高祖皇帝了。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他司馬懿只是小敗而已,算得了什麼?

“通知全軍,半個時辰後準備悄悄出營,到慎陽去!”

這營寨中水源被污染了,糧草又沒有,多待一日,便多一日的風險,該撤的時候,還是得撤的。

軍令一下,營寨中的魏軍士卒,基本上都被集結起來了。

在寂靜的夜晚,營寨中的魏軍士卒心情忐忑不安。

他們聚集在一起,各自低聲交談,眼神中充滿了不安和擔憂。

一些年輕的魏軍士卒緊張地調整着自己的盔甲,檢查武器是否齊備。

他們知道,接下來可能是一場生死搏鬥,沒有絲毫的容錯餘地。

此刻多一分準備,屆時在戰場之上,便多一分生機。

有些新兵不時地嚥下口水,他的喉嚨已經幹得像是沙漠一樣,一日沒喝過一口水,這其中的難受程度,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

曲尉、校尉們神情凝重,他們不斷地研究着輿圖,商討着若是遭遇漢軍阻擊突圍的計劃。

在這個危急關頭,他們必須保持冷靜和清醒,以確保手下兵丁的安全。

一些老兵則靜默不語,他們知道,急也沒用,現在他們要做的,便是休養生息,保持精力。

在漫漫的軍旅生涯中,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戰鬥,各種經驗都十分老道。

譬如說,那些新兵一日沒喝過水,口乾舌燥,然而他們大部分人,卻沒有這種煩擾。

倒也不是說他們能找到乾淨的水來喝。

但沒有水,尿難道不能喝?

在生死麪前,喝口尿對他們算得了什麼?

人肉他們都吃過了。

但即便是老卒,此刻緊張和不安依然如影隨形。

整個營寨瀰漫着一股壓抑的氣氛,就像是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前的寧靜。

半個時辰之後。

吱吖~

營寨大門被緩緩打開,魏軍真靜靜的朝着營外走去。

就在這時。

咚~

咚~

咚!

營寨之外,居然響起了擂鼓之聲,鼓聲陣陣,在寂靜的夜中格外的清晰。

踏!

踏!

踏!

大地似乎在顫動,像是有無數的漢軍騎軍朝着營寨衝來。

“衝啊!”

“殺啊!”

“不要放跑一個人!”

營寨之外,突然響起了一陣又一陣震天價響的喊殺聲。

要偷偷出城的魏軍士卒頓時繃不住了。

“敵襲!”

“漢軍偷營!”

“快撤!”

驟遇敵襲,關鍵是外面的聲勢還這麼大,不知道有多少人馬在營外要衝殺進來。

在求生的慾望之下,前排的魏軍朝着後排擠,後排的魏軍還沒來得及後退,便被推搡住了。

體格瘦小的,運氣不好的,倒在地上,瞬間便被千百人踩踏,那是五臟六腑都被踩出來了,死的不能再死了。

“啊啊啊~”

“我的腰啊!”

“誰踢我屁股?”

這還沒跟漢軍短兵交接呢!

魏軍便有損傷了。

待所有的魏軍回到營中,營門關閉之後,一數人數,居然被踩死了數十人,還有數百人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傷。

譬如說骨折這種的。

當真是未戰先傷。

“司馬,營外恐有漢軍主力埋伏,我等出不去了。早知,早知便應該在白日的時候突圍的,現在已經是誤了時候了。”

司馬懿的眼神很是陰翳。

“安心守城,再說其他!”

這廝的怪罪之意,他司馬懿如何沒聽出來?

只是現在未有藉口,還不能要了他的小命。

等脫險了再說。

就這般,營寨中的魏軍緊繃神經,隨時等候漢軍來攻。

但奇了怪的是,方纔營外喊殺聲震天,地動山搖的,彷彿外面有數萬人一般,但到了現在,等了快半個時辰了,營寨之外,別說是數萬漢軍了,便是一個漢軍也沒有。

只是。

等到他們他們稍稍鬆懈了之後,喊殺聲、戰鼓聲,馬踏聲,又紛至沓來。

根本不給營中魏軍士卒歇息的時間。

“這是作甚?”

司馬懿眉頭緊皺,轉頭望向營中士卒,卻是發現他們的士氣,已經是低到谷底了。

寂靜的營寨中,只有遠處星星點點的篝火點亮了一些營帳。

然而,在寂靜的夜晚,時不時的四面楚歌,成了營中士卒的一種折磨:

馬蹄聲,如潮水般的馬蹄聲在黑夜中洶涌而至,像是魔鬼的鼓點,一聲聲嘹亮而又低沉。

隨之而來的是戰鼓聲,如雷鳴般震撼人心,頻率堅定,彷彿在宣告一場可怕的戰鬥即將爆發。

喊殺聲如野獸嘶吼,迴盪在夜空中,令人毛骨悚然。

口渴,飢餓,膽戰心驚,,,

便是中層軍官也無法掩飾自己的抱怨。

有人抱怨着糧草短缺,有人詛咒着漢軍的狡詐,還有人默默地祈禱着外援的到來。

魏軍士卒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疲憊和無奈。

再待下去,莫說是突圍了。

說不定這些士卒頂不住壓力,直接將他司馬懿給綁了。

現如今,該如何是好?

他得儘早決斷了!

第153章 鏖戰江陵!第278章 定汝南策與解決糧草問題(月票一百第248章 變故橫生第650章 太子監國,幽怨美人!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104章 曹家兄弟,洛神甄宓!第762章 恩情難還,以命相抵!第198章 以天下爲棋局,做執棋人!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166章 美人甄宓,劉公嗣一氣曹孟德!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516.第511章 太子蓋世威,東線無戰事!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486.第481章 抉擇!第61章 變故突生511.第506章 銀槍穿敵陣,魏國已入甕!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17章 講武堂一期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553.第548章 東線告急,諸葛出山!524.第519章 謀破武關,關羽的面子!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605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64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女兒(月票100加更第10章 劉禪的野望583.第578章 攻心,拓邊,儲君!第25章 成都留守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589.第584章 敗亡!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22章 吳敦:臧霸是我的摯友親朋!第322章 美人柔情,派系爭鬥!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第10章 劉禪的野望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187章 後院諸美,合肥城下!第166章 美人甄宓,劉公嗣一氣曹孟德!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第297章 佈局深遠,神算劉禪!506.第501章 劉備再出山,誘敵來攻!第159章 提起褲子不認人,請君入甕!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139章 大魏將傾?第259章 美人柔情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188章 正旦大會,劉禪治官!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88章 公子威名揚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第606章 太子夜奔,潑天之功!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339章 漢室宗親欲殺漢獻帝!(月票兩百加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180章 玄德思歸,士族臣服!第55章 大理城破,公子駕到!(求追讀!)第661章 試探底細,夜襲八公!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288章 我非池中之物!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650章 太子監國,幽怨美人!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581.第576章 逼宮 選秀 抉擇!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22章 曲轅犁與筒車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662章 消耗降軍,高層苟且!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502.第497章 未戰先攻心!570.第565章 活下去!第11章 講武武選第24章 我兒劉禪有大帝之資?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第722章 青州事定,北擊幽州!第147章 一日下三城,江陵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