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卷 第三十三節 坐困愁城

bookmark

就在馮紫英和左良玉登上山梭小艇南下時,在馮家宅院內的夾牆密室裡卻是陷入了一種無言的沉寂中。

馮佑實際上在送走了馮紫英之後就有些後悔了。

主家只有這麼一個嫡子,若是有了一個閃失,自己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向家主交代了。

連他自己都有些不太明白怎麼就會被鏗哥兒給說服了,沒錯,那些理由都是有道理,但是說一千道一萬,那都是要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一旦出一個意外,那落入白蓮教徒手中,該當如何?

想到這裡,馮佑就覺得還不如直接當機立斷保着鏗哥兒闖出城去,那會兒教匪剛剛進城,尚未完全控制住城區,未嘗不能找到一個機會把鏗哥兒送出城去。

至於說其他人的死活,他就顧不得了,就算是日後有啥禍患,那也總勝過馮家絕後,想必家主也應當是領會得到的。

但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鏗哥兒已然出去,雖說這等小孩子被拿住未必就會有性命之憂,這黑夜裡有個閃失卻也說不清楚。

這種糾結忐忑的心緒一直困擾着他,讓他難以平靜下來,便是在塞外被蒙古韃子騎兵圍困,他也沒有這般心煩意亂。

賈雨村和薛峻一直在觀察着馮佑的舉動。

在馮紫英離開之後,整個密室裡就如同一具活棺材一樣,大家就這麼悄然無聲的龜縮在這裡,等待着命運的決斷。

這種時間是最難熬的,不知道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唯一的辦法就是等。

像自己這等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一旦被賊匪拿住,其結果不問可知,而且這還有東翁林公的獨女,若是有個閃失,只怕自己這一輩子都別想在踏入仕途了。

薛峻一樣輾轉反側,遭遇這樣的厄運,誰也未曾預料,尤其是在這運河腹地號稱北地頭號碼頭的臨清城,居然會發生這樣的民亂,甚至已經不是民亂,就是叛亂了。

在獲知賈雨村護送的林海之女上京之後,而薛峻所在薛家又是和賈王史家並稱的金陵四大家之一時,賈雨村對薛峻的態度也親善不少,同處這等環境下,兩人更是很有些同病相憐的味道。

“潤高兄爲何孤身來此,江南富甲之地,金陵更是繁華,何須來此生疏之地?”賈雨村頗爲不解。

賈史王薛四大家之名他也是在獲知了林海要爲其謀官之後纔開始去打聽了解的。

雖說四大家只是金陵四大家,而且也遠不及三五十年前那等風光,但是畢竟四大家也是當年從龍武勳之後,即便是遷都京師之後,金陵四大家在京師一樣是簪纓之族。

那王子騰貴爲京營節度使,執掌京師三大營,得寵之勢不言而喻,那賈家一是一門兩貴,更有嫡女入宮,這薛家再說沒落,也算是皇商一脈,爲何這薛峻好歹也是薛家嫡支,縱然是二房,也不該如此纔對。

薛峻臉色微微一變,本不想說,但卻又想到此人既是能蒙林海看重託付送女進京,又是進士出身,日後怕也是要有一番造化的,若是虛言誑騙,日後爲其獲知實情,反爲不美。

而且這薛家這麼些年來的情形也並非什麼隱秘之事,此人下來略一打聽便能知曉,還不如坦然相對,順帶結一份善緣,沒準兒日後也能有個照應。

“雨村兄有所不知,自我兄逝去後,家中長房便無能主事之人,這年頭世態炎涼,許多生意也是人走茶涼,原本一些人脈便也漸漸淡了,……”

薛峻嘆息了一聲,“江南固然富庶,但徽州、龍遊、洞庭等地商賈抱團排外,而且經營數十年,若非有絕大人脈,便難於其匹敵。”

薛峻雖然只是簡單一說,但賈雨村也就明白了。

江南商幫勢大,徽商、洞庭、龍遊等地商幫在各地都頗爲勢大,而且經營多年,其背後皆有大人物爲其靠山。

便是自己當年當知府時,亦有遇到過這等情形,更有前來攀附者,只不過自己爲官時日太短,尚未真正深入便被罷官,若是這一次能得償所願,定要好好經營一番。

這薛家長房缺了主心骨,這薛峻顯然有些力有未逮,所以才意欲來北地尋找商機,只是哪裡的生意怕都不好做,條條蛇都咬人,未必就能如願,現在還遇上了這種事情。

“潤高兄無需氣餒,生意也是有盛有衰,我倒是覺得這臨清若是尋常時候,怕是難有機會,但是經此一劫難之後,沒準兒還能有些機緣。”賈雨村沉吟着道。

“哦?雨村兄何出此言?”薛峻畢竟是商人出身,便是身處險地,也不忘這生意上的關節。

“剿匪叛亂,朝廷總是要剿滅的,但這臨清城何等繁盛,教匪勢大,官府怕也沒有那麼容易就能拿下,這戰火一旦綿延,兵災牽連甚廣,先前那一位不也說了糧幫也死了數十人,店鋪糧食盡皆被洗劫一空,而這臨清城中其他諸如錢莊典當、機織綢莊怕都難逃此劫難,只是這臨清城地處運河要道,漕倉皆屯於此,這卻是改變不了的,便是毀於兵災,朝廷和地方上都一樣要讓其重新恢復生機,或許這便是一個機緣,……”

薛峻大爲心動,不得不承認這讀書人就是厲害,連這等商賈形勢都能看得如此深遠精準,難怪人家能考中進士還能當一任知府,只是不知道對方因何貶官。

若是此番能脫身,還真的……,想到這裡卻纔反應過來,這現在還生死未卜呢,禁不住又嘆了一口氣。

賈雨村卻以爲對方還在發愁,繼續道:“潤高兄,我也知道這裡邊肯定也有一些難處,臨清城乃是北地有數商貿大鎮,縱然有此機會,若是無有力奧援,怕是難得立住腳,這卻須得要仔細掂量。”

薛峻連連點頭,此言正解,這般大城,怕是無數人覬覦,縱有機緣,若無靠山,一樣也會被本地豪強吞得渣滓皆無。

“多謝雨村兄提點,但願此番我等能逃此大難,逢凶化吉。”薛峻鄭重其事的拱手一禮。

這邊二人相談甚歡,那邊蘿莉對小子,卻是針尖對麥芒。

“我家大爺便是在國子監裡也是百裡挑一,國子監,知道麼?全國的讀書人都得要……”

“啐!小心風大閃了舌頭,你家鏗大爺怕是廕監入監吧?誰不知現今這國子監裡龍蛇混雜不說,若是那尋常州府歲貢拔貢送入,倒也罷了,你家大爺難道還是這東昌府臨清州抑或順天府的拔貢?”

見那瑞祥如同一隻呆鳥般無言以對,小丫頭傲嬌的一仰頭,“看你也不懂這些,日後好好問問你家主子,別動不動就充大頭蒜,沒地害臊人。”

瑞祥氣急敗壞。

壬字卷 第一百七十五節 賈家人深藏不露(第二更!)乙字卷 第一百八十八節 恩榮宴風波乙字卷 第二百一十九節 危若累卵乙字卷 第一百九十二節 邊患癸字卷 第六百一十一節 周召二公,魏武宋祖,選誰?第2209章 癸字卷 女菩薩,女善人戊字卷 劍吼西風 第二節 姐妹情深庚字卷 第二百一十節 實踐出真知庚字卷 第一百九十五節 妙擊丁字卷 第一百二十四節 掌控癸字卷 第四百九十四節 犁庭掃穴,大有所獲丙字卷 第一百五十三節 屬於自己的路(本卷終)己字卷 第八十四節 風漸起辛字卷 第三百二十三節 風高丙字卷 第九十節 一切都是利益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節 洶洶,欲燃戊字卷 第九十一節 小妾,大婦(續)己字卷 第二十節 花開兩朵第2197章 癸字卷 心有千千結壬字卷 第三百二十三節 與虎謀皮,相忍爲權癸字卷 第五百五十五節 無所不用其極,側擊壬字卷 第一百六十七節 超級渣男庚字卷 第一百八十節 有對比才有傷害丙字卷 第十三節 考量己字卷 第一百七十三節 新軍己字卷 第七十一節 觀感庚字卷 第八十九節 結盟丁字卷 第一百三十五節 閨蜜情深丁字卷 第八十九節 難題難解癸字卷 第七百四十節 大朝議,登場(3)辛字卷 第二百二十一節 人聲鼎沸(3)丁字卷 第六十二節 猛擊一掌(續)癸字卷 第四百四十三節 迫不得已,情不自禁壬字卷 第一百四十九節 山東辛字卷 第二百二十七節 試探乙字卷 第一百四十四節 刀下留人(第一更求月票!)第2027章 癸字卷 一抹暖色,複雜可卿丙字卷 第二十節 努力吧,少年!丙字卷 第一百二十七節 生兒子的事情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八節 防線,第一家庭丙字卷 第八十八節 閒子第2025章 癸字卷 逼上梁山,以惡懲惡第2102章 癸字卷 亂局局眼,隻手定邊辛字卷 第一百四十九節 大豐收庚字卷 第二百一十一節 建議第2211章 癸字卷 新風潮,《西北時報》丁字卷 第一百四十九節 端倪隱現己字卷 第一百一十二節 高,實在是高乙字卷 第一百四十四節 刀下留人(第一更求月票!)己字卷 第一百六十一節 薑是老的辣壬字卷 第二百八十六節 養寇自重,殺人誅心癸字卷 第六百八十一節 鏖戰雄兵,你死我活(2)壬字卷 第一百三十二節 入圍己字卷 第七十二節 接觸丙字卷 第一百四十一節 利益之爭辛字卷 第二百三十八節 素李紈乙字卷 第一百一十節 風雲乍起壬字卷 第二十節 暴風雨前的寧靜和安逸(1)癸字卷 第三百九十四章 湘蓮來訪,風色變化庚字卷 第三十七節 內外事兒癸字卷 第五百零五節 餘波,價值癸字卷 第五百零四節 意外,權衡戊字卷 第一百零一節 風漸起乙字卷 朝露待日晞 第十一節 補課老師乙字卷 朝露待日晞 第九節 藏龍臥虎乙字卷 第五十八節 情絲愁思戊字卷 劍吼西風 第五節 證明自我價值的最好機會癸字卷 第三百九十三章 詭異之局,不言而喻壬字卷 第一百五十八節 又一段孽緣戊字卷 第八十節 每個時代的遠見者癸字卷 第四十三節 考成之道,績效考覈癸字卷 第六百四十節 疏通,廣邀辛字卷 斜陽草樹 第四十三節 隱入癸字卷 第四百五十二節 攤牌,說服第2292章 癸字卷 立威,提氣戊字卷 第五十六節 理直氣壯浪起來甲字卷 第五十一節 我的生活2801.第2783章 番外元春VS可卿(3)丙字卷 詩酒趁年華 第十一節 聚合甲字卷 第二十九節 撲朔迷離, 各有所圖癸字卷 第五百一十三節 步步連環,斂財大計癸字卷 第五百零三節 李代桃僵,周家上位壬字卷 第三十五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1)丙字卷 第八十一節 顛覆甲字卷 第八十一節 徐徐圖之乙字卷 第一百七十九節 未雨綢繆(第一更求月票!)乙字卷 第四十九節 牛刀小試(第一更求月票!)壬字卷 第一百一十五節 回京癸字卷 第五百八十五節 統合,築基癸字卷 第五百零五節 餘波,價值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節 厲兵秣馬,刀鋒所指癸字卷 第五百九十六節 固本,新枝戊字卷 劍吼西風 第十一節 哲理庚字卷 第一百一十六節 套路戊字卷 劍吼西風 第六十節 都是爺的人辛字卷 第一百六十八節 毒蛇壬字卷 第一百節 喘息期戊字卷 第六十四節 被埋沒的施耐庵(曹沾)壬字卷 第二百七十一節 二女同歸,再度挑釁第2065章 癸字卷 紛亂駁雜,亂中取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