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榮宴的舉行是在禮部。
所有人都必須要無條件參加,這是皇帝對新科進士們的賜宴。
按照慣例,恩榮宴會由皇上派一員代表參加,然後禮部尚書和武勳代表亦要參加。
上科賜宴皇帝代表是燕王,燕王是皇上叔父。
今科賜宴皇帝代表則是忠順親王,皇上的一母同胞兄弟。
賜宴就沒有傳臚大典那麼講究了,進士們準時抵達,然後按照禮部小吏的引導入席。
而新科三鼎甲排在第一排,而後纔是二甲進士依次排列。
這種單座宴和傳統的圓桌酒席不一樣,不過挨着相當緊密,實在是三百八十人規模太大,要擺設如此多坐席逐一上齊菜餚,相當麻煩。
不過這代表這大周朝廷的顏面,再是紛繁複雜,也需要如此。
好在馮紫英左邊是侯恂,右邊是山東學子王象春。
侯恂自然不必說,王象春卻是山東老鄉,雖然馮紫英不認識王象春,但是聽聞鄉音,自然就親近不少。
不過馮紫英還是感覺到王象春對自己似乎有些冷淡,倒是對侯恂十分熱情,這讓馮紫英也有些納悶兒。
如果說因爲自己年輕,排位在其前,但侯恂也只比自己大三歲,排位更在前,自己纔是對方老鄉,爲何這傢伙卻對河南籍的侯恂如此熱情?
這一來二去才發現,人家談論起詩文來便是頭頭是道,而自己在這方面便明顯欠缺底蘊。
好在這廝雖然對自己不算熱情,但也不至於冷眼相對,只是和侯恂對比起來就顯得有點兒讓人不舒服了。
既然人家不待見,馮紫英也就懶得去冷臉貼人家熱屁股,相比之下侯恂就要親近許多,這是這一兩年大家積累起來的交情,自然不一般。
侯恂也是精明之人,自然也看出了王象春對馮紫英的冷遇,心中暗笑。
這馮紫英平素在和崇正書院之間的各種事務之中都是力壓己方一頭,便是楊文弱都難以佔得上風,沒想到今日卻在這恩榮宴上,被這鄉人給鄙視了,這讓他表面上也是寬解對方,但內心也還是有些愉悅的。
看來自己不通詩賦卻又在殿試中被皇上親點險些入局三鼎甲的消息已經在學子裡邊傳開了,毫無疑問,這肯定是有心人在其中操弄,否則這才時隔兩日,便成了這般,馮紫英也在揣摩這是何人在其中做鬼。
不過可疑人選實在太多,主要是自己的確太招人恨,十五歲,大周最年輕的進士,武勳家庭出身,不通詩賦,嗯,不能說叫不通,而是的確不精,這幾方面,沒一樣能讓這些剛剛擺脫貧寒學子身份的新科進士們心裡舒服的。
而且自己還居然博得了皇帝金口點批,差點兒入三鼎甲,即便如此也都還是名列二甲前十,這如何能讓那些個花費無數心思在詩文上的學子們心裡舒坦?
看見侯恂那臉上有些詭異的笑容,馮紫英就能猜測得出這廝內心裡怕是在暗自歡喜。
這兩年裡,楊嗣昌和侯氏兄弟也沒少和青檀書院這邊打交道,各種時政探討和策論研讀都不少,自然也少不了一些辯論,這幫傢伙也鮮有佔到便宜。
不過只要是說到詩詞歌賦,馮紫英便敬謝不敏,明確表示自己對此道不精,不必多言,所以楊嗣昌和侯氏兄弟想要找茬兒都沒借口。
今兒個總算是等到了機會,而且還是旁人挑起的事兒,既可以避免得罪人,日後也還可以借這個機會揶揄打趣馮紫英一番,嗯,是你自己的鄉人瞧你不起,要和你論論詩文,怨得誰來?
這一頓恩榮宴也是吃得讓人憋屈無比,這王象春時不時的隔着自己和侯恂探討詩詞,偶爾還拋上那麼一兩句詩詞推敲之論,或者評價一二唐宋大家,弄得坐在中間的馮紫英也是格外難受。
想要起身走人,這是恩榮宴,他還沒那麼大膽,可不走的話,這二人,尤其是王象春這廝簡直是越說越來勁兒,而那侯恂只怕肚皮都笑破了,卻還裝模作樣的和王象春說得眉飛色舞,逗弄得王象春更是心花怒放。
馮紫英也是暗歎,一看這王象春就是情商欠缺頭腦簡單的傢伙,被這侯恂玩弄於鼓掌之上,還不自知。
好容易等到這恩榮宴快要結束,馮紫英覺得自己總算是可以逃脫這二人隔空探討大周詩歌文化的發展大計時,卻未曾想到他一直力圖避免的鄙視還是來了。
“紫英,若谷說你不喜詩文,可是當真?”王象春斜睨了馮紫英一眼,意興不減的問道,顯然是先前與侯恂之間的探討,讓他很是滿足。
侯恂出身名門望族,而且父親又在朝爲官,而王家也是山東新城著名士林望族,其父其兄皆爲進士,自然心高氣傲,得到侯恂的尊重,也讓他格外得意。
而這馮紫英不過是武勳之後,仗着對時政有些瞭解,今科撰文邀寵媚上,博得皇上一時心喜,便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雖然同爲山東籍人士,他也尤爲不喜。
“季木兄,小弟的確在詩文一道上無甚天賦,加之自幼在邊地生活,又無名師教導,家中也不像季木兄那般家學淵源,所以的確慚愧。”
馮紫英不想在這等場合與王象春爭辯什麼。
本來都是鄉人,人家又比自己大一大截,再怎麼也當尊重一下前輩,所以話語也很謙虛委婉。
“紫英,你還年輕,豈不聞天道酬勤?勤能補拙,這詩文一道乃是我等士人存身之本,若是這方面欠缺了,日後如何教化百姓?”王象春對馮紫英的低調謙虛還是比較滿意的,不過他還是要以過來人身份教誨一番,“你現在中了進士,還是當多花些心思在詩文上,時政固然重要,但是固本強基纔是正理。”
馮紫英冷冷的瞥了對方一眼,強壓住內心的火氣,給你幾分顏面,你卻要真以爲自己可以無敵了?
“季木兄說得也是,日後小弟若是有暇,定要認真讀書,……”馮紫英還是點點頭應道,畢竟對方也沒什麼惡意。
“不是有暇,而是從現在開始就須得要認真讀書,……”王象春的文青勁兒顯然有些上頭了,固執的道:“想想我們士人讀書,人死留名,豹死留皮,若是不能留下一份能讓後人稱道的詩詞文章,如何當得起士人身份?看看李太白,杜工部,流傳千古,……”
實在忍不住了,馮紫英真沒想到自己會遇上這樣一個如此執拗而文青範兒的老鄉,而且這是在恩榮宴上,你這麼翻來覆去教訓自己合適麼?
好歹自己也還是你的鄉人,二甲進士排序也還在你之前,我就一個不喜詩賦就這麼招你不順眼,不把我教育轉來變成大詩人,你好爲人師的心態就滿足不了?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季木兄,小弟覺得,大周盛世,未必就不能出幾個在各方面都能媲美李杜的人才,比如說您?你說是不是?”
在王象春和侯恂探討詩詞時,其實就已經吸引到了周圍很多進士們的關注,畢竟這是二甲前十,包括前面的三鼎甲都時不時的在豎起耳朵聽幾句,一直到王象春“教導”馮紫英時,更是引來不少人暗自偷笑。
所以當馮紫英終於發起“反擊”時,在場起碼有十多人都聽到了馮紫英隨口道出的評論李杜的這首詩。
滿場皆驚。
王象春和旁邊的侯恂都是目瞪口呆。
不是說他不通詩賦麼?這首詩……?
“紫英,這首詩……?”侯恂首先就忍不住了,這廝簡直就是扮豬吃老虎啊,這兩年一直在自己兄弟和文弱面前裝樣,這個時候卻在恩榮宴上來這麼一出?
“什麼詩?”馮紫英訝然問道:“哦,你說這個啊,是小弟小時候隨家父巡邊時偶然在一處破敗的城牆上看到的,也不知道是哪位遊覽邊牆的士子信手塗鴉,小弟就記下來了,……”
侯恂望向馮紫英的目光就像看到了鬼一樣,一臉不可置信的模樣,甚至前排的練國事、黃尊素和楊嗣昌都忍不住扭過頭來。
王象春氣得滿臉通紅,一時間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迴應,有你這樣無聊的人麼?
侯恂倒是對馮紫英的性格有些瞭解,好半晌才如同牙疼般的吸着涼氣,咧着嘴道:“紫英,你這樣就沒意思了,季木兄也是一番好意,希望你多花些心思在詩文上,沒有別的意思,……”
“若谷,我很感謝季木兄的好意,不過你這麼一說,好像我又幹了什麼壞事兒似的?”馮紫英也沒好氣的回懟對方:“我幹了什麼了?”
這邊的喧鬧立即引起了上首的三位待宴主賓的注意,這可是恩榮宴,誰敢在這裡放肆喧譁?
忠順親王一雙鷹隼般的厲目頓時望了過來,而在一旁的武勳代表、京營節度使牛繼宗更是臉上帶着欣慰的表情也饒有興致的看着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