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之間,這六個月的期限已然過半了。
有徐市這塊上好的磨刀石在,秦一白無論是江湖門道還是這實戰經驗,全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這鬼谷一脈,也的確是有許多值得推崇的地方,對這妖神鬼怪、機關奇門之類的雜學皆有涉獵,而且都是見解獨到。秦一白在一番惡補之下,修行見識無不突飛猛進,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懵懂無知的修真小白了。
這段時日中,那五百多人的修爲增長已不像先前的那般快捷,可秦一白卻知道,正是要這樣才更符合常態,這凡事都要有個度,太過就是不及了。
可也有些個別的例外者,就是那先前進境飛快的楊興等四人。他們幾個已經在這幾天裡先後的結成了元胎,半條腿已經邁進了元嬰之境,只要再稍加溫養,便是四個元嬰境界高手,頓時令這地下城中的整體實力大大前進了一步。
秦一白也對這四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向徐市問起了這幾人的身份經歷。而徐市一談起這幾個人來也是頗爲的欣賞,只因這幾人多年前都曾經離開過地下皇陵,在俗世中行走磨礪,而且都有過一番不小的成就。
徐市見秦一白對這幾人如此上心,索性便把這四人叫到了面前,逐一的爲秦一白介紹起來。
楊興,就是這幾百人中進境最快的,說他是怪胎大概也不算過分。他本來便是個驍勇之輩,自小就悟性奇高,更恰當點兒的說法就是這人實屬一個武癡,一身的武藝在俗世中絕對堪稱高手。而後在浴血沙場的過程中竟然自創出了一套槍法,舉世難敵。這傢伙本來就可算個天才了,所以在秦一白洗筋伐髓的助力之下,纔可能有這樣神速的進境。
而這楊興在九百多年前曾經進入俗世生活,在如今的江西地界取得了俗世身份,更名爲楊再興後,在汝南的賊寇中廝混了許久。
後來,他竟然與岳飛嶽武穆結怨,被人家給生擒活捉。嶽武穆愛惜他的武勇,而楊興也有感於嶽武穆的忠義無雙,於是便投靠了岳飛,跟隨他抵抗起了金兵。沒想到後來於戰場中遭遇突襲,差點便死在了小商河中。如若不是徐市湊巧在附近遊歷而出手相救的話,恐怕這位儘可以長生不死的武道天才,就得含恨九泉了。
進境排在第二位的,卻是個名叫沈三的人。這沈三並不像其他人那樣高大雄壯,雖也不算矮小,但與那些大漢們相比,卻是有些單薄。長相也很是秀氣,一雙大眼炯炯有神,眼神跳脫而靈動,一看便是心思奇巧之人。
沈三在七百多年前出去俗世生活時,在蘇州府地面謀得了身份,融入了當時的人世,而後他便以經商爲業。
這沈三也真是個心生七竅之人,憑藉着一己之力進行了諸般謀劃,並且極善於借力打力之法,竟在多年後聚斂了富可敵國的財富。人世間全都傳言,他曾經得到了聚寶盆,而後纔會有如此鉅富,這卻都是些牽強附會的謠傳了。
但他所擁有的財富實在是太過巨大,後來竟然招致了大明開國太祖的忌諱,在幾番打壓之下,這沈三也差點便身首異處,最後用計逃出生天後,便返回了地下城中。
燕十三,便是第三個結成元胎之人,這傢伙可能也是這五百多人中相貌最好的了。一個大老爺們竟長得劍眉星目、鼻如懸膽,麪皮白似玉、嘴脣若塗朱,與那些外界的偶像明星們相比,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比楊興晚了十幾年入的俗世謀生,那時的世道極其蕭條,百姓悽苦不堪,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更名爲燕青流浪於世間。以後隨同當時的百多名義士起義與梁山地界,打拼了多年後,這起義大哥竟然受了朝廷的招撫,帶領所有的兄弟們投奔了朝廷。
可燕十三乃是始皇的死士,怎麼會去做一個二君之臣。於是便拐帶了當時名聞天下的名妓師師女私奔而去。之後,這二人便在這麗山腳下隱居了幾十年,直到這一代美女香消玉殞之後,方纔返回了地下皇陵。而這李師師的屍骨,便就葬在這地下城外的護城河邊。
四人中這最後一個便是李希了。他卻是出去最早的一批,在一千四百年前便已去到了俗世上,且在遊歷遼東時,見當地的李姓爲大族,於是便更名爲李密併成功的融入了李氏一族,而且在那裡成家立業。
只是恰逢亂世到來,天下一片動盪不安,無可奈何之下他便也入了義軍,不料在經過一番打拼之後竟是聲勢越來越大,擁有了不小的勢力。
但這李希卻實在不是個成大事的人,他眼光雖有,但對這用人一道卻是粗淺無方,一來二去的竟使得他手下的衆多大將離他而去。最後,在衆叛親離之下,他也只好逃回了地下。
當時,如果是楊興、沈三等人全部都跟他在一起,沒準這傢伙還真能打出一個天下來。如若真是那樣的話,其後的李唐盛世便真要不復存在了。
聽過了這幾個傢伙的履歷,秦一白卻已經是一腦門子的黑線了。感情這牛人原來都在你們這裡貓着呢!這才瞭解了幾個人啊,便發現了四個名滿天下的歷史名人。那如果把這五百人挖掘整理一下,還不得找出幾個太上皇來啊!真是一羣怪胎!